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定位准活力强人心齐效果佳
发行时间:2005-12-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定位准活力强人心齐效果佳

——初探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20年成功之谜

原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现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名誉会长叶国平

研究会成立20周年前夕,我脑海里一直盘旋以下两个问题:

为什么一个既缺乏强大经济后盾,可谓名不见经传的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不仅能在风风雨雨改革开放的大浪中顽强地生存20年,而且在全国集体经济一片萎缩的情况下,能出类拔萃干得红红火火、颇有作为呢?为什么这个原先尚属上海市企管协会的一个二级学会,如今却能发展到遍及全市、成员逐年增多并得到各行各业认可的市一级的集体经济研究会呢?

我认真思索、反复琢磨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在哪里、成功之谜是什么。为此,我试图通过自己参加研究会13年的经历和体会来寻找这个答案:

对上述两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四句话十二个字:“定位准,活力强,人心齐,效果佳。”这一论断,尽管作为我的一家之言,但并非空穴来风;这既是我13年人会经历的深切感触,更是我对广大会员共同努力做出的浓缩概括。

一、定位准,始终坚持并实践“两个研究”、“两个服务”的办会宗旨

我们的集体经济研究会虽几经更名,但办会宗旨坚持不变。尽管宗旨业经多次修改,但其核心内容始终保持并在20年实践中不断完善:如今,已愈发明确,归纳起来即为:“两个研究”、“两个服务”:两个研究是:集体经济理论研究,集体经济改革研究;两个服务是:为集体企业改革发展服务,为政府部门决策服务。

1.研究是研究会经久不衰的源泉

1集体经济研究会是专司研究集体经济理论、政策、改革与发展的社会团体。因此,研究会应以研究为本,惟有研究才是研究会经久不衰的源泉。任何一个研究会,只有研究不断,方能生命不息、作为不断;反之,倘若放弃了研究、淡化了研究、偏离了研究,必将走向衰亡。

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之所以能度过风雨20年历经考验、日益壮大,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了“两个研究”、“两个服务”的宗旨,研究从未中断,且紧密结合每个时期国家改革发展的宏观形势及其对集体经济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及时有效地进行前瞻性、针对性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尤其是研究会20年所形成的两个毫不动摇的研究方向难能可贵: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大力宣传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旗帜鲜明地批驳不同时期社会上出现的诋毁集体经济的奇谈怪论和侵权行为,为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鸣锣开道;二是毫不动摇地推进以明晰产权为重点的集体企业改革,与时俱进地提出一些富有创见的理论观点和建议措施,为政府部门的决策和集体企业的改制提供了可操作、有实效的服务。

两个毫不动摇的研究方向和20年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研究会创办的会刊《上海集体经济》上。20年里,该杂志共发行了112期、近33万册,登载和发表了数百篇、绝大多数来自研究会会员的研究论文和课题报告,这正是研究会研究不断、作为不断最重要的标志:可见.研究正是研究会经久不衰的源泉-

2.服务是研究会持续发展的动力

我始终认为,研究与服务,既是我们研究会的办会宗旨,也是研究会持续发展的动力:研究会走过的20年可谓是坚持研究的20年,也是坚持服务的20年,我们的研究会一靠研究起家,二靠服务发展。研究是基础,服务是保证。研究为了服务、指导服务;而服务离不开研究,需要研究成果作支撑、作后盾。

研究会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的基础上,20年来坚持为集体企业改革发展服务和政府部门决策服务,并通过两个服务的联动,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得到市领导、市府有关部门和广大集体企业的好评;

二、活力强,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讲究实效的研究会活动

我认为,对任何一个社会团体来讲,活力来源于活动;因此,凡能称得上活力强的群众团体,一定是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实效的活动。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之所以称得上是一个活力强的研究会,就是因为10年来,它坚持不懈地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讲究实效的活动。纵观集体经济研究会20年开展的诸多活动,大体可归纳为以下8种主要形式:

1.研究会年会。会员代表大会是研究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每届五年。研究会成立20年来坚持年年召开会员大会,故称为年会。每次年会都要讨论和审议研究会重大事项,其中理事会的年度工作报告是必有议程。参会代表人数基本上每次超百,足见研究会领导的民主意识和广大会员的参研意识之强:据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1999年至2004年的统计,共召开年会6次,参加会员代表总人次为673人次。为了开好年会,在每次年会召开前,研究会理事会均要召开会长会议、常务理事会议,研究讨论年会的议程和主要内容,形成共识和顶案后,正式提交年会报告和审议;

