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变废为宝实现宝钢的“天蓝地绿”
发行时间:2002-08-20
网站编辑:张全云
来源:研究所

变废为宝实现宝钢的“天蓝地绿”

——宝钢综合开发公司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纪实

上海宝钢综合开发公司  张全云

实现宝钢的“天蓝地绿”是每个宝钢人的心愿。担负着宝钢股份公司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宝钢综合开发公司以实现这一目标为己任,在灰、渣、气、油、泥、建筑垃圾等冶金废弃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环境污染已大大改善,为改善宝钢的环境作出了努力,为早日实现宝钢的“两个一流”不断进取。

宝钢综合开发公司(下称“综合公司”)在处理宝钢废弃资源的过程中,走过了一条曲折的路。在钢渣处理上,更是走出了一条艰难的创业、创新之路。

宝钢每年要产生120万吨钢渣,其中水钢渣60万吨。由于对钢渣用途缺乏了解,专业技术人员少,没有一支专业处理队伍,经过十几年的堆积,造成无法处理的钢渣长期堆存在宝钢厂区内废弃物堆场,形成一座座钢渣山,大风一刮,满天飞扬,成为影响厂区环境的污染源,有损宝钢形象,与一流的钢厂极不相称。

突击搬迁  群策群力

1999年,为切实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使宝钢早日成为“生态型企业”,综合公司开始参与宝钢钢渣处理,会同宝钢冶建单位突击搬迁处理了宝钢历年积累的三座钢渣山。当初,综合公司发动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处理,将钢渣中含铁量少、且难以处理的数十万吨水钢渣,经过艰难的营销,多方联系,分别用于工程回填、便道堆场和软土地桩基密实等市、区市政实事项目中,其中细渣难以处理,更是低价搭配销售出去的;经过不断努力,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就搬掉了三座钢渣山。

综合公司认为,如果按原有利用途径处理钢渣,不仅处理量受到限制,而且利用价值较低,得不偿失。为此,公司决定发挥多年积累的冶金渣资源综合利用的优势,结合国内外将钢渣掺杂在水泥中应用的经验,以提高钢渣附加值和增加使用途径为切入点,从技术服务和营销着手,加快钢渣处理利用步划,开拓钢渣销售市场。

兵分两路 调研市场

综合公司发挥原有的钢渣处理销售网络优势,领导亲自带队,组织由开发科牵头,下属单位三渣站和盘龙实业有限公司有关技术、营销人员参加的用户调研小组,兵分两路,先后于2000年5月和9月对江、浙、沪十几家水泥厂就钢渣在水泥中应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调研工作,重点对未使用钢渣的水泥厂,尤其是对以前曾经使用过、但使用失败且反响较大的水泥厂进行深入的调研。这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与用户使用钢渣要求和钢渣矿渣水泥的国家标准(即GBl3590—92)及上海市地方标准对标,掌握宝钢钢渣的优缺点,制定公司钢渣产品的技术要求。该技术要求同时必须高于市场竞争对手的产品企业标准。

调研过程是相当艰难的。第一次调研,公司经理孟光斌尽管体弱多病、年岁已高,还是坚持亲自带队,带着调研小组来到桐乡的一家水泥厂,由于该厂曾有过在水泥生产中用过某钢厂的钢渣而受挫的教训,至今心有余悸,所以厂领导推辞不见面,而该厂业务人员又迟迟不出来接待,孟经理在接待室足足等了一个半小时。当业务人员出来接待时,盂经理递上一张名片,他却带理不睬的。面对冷遇,孟经理还是热情介绍宝钢钢渣的优点、特点等,一直讲到业务人员能听进去,并接受宝钢钢渣产品为止。就这样,调查人员发扬“橡皮脑袋八哥嘴,哈蟆肚子兔子腿”的精神,经过两次为期共23天的调研,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修正技术文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技术攻关  科研先行

综合公司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对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成立科研小组和废弃物研究开发中心,消化先进经验和技术,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通过技术人员对宝钢钢渣替代铁粉进行水泥生料、配料实验,证明了钢渣中C,S等矿物的晶种作用以及FeO的矿化剂作用,不仅能降低液相的出现温度,而且在固相反应中加速促进C,A等矿物的形成。工业生产证明,采用宝钢钢渣替代铁粉作为铁质校正料能提高熟料强度,在水泥煅烧中达到“诱导结晶”加速助熔和矿化。同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能使水泥生产实现优质、高产、低能耗。

