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重新认识中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陶友之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下,集体经济还有没 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的必要性?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已没有存在的必 然性、更投有发展的可能性,应该尽快退出中 国的经济舞台。笔者认识与此不同:集体经 济需要重新认识,它不仅有存在的必然性,而且还有它发展的重要性。
在计划经济下培育和成长起来的集体经 济,确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因为它名为“集 体经济”,其实是从属各级行政部门的”二全民”。这种集体经济既不能享受全民经济的 优惠政策,又无资本人格化的私营经济的竞 争力,淘汰出局当是必然的事。
但这并不等于说,在市场经济下就没有 集体经济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的必要性。只 要对集体经济进行重新认识,还“集体”的本来面目,在市场经济下,不仅有它存在的必然 性,而且有它发展的重要性。所谓重新认识, 即对集体所有制的性质需要重新认识,对集 体所有制的形式需要重新认识、对股份合作制需要重新认识和对原“集体经济”改革需要 重新认识。
一、集体所有制的性质需要 重新认识
正确认识集体所有制,首先就必须对它 的定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何谓集体所有 制?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企业劳动群 体所有。企业生产资料由谁出资投入的?是该企业的劳动群众;企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 产品归谁所有?归该企业劳动群体所有。这 种集体所有制,出资人是明确的,所有者是到位的。在计划经济下培育和成长起来的所谓 集体经济,所以称它谓“二全民”,就在于出资 人不是或主要不是企业内的劳动群众,生产 资料和劳动产品也就不归企业劳动群众所有,产权是模糊的,所有者是缺位的,因而不 能称之为集体所有制。
名副其实的集体所有制概括起来有四个 基本特征:(1)集体的边界是清楚的:多大的集体范围,身在其中的每一个所有者(劳动 者)看得见摸得着;(2)资本是人格化的,出资 人清楚,所有者到位;(3)出资人是当家作主 的,企业完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4)所有者与劳动者是统一 的,股权可以有多少,而劳动者之间完全是平 等的,企业实行民主管理。
这样的集体所有制,市场经济不仅不排 斥,而且十分需要它的存在,需要发挥它独特 的作用。许多发达和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它的存在,中国当然也需有它的存在。市 场经济为什么需要有集体所有制、有集体经 济的存在?
首先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多层次所决定。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时候其生产力发展水平不 可能是一刀切的,总是有高有低,呈现出不同水平的多层次。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要求有 多种所有制形式与其相适应:有的要求建立 国家所有制或是全民所有制,有的要求建立 私人所有制。有的则要求建立介于国家和私人之间的集体所有制。生产力水平决定所有 制形式,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
其次,由劳动者自我追求所决定。人各 有志,这是人之常情。有些人既无力成为私 营业主,但又不愿雇于他人,怎么办?联合起 来走自己的路。当今世界,为什么会有那么 多的国家存在着各种形式集体所有制性质的 企业。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再次,由分散投资风险所决定。在高新 技术面前,投资风险来于两个方面:一是来于 货币投资风险。高新技术的风险瞬息万变,所投资本能否预期回收。这是一个不确定 数。二是来于人力资本风险,握有顶级技术 的人才能否为我所用,能否做到尽心尽力,这 同样是一个未知数:如何规避这两种风险? 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把这些人与企业结成 利益共同体——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各种 形式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就由此而来。
·复次,由追求劳动稳定性所决定。在市 场经济下,有些劳动者不求高报酬,只求劳动 相对稳定;而体现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具有较多这方面的优势。
二、集体所有制的形式需重 新认识
要使集体所有制名副其实,就需把名为 集体,实为非集体的所有制形式剔除掉。
1.合伙制不是集体所有制
合伙制是由几个人出资合作组成的企 业,下属员工是被雇佣的,这样的企业不能算 是集体企业,其所有制也就不能称为集体所有制。
有的企业名为合伙制,但其企业成员都 是出资者,实施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相结合, 这样的企业实是集体企业,其所有制应属于集体所有制性质。