2.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研究会十分重要的研究活动。研究会自建立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后.每年都要组织并完成几个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坚持以两个为主的方针:一是以应用研究为主;二是以研究会成员单位参与为主:因此,课题内容紧贴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实际,课题成果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操作的实用价值。2004年4月研究会编纂出版的《集体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一书,集萃了研究会第三届(1999--2004)期间,广大热心集体经济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课题研究成果52篇,其中以课题组名义撰写的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报告占厂8篇,总长8万多字。

3.专题研讨。专题研讨是研究会坚持的学术活动。尤其是近10年来,研究会每年要召开2--3次大型研讨会;据统计,第三届1999年至2004年期间,研究会共召开各类专题研讨会有21次之多,参加研讨人次总达1342人次。

我要强调指出,专题研讨会正是我们集体经济研究会很有特色、富有创新的有效活动方式。它既是研究会联络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会员单位的纽带和桥梁,实现双向沟通达成共识;又是研究会贯彻落实“两个研究”、“两个服务”宗旨的最好形式。因为,每次专题研讨会均有一个中心议题,而中心议题均是上下共同关注的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研究会能不失时机地抓住集体企业改革发展的难点、热点和对新政策的疑点,约请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到会为大家解疑释难、直接对话,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这样做,会员满意,政府部门也满意,正如市府小企业办的领导同志所说,若像集体经济研究会这样的好帮手多一些的话,政府部门的工作就能做得更好些。

4.基层调研。基层调研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课题组进行专题调研;二是研究会为了总结、撰写工作报告或推广基层典型经验、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的情况调研。如研究会与市府小企业办合作研究的课题《上海股份合作制企业深化改革研究》,就是建立在大量的基层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撰写而成的报告,故情况翔实,观点鲜明、分析透彻、建议得当。课题组在认真查阅大量文件资料以后,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基层调研工作,自2003年7月至10月,先后召开3次专题座谈会,前后共有30余家单位参加;走访基层企业12家,重点了解22家企业改制后的生产经营状况、股权结构变化情况、权力机构决策情况以及碰到的难点与问题。此例足见,课题研究之严谨和调研之深入。

5.办班培训。尽管办班培训不是研究会的主要任务,但考虑到广大会员单位对集体经济理论知识的渴求,而社会上这方面的宣传、资料又颇少的实际情况,研究会也千方百计组织开展了一些培训活动,主要形式是举办各类培训讲座和研讨班。如举办城镇工业合作经济研究班,吸收本巾集体工业企业的厂长参加,每周讲一课,共8讲,内容包括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和要求任务等;还有与市小企业办、中国工合国际等组织联合举办上海合作制企业管理与治理研讨班,为静安区工业局举办的厂长经理培训班进行股份合作制专题讲课,此外,为普及集体、合作经济理论知识,推动集体经济改革和发展,举办了“工业合作经济”、“城镇集体工业产权”等讲座,深受会员单位的欢迎。

6.外出考察。为了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密切关系,扩大影响,积极探索上海集体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子,研究会根据市有关领导的指示和广大会员的迫切要求,积极组织代表团赴国内外进行学习考察。据前5年统计,近5年内,研究会组织或参团赴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学习合作经济2次,计12人次,赴国内广东、重庆、武汉、广西、甘肃、山西等省市学习考察有7个代表团、111人次,均取得很好的效果,尤其是赴广东省考察组撰写的考察报告《广东推进城镇集体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经验》一文,得到时任常务副市长蒋以任的批示肯定。

7.信息平台。研究会的3份内刊《上海集体经济》、《城镇合作经济信息》、《合作经济调研》和中国合作经济网站中的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网页,既是我们研究会重要的信息平台,也是研究会各项活动、科研成果的真实记录和动态反映。该信息平台深受会内外各方的关注和好评,读者遍及上海和全国务省市。有的外地集体企业从网上看到我会资料后,专程飞赶上海咨询企业改制;有的读者来信来访时给予杂志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如安徽省安庆市政府秘书长来访时讲:“《上海集体经济》杂志至今还高举集体经济这面旗帜,真难能可贵!”

