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我国企业工资收人分配将试行六种新办法
发行时间:2000-08-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我国企业工资收人分配将试行六种新办法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企业工资工作会议上,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刘雅芝提出,今年企业

工资收入分配将试行六种新办法,即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

建立企业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职工持股分配、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工资

宏观调控体系,以便在企业工资收人分配中逐步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六种新

办法具体试行内容为:

    一、开展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试点企业,应选择管理基础和经济效益好、并且已进入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公司制企业。年薪制试点人员为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年薪支付方

式有三种:基本年薪加效益年薪;基本年薪加效益年薪,其中效益年薪的部分用于购买本

企业股份;基本年薪加认股权(期权)。实行年薪制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要严格考核

程序。

    二、改革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在岗位划分明确的企业,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

基本工资制度,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符合本企业特点的各种形式的岗位工资制,如

岗位效益工资制、岗位薪级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等。

    三、建立企业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探索符合其工作特点的工资收入分

配制度和办法,鼓励多出、快出成果。对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奖励政策。具备条件的

高新技术企业可实行技术专利和科技成果作价折股,由科技发明者和贡献者持有。

    四、积极探索职工持股分配的方式。试点企业必须是实行股份制改造或产权管理权

限清晰的竞争性企业。要坚持职工持股自愿原则。职工持股资格、认购股份数额和股份

认购方案,要通过职工集体讨论或其他方式民主决定,并经股东大会或产权单位同意后

执行。

    五、进一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试点。试点的主要做法是:代表企业职工利益的工会

组织与企业行政双方,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就企业年度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或减少

的幅度、内部工资制度、工资分配形式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平等协商,签订工

资集体协议。在非公有制企业,只要建立了企业工会的,都要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

度;在国有企业特别是在已经改制的企业,要积极进行试点。

    六、继续进行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特点,既要赋予企业足够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又要保持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以利于

工资增长和工资差别具有合理性;今年,要继续进行工资指导线、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

成本预测预警等三项制度的建设,完善测算办法,健全工作制度,增强科学性和实用性。

我国企业工资收人分配将试行六种新办法
发行时间:2000-08-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我国企业工资收人分配将试行六种新办法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企业工资工作会议上,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刘雅芝提出,今年企业

工资收入分配将试行六种新办法,即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

建立企业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职工持股分配、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工资

宏观调控体系,以便在企业工资收人分配中逐步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六种新

办法具体试行内容为:

    一、开展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试点企业,应选择管理基础和经济效益好、并且已进入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公司制企业。年薪制试点人员为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年薪支付方

式有三种:基本年薪加效益年薪;基本年薪加效益年薪,其中效益年薪的部分用于购买本

企业股份;基本年薪加认股权(期权)。实行年薪制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要严格考核

程序。

    二、改革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在岗位划分明确的企业,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

基本工资制度,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符合本企业特点的各种形式的岗位工资制,如

岗位效益工资制、岗位薪级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等。

    三、建立企业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探索符合其工作特点的工资收入分

配制度和办法,鼓励多出、快出成果。对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奖励政策。具备条件的

高新技术企业可实行技术专利和科技成果作价折股,由科技发明者和贡献者持有。

    四、积极探索职工持股分配的方式。试点企业必须是实行股份制改造或产权管理权

限清晰的竞争性企业。要坚持职工持股自愿原则。职工持股资格、认购股份数额和股份

认购方案,要通过职工集体讨论或其他方式民主决定,并经股东大会或产权单位同意后

执行。

    五、进一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试点。试点的主要做法是:代表企业职工利益的工会

组织与企业行政双方,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就企业年度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或减少

的幅度、内部工资制度、工资分配形式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平等协商,签订工

资集体协议。在非公有制企业,只要建立了企业工会的,都要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

度;在国有企业特别是在已经改制的企业,要积极进行试点。

    六、继续进行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特点,既要赋予企业足够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又要保持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以利于

工资增长和工资差别具有合理性;今年,要继续进行工资指导线、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

成本预测预警等三项制度的建设,完善测算办法,健全工作制度,增强科学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