在掌握了物理性能和应用的基础上,首先对钢渣在水泥中生料、配料中影响的几个重要指标加以检测和控制,进一步稳定钢渣的产品质量。同时结合各水泥厂反馈的问题和水泥煅烧等工艺实际,确定了技术攻关内容。经过短短一个月时间,公司有关科技人员查阅了国内外大量资料,并通过向专家咨询,尤其在同济大学等支持下,就有关技术难点,从理论方面找到了解释,并结合水泥工业的实际,制定出具体工业参数和实施措施。

其次是边攻关、边试验、边总结。公司于2000年9月至2001年10月先后在江苏力强、浙江达强、圣强3家水泥厂试用宝钢钢渣。试验过程中,公司技术人员与这些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多次住厂服务,掌握第一手资料。得出了在生产中控制出磨生料0.20mm筛余‘1.0%、努力提高成球质量、采用浅暗火煅烧操作等技术问题,攻克了炉窑底火不稳定、湿料层厚度、暗火煅烧控制困难、生料配比波动较大等一系列难关,获得了可靠的技术数据,并修正/宝钢钢渣在水泥煅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得出了宝钢钢渣用于水泥具有提高质量,增加产量、使用安全、降低能耗、减轻窑工劳动强度、综合成本降低等优点。参与试验的3家水泥厂使用后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中力强水泥厂每生产1吨水泥降成本5元,而且水泥销路比以往都好。

技术服务  推广应用

为了使江、浙、沪一带水泥厂认同宝钢钢渣在水泥中应用具有突出的优点,综合公司领导组织技术、营销人员积极拓展应用市场,坚持走技术服务营销之路。一是编写技术资料,将宝钢钢渣理化性能及应用于水泥的前期调研、跟踪试验和试验成果等汇编成册,广为宣传;二是与地方政府有关行业管理部门联系,组织召开技术交流会,以“双赢”、“双利”为目标,大力推进钢渣在水泥中的应用。2001年11月9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综合公司在江苏溧阳市召开由江苏苏南地区的水泥行业领导、专家、15家水泥厂及浙江湖州地区部分水泥厂代表参加的宝钢钢渣技术服务交流会。会上,综合公司技术人员就宝钢钢渣在水泥中应用进行了技术交流,并当场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同时还邀请了3家试用宝钢钢渣的水泥厂代表现身说法,介绍他们试用宝钢钢渣后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水泥质量的经验;三是勤上门,多走动,征求用户意见,做到100%反馈。在江苏溧阳市召开技术交流会后,又走访了江、浙地区水泥厂;当再次来到曾经调研过的桐乡水泥厂时,该厂厂长热情接待,并恳求优先供应他们宝钢钢渣。走访后,对客户提出的钢渣粉细度等难以解答、处理的两个问题,公司召开丁专题分析会。会后,由公司助理组织有关人员走访和攻关,不到半月就给了客户满意的答复。

目前,宝钢钢渣用于水泥中的优点得到了各水泥厂家的接受,用户已达到20多个厂家。

加大投入  及时处理

2000年,为避免钢渣的重新堆结,综合公司承担了宝钢股份公司35万吨水钢渣、10万吨电炉钢渣的处理任务。在技术服务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综合公司领导为及时处理不断产生的钢渣,加大投入,确保钢渣的处理。面对宝钢每天产生的1000余吨钢渣,仅靠原有的厂内堆场,很容易造成堆积,就在厂外投资兴建了两块几十亩地的废资源基地。同时,为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和加快处理速度,建成了三条钢渣破碎线和水选、磁选线,使钢渣的分选能力达到每天3000余吨,有效地确保了宝钢钢渣的处理。

2001年宝钢钢渣的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转化产品率达到了B3%,钢渣销量明显上升。综合公司也在为用户技术服务和加大投入、提升产品档次的过程中,走出/一条技术服务创新之路,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宝钢综合开发公司正以坚强的步伐,为宝钢钢渣100%得到利用,为钢渣开辟更广阔的应用市场而不懈地努力。

在宝钢6大类近百种废弃资源中,综合公司经过努力探索,电厂粉煤灰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好成绩:磨细灰作为优质建材用于上海市政建设;复合磨细粉煤灰通过了上海市建科委的评审,取得了市场准用证;碱性颗粒钢包覆盖剂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并替代酸性颗粒钢包覆盖剂在宝钢股份炼钢厂全面推广;中空圆柱型颗粒钢包覆盖剂被认定为国家专利产品;于渣和氧化铁黑正进行可行性研究;废旧油及乳化液转化产品率提高于14%,旧油再生后返回了宝钢钢管公司使用。

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是一项造福于宝钢人的“生命工程”,综合开发公司将加大宝钢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以“办一流综合利用企业,创一流开发服务水平”为宗旨,建设废弃资源的样板基地,真正实现宝钢的“天蓝地绿”。