8.咨询服务:咨询服务既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会员的迫切要求,更是研究会办会宗旨所赋予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故咨询服务是研究会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的活动项目,咨询服务涉及的内容,绝大多数是集体企业改革改制中遇到的疑点和难点问题,其实质是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政府制定、颁发的相关政策。因此,咨询服务重点是政策咨询服务。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间,研究会为会员单位完成咨询服务项目就有38项,有力地推动了这些企业的改革改制。

三、人心齐,紧紧依靠一批为集体经济努力拼搏、奋斗终身的有志之士、有识之士、有为之士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可见人心齐威力之大。众所周知,一个企业也好,一个社会团体也好,搞得好坏关键在人。我认为,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正是个人心齐、凝聚力强、富有战斗力和创新力的社会群众团体,这是研究会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研究会20年的风风雨雨锻炼和造就了一批为集体经济努力拼搏的有志之士、有识之士、有为之士。他们当中.既有真心实意为集体经济奉献、服务的研究会决策班子、工作班子,也有敢于顶着某些舆论压力、为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摇旗呐喊、宣传鼓劲的“理论家”,更有一大批忠诚于集体经济事业、坚守集体经济阵地的“改革者”、“铁杆分子”。他们团结一心,在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这个大舞台上,共同演出了一场又一场威武雄壮、感人肺腑的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连台大戏”。

1.人心齐,一靠真心实意为集体经济奉献、服务的研究会决策班子、工作班子。20年来,研究会的决策班子、工作班子虽几经调整,但他们为研究会掌舵引航出谋划策、为集体经济事业做出奉献的心始终不变,热情丝毫不减,他们情为集体经济所系,利为集体经济所谋,主动积极谋划研究会的工作安排,千方百计开展研究会各项有效活动,竭尽全力为会员单位和集体企业牵线搭桥、排忧解难,从而,赢得广大会员的肯定和尊重。尤其值得称颂的是为研究会日常工作默默耕耘、不为名不图利、一心为集体工作的几位老前辈,他们是研究会的栋梁、旗帜和杰出代表。尽管他们平均年龄已逾古稀之年,但工作劲头一点不减,每天坚持来会上班。许多有分量的课题报告、总结报告和评论员文章,均出于他们之手;每次年会、研讨会和大型活动,他们既是组织策划者,又是会务服务员,对工作积极认真、一丝不苟,对会员满腔热情、周到服务,对经费开支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其中,已80高龄的原社科院副研究员刘刚同志,离休后一直在研究会工作班子任职,如今还担任研究会顾问和《上海集体经济》杂志的主编,他不居功自傲,不愿在家享清福,宁愿坚守集体经济阵地当先锋,他敢写敢干,坚持真理不怕得罪人,一身正气,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老革命、老知识分子的崇高品德。本人也正是在这些老同志可贵精神的感召下,积极投身于研究会的一些工作和活动。

2.人心齐,二靠为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摇旗呐喊、宣传鼓劲的“理论家”、“革命者”。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正确的舆论导向、务实的创新观点,要靠热心集体经济事业的“理论家”、“革命者”来研究探索、来宣传鼓劲。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20年来,紧紧依靠研究会内外从事集体经济研究的专家学者、集体经济的领导者、集体企业经营者。他们中间就有诸多热心集体经济事业、关心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理论家”和“革命者”。他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大力宣传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毫不动摇地推进以明晰产权为重点的集体企业改革,与时俱进地提出一些有创见的理论观点,可供操作的建议措施。这些研究成果和创新文章,旗帜鲜明、观点新颖、说理信服,富有战斗力,深得广大会员和集体企业职工的称赞,对广大会员、集体企业及其职工,起到了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作用。

3.人心齐,三靠一大批热心研究会活动、忠诚集体经济事业、坚守集体经济阵地的“改革者”、“铁杆分子”。人心齐,光靠好的决策班子、工作班子和为集体经济改革发展宣传鼓劲的“理论家”、“革命者”还是不够的,还得有一大批热心研究会活动、忠诚集体经济事业、坚守集体经济阵地的“改革者”、“铁杆分子”。因为,国家对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要靠他们来贯彻,集体经济阵地要靠他们来坚守、巩固并拓展,研究会的各项活动及工作也要靠他们来响应、参与、支持和落实。

