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立忱:合作社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组织形式
最近,中共中央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白立忱在全国供销合作社基层工作会议上作书面讲话。他指出,世界合作社的发展历程表明,合作社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组织形式、生产力配置形式和利益实现形式。他说,合作社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合作社的发展是时代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世界各国的合作社都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具体表现在:合作社发展的领域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不断拓展,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去年我到英国、瑞典和挪威访问,看到他们的合作社覆盖了零售、农业、银行、保险、住宅、旅游、幼儿园和殡葬等领域,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了“从摇篮到墓地”的一揽子服务,充分满足了社员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不断创新,功能日益完善。从单一经济向多元化新型合作经济发展,逐步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成为代表社员参与市场竞争进而为社员谋福利的企业组织,同时也是政府对农民及其合作组织进行扶持和沟通的桥梁;合作社横向合作日益加强,形成规模化经营,市场竞争力日益强大。各国合作社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从分散化、小型化向集约化、大型化和集团化经营发展。日本的综合农协通过合并,已由1990年的3574个精简到2003年的952个。通过合并重组,新西兰的方塔拉集团、芬兰的瓦利奥集团、英国消费合作社集团、瑞典KF集团和“农家人”合作社等一批合作社企业已发展成为本国、本地区的龙头企业。在北欧,合作社甚至已发展成为跨国性的合作经济组织。世界合作社的发展历程表明,合作社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组织形式、生产力配置形式和利益实现形式,市场经济越发达,合作经济就越发展,合作社永远是富有生命力的朝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