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怎样创办女子平民学校和合作社的
王翠玉
我于1990年退休,原在上海市妇联学会工作。1994年创办了上海市女子实验函授进修学院,这所学院是一所以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困难女性为主体的女子平民学校。近年来,又在中国国际工合组织和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关注和帮助下,组织了4个姐妹合作社,进一步引导学员探索“努力干,一起干,团结合作,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我虽然取得一些成功,但政府和社会给了许多荣誉。我先后获得上海市社会科学优秀工作者、上海市老有所为精英奖,2005年7月1日又荣获市妇联机关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一、白手起家,创办学院
许多人间我,你怎么会想起办女子平民学校?事情还得从我的经历说起。我从小生长在宁波西乡的一个小镇里,早年母亲不幸去世,家庭生活贫困:后来,在上海,我进了育才学校:育才学校是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专门收孤儿入学,实行免费教育的学校。我是学校最后一届免费的贫困学生:毕业之后.我专职从事团的工作,先后在郊区团工委、上海团市委、上海团校工作。“文化大革命”之后,我从团市委调到市妇联:我的经历充分说明,我是个苦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到现在,都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人的成长,有没有人帮,有没有入托是大不一样的。这是我办女子学校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办女子学校的第二个重要原因,也就是直接的动因,是我在1994年一天遇到的一件事;那天下午,我因公出差在太原五台山下,看见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少女,她一面设摊做旅游品小挂件买卖,一面在忙里偷闲地阅读初中语文课本,旁边还放了一本英语教材。当我问她“今天不是星期天,你为何不去学校上课读书,而在这里一个人看书厂时,她说:“我家庭经济困难,不得不中途退学,做小买卖养家糊口,但我非常热爱学习,向往读书,所以一边做买卖,一边自学看书……”这个女孩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在我的脑海里一下子出现了我在少年时代育才学校学习和生活的景象,也使我忽然醒悟到,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尚未过时,我应趁我们党和国家倡导公益事业和民间办学的大好时机,办一所面向全国穷乡僻壤的女子平民学校,通过完全函授的方式,使一些种种原因中断学习的青少年女性,能在从事各种劳动的空余时间,进行再学习:就这样,回到上海后,我在“一无经费,二无场地,三无教师”的困难条件下,得到了市教育局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1994年6月,经过市教委批准,上海女子实验函授进修学院正式成立:
自开办以来,我们学院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帮助:学院建立子女子平民教育基金:有两位热心的女企业家各捐资1万元,我将自己平时积蓄的1万元也捐了出来,共3万元。还有一位企业家将场地免费出借给我们。几个愿为开展女子平民教育无私奉献的办学骨干组成了领导核心。
学院创办近10年来,已为7000名上海下岗女工和内蒙、江西等贫困地区的农村妇女进行了《服装裁剪与设计》、《家政服务》、《医院护士》、《空调》、《花卉》等20多种专业的、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为城市下岗女工再就业和农村妇女脱贫致富提供了帮助:尤其从1999年开始,我院就采取函授与面授相结合的方式,在上海宝山、奉贤、杨浦、闵行等边缘地区和内蒙赤峰、江西吉安等贫困地区,建立了15个滚动式的函授教学点,每年进行全免费培训高达1500人次左右。
更值得庆喜的是一些打工妹、农村教师的求知精神,让人感动,如一个名叫罗雪莲的学员,她从贵州穷乡僻壤到广东梅州打工,用自己打工赚来的钱,寄来了《少女写作》、《g8装制作》、《营销技术》三个专业的全部学费,表示她不要享受学院可以免费的权利,而是要求学院给予她知识和力量,以彻底改变她打工妹的命运。我和我的同伴深深地为她那种好学拼搏的精神所感动,决定退还她三分之二的学费.以资鼓励。一位来自广西巴瑶洞地区的乡村教师罗梦才几次来信说道:“在这偏僻的山沟里,远离城镇没有公路,这里住着一群纯朴善良的山民。农闲时总是闹着要我教她们裁缝,她们认为我是城里来的才女,什么都会,可我只是个书呆子……偶然的一次回城,看到贵院函授班的招生启事,特别高兴!我想报名学习裁剪,边学习手把手教她们:学院本着支持贫困地区人民掌握一技之长,免费吸收我参加服装培训班,对山村的姐妹们确实是雪中送炭!上海女子实验函授进修学院,您是国家扶贫攻坚的成员,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园工,是坐落在黄浦江畔的美丽大花园,”
是的,近10年来,我们学院大多数贫困学员是全免费入学,小部分家境较好的低收费每年不过50--95元。通过学习和知识充电,大大增强了她们立足社会,脱贫致富的竞争能力:在上海,我院首创了绒线编织、布艺刺绣等新型专业,引导学员通过培训承接来料加工:开展家庭手工业:在西部内蒙赤峰,我院开展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与当地来自国内外各种扶贫项目相结合,帮助当地农村妇女从原来只会野牧放牛放羊,学会子在家里的牛栏和羊圈饲养奶牛和小尾寒羊,以及利用水窑发展庭园经济,掌握嫁接把酸枣变为梨枣,打进了当地集贸市场:同时,许多学员中,有的开起了裁缝铺、花铺,成了小老板;有的受雇从事推销业务,有的闯荡市场开发新产品;有的在大城市从事家政服务做钟点工;有的在医院、病房、老人院(所)及产妇家担任护理工;有的因语文考试优异被公司招聘上岗;有的在回乡务农或外出打工的艰难寂寞生涯中,因习作被有关刊物或院刊刊登,而无限欣慰,说是“圆了自己要把文字变成铅字的文学梦”。
