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社改革与建设
努力探索联社在新形势下的主体地位
詹才云
近年来,武汉市通过工业局体制改革,形成了以资产为纽带的工业管理格局。在新的
工业管理格局中,市联社代表轻工集体经济,与国有控股(集团)公司并列运行。面对改革
的新形势,联社如何确定自己的主体地位呢?
一、联社从行政的附属机构转换成为独立的运行主体
武汉市轻工集体经济管理体制,长期实行“政社合一”的运行模式,二轻局与市联社
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联社处于依附和从属地位。1997年,在市政府对工业局体制改
革调研中,市联社面对撤销工业局的大趋势,以《城镇集体企业条例》、《城镇集体企业联合
经济组织组建和管理试行办法》等政策法规为依据,提出了联社在新的工业管理格局中
独立运行的建议。市委、市政府对联社的建议非常重视和支持,作出了“撤局留社”的决
定。这样一来,市联社便从二轻局的附属机构转变成独立的运行主体,其具体表现是:
1.联社独立承担市政府的目标任务。过去联社从来没有充当市政府的目标责任单
位。工业局体制改革后,联社与国有控股(集团)公司的地位相当,是新的工业管理格局中
的独立运行主体,全市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目标任务都由这些运行主体来承担。近三年
来,联社作为独立的运行主体,连年与市政府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并连续三年完成了市政
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2.联社独立管理成员企业。在“政社合一”的体制下,联社对成员单位的管理是通过
二轻局来实现的:新的工业管理格局形成后,联社作为成员单位的指导和服务机构,独
立行使管理职能。联社独立管理职能与二轻局的行政管理有着根本区别。联社对成员企
业的管理,是根据联社《章程》对成员企业进行的指导和服务性的管理。几年来,我们通
过强化联社的服务功能,将成员单位凝聚在一起,积极探索联社在新形势下管理成员企
业的方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实效:去年,联社采取职能部门与成员企业定点联系的方
式,积极开展工作调研,协调解决企业改制,结构调整和稳定工作中难点问题,推进了企
业的改革和发展,联社系统的经济增长率进入全市工业口先进行列-
3.联社独立开展社务工作。长期以来,联社的社务工作是依附于二轻局的行政职能
的。“撒局留社”后,联社按照自身的特点,独立开展社务工作:一是健全联社的领导机
构,及时召开理事会议和监事会,调整充实理事会和监事会组成人员:二是落实理事会和
监事会的职权,由理事会讨论和决定联社改革及发展的工作大计,并由监事会对重大事
项进行审议和监督。三是逐步完善联社的工作机制,明确联社各部门的职责,建立工作调
研、定点联系、督办检查等项工作制度,提高社务工作质量。
二、联社从行政性的派出机构转换为成员单位的利益共同体
在工业局体制改革以前,联社与二轻局”合署办公”。由于二轻局是市政府的派出机
构,代表政府对企业实施行政管理,因而联社成为换了名称的政府派出所机构:工业局体
制改革后,联社开始恢复“集体经济联合组织”的面目,成为成员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1.联社代表成员单位的共同利益。联社是适应成员单位的互助合作需要建立起来
的轻工集体经济联合组织。联社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极维护成员单位的共同利益,积
极为政府制定有关鼓励发展轻工集体经济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成为轻工集体经济的代
表。在新的工业管理格局中,联社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服务于成员单位。联社之所以
成为成员单位共同利益的代表,一是在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集体企业会遇到一系列
的政策问题,这些问题是单十企业无法解决的,联社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能够及时提出维护集体企业利益的政策建议,能够为成员单位提供政策服务;今年七
月,我们向市政协作了轻工集体经济情况的调研汇报,提出于有关政策建议。市政协主
席和十五位委员听取了联社的汇报,并考察了五个企业,拟起草关于集体企业改制的政
策提案。二是联社与成员单位在资产上存在纽带关系,在利益上有趋同性,在发睫上有互
动性:联社代表并维护成员单位的利益与自身发展是一致的。去年,武汉金盛集团公司
由五金行业向环保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联社给予了积极支持,为企业争取到许多政策的
扶持,被市政府列为污水处理发展基地之一,不仅使企业有了发展后劲,也使联社在这个
企业中的资产得以增值。三是联社成员单位一般是中小企业,历史包袱沉重,竞争力较
弱,需要联社这样的联合组织作为其共同利益的代表,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营造较好的
环境。近几年,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有一系列政策扶持,而集体企业不能享受这些政
策。为此,我们多次向市政府反映集体企业的情况,使集体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得到重视:
目前,市政府已组织专班起草于关于集体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
2.联社为成员单位的共同利益服务。为成员单位的共同利益服务是联社工作的生
命线,是联社作为成员单位的利益共同体的最直接反映。联社独立运行以来,始终把为
企业服务、为企业办实事作为联社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去年,联社通过协调眼务,为困难
企业争取到扶贫帮困资金166万元,帮助成员单位办理养老保险财政借款686万元,为6
户企业核销了2840万元的呆滞贷款和利息对17户企业债转股的工作给予了积极支持,
剥离了企业的一些不良资产,使成员单位得到了实利、同时,在企业改制和结构调整中,
联社领导和专业部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协调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了一些棘手的问题,促
进了企业的发展;
三、联社从行政性的管理机构转变为市场经济的法人实体
武汉市工业局体制改革后,随着二轻局的撤销,联社依附行政机构的管理职能发生
了变化。联社有独立的资产,是资产管理和营运的机构;联社要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自收
自支”,因而联社是市场经济的法人实体。
武汉市工业合作联社较早地进行了法人注册登记。1991年,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
联社办理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1997年,市工业局体制改革后,市委,市政府将联社定
位于“事业单位”,并纳入事业编制管理。目前,市联社融“事业单位”、“企业法人”两位于
一体:
联社作为“事业单位”是成员企业的领导和服务机构;联社作为“企业法人”是市场经
济的参与者;联社对成员企业的领导和服务,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实现的:联社参与
巾场经济,实现联社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实现联社服务功能的客观需要。过去,联社的“法
人实体”身份体现得不充分.联社涉足市场经济不深:工业局体制改革后,联社被推到了
市场经济前线,联社作为市场经济的法人实体身份显露出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
要,我们实行了法人财产权制度,联社主任是法定代表人,负责联社资产运作的决策管理,
联社以法人身份对联社资产进行管理和经营。一是设立了物业经营、股权管理和资本
营运等经营性的职能部门。二是实行了物业经营目标责任制,积极拓展物业招商业务,提
高了联社物业资产的经营效益;三是积极开展股权投资活动,分别参股十多个公司,行业
涉及金融、商贸、环保、加工工业等领域,持股量达到6000多万元,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四
是不断强化资产管理,采取多种措施回收或变现沉淀资产,优化联社的资产质量。通过
这些活动,联社增强了法人意识,提高了适应新工业管理格局、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