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小企业促成大就业
发行时间:2004-02-20
网站编辑:杨宜勇
来源:研究所

小企业促成大就业

杨宜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企业发展比较迅速。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小企业吸纳就业和再就业人员的作用更加明显:

创业门槛低

作为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小企业容纳了社会上大多数的就业人员:因为小企业创业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个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只要有一定的创业精神,只要有面对市场风险的勇气,就可以创办小型企业:这不仅能够解决本人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或多或少地为家庭或者社会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

根据国外经验.在就业创造过程中,就业人数在500人以上的大中型企业贡献较小.就业人数在1—19人之间的小企业对于就业创造的贡献最大。因此,外国政府习惯用鼓励发展小企业的办法缓解国内就业形势。这种做法比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政府直接安置待业人员要好,它既减轻了政府的工作压力,又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现在一些城市地方政府,往往习惯用排斥农民工的简单办法解决所谓城市失业、下岗问题,其实是失业或剩余人员搬家。

小企业虽然大多数属于劳动者个人或者合伙所创办,在资金规模上无法与主导国民经济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但是它们却具有社会分散性和广泛性。由计划经济时期政府自己包揽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化动员.普遍地号召老百姓创力小企业,是增加就业和发展经济的一种有效形式:听以,政府应将鼓励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创办小企业,当作一项通过增加就业减少失业人口、实现分配公平、稳定社会以及调动全社会投资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的战略性措施:

绝对数量高

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细胞,在一个国家的经济“金字塔”中占据着最基础的部分:没有小企业就不可能有大中型企业,因为一切企业都是通过小企业发展而来的。同样,没有小企业大中型企业就无法生存,因为这个世界已经离不开分工与协作。尽管目前世异各国关于小企业的定义和划分标准不尽相同,但是小企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大体一致的。各国小企业在数量上占95%以上,就业人数占65%左右,产值则占50%左右:

目前小企业已经构成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2001年我国工业小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户数的99%以上,在工业产值中占68%左右,在实现利税上占35%左右,就业人数中占75%左右。

创新意识强

小企业面临着强烈的生存危机,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创新;研究表明:在日本,50%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是由小企业主进行的,大中企业的技术员只完成其余的部分,并且为此付出了高昂的创新费用;在美国,1982年每100万人的技术创新数量小企业为36.35个,而大企业为31个;在英国,1965—1969年间小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贡献率为23%,1975—1979年则上升到29%,1980--1983年进一步增加到了38%:

如果说大中型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保证,那么小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力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企业发展迅速,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优化产业分工、推动技术创新以及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小企业可以使创新泛化,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

就业效率高

一股说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在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很大,等量的资金投入,小企业可以比大中型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日本,大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小企业的4倍,也就是说等量的资金投入到小企业中去,小企业增加的就业岗位比大企业多3倍。美国联邦政府小企业管理局的统计资料显示,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还表现在小企业数量的净增加上(净增加就是新建企业减去倒闭企业),净增加企业占对就业贡献的比重为45%一55%(1980---1986年)。1992年美国80%的新就业机会是由小企业(雇工人数少于100人)提供的1 1990---1995年美国新建小企业对新增就业的贡献率为69%,1990--1995年,1--4人的小企业数量增加了36.8%,因为新公司的建立而净增加就业21.9%。

我国的情况也是如此,1995年工业小企业平均每户的资金仅17万元,为中型企业的1%,大型企业的O.1%,如果用平均每户从业人员15人去除,每人占用的资金不过1万元左右,只有中型企业的50%,大型企业的30%:显然』、企业资金的就业效率高,在扩大就业方面往往能够起到大中型企业无法起到的作用。

小企业促成大就业
发行时间:2004-02-20
网站编辑:杨宜勇
  
来源:研究所

小企业促成大就业

杨宜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企业发展比较迅速。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小企业吸纳就业和再就业人员的作用更加明显:

创业门槛低

作为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小企业容纳了社会上大多数的就业人员:因为小企业创业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个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只要有一定的创业精神,只要有面对市场风险的勇气,就可以创办小型企业:这不仅能够解决本人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或多或少地为家庭或者社会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

根据国外经验.在就业创造过程中,就业人数在500人以上的大中型企业贡献较小.就业人数在1—19人之间的小企业对于就业创造的贡献最大。因此,外国政府习惯用鼓励发展小企业的办法缓解国内就业形势。这种做法比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政府直接安置待业人员要好,它既减轻了政府的工作压力,又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现在一些城市地方政府,往往习惯用排斥农民工的简单办法解决所谓城市失业、下岗问题,其实是失业或剩余人员搬家。

小企业虽然大多数属于劳动者个人或者合伙所创办,在资金规模上无法与主导国民经济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但是它们却具有社会分散性和广泛性。由计划经济时期政府自己包揽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化动员.普遍地号召老百姓创力小企业,是增加就业和发展经济的一种有效形式:听以,政府应将鼓励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创办小企业,当作一项通过增加就业减少失业人口、实现分配公平、稳定社会以及调动全社会投资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的战略性措施:

绝对数量高

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细胞,在一个国家的经济“金字塔”中占据着最基础的部分:没有小企业就不可能有大中型企业,因为一切企业都是通过小企业发展而来的。同样,没有小企业大中型企业就无法生存,因为这个世界已经离不开分工与协作。尽管目前世异各国关于小企业的定义和划分标准不尽相同,但是小企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大体一致的。各国小企业在数量上占95%以上,就业人数占65%左右,产值则占50%左右:

目前小企业已经构成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2001年我国工业小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户数的99%以上,在工业产值中占68%左右,在实现利税上占35%左右,就业人数中占75%左右。

创新意识强

小企业面临着强烈的生存危机,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创新;研究表明:在日本,50%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是由小企业主进行的,大中企业的技术员只完成其余的部分,并且为此付出了高昂的创新费用;在美国,1982年每100万人的技术创新数量小企业为36.35个,而大企业为31个;在英国,1965—1969年间小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贡献率为23%,1975—1979年则上升到29%,1980--1983年进一步增加到了38%:

如果说大中型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保证,那么小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力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企业发展迅速,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优化产业分工、推动技术创新以及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小企业可以使创新泛化,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

就业效率高

一股说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在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很大,等量的资金投入,小企业可以比大中型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日本,大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小企业的4倍,也就是说等量的资金投入到小企业中去,小企业增加的就业岗位比大企业多3倍。美国联邦政府小企业管理局的统计资料显示,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还表现在小企业数量的净增加上(净增加就是新建企业减去倒闭企业),净增加企业占对就业贡献的比重为45%一55%(1980---1986年)。1992年美国80%的新就业机会是由小企业(雇工人数少于100人)提供的1 1990---1995年美国新建小企业对新增就业的贡献率为69%,1990--1995年,1--4人的小企业数量增加了36.8%,因为新公司的建立而净增加就业21.9%。

我国的情况也是如此,1995年工业小企业平均每户的资金仅17万元,为中型企业的1%,大型企业的O.1%,如果用平均每户从业人员15人去除,每人占用的资金不过1万元左右,只有中型企业的50%,大型企业的30%:显然』、企业资金的就业效率高,在扩大就业方面往往能够起到大中型企业无法起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