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顾问吕坚东:
发展中小企业应是我国的长期战略
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中小企业数量巨大,占有绝对比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普查数字,2004年我国全部工业企业1375263户,其中大型企业2135户,占0.16%,中型企业25557户,占1.85%,小型企业1347571户,占97.98%。中小企业合计占99.83%。中小企业是百姓就业的重要载体。第一次经济普查数字显示2004年全部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全部企业职工就业人数的85.2%。中小企业又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00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小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工业企业的资产总额的64.25%。2004年经济普查数字显示,中小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总资产的67.2%;工业总产值中中小企业占68.7%,利润占57.7%。事实说明,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和支柱。它们不仅关系国民经济的全局,而且从不同行业满足着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重视、支持、发展中小企业的确不是权宜之计,而应是长期的战略方针。
要保护、支持现有的中小企业,使它们稳定和茁壮成长,同时要大力发展新的中小企业。无论发展公有制还是非公有企业,无论是合伙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还是公司制的各种不同组织形式的中小企业都应当受到重视和支持。特别是那些“离土不离乡”,就地开展第三产业或产品生产、促进小城镇建设的举动尤其应受到重视和支持。例如北京市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安置就业的作用,在“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公交”的建设中,有1.4万农民工就业,使他们成为正式的“公交人”,有了固定的收入,解决了后顾之忧。浙江省长兴在金融危机面前,广泛组织、发展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小企业,以妇女为主开展服饰蝴蝶结、服饰、缝纫、磁环、彩票、鞋垫绣花,甚至还有向欧美出口的晚礼服钉珠等多样来料加工,形成了一乡一品特色的来料加工基地。通过来料加工,妇女们每月有1200多元的收入,不出门就赚到了钱。当前,长兴县在原来基础上又新发展20个加工集聚点,新发展2000多个妇字号家庭工业户,巩固发展2.5万多名来料加工工人。一乡一品的来料加工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类似这样的以家庭、以村镇以至以县为基地的加工就业组织形式,正在迅速发展壮大。如上海王翠玉举办的女子函授学院,免费培训下岗和农村妇女进行手工编织并尝试举办合作社;湖北省黄岗组织家庭妇女进行挑花生产,都解决了大批人员就业,增加了收入,稳定了社会,促进了和谐。这都应给予重视、倡导和支持。同时应当看到,我国手工业有悠久的历史,其产品不仅有极强的使用价值,而且承载着诸多文化艺术内涵,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物质文化需求。发掘手工业领域的能工巧匠,以师带徒,发展以家庭作坊为基础的不同规模和组织形式的企业,既能扩大就业,又有利于文化艺术的传承,是一个发展中小企业不可忽视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