变废为宝实现宝钢的“天蓝地绿”
发行时间:2002-08-20
网站编辑:张全云
  
来源:研究所

变废为宝实现宝钢的“天蓝地绿”

——宝钢综合开发公司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纪实

上海宝钢综合开发公司  张全云

实现宝钢的“天蓝地绿”是每个宝钢人的心愿。担负着宝钢股份公司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宝钢综合开发公司以实现这一目标为己任,在灰、渣、气、油、泥、建筑垃圾等冶金废弃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环境污染已大大改善,为改善宝钢的环境作出了努力,为早日实现宝钢的“两个一流”不断进取。

宝钢综合开发公司(下称“综合公司”)在处理宝钢废弃资源的过程中,走过了一条曲折的路。在钢渣处理上,更是走出了一条艰难的创业、创新之路。

宝钢每年要产生120万吨钢渣,其中水钢渣60万吨。由于对钢渣用途缺乏了解,专业技术人员少,没有一支专业处理队伍,经过十几年的堆积,造成无法处理的钢渣长期堆存在宝钢厂区内废弃物堆场,形成一座座钢渣山,大风一刮,满天飞扬,成为影响厂区环境的污染源,有损宝钢形象,与一流的钢厂极不相称。

突击搬迁  群策群力

1999年,为切实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使宝钢早日成为“生态型企业”,综合公司开始参与宝钢钢渣处理,会同宝钢冶建单位突击搬迁处理了宝钢历年积累的三座钢渣山。当初,综合公司发动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处理,将钢渣中含铁量少、且难以处理的数十万吨水钢渣,经过艰难的营销,多方联系,分别用于工程回填、便道堆场和软土地桩基密实等市、区市政实事项目中,其中细渣难以处理,更是低价搭配销售出去的;经过不断努力,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就搬掉了三座钢渣山。

综合公司认为,如果按原有利用途径处理钢渣,不仅处理量受到限制,而且利用价值较低,得不偿失。为此,公司决定发挥多年积累的冶金渣资源综合利用的优势,结合国内外将钢渣掺杂在水泥中应用的经验,以提高钢渣附加值和增加使用途径为切入点,从技术服务和营销着手,加快钢渣处理利用步划,开拓钢渣销售市场。

兵分两路 调研市场

综合公司发挥原有的钢渣处理销售网络优势,领导亲自带队,组织由开发科牵头,下属单位三渣站和盘龙实业有限公司有关技术、营销人员参加的用户调研小组,兵分两路,先后于2000年5月和9月对江、浙、沪十几家水泥厂就钢渣在水泥中应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调研工作,重点对未使用钢渣的水泥厂,尤其是对以前曾经使用过、但使用失败且反响较大的水泥厂进行深入的调研。这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与用户使用钢渣要求和钢渣矿渣水泥的国家标准(即GBl3590—92)及上海市地方标准对标,掌握宝钢钢渣的优缺点,制定公司钢渣产品的技术要求。该技术要求同时必须高于市场竞争对手的产品企业标准。

调研过程是相当艰难的。第一次调研,公司经理孟光斌尽管体弱多病、年岁已高,还是坚持亲自带队,带着调研小组来到桐乡的一家水泥厂,由于该厂曾有过在水泥生产中用过某钢厂的钢渣而受挫的教训,至今心有余悸,所以厂领导推辞不见面,而该厂业务人员又迟迟不出来接待,孟经理在接待室足足等了一个半小时。当业务人员出来接待时,盂经理递上一张名片,他却带理不睬的。面对冷遇,孟经理还是热情介绍宝钢钢渣的优点、特点等,一直讲到业务人员能听进去,并接受宝钢钢渣产品为止。就这样,调查人员发扬“橡皮脑袋八哥嘴,哈蟆肚子兔子腿”的精神,经过两次为期共23天的调研,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修正技术文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技术攻关  科研先行

综合公司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对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成立科研小组和废弃物研究开发中心,消化先进经验和技术,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通过技术人员对宝钢钢渣替代铁粉进行水泥生料、配料实验,证明了钢渣中C,S等矿物的晶种作用以及FeO的矿化剂作用,不仅能降低液相的出现温度,而且在固相反应中加速促进C,A等矿物的形成。工业生产证明,采用宝钢钢渣替代铁粉作为铁质校正料能提高熟料强度,在水泥煅烧中达到“诱导结晶”加速助熔和矿化。同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能使水泥生产实现优质、高产、低能耗。