如今,经常积极主动并坚持参加研究会活动的100多位团体会员代表和个人会员,就是热心研究会活动、忠诚集体经济事业、坚守集体经济阵地的“改革者”、  “铁杆分子”。其中,华生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隆铭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华生化工有限公司也已成为上海集体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功典范。

我从华生化工创业史中深刻感受到,李隆铭同志和他创建的公司最值得称道的有3条:一是艰苦创业、白手起家,从不“等、靠、要”,从不向国家伸手;二是坚持创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持续高速度,稳定高效益;三是勇创第一,敢与国外一流同行比高低,从不崇洋迷外,紧紧铆牢外国人不放,大长中国人的志气。如今,华生化工虽已改制成有限公司了,但集体经济性质不变,艰苦奋斗、勇创第一的精神不变。

四、效果佳,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大力促进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

我们集体经济研究会坚持“两个研究”、“两个服务”的办会宗旨,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大力促进集体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从而巩固和壮大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20年的办会实践充分证明,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是办得好的、办得成功的,它充分发挥了联系广大会员单位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它通过开展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活动,为集体企业改革发展服务,为政府部门决策服务,从而有力促进了集体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也实现了“三满意”的目标,即广大会员满意、政府有关部门满意、研究会自己也满意。同时,也得到了外地同行的肯定。这就是“效果佳”的集中体现,

总之,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走过的20年,既是风雨曲折的20年,也是大有作为的20年;既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研究会路子的20年,更是研究硕果累累、服务成效显赫、队伍日益壮大、影响不断扩展的20年:既然,我们的研究会已经成功地走过了20年,那末,我们更有信心和决心,继续扎实地沿着大家共同开创的这条正确的道路迈下去。坚持宗旨,继续探索,大胆实践,辛勤开拓,努力把我们集体经济研究会办得更好,使它真正成为上海市集体企业的学习研究政策、推进改革发展的“好帮手”、“好靠山”和“集体企业之家”。

定位准活力强人心齐效果佳
发行时间:2005-12-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定位准活力强人心齐效果佳

——初探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20年成功之谜

原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现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名誉会长叶国平

研究会成立20周年前夕,我脑海里一直盘旋以下两个问题:

为什么一个既缺乏强大经济后盾,可谓名不见经传的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不仅能在风风雨雨改革开放的大浪中顽强地生存20年,而且在全国集体经济一片萎缩的情况下,能出类拔萃干得红红火火、颇有作为呢?为什么这个原先尚属上海市企管协会的一个二级学会,如今却能发展到遍及全市、成员逐年增多并得到各行各业认可的市一级的集体经济研究会呢?

我认真思索、反复琢磨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在哪里、成功之谜是什么。为此,我试图通过自己参加研究会13年的经历和体会来寻找这个答案:

对上述两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四句话十二个字:“定位准,活力强,人心齐,效果佳。”这一论断,尽管作为我的一家之言,但并非空穴来风;这既是我13年人会经历的深切感触,更是我对广大会员共同努力做出的浓缩概括。

一、定位准,始终坚持并实践“两个研究”、“两个服务”的办会宗旨

我们的集体经济研究会虽几经更名,但办会宗旨坚持不变。尽管宗旨业经多次修改,但其核心内容始终保持并在20年实践中不断完善:如今,已愈发明确,归纳起来即为:“两个研究”、“两个服务”:两个研究是:集体经济理论研究,集体经济改革研究;两个服务是:为集体企业改革发展服务,为政府部门决策服务。

1.研究是研究会经久不衰的源泉

1集体经济研究会是专司研究集体经济理论、政策、改革与发展的社会团体。因此,研究会应以研究为本,惟有研究才是研究会经久不衰的源泉。任何一个研究会,只有研究不断,方能生命不息、作为不断;反之,倘若放弃了研究、淡化了研究、偏离了研究,必将走向衰亡。

