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对待国企改革中的阴暗面
张文魁指出改革方向绝不会改变
最近,我国一些经济学家对国有资产流失与经济发展、产权改革、国有企业的归属、国资贱卖、国企改革是否有阴暗面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有人认为走过20年历程的国企改革是不做研究的人拍脑袋想出来的,造成了很大祸患。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经济研究所张文魁研究员近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张文魁说,无论在哪个国家,国企改革都是非常痛苦的过程,不仅会引来国资贱卖的争议,而且极有可能带来社会动荡。中国国企改革的阴暗面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国资贱卖,即国资流失;第二,职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第三,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甚至新的控制人通过企业改制来套取银行资金和进行金融诈骗;第四,新的控制人由于战略、能力、资金或管理方式、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把原来不错的国有企业反而给“整垮”了。
张文魁说,如何对待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阴暗面,涉及到旧体制是否可持续,新体制带来的弊端是否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得到克服和是否正在逐步克服两个问题。答案很明确,旧体制是不能再持续,新体制带来的弊端在较大程度上得到克服而且正在被克服。因此,我们不能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我们要努力消除“乱象”,但改革方向绝不会改变。
他指出,党和政府关于国企改革特别是产权改革的方针政策是系统的、连续的和严肃的,是建立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讨论的基础上的。改革进程中的确有阴暗面,但是我们对待阴暗面的办法绝对不是停止改革,而是要靠进一步改革来克服阴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