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谐社会建没的七大机制
华东理工大学城市管理学院院长鲍宗豪最近撰文提出,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观为指导,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形成和谐社会建没的七大机制。
1.加强社会诚信机制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需要建立健全信用政策法规体系;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事业单位的个人信用档案及管理体系;坚持信用服务业市场化运作方向,支持联合征信、信用凋查、信用评估、信用管理咨询、信用担保、商账催收等信用服务机构的发展,加快建立信用服务体系;建立社会诚信监督管理机构,实施必要的监督是诚信建设的关键-
2.加强社会公平公正的体制与机制建设,保障社会和谐与稳定。从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的理念出发,以”社会公正”作为我国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团体的重要旗帜,为推进我国的改革发挥社会凝聚功能;加快改革,建立有助于社会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体系。
3.加强对我国经济与社会转型过程中人民内部利益分化现象的研究,建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的机制。一方面,面对各种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我们党、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处理矛盾纠纷和调节利益冲突的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大众也应该更加理性地面对各种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应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利益矛盾,逐步地使社会更加和谐。
4.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网络化的社会保障体制与机制。政府工作直接面对基层群众,“为民解困”是政府工作的第一要事,“群众满意”是检验政府工作的第一标准;这需要建立健全以医疗、养老、失业、工伤、最低生活保障、就业服务体系为核心的、面向所有劳动者的市场经济社会保障网;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统筹城乡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提高应急能力,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5.以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培育参与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形成社会综合治理机制。具体措施n/为以切实转换政府职能为抓手,促使政府真正”退出企业”、“退出社会”,为发挥市场力量勺社会力量提供前提和基础;大力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提高其社会参与和管理能力;加强政府的市场化和企业化改革,在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市民之间构筑平等协商的关系。
6.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十一五”时期我国政府面对“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各种矛盾与问题,亟待提高科学民主决策的水平。为此,必须加大社会各界参与,构筑民主化、多元化、制度化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全面实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是我国适应新形势、搞好政府自身建设和提高行政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7.保持畅通的市民利益表达通道,夯实社会稳定基础,形成较强的杜会预警机制。从对社会发展现状、走势的分析与预测中,如何形成一整套认识与处理偶然、突发事件的方案,以便把妨碍社会良性运行顺利转型的矛盾和事件扼制在萌芽状态?这迫切需要构建一整套社会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