二、组织起来,走合作社道路
我院的教育培训在帮助上海下岗女工再就业和贫困地区农村妇女脱贫致富方面是取得一定效果的。但是,在帮助学员建立家庭手工业生产劳动中,也发现她们一家一户势单力薄,而且总是被动地等待我们学院为她们提供一批又一批来料加工任务,而对学院要求她们自己也应主动开辟市场,打开来料加工渠道,总认为“自己无能为力”,因此常常总是做做停停,而作为教育机构的我院也逐步感到力不从心;
正在这时,中国工合国际郭丽娜一行主动到我们上海市女子实验函授进修学院举办了一期《走合作社道路》的培训班,为我院已经或即将走上绒线编织、布艺刺绣、服装制作等家庭加工业发展道路的学员们传授了“努力干、一起干、团结合作,共同富裕”的合作社理念,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对我院也倍加关心。这样我院就因势利导,引导学员自下而上,自愿结合,先后成立了4个姐妹合作社:一是宝山横沙岛巾帼绒线编织合作社;二是宝山通河女子绒线编织合作社;三是杨浦五角场星欣绒线编织合作社;四是杨浦平凉丹青制衣合作社 这4个姐妹合作社有如下4个特点:
1.均以上海边缘地区的下岗女工和市郊农村困难群女性为主体。她们大家集合组织在一起,本着“团结合作,共同富裕”的国际工合组织原则,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如横沙岛巾帼编织合作社的72名经过我院先后两次从初级到中级的绒线编织技术培训的学员,在社长的带领下,2002年5—12月,先后承接绒线编织加工任务近万件,共得到加工费7万余元,除去运输和管理费,一年人均增加收入800多元。到2003年3—8月,虽因非典原因,一度来料加工任务中断,但到6月恢复后,由于原来的良好基础和社会声誉,她们又收到了大批来料加工任务,共得到加工费4.2万多元,除去运输和管理费,仅半年时间,人均收入达500多元;该岛一个编织班学员,她在参加编织合作社的一年多时间里,颇有感触地说:“虽然合作社的工资不高,但哪怕每天只赚2元钱,这也是我自己劳动所得。”2002年5—12月,她共得到加工费1600多元,解决了孩子新学年上学的学费问题,心里非常开心,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过了一个十分舒坦的春节。”
2.在合作社内部,实行了社员民主管理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人人都是主人,个个都是老板。如由5个单亲妈妈组成的丹青(谐音)制衣合作社,她们对每件制衣收益的经济分配上,经过大家民主讨论,制定如下分配原则:裁剪30%;拷边5%;整烫20%;缝纫巧%;留存20%。在合作社内部的职责分工上,也是经过大家民主讨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3.每个合作社都有一个由社员民主推选出来的、富有奉献精神的带头人。如宝山横沙岛巾帼合作社社长周燕萍,自合作社成立近两年来,为了使合作社姐妹们经常有加工任务,长年累月,风里去雨里来,到远在200公里外的奉贤南桥编织基地去运回一批又一批的编织加工任务,还将自己的家庭收入,去预支每个社员的加工费,虽然给家里带来了很大经济压力,但她还是说服丈夫支持了她的行动,从而解决了不少社员的家庭经济的燃眉之急。宝山通河女子编织合作社负责人傅佩英,为了帮助社员及时掌握每批加工任务的技术要求,常常自己通宵达旦,先打样先摸索,直到自己技术过关,然后再手把手地去教会每个承接来料加工的社员姐妹们,使厂方感到十分满意。杨浦区五角场欣星编织合作社负责人黄瑞芳,还是一个双腿站立不起来的残疾人,她为了合作社利益,经常摇着轮椅到处去拉业务,甚至自己设摊,推销姐妹们制作的编织工艺品。
4.这4个姐妹合作社,都是在我院经过劳动职能部门核准的4050工程——上海市乐帮女子手工编织合作社的总体框架内进行的,不仅有我院对她们较为正规的技术培训,而且通过了注册登记,为她们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我院运用极其有限的女子平民教育基金,低薪聘请了一个专职管理人员,在分管副院长陈英老师带领下,一方面代表院方千方百计为这几个合作社联系业务,争取各种订单;另方面,又以她们真诚的爱心,不断关心,帮助合作社姐妹在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使她们能持之以恒地发展下去:
三、面对未来,任重道远
我作为一个进修学院的院长,为什么要把促进合作社的发展为己任,主要出于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国国际工合坚持的“团结合作,共同富裕”的工合精神,符合我和我的伙伴们(如陈英副院长等)的终身追求,而且已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心中理想,这就是:人人平等、共同富裕。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困难群体,特别是要把处于最困难的贫困女性,团结起来,走合作社道路,才有可能抵御来自社会的风险,从我院初建的4个合作社姐妹们的仅仅一年左右时间的实践中,足以证明,只有组织起来,走合作社道路,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才能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才能取得社会地位;
第三,这也是实践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平民教育思想:也就是说,今后我院不仅要传授各种有利于各类贫困女性学员脱贫致富的职业技能,而且要引导她们运用自己学到的技能,去走“团结合作,共同富裕”的道路,真正做一个既能自强自立、顶天立地.又能团结合作,“心中有他人”的有觉悟的一代女性,坚定地走一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之路,
我们的生活是清苦的,我们的精神是愉快的。如今我院也处于“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女子平民教育基金越来越少”的困境,殷切盼望一切关心合作经济的社会各界热心人的支持和帮助,当然,我们面对现实,也坦然处之,相信面包总归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