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企业家要自觉、自律、创新、学习
发行时间:2001-04-20
网站编辑:成思危
来源:研究所

企  业  家

企业家要自觉、自律、创新、学习

成思危

    企业家要自觉

    什么是自觉?就是企业家要认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并且能适应这个发展。国内形

势正在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应当肯定,成绩是主要的。当

然,在前进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我常与国外朋友们讲,虽然我们有很

长的路要走,但我们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因为我们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特别是把社会

稳定放在首位,保证经济的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在国际上我们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企业

不仅要在国内竞争,而且要到国际上去竞争。中国的企业要树立这样一个目标,就是国内

领先,世界一流。达不到这样一个目标就没有长久的竞争力,只有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一

流企业之林,才能有立足之地,否则你就难以驰骋国际市场。

    人类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谁占领了技术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主动权。经济的

发展要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产品的知识成本越来越高,知识在生产力构成中所起的作

用越来越大,这都是对我们的挑战。作为企业家就要自觉地适应这个形势,要迎接这个

挑战。

    在世界企业的经营中首先是强调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企业如不注意效益只注意扩

张就麻烦了。从1996年世界500强的业绩就可以看出许多问题,这500强中前50家,

如按销售额排名亚洲企业占23家,如按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排名,亚洲企业一家也

没有:这说明日本、韩国的企业过份注意扩张,不注意效益。据统计、美、英企业销售利

润率是6%-7%,日本虽然有130家进人世界500家,它的销售利润率平均只有1.23%,

韩国有13家进入500家,它的销售利润率平均只有O.77%。

    企业经营的目的如果只是追求企业本身利益最大化,已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现在企业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用户利益的最大化,二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对于用

户利益最大化的理解,不仅是要赚钱,而且强调服务好,才能提高竞争力。作为企业还要

注意社会效益,如国外一些大公司已注意到环境保护、社区服务、投资于科研与教育,并

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通过社会公益活动树立企业形象,对企业发展更为有利。

    我们说企业家要自觉,主要是强调企业应认识国内外形势最新发展,其中主要强调

的是兼顾企业利益、用户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企业家要自律

    我常看到一些企业家、出名的企业家、成功的企业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由于违

犯法律而受审被判刑,总感到十分惋惜和痛心,同时也引发我们思考。很重要的一个问

题,就是企业家还是要注意自律,因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一定要遵守法律。

    我觉得什么事都要按规矩办,需要建立一些激励企业家的机制。对于成功的企业

家,应当通过董事会做出决议,按他所作的贡献给以相应的奖励。现在有些民营企业已经

这样办了:既要求企业家要自律,也要建立企业家收益与企业效益相联系的激励机制;

要让科学家、企业家通过诚实的劳动,得到他们应有的回报,因为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做出

了突出贡献,得到回报应当说是合法的。

    我强调企业家要自律,是提醒企业家,是希望,也是坦诚的建议,希望大家一定要注

意,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企业家要创新

    我们中国现在是约定俗成,把企业领导都称企业家,其实这个概念是不对的。企业

领导在国外称高层领导,但不是企业家。真正的企业家就应当是创业者、创新者。因此

我们的企业家应有创业、创新精神。我认为,一个企业只有一时的成功,没有永久的成功。

国外500家大企业的排名是每年都变化的,有的知名企业消失了,又有新兴的企业浮上

来。前些年,我国改革中涌现的企业家,有的已消声匿迹了,为什么?大家一定要记住,你

只有过去的或者一时的成功,不会永远是成功者。如果你不能永远保持创新,不断推动

企业前进,你也不可能保持成功,

    英特尔公司前总裁葛洛夫曾写过一本书,书名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就是

说要不断地推进企业创新才能生存。美国苹果公司当年曾辉煌过,有一段曾降到低潮,后

来它的创始人之一又回来接管公司,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上市的12个产品砍掉8个,只

保留4个,他的原则是:不是第一流的产品就不要生产,别老想什么都于,就是干也不一定

能干好。

    这些例子,提醒企业家要保持不断创新,你要经常想一想、排一排,你的企业在国内同

行中处在什么地位,如果不是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话,那你就准备失败吧。

    企业家要学习

    别的学习我就不说了,管理科学一定要学。现在国内对管理科学有些误解;还有人

怀疑,管理是不是科学?这里可以明确地说:第一,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它既有科学规

律可循,又有艺术运用之妙。成功的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你懂管理艺术不一定懂

得管理科学。反过来说,管理科学家虽懂管理科学,但如果他不懂管理艺术,不懂得处理

好人际关系,也不能管理好企业。第二,管理科学是要通过学习才掌握的,不能说你当了

领导者就自然懂得管理科学了。成功的企业家不一定懂得管理科学,所以希望企业家要

认真学习管理科学知识。

    管理科学有三个基础,又有三个层次。三个基础是:数学、经济学、心理学。三个层

次是:管理基础、职能管理、战略管理。

    第一个层次是管理基础,主要包括管理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例如管理经济学、管

理心理学以及预测、评价、优化技术等;第二个层次是职能管理,主要是把管理基础和某

种管理职能结合起来,包括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科技管理、国际贸易管理等;第三个层次是战略管理。任何企业的一把手都不能不考虑战略问题,在市场经

济体制下,企业不考虑战略是没有前途的。    所谓企业战略管理,就是要知道如何制

定企业的目标,怎样分析你拥有的资源,制定逐步实现目标的步骤,以及应采取的主要措

施。从事战略管理不仅要有管理基础与职能管理方面的知识,还要懂得政治、法律、社会、

金融等方面的知识:所以企业家应很好地学习和研究管理科学:

