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推进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发行时间:2005-08-20
网站编辑:陈沛霖
来源:研究所

推进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上海市促进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主任  陈沛霖

今年全市中小企业工作主要围绕韩正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建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营造鼓励创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的精神,针对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重点在政策引导、整合资源、构筑桥梁、抓住主线、解决瓶颈、畅通信息、加强交流、务实创新、扶持发展、提升服务等方面做实做细,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

一、开展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中小企业发展规划

围绕《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贯彻实施,围绕上海“科教兴市”主战略,结合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开展上海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通过研究,制定上海中小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引导中小企业根据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发展战略,找准企业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寻求发展空间,稳步发展壮大:

二、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今年将遵循“协调、指导与服务”的宗旨,突出“协调与服务”的职能:按照市经委主任徐建国同志提出的“联手委办,形成合力。依托区县,发展产业”的要求,整合各类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来推进中小企业工作,真正建立起规范高效的、具有上海品牌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构筑桥梁,完善机制,筹办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市区县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综合性的中小企业社团组织——“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促进会成立后,将逐步扩大会员单位,吸纳更多的成长性良好的中小企业加入,致力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更多地反映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其在政府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由市“一办两中心”和经委都市产业处共同组织工业园区、科研院所、服务中心、都市型中小企业等第一批35家成员单位组建的“上海市都市产业(工业)园区沙龙”已于1月25日正式成立。通过沙龙及时反映园区运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建议,积极开展宏观政策与微观经济的信息交流,切实加强各园区之间的经验交流,提高园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完善和健全市区县中小企业工作和服务机构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和利用全市的眼务资源,共同促进上海中小企业发展。

2.依托区县,以点带面。中小企业大多分布在区县,我们将坚持把中小企业的服务丁作延伸到区县、街镇、园区和社区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更有效地服务广大中小企业,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通过重点选择,抓好与区县街镇联手协作推进中小企业工作的试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推动双方的服务工作.提升区县街道经济工作的综合竞争力-通过试点运作,逐步扩大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网络的覆盖面-去年市“一办两中心”已与徐汇区斜土街道办事处建守了协同推进中小企业工作的合作关系:今年.将与更多的街道、乡镇、园区建立协作关系,

三、落实“科教兴市”主战略,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按照韩正市长”要把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进一步引向深入,使它融合、渗透、覆盖到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中去……大力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抓住技术服务主线,组织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活动,实现胡延照副市长提出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自己”的目标。

1.推动“上海市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组建工作。由市生产力中心、上海科学院等单位发起,筹办“上海市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构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支持民营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2.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指导:推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综合创新能力:

3.整合构建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平台。推进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工作,支持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政府组织与市场配置的有机结合。以中小企业信息平台为载体,联合公益性、专业服务机构,做好中小企业技术信息服务工作。

四、大力推进中小企业融资工作,不断缓解融资难矛盾

按照委领导“服务企业,解决瓶颈”的要求,大力推进中小企业融资工作,通过落实信用担保方面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工作,有效缓解我市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矛盾。

1.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统一安排,做好担保机构免税申请受瑚、审核和上报工作.落实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政策措施:协助国家开发银行开展再担保业务。开展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工作;组织担保机构加强与人民银行、银监会、工商、财政、税务等政府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推进本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2.会同有关部门和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以市生产力中心为主,组建“卜海市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中心”:与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及相关政府部门一起做好全市中小企业资信评级试点工作,推进中小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3.开展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推进等工作。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活动,推进一批中小企业加快改制上市步伐;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到深圳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到境外创业板上市融资;

4.开展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研究与设立工作。

五、加强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加快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二期项目建设。加强与市区县中小企业工作、服务机构的联系和沟通,形成信息服务互动网络,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改变现有传统的人工手工操作的服务手段,变静态服务为静态与动态服务的联动。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帮助中小企业便捷地获取信息资源。

1.基本完成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后期项目建设。逐步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利用信息化提高企业经营能力的平台,为企业提供经营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商务服务,获取便捷的信息。

2.组织上海中小企业参加“2005年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

3.以“上海中小企业网”为龙头,逐步建立区县信息分网,形成覆盖全市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各网站间将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信息互动,形成目标一致、上下一致、品牌一致、以各类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为对象的信息服务网络:

4.加强中小企业资料库、数据库、信息库建设,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库建设系列活动。

六、拓展国内外合作交流,推进中小企业开展经贸活动

一是积极开展国内合作交流及经贸活动。加强与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各省市同行的联系。逐步建立面向长三角和全国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推动企业跨地区的合作交流。具体活动有:

1.牵头举办第三届长三角中小企业合作与发展论坛;

2.联合京津沪渝深等地同行召开中小企业工作部门联席会议;

3.逐步实施沪港两地长期合作协议,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沪港两地中小企业的发展。与香港贸发局等部门合作组建“沪港中小企业合作促进中心”。组织开展沪港两地中小企业间多方面的经贸合作等活动。

二是挖掘各种潜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商机,提升服务机构能级。

1.组织上海中小企业和服务商参加在广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暨中法中小企业博览会”。

2.组织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举办“2005上海国际中小企业商机暨服务博览会”。

三是加强与国外同类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外同类机构的合作交流,不断吸收先进的服务理念、管理经验和市场信息,进一步做好为中小企业的服务工作。尝试与美国、日本等经济体的同行合作,建立上海中小企业国际技术交流中心。

四是做好有关的培训工作。

配合“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结合我市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整合有效服务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服务活动。