由此可见,对企业所有制性质的判断,不 能听其名,而需看其实,只有其实实在在的内 容(本质特征)才能决定其所有制性质。
2.股权结构中企业劳动者个人不占主 体地位的不是集体所有制
认识这个问题,现在看来难度较大:首先 难在无法可依。国有企业的改革、集体企业 的改革,有不少企业改成了经营者个人持大股、或是经营者群体持大股,而这个大股所占 比重超过5l%以上。这样的企业属什么所 有制性质?现在还未有法律上的明确规定, 耍给它重新定性难度就大。其次难在统计n 径上,如果把这类企业从集体所有制中剔出,会使我国公有制所占比重大大下降。再次难 在这类企业经营者个人或群体认识上。在公 有制名称美誉度还高于私有制的时候,这类 企业经营者个人或群体一般不愿摘掉集体这顶帽子。而从所有制性质来说,则应还其本 来面目,这类企业不应归属集体性质,而应属 私有制性质。
3.股份合作制是集体所有制的主要形 式
集体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形式,不同的国 家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同一国家在经济发展 的不同时期,可以有不同的形式,而就其主要形式来说应是股份合作制。
所谓股份合作制,是采用股份制的某些 方法、企业职工实行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 结合的一种所有制形式:这种所有制的特点是:职工既共同出资,又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 资料,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行民主管理。
股份合作制因何是集体所有制的主要形 式?因为它最能体现集体所有制的本质特征和作用:股份合作制企业的产权清晰,所有者 到位;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有利于 发挥职工主人翁的积极性;股份合作制企业 既实行按劳分配,又实行按资分配,这样就既有利于增加职工收入,又有利于走共同富裕 的道路;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利益共享、风险 共担,把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使职工与企业真正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有合 作经济,但不能有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应该 发展,集体经济应该退出。我认为这是一种糊涂的认识。凡是搞合作制的企业,不论是 中国,还是外国,都实行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 相结合,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相结合。 这种所有制就是典型的集体所有制。在市场经济下,要退出历史舞台的,不是名正言顺的 集体所有制,而只能是“以集体为名、行非集 体之实”的各种假集体所有制。
三、对原“集体经济”改革需 要重新认识
如何加快对原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改革, 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这里既有企业自身内 部的工作,也有外部政策环境的工作,而从当前情况看,急需先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下决心还集体经济本来的面目
20多年来改革的实践证明:根据传统计 划经济组建起来的集体经济是难以适应市场 经济的,只有产权明晰、所有者到位的集体经济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因此,对原集体企业 的改革,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下定决心还集体 经济的本来面目。如何返还?需因企而异逐步推进,做好三项工作:
首先搞好产权界定。把现有集体企业的 资产经评估后,按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进行 分配,分为资本投入所形成的资产和劳动投入所形成的资产两部分。资本投入所形成的 资产,按谁投资归谁所有的原则进行分配。 凡是国家投人的资本归国家所有。有条件能 及时抽走的资产就及时抽走,及时抽走有困难的在明确所有者的关系下,创造条件逐步 抽走;凡是由劳动者个人所投入的资本所形 成的资产,按投资比例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再 以劳动者个人名义投入企业,形成新的人股比例;凡是企业外部投入的资本,不论是企业 法人所投入的,还是个人所投入的,原则上都 应核清后退出。
其次搞好按劳动沉淀(或积累)的分配。 在原集体企业中,有的劳动者虽没有直接的 资本投入,但由于过去集体企业实行的是高 积累少分配的原则,每个劳动者并没有取得应得的劳动报酬,而将这一部分劳动报酬转 化为资本,因而在产权界定中应有他们的一 份。
