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外勾结低估贱卖是国资流失原因之一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最近在报告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情况时说,总体上讲,在国有企业改革调整过程中,国有资产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在改革改制过程中也确实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在。
——转让国有产权没有完全进入市场,难以发现国有产权的市场价格,很难判断国有资产是保值增值还是贬值流失,少数不法分子乘机暗箱操作、收受贿赂、低估贱卖国有资产。
——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问题突出。一些企业在制订改制方案,选择审汁和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确定转让价格等重大事项中,经营者处于主导地位,自卖自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缺乏保障;有的以拟收购的国有产权或国有企业实物资产作为其融资的担保,既侵犯了国有资产的权益,又将风险转嫁给了金融机构和被收购企业;有的经营者人为造成企业经营业绩下滑,甚至利用不法手段虚构虚增成本和债务,转移隐藏资产,侵吞国有资产。
——内外勾结,低估贱卖国有资产。如重庆市某区一家价值5000万元的国有企业改制,被中介机构低估为400万元,最后以200万元就出售了。经该市有关部门查处,原企业负责人与当地政府两个部门的个别领导及中介机构内外勾结,侵吞国有资产,其个人在改制后的企业中占80%的股份。
——把职工经济补偿金等费用从转让国有净资产的价款中预先扣除,压低了产权转让价格,扣除的职工经济补偿金等费用并不立即付给或明确给职工,而是通过采取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方式,把这些净资产留给受让方无偿占用。
李荣融说,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不到位,保值增值的责任主体不明确:二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普遍。三是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的法规规章不健全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