推进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发行时间:2005-08-20
网站编辑:陈沛霖
  
来源:研究所

推进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上海市促进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主任  陈沛霖

今年全市中小企业工作主要围绕韩正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建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营造鼓励创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的精神,针对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重点在政策引导、整合资源、构筑桥梁、抓住主线、解决瓶颈、畅通信息、加强交流、务实创新、扶持发展、提升服务等方面做实做细,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

一、开展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中小企业发展规划

围绕《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贯彻实施,围绕上海“科教兴市”主战略,结合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开展上海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通过研究,制定上海中小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引导中小企业根据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发展战略,找准企业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寻求发展空间,稳步发展壮大:

二、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今年将遵循“协调、指导与服务”的宗旨,突出“协调与服务”的职能:按照市经委主任徐建国同志提出的“联手委办,形成合力。依托区县,发展产业”的要求,整合各类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来推进中小企业工作,真正建立起规范高效的、具有上海品牌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构筑桥梁,完善机制,筹办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市区县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综合性的中小企业社团组织——“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促进会成立后,将逐步扩大会员单位,吸纳更多的成长性良好的中小企业加入,致力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更多地反映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其在政府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由市“一办两中心”和经委都市产业处共同组织工业园区、科研院所、服务中心、都市型中小企业等第一批35家成员单位组建的“上海市都市产业(工业)园区沙龙”已于1月25日正式成立。通过沙龙及时反映园区运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建议,积极开展宏观政策与微观经济的信息交流,切实加强各园区之间的经验交流,提高园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完善和健全市区县中小企业工作和服务机构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和利用全市的眼务资源,共同促进上海中小企业发展。

2.依托区县,以点带面。中小企业大多分布在区县,我们将坚持把中小企业的服务丁作延伸到区县、街镇、园区和社区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更有效地服务广大中小企业,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通过重点选择,抓好与区县街镇联手协作推进中小企业工作的试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推动双方的服务工作.提升区县街道经济工作的综合竞争力-通过试点运作,逐步扩大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网络的覆盖面-去年市“一办两中心”已与徐汇区斜土街道办事处建守了协同推进中小企业工作的合作关系:今年.将与更多的街道、乡镇、园区建立协作关系,

三、落实“科教兴市”主战略,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按照韩正市长”要把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进一步引向深入,使它融合、渗透、覆盖到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中去……大力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抓住技术服务主线,组织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活动,实现胡延照副市长提出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自己”的目标。

1.推动“上海市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组建工作。由市生产力中心、上海科学院等单位发起,筹办“上海市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构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支持民营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2.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指导:推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综合创新能力:

3.整合构建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平台。推进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工作,支持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政府组织与市场配置的有机结合。以中小企业信息平台为载体,联合公益性、专业服务机构,做好中小企业技术信息服务工作。

四、大力推进中小企业融资工作,不断缓解融资难矛盾

按照委领导“服务企业,解决瓶颈”的要求,大力推进中小企业融资工作,通过落实信用担保方面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工作,有效缓解我市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矛盾。

1.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统一安排,做好担保机构免税申请受瑚、审核和上报工作.落实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政策措施:协助国家开发银行开展再担保业务。开展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工作;组织担保机构加强与人民银行、银监会、工商、财政、税务等政府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推进本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2.会同有关部门和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以市生产力中心为主,组建“卜海市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中心”:与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及相关政府部门一起做好全市中小企业资信评级试点工作,推进中小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3.开展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推进等工作。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活动,推进一批中小企业加快改制上市步伐;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到深圳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到境外创业板上市融资;

4.开展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研究与设立工作。

五、加强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加快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二期项目建设。加强与市区县中小企业工作、服务机构的联系和沟通,形成信息服务互动网络,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改变现有传统的人工手工操作的服务手段,变静态服务为静态与动态服务的联动。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帮助中小企业便捷地获取信息资源。

1.基本完成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后期项目建设。逐步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利用信息化提高企业经营能力的平台,为企业提供经营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商务服务,获取便捷的信息。

2.组织上海中小企业参加“2005年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

3.以“上海中小企业网”为龙头,逐步建立区县信息分网,形成覆盖全市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各网站间将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信息互动,形成目标一致、上下一致、品牌一致、以各类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为对象的信息服务网络:

4.加强中小企业资料库、数据库、信息库建设,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库建设系列活动。

六、拓展国内外合作交流,推进中小企业开展经贸活动

一是积极开展国内合作交流及经贸活动。加强与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各省市同行的联系。逐步建立面向长三角和全国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推动企业跨地区的合作交流。具体活动有:

1.牵头举办第三届长三角中小企业合作与发展论坛;

2.联合京津沪渝深等地同行召开中小企业工作部门联席会议;

3.逐步实施沪港两地长期合作协议,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沪港两地中小企业的发展。与香港贸发局等部门合作组建“沪港中小企业合作促进中心”。组织开展沪港两地中小企业间多方面的经贸合作等活动。

二是挖掘各种潜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商机,提升服务机构能级。

1.组织上海中小企业和服务商参加在广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暨中法中小企业博览会”。

2.组织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举办“2005上海国际中小企业商机暨服务博览会”。

三是加强与国外同类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外同类机构的合作交流,不断吸收先进的服务理念、管理经验和市场信息,进一步做好为中小企业的服务工作。尝试与美国、日本等经济体的同行合作,建立上海中小企业国际技术交流中心。

四是做好有关的培训工作。

配合“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结合我市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整合有效服务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