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镇集体经济现状及改革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 王 磊
一、全国城镇集体经济的概况。1998年3月31日,国家三部委局及国务院10个部门
共同组织开展了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通过各地的统计上报,现在全国集体资
产总量18000亿元,负债14000亿元,净资产4000亿元左右。这实际上是个大数。该核
销的,即根据清产核资政策企业可以享受挂帐、呆帐2557亿元左右。这些数据能给大家
对整个集体经济有一个大概了解。实际上除去呆坏帐,真正有效的资产从帐面看,大概
1500亿元左右。这说明城镇集体企业整个经济总量有一定规模但并不是很大。那么为
什么我们还要对城镇集体企业扶持呢?这有它的特殊原因。城镇集体经济在改革开放以
后,有了很大的发展,它对繁荣经济、安置劳动就业、整个社会稳定作出了很大贡献。因
此,集体经济仍然要发展。从战略的高度,从就业的高度仍然要扶持城镇集体经济的发
展。我觉得这是必然的,而且从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出发,必然要对城镇集体经济长期
支持。所以,我们要增强对城镇集体经济的信心。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城镇集体企业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也确确实实阻碍了它向前发展。
比如,从清产核资情况看,城镇集体企业的竞争能力普遍不强,它的创办起点比较低,而且
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投资进行发展的速度比较慢,投资效益率并不高,因此,它的
市场竞争能力很弱,在内部管理上,对外部环境的适应上,它的这种管理是比较粗放的。
集体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如贷款无门,发
展后劲不足,人员包袱过重,产品落后等。这在我们清产核资过程中,都发现了。因此,希
望通过搞出一个指导性的东西,帮助集体企业走出困境,更好地向前发展。由于集体企
业确实很困难,而国家花很大的力气扶持国有企业,在舆论导向上又倾向大力发展个体
私营,所以集体经济处于一种十分不利的地位上。其实国家是一直在支持,但支持的力
度给大家感觉不是那么足,当然党和国家有自己的大政方略。集体企业这些困难和问题
的克服,还是从自身做起,还是要自身深化改革,不断取得进一步发展。集体企业条例明
确规定,城镇集体企业要实行自愿组合,自筹资金,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民主管理,还有按劳分配、按股分红等等,反映出集体企业特点。集体企业在开始的时候,可能
会通过一些扶持创办,但创办之后,基本上是靠自身积累,逐步发展壮大。在这种市场经
济情况下,我认为还是眼睛向内,从自己身上多找些可以发掘出来的资源,来克服市场的
变化的困难。所以,集体经济改革与发展,我希望集体经济能够自身挖潜,当然还有其他
方面。
二、城镇集体经济改革问题。我个人的看法,首先需要明确改革的旗帜应该立在那
个地方。产权制度的改革,大家都感到比较明显,可能达到一定的效果,马上能立竿见
影。在产权制度改革的操作上,是不是完全符合市场经济情况和国家的一些方针政策,
这就是一个立旗帜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城镇集体经济改革与发展提出若干意见,
要求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要从这三个有利于角度出发来发展集体经济。在具体的所有制实现形式
上,我们提出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合作制都是当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三种主要实现形式。宪法规定,城乡集体经济、合作经济都是劳动群
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反过来是不是所有的集体经济都是合作经济,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
问题。我们发展集体经济,就要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适应,就要找到一种生产关
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形式,我认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还有合作制应当是这种形
式。我国的集体经济源于合作经济,要落实集体企业内部职工个人财产所有权。我国集
体经济发展的初期,这种个人所有权,在五六十年代就得到过肯定,包括刘少奇同志那时
制定的有关合作社文件等,只是很可惜没有出台。合作制应当作为城镇集体所有制的一
种形式。股份制是集社会资本来为企业的发展进行筹资的形式,当今城镇集体经济改革
过程中,股份制也应成为一个重要的形式,再说股份合作制,对此有很大的争议。理论界
有认为它是以合作制为主的,甚至有些人认为是以股份制为主的。我认为,股份合作制
是一种独立的企业组织形式。从1985年农村改革第一次出现股份合作制开始,一直生
存到现在,而且在各地成为一种集体企业、国有小企业改革的一种主要形式,实践证明,它
是有生命力的,而且它确实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企业组织形式而存在。当然股份合作制
还有一些问题,包括经营者的激励、持大股、表决权等,但作为一种独立的组织形式能生
存下来。我们认为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是三种不同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是集体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我个人认为这是立旗的问题;大方向定下来以后,再进行股份制改
革,股份合作制改革,还有合作制改革,这样才能顺利成章,这也符合各地改革的实践。
其次,改革应因地制宜,因企业制宜,因行业制宜,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特点,适合自
己所处市场环境的改革形式。集体企业改革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的原
则,即从企业的特点出发,为公有制的巩固壮大来做工作,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应当成
为企业改革的一个基本原则。第二是要大力发展壮大城镇集体经济的原则。要切实推动
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壮大了才会有地位。第三是“谁投资,谁受益”原则。但这在理论
界还有很多争议,应历史地看问题。集体经济的利益要保护,这是应该的,但是也应当承
认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经济的扶持。国有企业创办三产,创办集体企业确实出过力,
