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以市场为导向 抓好结构调整
发行时间:1997-04-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以市场为导向  抓好结构调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1997年工作总体任务时,特别强调“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性环节。

    结构问题是我国经济生活中长期存在的一个老问题。改革前多次进行的调整,重点都是为了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特别是以指令性计划为手段来推进。而现在所强调的调整,虽然也是针对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但不同的是,它必须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和方法,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产业、行业和企业中去,实现优胜劣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来调整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应该注意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供求总量与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绝大部分产品由供不应求变成供大于求,市场则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再就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这种新的形势和特点决定了结构调整不能简单立足于增加供给,而必须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及其结构变化相应调整供给与结构,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具体说来,不仅一个企业进行生产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等项工作,心里必须时刻装着市场,而且一个建设项目上马与否,什么时候上马,采取何种方式建设,也要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一个地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都必须围绕市场这个中心展开。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们要把结构调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把它与深化改革、技术改造、企业改组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与开拓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切实抓出成效。

    首先,抓好产品结构调整。所有企业都要按照市场需求实行以销定产,对销路不畅的产品要限产压库,没有销路的产品要坚决停产,适销对路产品则应当积极扩大生产。同时要面向市场开发新产品,发展名牌产品,强化销售工作,十分重视开拓农村市场和国际市场。必须指出,对于农村这个庞大的市场,许多生产厂家都明显地忽略了,结果是大多数商品在城市市场处于饱和甚至过剩状态,销售很不理想,竞争十分激烈,而在农村市场却供应不足,很少有企业去抢占,乃至不少日用工业品时常脱销断档。农村市场对我国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是当前发挥工业生产潜力和减少产成品库存积压的重要出路,也是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工业企业不仅要努力增产适合广大农民需要的商品,而且要千方百计打开农村市场的销路。

    第二,抓好投资结构调整。目前既存在固定资产投资在建规模较大的问题,又出现了各地产业发展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的现象。为此,在保持投资总规模增长适度的前提下,要合理配置资金,集中力量把那些对调整结构具有显著作用的重点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保上去,把该压的压下来。要支持最终产品行销国内市场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抢占国内市场份额;要适当扩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房改步伐,缓解城镇居民住宅紧张状况,积极培育以住宅为主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抓好存量资产重组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新配置能否科学合理。因此,必须加快资产重组的步伐,这包括:大力推进企业间的兼并与联合,鼓励将经营不善的企业交由同行业中的优势企业进行托管经营;大力支持企业间以名牌、名厂和名人为龙头进行资产重组,把“三名”无形资产同有形资产的调整结合起来,达到资本扩大、结构优化、存量盘活的目的;以支柱产业为基础,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以建立产权关系为重点,抓紧培育一批跨地区、跨部门的大型企业集团,促使其迅速发展壮大。此外,还要将产业政策具体化到地区布局和对某些产业及市场的占有上,引导各地按要素特征确定地区比较优势和主导产业,使存量资产重组有利于发展本地区的主导产业,有利于推动地区间开展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和经济联合,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

    总之,结构调整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区和各部门都应当

立即行动起来,以市场为导向切实抓好调整工作。

    (摘自《经济日报>>1996年11月27日)

以市场为导向 抓好结构调整
发行时间:1997-04-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以市场为导向  抓好结构调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1997年工作总体任务时,特别强调“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性环节。

    结构问题是我国经济生活中长期存在的一个老问题。改革前多次进行的调整,重点都是为了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特别是以指令性计划为手段来推进。而现在所强调的调整,虽然也是针对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但不同的是,它必须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和方法,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产业、行业和企业中去,实现优胜劣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来调整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应该注意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供求总量与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绝大部分产品由供不应求变成供大于求,市场则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再就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这种新的形势和特点决定了结构调整不能简单立足于增加供给,而必须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及其结构变化相应调整供给与结构,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具体说来,不仅一个企业进行生产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等项工作,心里必须时刻装着市场,而且一个建设项目上马与否,什么时候上马,采取何种方式建设,也要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一个地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都必须围绕市场这个中心展开。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们要把结构调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把它与深化改革、技术改造、企业改组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与开拓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切实抓出成效。

    首先,抓好产品结构调整。所有企业都要按照市场需求实行以销定产,对销路不畅的产品要限产压库,没有销路的产品要坚决停产,适销对路产品则应当积极扩大生产。同时要面向市场开发新产品,发展名牌产品,强化销售工作,十分重视开拓农村市场和国际市场。必须指出,对于农村这个庞大的市场,许多生产厂家都明显地忽略了,结果是大多数商品在城市市场处于饱和甚至过剩状态,销售很不理想,竞争十分激烈,而在农村市场却供应不足,很少有企业去抢占,乃至不少日用工业品时常脱销断档。农村市场对我国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是当前发挥工业生产潜力和减少产成品库存积压的重要出路,也是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工业企业不仅要努力增产适合广大农民需要的商品,而且要千方百计打开农村市场的销路。

    第二,抓好投资结构调整。目前既存在固定资产投资在建规模较大的问题,又出现了各地产业发展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的现象。为此,在保持投资总规模增长适度的前提下,要合理配置资金,集中力量把那些对调整结构具有显著作用的重点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保上去,把该压的压下来。要支持最终产品行销国内市场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抢占国内市场份额;要适当扩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房改步伐,缓解城镇居民住宅紧张状况,积极培育以住宅为主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抓好存量资产重组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新配置能否科学合理。因此,必须加快资产重组的步伐,这包括:大力推进企业间的兼并与联合,鼓励将经营不善的企业交由同行业中的优势企业进行托管经营;大力支持企业间以名牌、名厂和名人为龙头进行资产重组,把“三名”无形资产同有形资产的调整结合起来,达到资本扩大、结构优化、存量盘活的目的;以支柱产业为基础,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以建立产权关系为重点,抓紧培育一批跨地区、跨部门的大型企业集团,促使其迅速发展壮大。此外,还要将产业政策具体化到地区布局和对某些产业及市场的占有上,引导各地按要素特征确定地区比较优势和主导产业,使存量资产重组有利于发展本地区的主导产业,有利于推动地区间开展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和经济联合,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

    总之,结构调整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区和各部门都应当

立即行动起来,以市场为导向切实抓好调整工作。

    (摘自《经济日报>>1996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