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之所以能度过风雨20年历经考验、日益壮大,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了“两个研究”、“两个服务”的宗旨,研究从未中断,且紧密结合每个时期国家改革发展的宏观形势及其对集体经济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及时有效地进行前瞻性、针对性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尤其是研究会20年所形成的两个毫不动摇的研究方向难能可贵: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大力宣传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旗帜鲜明地批驳不同时期社会上出现的诋毁集体经济的奇谈怪论和侵权行为,为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鸣锣开道;二是毫不动摇地推进以明晰产权为重点的集体企业改革,与时俱进地提出一些富有创见的理论观点和建议措施,为政府部门的决策和集体企业的改制提供了可操作、有实效的服务。

两个毫不动摇的研究方向和20年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研究会创办的会刊《上海集体经济》上。20年里,该杂志共发行了112期、近33万册,登载和发表了数百篇、绝大多数来自研究会会员的研究论文和课题报告,这正是研究会研究不断、作为不断最重要的标志:可见.研究正是研究会经久不衰的源泉-

2.服务是研究会持续发展的动力

我始终认为,研究与服务,既是我们研究会的办会宗旨,也是研究会持续发展的动力:研究会走过的20年可谓是坚持研究的20年,也是坚持服务的20年,我们的研究会一靠研究起家,二靠服务发展。研究是基础,服务是保证。研究为了服务、指导服务;而服务离不开研究,需要研究成果作支撑、作后盾。

研究会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的基础上,20年来坚持为集体企业改革发展服务和政府部门决策服务,并通过两个服务的联动,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得到市领导、市府有关部门和广大集体企业的好评;

二、活力强,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讲究实效的研究会活动

我认为,对任何一个社会团体来讲,活力来源于活动;因此,凡能称得上活力强的群众团体,一定是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实效的活动。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之所以称得上是一个活力强的研究会,就是因为10年来,它坚持不懈地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讲究实效的活动。纵观集体经济研究会20年开展的诸多活动,大体可归纳为以下8种主要形式:

1.研究会年会。会员代表大会是研究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每届五年。研究会成立20年来坚持年年召开会员大会,故称为年会。每次年会都要讨论和审议研究会重大事项,其中理事会的年度工作报告是必有议程。参会代表人数基本上每次超百,足见研究会领导的民主意识和广大会员的参研意识之强:据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1999年至2004年的统计,共召开年会6次,参加会员代表总人次为673人次。为了开好年会,在每次年会召开前,研究会理事会均要召开会长会议、常务理事会议,研究讨论年会的议程和主要内容,形成共识和顶案后,正式提交年会报告和审议;

2.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研究会十分重要的研究活动。研究会自建立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后.每年都要组织并完成几个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坚持以两个为主的方针:一是以应用研究为主;二是以研究会成员单位参与为主:因此,课题内容紧贴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实际,课题成果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操作的实用价值。2004年4月研究会编纂出版的《集体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一书,集萃了研究会第三届(1999--2004)期间,广大热心集体经济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课题研究成果52篇,其中以课题组名义撰写的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报告占厂8篇,总长8万多字。

3.专题研讨。专题研讨是研究会坚持的学术活动。尤其是近10年来,研究会每年要召开2--3次大型研讨会;据统计,第三届1999年至2004年期间,研究会共召开各类专题研讨会有21次之多,参加研讨人次总达1342人次。

我要强调指出,专题研讨会正是我们集体经济研究会很有特色、富有创新的有效活动方式。它既是研究会联络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会员单位的纽带和桥梁,实现双向沟通达成共识;又是研究会贯彻落实“两个研究”、“两个服务”宗旨的最好形式。因为,每次专题研讨会均有一个中心议题,而中心议题均是上下共同关注的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研究会能不失时机地抓住集体企业改革发展的难点、热点和对新政策的疑点,约请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到会为大家解疑释难、直接对话,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这样做,会员满意,政府部门也满意,正如市府小企业办的领导同志所说,若像集体经济研究会这样的好帮手多一些的话,政府部门的工作就能做得更好些。

4.基层调研。基层调研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课题组进行专题调研;二是研究会为了总结、撰写工作报告或推广基层典型经验、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的情况调研。如研究会与市府小企业办合作研究的课题《上海股份合作制企业深化改革研究》,就是建立在大量的基层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撰写而成的报告,故情况翔实,观点鲜明、分析透彻、建议得当。课题组在认真查阅大量文件资料以后,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基层调研工作,自2003年7月至10月,先后召开3次专题座谈会,前后共有30余家单位参加;走访基层企业12家,重点了解22家企业改制后的生产经营状况、股权结构变化情况、权力机构决策情况以及碰到的难点与问题。此例足见,课题研究之严谨和调研之深入。

