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活存量资产促进轻工业发展
河北省遵化市轻工业局局长 王建新
轻工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这些中小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曾产生过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全面改革的逐步深入,尤其是在两个转变的过程中,轻工
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使轻工中小企业走出困境,谋求生存与发展:
遵化市轻业工局自1997年以来.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本地区轻
工企业的实际,加大企业改革力度,不断探索盘活存量资产,促进轻工业发展的新路子,在
轻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上迈出了一步。
一、盘活存量资产对新形势下发展轻工中小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轻工中小企业由于历史原因,积累问题较多。一是自身弱点比较突出。近年来,在
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观念陈旧、人才匮乏、产品老化、包袱沉重等原因,企业债台
高筑,亏损严重,资产负债率高达85%以上,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二是
外部环境不理想。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外部环境问题要比大企业多,特别是在市场
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融资难度大,一般不可能象大型国有企
业那样得到银行的政策倾斜,因此经济结构调整受到制约。面对严峻的形势,经过认真
调查、深入剖析,感到企业处于困境的根本原因还是机制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解
放思想、转换机制,不解决产权问题,企业就难以闯出困境。为此,确立了以产权制度改
革为突破口,加大力度,转换机制,盘活存量资产,促进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成立了产
权办公室,抽调精兵强将,大胆实施。遵化市原有25家轻工企业,9家工贸企业,职工
3829人。几年来,已竟价出售13个企业,竞价出租9个企业,抵贷返租1个企业,8个企
业依法破产,重组新生,转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9qr:通过转制共盘活存量净资产1085
万元,落实各类债务4700多万元,使1000多名职工得到重新安置,确保了一方稳定;同
时电激发了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全系统开始走出低谷,跃上了腾飞发展的新台阶:
二、因企制宜,多形式实施盘活资产
盘活存量资产是企业谋求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首先着力在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上
下功夫,对所属企业在认真进行资产清盘,严格依法评估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对企业
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存量资产;一是竟价出售。即把企业的资产和债务整体捆绑式
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竞价出售。出售方法,以清盘、评估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净资产为
交易底价,经市批准后发布公告,公开拍卖,在同等条件下,原企业厂长优先。同时规定
凡有净资产的企业。土地实行租赁,使用权不予转让:目前出售的13家企业都有了新的
起色。二是竞价租赁。就是将企业全部或部分资产经过清盘评估后租给经营者,主要采
取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把企业资产全部出租,主要适用于没有债务和库存物资的非
工业企业;二是租赁不动产,即把清盘评估后的不动资产,包括土地、房屋、设备等实行招
标竞租,把可动资产包括产成品应收款、低值易耗晶、车辆等与债务捆绑在一起出售给承
租者,进一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这一形式适用于经营各异的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
特别是一些经营形势不错,但企业债务、人员包袱沉重的企业。目前出租的9家企业,运
转状况良好,实现了轻工资产的保值增值。三是分项启动、分块搞活;既按照死一块、活
一块的思路,把具有多种产品,企业分布和债务关系复杂,优劣共存,困难较大,难以整体
启动或出售租赁的企业。按产品、车间及资产债务的比例进行分割、分块搞活,实行独立经
营兼并,促使优势产品上规模、快发展或逐步启动内部生产。四是依法破产。对一些连年
亏损,资不低债,生产经营无法维持的企业,按照国家现行政策,依法实施了破产:目前
已有8家企业实施破产。破产后,通过买断新生,已有6个企业生产逐步恢复正常。
在改革产权制度,盘活企业存量资产的基础上,制定计划,合理利用,扶植优势企业
大干快上,帮助困难企业恢复生产,并利用闲置的厂房、场地新上项目,安排下岗职工重新
就业,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盘活存量资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产权制度改革是对各种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改革的阻力和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为
了使改革顺利运作,保证社会稳定,就必须加强领导,协调联动,以确保改革改制取得成
功,实现轻工资产保值增值:
第一,要广泛发动,统一认识。采取多形式向广大职工反复宣讲改革改制的重要意
义,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增强参与意识,为改革改制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二,用好政策,规范操作。在具体操作中,注意用好国家有关政策,并根据实际,研
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认真做好产权界定和评估工作,无论竞价出售还是出租,都要做到
客观、公正、合理,维护国家、集体和职工的利益:
第三,做好职工的安置和再就业工作:在企业转制过程中会有部分职工重新调整就
业.要把这些人的安置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当作大事抓好,没有这些职工的稳定,就不能
巩固盘活企业存量资产的成果。
第四,要把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同加强内部管理结合起来。企业实现了产权制度改革,并不一定就获得发展,如果经营管理工作跟不上,改革也可能失败。因此,搞好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课题,一定要在改制过程中加强企业管理,以促进轻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