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正文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发布时间:2017-02-10
来源:央视新闻网
调整字号:

    2月5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是党中央第14年连续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指导意见。值得注意的是,和去年相比,2017年将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作为壮大新产业新生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重要举措。文件全文共提到电子商务8次,相比较2014年的一号文件只有1次;而专设一章节强调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更是历年来的首次。进一步解读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对农村电商的部署,可以概括为一个“首次提出”和四个“更加重视”。

一、首次关注电商产业园问题。文件给出的提法是“鼓励地方规范发展电商产业园”,要求电商产业园“聚集品牌推广、物流集散、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质量安全等功能服务”。2016年我国已有各类农产品电商园区200家,占各类电商园区的12%,还在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透过数字看实际,一些地方的所谓的电商产业园实际上就是原有开发园区的改头换面,电商的特性明显不足。文件一方面“鼓励”电商产业园,另一方面又要求“规范”电商产业园,显然不希望简单跟风,而是做实,具体而言就是要有强大的服务功能,聚集品牌推广、物流集散、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质量安全等功能。

二、更加重视线上线下融合。文件第14条第一句即提出:“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这一条的提出,既是对2016年底中央经济会议提出的振兴实体经济的回应,也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体现,更是农村电商三年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在现代农业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单纯的电商在农村根本走不远,特别是农产品电商。

三、更加重视农产品上行。文件提出:“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其中标准是当前农产品电商的一个痛点,农产品上网普遍缺乏与之相适应的商业标准,传统的生产标准又难以衔接,加强农产品电商的标准体系势在必行。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鼓励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开展农村电商服务”相比,2017年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农村电商服务站点”,进一步聚焦农产品上行问题。完善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则对于降低生鲜电商的运营成本有积极意义。

四、更加重视农村电商物流。文件提出,“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加强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快构建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其中,其透露的信号是,要对现有的农村物流体系进行整合,否则若干自成系统的农村物流体系不经济也不现实;而对骨干物流网络、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视也是回应了现实的制约。

五、更加重视农村电商生态体系。文件将去年在其他部分单独表述的“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并入今年的农村电商部分,使农村电商的外围建设进一步丰满。同时,文件也将去年提出的“加大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力度”升级为“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开展整省推进示范”,进一步夯实农村电商的信息网络基础和用户基础。文件还强调“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根据此前商务部的有关通报,这项工作今后的重点在基层站点、人才培训、农产品上行,并对有条件的贫困县实现全覆盖。

此外,文件第4条提出,“功能区和保护区内地块全部建档立册、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精准化管理”;第5条提出,“切实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推行农业良好生产规范,推广生产记录台账制度,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使用有关规定”;“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第18条提出,“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和农业装备智能化”;第23条提出,“推进光纤到村建设,加快实现4G网络农村全覆盖”,“推进建制村直接通邮”。上述这些涉及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将有利于改善我国农村电商的生态体系。

网站首页 >> 正文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发布时间:2017-02-10
来源:央视新闻网

    2月5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是党中央第14年连续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指导意见。值得注意的是,和去年相比,2017年将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作为壮大新产业新生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重要举措。文件全文共提到电子商务8次,相比较2014年的一号文件只有1次;而专设一章节强调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更是历年来的首次。进一步解读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对农村电商的部署,可以概括为一个“首次提出”和四个“更加重视”。

一、首次关注电商产业园问题。文件给出的提法是“鼓励地方规范发展电商产业园”,要求电商产业园“聚集品牌推广、物流集散、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质量安全等功能服务”。2016年我国已有各类农产品电商园区200家,占各类电商园区的12%,还在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透过数字看实际,一些地方的所谓的电商产业园实际上就是原有开发园区的改头换面,电商的特性明显不足。文件一方面“鼓励”电商产业园,另一方面又要求“规范”电商产业园,显然不希望简单跟风,而是做实,具体而言就是要有强大的服务功能,聚集品牌推广、物流集散、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质量安全等功能。

二、更加重视线上线下融合。文件第14条第一句即提出:“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这一条的提出,既是对2016年底中央经济会议提出的振兴实体经济的回应,也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体现,更是农村电商三年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在现代农业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单纯的电商在农村根本走不远,特别是农产品电商。

三、更加重视农产品上行。文件提出:“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其中标准是当前农产品电商的一个痛点,农产品上网普遍缺乏与之相适应的商业标准,传统的生产标准又难以衔接,加强农产品电商的标准体系势在必行。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鼓励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开展农村电商服务”相比,2017年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农村电商服务站点”,进一步聚焦农产品上行问题。完善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则对于降低生鲜电商的运营成本有积极意义。

四、更加重视农村电商物流。文件提出,“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加强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快构建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其中,其透露的信号是,要对现有的农村物流体系进行整合,否则若干自成系统的农村物流体系不经济也不现实;而对骨干物流网络、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视也是回应了现实的制约。

五、更加重视农村电商生态体系。文件将去年在其他部分单独表述的“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并入今年的农村电商部分,使农村电商的外围建设进一步丰满。同时,文件也将去年提出的“加大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力度”升级为“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开展整省推进示范”,进一步夯实农村电商的信息网络基础和用户基础。文件还强调“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根据此前商务部的有关通报,这项工作今后的重点在基层站点、人才培训、农产品上行,并对有条件的贫困县实现全覆盖。

此外,文件第4条提出,“功能区和保护区内地块全部建档立册、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精准化管理”;第5条提出,“切实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推行农业良好生产规范,推广生产记录台账制度,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使用有关规定”;“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第18条提出,“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和农业装备智能化”;第23条提出,“推进光纤到村建设,加快实现4G网络农村全覆盖”,“推进建制村直接通邮”。上述这些涉及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将有利于改善我国农村电商的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