5.办班培训。尽管办班培训不是研究会的主要任务,但考虑到广大会员单位对集体经济理论知识的渴求,而社会上这方面的宣传、资料又颇少的实际情况,研究会也千方百计组织开展了一些培训活动,主要形式是举办各类培训讲座和研讨班。如举办城镇工业合作经济研究班,吸收本巾集体工业企业的厂长参加,每周讲一课,共8讲,内容包括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和要求任务等;还有与市小企业办、中国工合国际等组织联合举办上海合作制企业管理与治理研讨班,为静安区工业局举办的厂长经理培训班进行股份合作制专题讲课,此外,为普及集体、合作经济理论知识,推动集体经济改革和发展,举办了“工业合作经济”、“城镇集体工业产权”等讲座,深受会员单位的欢迎。

6.外出考察。为了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密切关系,扩大影响,积极探索上海集体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子,研究会根据市有关领导的指示和广大会员的迫切要求,积极组织代表团赴国内外进行学习考察。据前5年统计,近5年内,研究会组织或参团赴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学习合作经济2次,计12人次,赴国内广东、重庆、武汉、广西、甘肃、山西等省市学习考察有7个代表团、111人次,均取得很好的效果,尤其是赴广东省考察组撰写的考察报告《广东推进城镇集体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经验》一文,得到时任常务副市长蒋以任的批示肯定。

7.信息平台。研究会的3份内刊《上海集体经济》、《城镇合作经济信息》、《合作经济调研》和中国合作经济网站中的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网页,既是我们研究会重要的信息平台,也是研究会各项活动、科研成果的真实记录和动态反映。该信息平台深受会内外各方的关注和好评,读者遍及上海和全国务省市。有的外地集体企业从网上看到我会资料后,专程飞赶上海咨询企业改制;有的读者来信来访时给予杂志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如安徽省安庆市政府秘书长来访时讲:“《上海集体经济》杂志至今还高举集体经济这面旗帜,真难能可贵!”

8.咨询服务:咨询服务既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会员的迫切要求,更是研究会办会宗旨所赋予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故咨询服务是研究会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的活动项目,咨询服务涉及的内容,绝大多数是集体企业改革改制中遇到的疑点和难点问题,其实质是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政府制定、颁发的相关政策。因此,咨询服务重点是政策咨询服务。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间,研究会为会员单位完成咨询服务项目就有38项,有力地推动了这些企业的改革改制。

三、人心齐,紧紧依靠一批为集体经济努力拼搏、奋斗终身的有志之士、有识之士、有为之士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可见人心齐威力之大。众所周知,一个企业也好,一个社会团体也好,搞得好坏关键在人。我认为,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正是个人心齐、凝聚力强、富有战斗力和创新力的社会群众团体,这是研究会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研究会20年的风风雨雨锻炼和造就了一批为集体经济努力拼搏的有志之士、有识之士、有为之士。他们当中.既有真心实意为集体经济奉献、服务的研究会决策班子、工作班子,也有敢于顶着某些舆论压力、为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摇旗呐喊、宣传鼓劲的“理论家”,更有一大批忠诚于集体经济事业、坚守集体经济阵地的“改革者”、“铁杆分子”。他们团结一心,在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这个大舞台上,共同演出了一场又一场威武雄壮、感人肺腑的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连台大戏”。

