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本清源 认真界定集体企业产权
沈 惠
经过政府工作部门和集体经济战线上广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上海市集体企业产权界定暂定办法》终于颁布实施了,大家都为之感到高兴。因为这个文件对于理顺集体企业产权关系,明确集体企业产权主体,维护集体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推动集体企业改革,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界定产权的基础工作是清理资产,只有正本清源理清资产,才能使界定工作公正顺利地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工业合作联社先后进行过两次资产清理,基本上理清了联社和集体企业、联社和国有行业公司之间的资产关系。1988年我们首先对所属的集体工业企业进行了清理资产、划分归属的工作,明确了企业自有资产的产权归属,理顺了联社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在对两级联社内部资产的清理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长时期未经清理,历史上积累的问题比较多,再加上改革中暴露出的一些新矛盾,在行业中存在着不少损害集体资产合法权益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平调联社集体资产,有的单位将集体资金以暂付款名义借给全民企业作为注册资金登记兴办实体,实体的经营收益及资本增值归全民所有,也有的用集体资金以全民名义对外投资和入股,变换了投资主体,平调了集体资产;二是无偿占用集体资产,有的全民企业长期无偿占用联社资产数百万元,既不付息,也不分利,也有的企业设立全民和集体两本帐务,用结算资金往来,长期无偿占用集体资产;三是联社集体资产的流失,既有帐内的,也有帐外的,突出反映在联社帐外各种非货币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流失,如用集体资金购置的房屋、交通工具、设备等以全民单位名义登记,使联社无形中丧失了对这部分资产的所有权,也有的把集体企业租赁的房屋、铺面无偿借给全民企业使用,甚至改变了租赁权等等;四是联社集体资产的沉淀,多年来联社对外的许多贷款和投资长期无法收回,成为“呆帐”,相当一部分投资无人管理,效益低下,造成了很大损失。因此,在1993年下半年,我们又对两级联社的资产进行了全面清理。通过先清理两级联社自身的资产,然后根据线索和资料向下、向外清理;先清理联社直接投资企业、分支机构及系统内联社成员单位借用与占用的资产,然后清理联社对外系统单位的投资和被其占用的资产;先抓好典型企业和重点问题的清理,然后推动面上企业和一般问题的清理;先对近年的问题进行清理,然后逐步梳清历年积累下来资产问题;先弄清资产的来龙去咏,然后进行所有权界定和登记工作等。“五先五后”的操作方法,对两级联社的资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清理。同时,在资产清理的基础上,制定和健全了联社资产管理制度,初步理顺了集体资产的管理体制。
界定产权归属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要结合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对产权明晰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结合改革界定产权归属已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譬如,系统内集体企业要与国有企业共同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在确定集体股份比例时就碰到如何处理联社股与职工集体股的问题,当时有人主张成立职工持股会持有职工集体股,但由于操作中审批程序太复杂,所以就采用委托联社持有职工集体股,分得红利仍归职工集体所有的办法。又如按照市委“抓大放小”的改革精神,最近轻工系统有一批集体小企业划转到各区县,由于原先这些企业的资产归属都做过界定;区县为了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在接收时要求对企业部分资产的归属相应进行调整,这也是亟需研究的课题。
这次集体企业产权界定工作是在市政府、市国资委统一领导下进行的;市集体企业产权界定办公室负责制定工作计划、拟定有关政策、组织实施工作;同时要求集体企业、包括联合经济组织都要建立产权界定工作小组,负责本企业、本单位的产权界定工作。作为上海集体工业经济战线上的一员,我们要认真贯彻政府部门的精神,扎扎实实搞好集体企业资产界定工作,使集体经济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