企业家要自觉、自律、创新、学习
发行时间:2001-04-20
网站编辑:成思危
  
来源:研究所

企  业  家

企业家要自觉、自律、创新、学习

成思危

    企业家要自觉

    什么是自觉?就是企业家要认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并且能适应这个发展。国内形

势正在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应当肯定,成绩是主要的。当

然,在前进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我常与国外朋友们讲,虽然我们有很

长的路要走,但我们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因为我们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特别是把社会

稳定放在首位,保证经济的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在国际上我们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企业

不仅要在国内竞争,而且要到国际上去竞争。中国的企业要树立这样一个目标,就是国内

领先,世界一流。达不到这样一个目标就没有长久的竞争力,只有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一

流企业之林,才能有立足之地,否则你就难以驰骋国际市场。

    人类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谁占领了技术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主动权。经济的

发展要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产品的知识成本越来越高,知识在生产力构成中所起的作

用越来越大,这都是对我们的挑战。作为企业家就要自觉地适应这个形势,要迎接这个

挑战。

    在世界企业的经营中首先是强调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企业如不注意效益只注意扩

张就麻烦了。从1996年世界500强的业绩就可以看出许多问题,这500强中前50家,

如按销售额排名亚洲企业占23家,如按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排名,亚洲企业一家也

没有:这说明日本、韩国的企业过份注意扩张,不注意效益。据统计、美、英企业销售利

润率是6%-7%,日本虽然有130家进人世界500家,它的销售利润率平均只有1.23%,

韩国有13家进入500家,它的销售利润率平均只有O.77%。

    企业经营的目的如果只是追求企业本身利益最大化,已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现在企业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用户利益的最大化,二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对于用

户利益最大化的理解,不仅是要赚钱,而且强调服务好,才能提高竞争力。作为企业还要

注意社会效益,如国外一些大公司已注意到环境保护、社区服务、投资于科研与教育,并

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通过社会公益活动树立企业形象,对企业发展更为有利。

    我们说企业家要自觉,主要是强调企业应认识国内外形势最新发展,其中主要强调

的是兼顾企业利益、用户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企业家要自律

    我常看到一些企业家、出名的企业家、成功的企业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由于违

犯法律而受审被判刑,总感到十分惋惜和痛心,同时也引发我们思考。很重要的一个问

题,就是企业家还是要注意自律,因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一定要遵守法律。

    我觉得什么事都要按规矩办,需要建立一些激励企业家的机制。对于成功的企业

家,应当通过董事会做出决议,按他所作的贡献给以相应的奖励。现在有些民营企业已经

这样办了:既要求企业家要自律,也要建立企业家收益与企业效益相联系的激励机制;

要让科学家、企业家通过诚实的劳动,得到他们应有的回报,因为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做出

了突出贡献,得到回报应当说是合法的。

    我强调企业家要自律,是提醒企业家,是希望,也是坦诚的建议,希望大家一定要注

意,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企业家要创新

    我们中国现在是约定俗成,把企业领导都称企业家,其实这个概念是不对的。企业

领导在国外称高层领导,但不是企业家。真正的企业家就应当是创业者、创新者。因此

我们的企业家应有创业、创新精神。我认为,一个企业只有一时的成功,没有永久的成功。

国外500家大企业的排名是每年都变化的,有的知名企业消失了,又有新兴的企业浮上

来。前些年,我国改革中涌现的企业家,有的已消声匿迹了,为什么?大家一定要记住,你

只有过去的或者一时的成功,不会永远是成功者。如果你不能永远保持创新,不断推动

企业前进,你也不可能保持成功,

    英特尔公司前总裁葛洛夫曾写过一本书,书名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就是

说要不断地推进企业创新才能生存。美国苹果公司当年曾辉煌过,有一段曾降到低潮,后

来它的创始人之一又回来接管公司,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上市的12个产品砍掉8个,只

保留4个,他的原则是:不是第一流的产品就不要生产,别老想什么都于,就是干也不一定

能干好。

    这些例子,提醒企业家要保持不断创新,你要经常想一想、排一排,你的企业在国内同

行中处在什么地位,如果不是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话,那你就准备失败吧。

    企业家要学习

    别的学习我就不说了,管理科学一定要学。现在国内对管理科学有些误解;还有人

怀疑,管理是不是科学?这里可以明确地说:第一,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它既有科学规

律可循,又有艺术运用之妙。成功的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你懂管理艺术不一定懂

得管理科学。反过来说,管理科学家虽懂管理科学,但如果他不懂管理艺术,不懂得处理

好人际关系,也不能管理好企业。第二,管理科学是要通过学习才掌握的,不能说你当了

领导者就自然懂得管理科学了。成功的企业家不一定懂得管理科学,所以希望企业家要

认真学习管理科学知识。

    管理科学有三个基础,又有三个层次。三个基础是:数学、经济学、心理学。三个层

次是:管理基础、职能管理、战略管理。

    第一个层次是管理基础,主要包括管理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例如管理经济学、管

理心理学以及预测、评价、优化技术等;第二个层次是职能管理,主要是把管理基础和某

种管理职能结合起来,包括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科技管理、国际贸易管理等;第三个层次是战略管理。任何企业的一把手都不能不考虑战略问题,在市场经

济体制下,企业不考虑战略是没有前途的。    所谓企业战略管理,就是要知道如何制

定企业的目标,怎样分析你拥有的资源,制定逐步实现目标的步骤,以及应采取的主要措

施。从事战略管理不仅要有管理基础与职能管理方面的知识,还要懂得政治、法律、社会、

金融等方面的知识:所以企业家应很好地学习和研究管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