1.人心齐,一靠真心实意为集体经济奉献、服务的研究会决策班子、工作班子。20年来,研究会的决策班子、工作班子虽几经调整,但他们为研究会掌舵引航出谋划策、为集体经济事业做出奉献的心始终不变,热情丝毫不减,他们情为集体经济所系,利为集体经济所谋,主动积极谋划研究会的工作安排,千方百计开展研究会各项有效活动,竭尽全力为会员单位和集体企业牵线搭桥、排忧解难,从而,赢得广大会员的肯定和尊重。尤其值得称颂的是为研究会日常工作默默耕耘、不为名不图利、一心为集体工作的几位老前辈,他们是研究会的栋梁、旗帜和杰出代表。尽管他们平均年龄已逾古稀之年,但工作劲头一点不减,每天坚持来会上班。许多有分量的课题报告、总结报告和评论员文章,均出于他们之手;每次年会、研讨会和大型活动,他们既是组织策划者,又是会务服务员,对工作积极认真、一丝不苟,对会员满腔热情、周到服务,对经费开支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其中,已80高龄的原社科院副研究员刘刚同志,离休后一直在研究会工作班子任职,如今还担任研究会顾问和《上海集体经济》杂志的主编,他不居功自傲,不愿在家享清福,宁愿坚守集体经济阵地当先锋,他敢写敢干,坚持真理不怕得罪人,一身正气,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老革命、老知识分子的崇高品德。本人也正是在这些老同志可贵精神的感召下,积极投身于研究会的一些工作和活动。

2.人心齐,二靠为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摇旗呐喊、宣传鼓劲的“理论家”、“革命者”。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正确的舆论导向、务实的创新观点,要靠热心集体经济事业的“理论家”、“革命者”来研究探索、来宣传鼓劲。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20年来,紧紧依靠研究会内外从事集体经济研究的专家学者、集体经济的领导者、集体企业经营者。他们中间就有诸多热心集体经济事业、关心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理论家”和“革命者”。他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大力宣传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毫不动摇地推进以明晰产权为重点的集体企业改革,与时俱进地提出一些有创见的理论观点,可供操作的建议措施。这些研究成果和创新文章,旗帜鲜明、观点新颖、说理信服,富有战斗力,深得广大会员和集体企业职工的称赞,对广大会员、集体企业及其职工,起到了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作用。

3.人心齐,三靠一大批热心研究会活动、忠诚集体经济事业、坚守集体经济阵地的“改革者”、“铁杆分子”。人心齐,光靠好的决策班子、工作班子和为集体经济改革发展宣传鼓劲的“理论家”、“革命者”还是不够的,还得有一大批热心研究会活动、忠诚集体经济事业、坚守集体经济阵地的“改革者”、“铁杆分子”。因为,国家对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要靠他们来贯彻,集体经济阵地要靠他们来坚守、巩固并拓展,研究会的各项活动及工作也要靠他们来响应、参与、支持和落实。

如今,经常积极主动并坚持参加研究会活动的100多位团体会员代表和个人会员,就是热心研究会活动、忠诚集体经济事业、坚守集体经济阵地的“改革者”、  “铁杆分子”。其中,华生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隆铭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华生化工有限公司也已成为上海集体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功典范。

我从华生化工创业史中深刻感受到,李隆铭同志和他创建的公司最值得称道的有3条:一是艰苦创业、白手起家,从不“等、靠、要”,从不向国家伸手;二是坚持创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持续高速度,稳定高效益;三是勇创第一,敢与国外一流同行比高低,从不崇洋迷外,紧紧铆牢外国人不放,大长中国人的志气。如今,华生化工虽已改制成有限公司了,但集体经济性质不变,艰苦奋斗、勇创第一的精神不变。

四、效果佳,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大力促进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

我们集体经济研究会坚持“两个研究”、“两个服务”的办会宗旨,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大力促进集体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从而巩固和壮大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20年的办会实践充分证明,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是办得好的、办得成功的,它充分发挥了联系广大会员单位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它通过开展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活动,为集体企业改革发展服务,为政府部门决策服务,从而有力促进了集体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也实现了“三满意”的目标,即广大会员满意、政府有关部门满意、研究会自己也满意。同时,也得到了外地同行的肯定。这就是“效果佳”的集中体现,

总之,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走过的20年,既是风雨曲折的20年,也是大有作为的20年;既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研究会路子的20年,更是研究硕果累累、服务成效显赫、队伍日益壮大、影响不断扩展的20年:既然,我们的研究会已经成功地走过了20年,那末,我们更有信心和决心,继续扎实地沿着大家共同开创的这条正确的道路迈下去。坚持宗旨,继续探索,大胆实践,辛勤开拓,努力把我们集体经济研究会办得更好,使它真正成为上海市集体企业的学习研究政策、推进改革发展的“好帮手”、“好靠山”和“集体企业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