再次搞好内部的分配。由于我国集体企 业的情况十分复杂,有“大集体”、“小集体”之 分,又有“老集体”与“新集体”之别等等。劳动者内部如何分配?当需从各企业的实际情 况出发,这里仅谈点一般的做法:基本原则是 “保生产、粗线条”。首先要确保和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在此原则下,把由劳动沉淀所形成 的资产,一分为三”,一部分作为企业发展基 金,归企业所有。虽然归在职职工所有,但不 能分配到个人。一部分分配给在职职工,按工龄、岗位和贡献进行分配,落实到个人,作 为个人在企业中所占股份。一部分归离退休 人员所有,由企业退管委掌握,作为离退休人 员的群体人股。所取股金红利可作为工资,按工作年限和级别给离退休人员加工资,也 可作为奖金发放,以及用于对困难离退休人 员的生产补助或救济等。这里所说的“一分 为三”:是指定性,不是定量。具体量的界定需按各企业实际情况而定。
2.要开拓渠道加快原集体企业转制
(1)在资产评估上要有利于转制。对企 业资产如何评估会直接影响企业转制的快 慢。要使原集体企业尽快回复本来面目,在资产评估上当应有利于企业转制。对企业资 产的评估,巳被国际和国内所接受的有四种 方法,即市场法、收益法、重置成本法和清算 法。这四种方法,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它们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对改制的集体企业资产 评估采用何种方法为好,我认为不妨把选择 权放给企业,由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来决定。 企业选择何种评估方法,当然会产生有利于自己的倾向。但为了加快企业转制,就不妨 让利于企业、让利于职工。
(2)在职工安置上要有利于转制。对分 流职工、下岗职工、待养职工等能否妥善处 理,是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转制、尽快转制的大问题。为了促进转制,在这方面需要 网开一面,在下岗生活费和工龄补贴等方面, 在合理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有关人员的要 求;
(3)在债务债权处置上要有利于转制。 原有集体企业负债率一般都比较高,对这些 债务如何处置?又会影响到企业转制的快 慢。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日用五金公司 的做法值得借鉴。它们的做法是:一切债权 债务先由买者(或是全体职工、或是经营者个人)选择,他们愿意认帐的计算在他们头上, 他们不认帐的统统由主管公司承担下来。在 原集体企业的转制中,如能采用这种做法,转制进度就能大大加快。
(4)在转制模式选择上要有利于转制。 改制后的集体企业采用何种模式,应由企业 职工决定,政府部门不应干预,原来主管部门也不应多指手划脚。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 有利于最充分地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各 种模式都可作探索、作试验,集体所有制实现 形式也应多样化。
3.要有政策扶持引导集体经济的发展
决定集体经济发展的虽然主要是内因, 但外因也是不能少的。外因对集体企业的发 展不仅能起着一般的促进或阻碍作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能起强大的特殊作用。这里 所说的外因,除了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外,主要 是指政府的政策扶持。政府对集体企业的扶 持需作系统的思考,采取系统的政策措施。这些扶持系统主要有:
——政策扶持体系。西班牙巴斯克自治 区的蒙德拉贡合作制企业集团(简称MCC) 所以能得到大发展,除了自身因素外,就在于 政府的大力扶持。据考察,当地政府在税收 上,企业所得税比一般企业低50%(现为17. 5%),每年还给蒙德拉贡大学(由MCC创办 的)20%的办学经费资助。我国政府对集体 企业怎样进行扶持,应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而从国际经验看,集体经济要发展,政府的必要 扶持是不能少的。
——资金融通体系。集体企业大多为中 小企业,资金不足是大家熟知的一大矛盾。 资金融通、信用担保等虽已出台了许多政策或办法,但集体企业真正要用到它,不仅手续 繁多,而且难以如愿:许多企业呼吁要求简 化手续,按企业资产信用和业主个人信用度 给予贷款。
——创新促进体系:创新是企业的生 命,集体企业要生存要发展更需靠创新。这 就需在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得到政府的扶持,并能建立一套完整的扶 持创新的体系:
——信息网络体系:集体企业一方面急 需获得市场、价格、技术等方面的信息,一方 面又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获得应有的信息。扶持集体企业的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就 应尽力为满足集体企业的需要,尽快建立价 廉效高的信息网络和信息网络体系。
——合作促进体系。集体企业是个不断 发展变化的企业群体:它们有的要求在兼并 中发展;有的需要联合,以壮大竞争力量;有的却需要分立,以适应新的竞争形势。这些 要求和变化,就需要有关政府部门为集体企 业的联合、兼并、分立等改组活动提供方便和 帮助。
——培训辅导体系。培训很重要,而集 体企业一般都无力独自进行培训。许多企业 积极要求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能尽快推动组建技术、管理和营销等的各种专业培训 辅导体系。
在中国市场经济里,集体企业如能在自 力更生的前提下,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扶持和 帮助,那么,它不仅能生存,而且会有很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