在掌握了物理性能和应用的基础上,首先对钢渣在水泥中生料、配料中影响的几个重要指标加以检测和控制,进一步稳定钢渣的产品质量。同时结合各水泥厂反馈的问题和水泥煅烧等工艺实际,确定了技术攻关内容。经过短短一个月时间,公司有关科技人员查阅了国内外大量资料,并通过向专家咨询,尤其在同济大学等支持下,就有关技术难点,从理论方面找到了解释,并结合水泥工业的实际,制定出具体工业参数和实施措施。

其次是边攻关、边试验、边总结。公司于2000年9月至2001年10月先后在江苏力强、浙江达强、圣强3家水泥厂试用宝钢钢渣。试验过程中,公司技术人员与这些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多次住厂服务,掌握第一手资料。得出了在生产中控制出磨生料0.20mm筛余‘1.0%、努力提高成球质量、采用浅暗火煅烧操作等技术问题,攻克了炉窑底火不稳定、湿料层厚度、暗火煅烧控制困难、生料配比波动较大等一系列难关,获得了可靠的技术数据,并修正/宝钢钢渣在水泥煅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得出了宝钢钢渣用于水泥具有提高质量,增加产量、使用安全、降低能耗、减轻窑工劳动强度、综合成本降低等优点。参与试验的3家水泥厂使用后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中力强水泥厂每生产1吨水泥降成本5元,而且水泥销路比以往都好。

技术服务  推广应用

为了使江、浙、沪一带水泥厂认同宝钢钢渣在水泥中应用具有突出的优点,综合公司领导组织技术、营销人员积极拓展应用市场,坚持走技术服务营销之路。一是编写技术资料,将宝钢钢渣理化性能及应用于水泥的前期调研、跟踪试验和试验成果等汇编成册,广为宣传;二是与地方政府有关行业管理部门联系,组织召开技术交流会,以“双赢”、“双利”为目标,大力推进钢渣在水泥中的应用。2001年11月9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综合公司在江苏溧阳市召开由江苏苏南地区的水泥行业领导、专家、15家水泥厂及浙江湖州地区部分水泥厂代表参加的宝钢钢渣技术服务交流会。会上,综合公司技术人员就宝钢钢渣在水泥中应用进行了技术交流,并当场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同时还邀请了3家试用宝钢钢渣的水泥厂代表现身说法,介绍他们试用宝钢钢渣后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水泥质量的经验;三是勤上门,多走动,征求用户意见,做到100%反馈。在江苏溧阳市召开技术交流会后,又走访了江、浙地区水泥厂;当再次来到曾经调研过的桐乡水泥厂时,该厂厂长热情接待,并恳求优先供应他们宝钢钢渣。走访后,对客户提出的钢渣粉细度等难以解答、处理的两个问题,公司召开丁专题分析会。会后,由公司助理组织有关人员走访和攻关,不到半月就给了客户满意的答复。

目前,宝钢钢渣用于水泥中的优点得到了各水泥厂家的接受,用户已达到20多个厂家。

加大投入  及时处理

2000年,为避免钢渣的重新堆结,综合公司承担了宝钢股份公司35万吨水钢渣、10万吨电炉钢渣的处理任务。在技术服务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综合公司领导为及时处理不断产生的钢渣,加大投入,确保钢渣的处理。面对宝钢每天产生的1000余吨钢渣,仅靠原有的厂内堆场,很容易造成堆积,就在厂外投资兴建了两块几十亩地的废资源基地。同时,为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和加快处理速度,建成了三条钢渣破碎线和水选、磁选线,使钢渣的分选能力达到每天3000余吨,有效地确保了宝钢钢渣的处理。

2001年宝钢钢渣的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转化产品率达到了B3%,钢渣销量明显上升。综合公司也在为用户技术服务和加大投入、提升产品档次的过程中,走出/一条技术服务创新之路,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宝钢综合开发公司正以坚强的步伐,为宝钢钢渣100%得到利用,为钢渣开辟更广阔的应用市场而不懈地努力。

在宝钢6大类近百种废弃资源中,综合公司经过努力探索,电厂粉煤灰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好成绩:磨细灰作为优质建材用于上海市政建设;复合磨细粉煤灰通过了上海市建科委的评审,取得了市场准用证;碱性颗粒钢包覆盖剂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并替代酸性颗粒钢包覆盖剂在宝钢股份炼钢厂全面推广;中空圆柱型颗粒钢包覆盖剂被认定为国家专利产品;于渣和氧化铁黑正进行可行性研究;废旧油及乳化液转化产品率提高于14%,旧油再生后返回了宝钢钢管公司使用。

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是一项造福于宝钢人的“生命工程”,综合开发公司将加大宝钢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以“办一流综合利用企业,创一流开发服务水平”为宗旨,建设废弃资源的样板基地,真正实现宝钢的“天蓝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