扶持过。但是我们觉得对这件事要正确对待,对原来的劳服企业你扶上马送一程可以,
但不要送得太远,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是让企业自我发展,不要违背市场经济的
规律或规则去干涉企业的改革。企业选择改革的形式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在量化上集体
企业有其特殊性。集体企业承认个人所有权,这必然涉及到存量资产怎样处置的问题。
上海在搞清产核资时,曾研究怎样落实城镇集体企业内部存量资产所有权的问题,当时,
根据全国的一些情况,上海提出了存量的实量和虚化结合,而且在某一区县也搞了具体
的比例,还针对不同的企业,也搞出了一些比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各地区城镇集
体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职工工龄、创业贡献、岗位责任等因素的不同,采取用个人增
量资金投入,适度增配集体资产存量等方式,确定本企业职工所持有个人股份的数额,而
且本着承认劳动积累的原则,进行规范。这种量化可采取两种办法,即实量化和虚量化。
存量资产的量化,一是为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二是为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从企业
来看,如果没有一定增量资金投入,不可能再发展起来。企业不将存量资产盘活,就无法
让企业活起来。如果把存量资产全部分光是不可取的。在送审稿里提出,增量资金个人
投入、适度增配集体资产存量的方式,为了企业发展资金无法得到外部资金的支持,通过
内部自己调剂,解决一些困难,求得发展。对企业在改制中的股本结构,目前有不少争论,
到底要不要设集体股,要不要设职工保障股?要承认集体资本金是一种独立的资本金,企
业想改制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在股份的设置上有自己的独立方式。为保障集体经济
的利益,在党和国家还没有对存量资产最终所有者确认的情况下,比较稳妥的做法是设
置一个集体股份。为了安置离退休人员,切除一块存量资产作为职工保障股,是安置职
工的一种稳妥做法。集体企业改革的取向,先是树旗帜,选形式,找路子,要从实际出发,
从三个有利于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改革形式。在党和国家确定大力扶持集体经济方针
指引下,不论十五大还是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以劳动者劳动联合和劳动者资本联合为
主的集体经济,要鼓励和提倡,这个集体经济应当包含城镇集体经济。劳动者劳动联合和
劳动者资本联合,这种财产组织形式是否是股份合作制的财产组织形式,在我们看来是
划等号的,对企业改革取向和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企业在改革的时候,总希望选择
好改革形式,使企业能得到发展。企业不是为改制而改制,是为发展而改制,使企业活得
更好,活得更长久。改制是发展的第一步,改革是发展的基础。
城镇集体企业在改革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有:(1)从集体企业财产组织形式
来看,除了改组为股份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较为封闭,就是股份合作制这种资本的流
人或流出也比较封闭,企业对外的资金往来一般是通过投资来进行的,集体企业往外投
资比较容易,但它很难吸收外来的投资主体的资金流人。这主要是它的治理结构、财产
组织形式的局限性。因此,在研究城镇集体企业今后改革和发展方向问题,可否借助蒙
德拉贡的经验,组建劳动者的合作银行,在集体企业得不到外来支援的情况下,先自己内
部联合起来,解决资金的需要。当然并不是说,在我们国家马上建立一个合作银行。在
我们的送审稿里提出,城市合作银行和农村的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社,要对城镇集体
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是否让集体企业联合建立一个担保性的
机构,每个企业拿出一点钱,这与国家方针是吻合的。去年在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过程
中,就提出建立中小企业金融信用担保体系,这是解决资金需求的一种方式。当某一个企
业资金短缺的时候,利用集体的力量,可以为集体企业解决一些暂时困难。(2)经营者的
激励问题。经营者的激励,大家在搞股份合作制或在搞改革形式的取向上,已经考虑到
这个问题。职工树立起风险意识,经营者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样会有更大的回报。建立
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对集体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选择一个好的经营者对企业的发
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处理好这个问题,经营者有责任心,对企业正常经营大有好处。(3)
人才的吸收问题。人才问题不仅对集体企业,对任何企业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
在市场上缺的是人才市场,确切说,缺的是人才市场价值的定位制度,这就使企业难以在
茫茫人海的市场上找到一种特别得力的人。因此,企业对人才有饥渴感,能够得到人才,
企业才能发展。
三、维护集体企业权益问题。在清产核资时,发过这样的文件。1996年,国家经贸
委、财政部、税务总局颁发的《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清产核资产权界定暂行办法》,
是对在清产核资过程中集体企业产权进行界定的指导性文件。这个文件的内容,有些比
较适合现在改革的一些实际,比较符合企业的一些愿望,包括象年会讲述的这个企业产
权纠纷的处理。这个文件也正好能处理这种产权纠纷,集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除了自身
的发展,在分清产权的前提下,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完全必然的。有些部门和单位出于自身
的经济利益,平调、侵吞、挪用集体资产。集体企业要维护自身的权益,除了提高法律意
识外,还要依据国家的有关文件对产权进行确认。在这个文件里我们提出“依法确认、尊
重历史、宽严适度、有利监管”的原则,体现了保护城镇集体经济,维护集体企业产权。集
体企业在维护自身权益的时候,依法确认必不可少。有些集体资产的形成有当时历史的
局限性,用现在的投资观念去看集体企业资产的筹措,就会割断历史的延续性。因此,尊
重历史很重要。在产权界定资金核实,完成城镇集体经济清产核资主题工程后,要对城
镇集体资产的管理体制进行一定的改革,建立一种新的监管体制。一定要维护好城镇集
体企业的利益,而且必须尊重城镇集体企业的资产的特殊性,在今后的改革探索中,要维
护集体资产的完整性和保护集体企业的合法权益。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