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城镇合作经济信息 >> 正文
上海农村集体资产结构和运营方式发生重要变化
发行时间:2004-09-15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上海农村集体资产结构和运营方式发生重要变化

    上海市农委政策法规处韩红根近日发表文章说,上海郊区农村集体经济发育较早,从8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崛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集体资产。据统计,截止2002年底,郊区农村集体净资产总量为443.7亿元,其中:属于镇、村、队集体经济组织的净资产为192.5亿元,占43%;属于集体企业的净资产为251.2亿元,占56%。宝山、闽行、嘉定、浦东等近郊地区的集体资产占全郊区资产总量的四分之三。农村集体资产成为推动郊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走向全面小康的重要物质基础。

    文章说,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郊区不断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农村集体经济在整个郊区经济中比重逐步下降。集体经济、外资经济、个体私营经济的产值比重从1992年的86:12:2调整为43:37:20。在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中,农村集体资产的结构和运营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

    一是资产结构多元化。90年代初,农村集体企业控制了95%的集体资产。据2002年统计,在拥有集体资产的4221家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等多元投资主体的混合经济企业1383家,拥有的集体资产达110.2亿元。集体企业由绝对控制走向相对控制。

    二是资产规模减量化。以2001年与2000年相比,2001年郊区农村集体净资产为458.3亿元,2002年集体净资产下降为443 65亿元,减少了3.2%。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集体企业改制、兼并、转让,以及镇、村集体不良债务的化解。减量的结果,使集体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资产的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是产权主体市场化。各地在积极探索集体资产管理新体制中,出现了以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实业总公司、经济联合社等多种形式冠名的产权主体。这些产权主体采取公司化的市场运作,替代传统的集体经济组织行使集体资产经营权。

    四是资源资产资本化。近年来郊区城镇建设和二、三产业发展加剧了农村土地的升值,土地资源不仅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成为最有增值潜力的集体资产。
上海农村集体资产结构和运营方式发生重要变化
发行时间:2004-09-15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上海农村集体资产结构和运营方式发生重要变化

    上海市农委政策法规处韩红根近日发表文章说,上海郊区农村集体经济发育较早,从8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崛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集体资产。据统计,截止2002年底,郊区农村集体净资产总量为443.7亿元,其中:属于镇、村、队集体经济组织的净资产为192.5亿元,占43%;属于集体企业的净资产为251.2亿元,占56%。宝山、闽行、嘉定、浦东等近郊地区的集体资产占全郊区资产总量的四分之三。农村集体资产成为推动郊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走向全面小康的重要物质基础。

    文章说,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郊区不断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农村集体经济在整个郊区经济中比重逐步下降。集体经济、外资经济、个体私营经济的产值比重从1992年的86:12:2调整为43:37:20。在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中,农村集体资产的结构和运营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

    一是资产结构多元化。90年代初,农村集体企业控制了95%的集体资产。据2002年统计,在拥有集体资产的4221家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等多元投资主体的混合经济企业1383家,拥有的集体资产达110.2亿元。集体企业由绝对控制走向相对控制。

    二是资产规模减量化。以2001年与2000年相比,2001年郊区农村集体净资产为458.3亿元,2002年集体净资产下降为443 65亿元,减少了3.2%。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集体企业改制、兼并、转让,以及镇、村集体不良债务的化解。减量的结果,使集体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资产的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是产权主体市场化。各地在积极探索集体资产管理新体制中,出现了以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实业总公司、经济联合社等多种形式冠名的产权主体。这些产权主体采取公司化的市场运作,替代传统的集体经济组织行使集体资产经营权。

    四是资源资产资本化。近年来郊区城镇建设和二、三产业发展加剧了农村土地的升值,土地资源不仅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成为最有增值潜力的集体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