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小、穷、亏”企业如何走出困境
广西钦州市二轻局 甘祖强
在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将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优胜劣汰,形势更加逼人的形势下,“小、穷、亏”企业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在市场经济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立足于市场经济之中,不断发展自己,这是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全体员工日夜思考的问题,也是大家探讨的热题。
一、小型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人类在整个经济运行中,不可能只有单一的经济模式。经济实体的规模,也不可能全是大型企业,或中型企业,或小型企业。工业生产追求的目的是低消耗、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工业生产的形式服从于目的。工业生产趋向专业化和集中化的社会化大生产,任何一个产品都是由若干零部件组成,不可能由一个企业全部生产。例如机器中的螺钉螺母轴承等,都是另有专业厂家生产。产品的包装如纸包装箱,由专业包装箱厂生产,专业化生产有利于采用高效率的生产设备、生产流水线或者自动线,集中化社会化生产必然要求专业化分工协作。由于市场需求量有一定的限度和有变化,由于资源配置要求趋向合理,生产规模必然按需要来决定它的大小。因此,大、中、小型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和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将永远长期并存下去,各有自己的地位,发挥各自的作用。
经济发达的日本,中小型企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据考察,日本中小型企业有646万多家,占日本654万多家企业的99.1%;职工人数4340万人,占日本企业职工总数5479万人的79.2%;产品产值和市场占有率为51.6%;年销售额,制造企业中小企业占51.8%。总之,日本中小型企业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大、中、小型企业也长期共存,相辅相成,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中小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各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系统,不可忽视支持和发展中小型企业,这是必然的。
二、小型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整个体制改革中,小型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很多,具有较普遍性和突出的有如下几个问题:
1.企业领导班子素质差,管理混乱。有些小企业领导班子不团结,职工思想不稳定,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造成企业管理不善,决策失误,企业亏损。管理越乱,生产效益越上不去,越是亏损。恶性循环,最后是资不抵债,面临破产。
2.金融部门资金有限,支持了大中企业、大项目,支持了资金回笼快的流通部门,顾及不了小型企业。小型企业资金特别短缺,造成小企业难以维持生产,难以运转。
3.人才缺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差,在市场竞争中,立足难,发展更难。
4.产品质量低劣,效率低,成本高。企业没有产品质量检验手段或者检验手段不完善。工艺水平落后,技术装备差,工人的专业技术水平也低,又缺乏技术干部。因此,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5.产品结构调整落后于市场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变化大,加上人才缺乏,资金严重短缺,所以小型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能力有限,往往落后于市场的需要。
三、“小、穷、亏”企业如何走出困境。
1.首先是要选择一个好厂长。好厂长的条件是什么呢?
(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大公无私,有奉献精神,能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职工的利益关系。
(2)坚持党的领导。在目前,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坚决贯彻落实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3)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水平,有开拓精神,有艰苦创业精神。
(4)有现代科学的企业管理能力。
(5)胸怀宽广,团结大家,走群众路线,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带领全体职工,共同奋斗。
选择一个好厂长,是穷亏小企业走出困境的首要条件。小企业,应由职工直接选举厂长,由于职工有直接切身利益,他们最懂得怎样去选择一个好厂长。
2.因厂制宜,扬长避短,以市场为导向,选准主导产品。根据市场变化趋向和企业具体条件和可能性,及时地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要求,生产适销对路产品。
3.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造穷亏小企业。小企业应积极挂靠大中型企业,给大中型企业当配角,为主机厂生产配套的零部件。专业化有四种类型: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工艺专业化和技术后方专业化。生产协作有五种形式:原料、燃料、动力方面协作;产品配套协作;工艺协作;技术协作;设备维修和配件供应协作。专业化协作是社会大生产的必然表现形式。作为专业厂,可以上水平上规模,应用最新技术和装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造企业。使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可以把分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由于投资格局的社会化,无论是股东还是职工,出于切身利益,将激发参与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建立起产权约束机制,形成企业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5.注重技术进步,积极引进技术,引进项目,不断改造企业。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飞快,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无论是把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开发新产品,还是把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提高产品的性能和技术指标,增加产品的功能也好,都是周期很短。哪个企业抓好技术进步,抓好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更新换代,抓好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上新台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消耗、降低成本,哪个企业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站住脚,就能不断地发展自己,进入良性循环。
6.根据需要,积极引进人才。要人尽其才,用之所长。无论是新技术新装备,或者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都是人去掌握和应用实施的。没有各方面的人才配套,企业就不可能进步,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市场竞争,是人才竞争。“得人才者兴,失人才者亡。”许多乡镇企业发展起来,就是采用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办法去争取人才,用好人才。引进人
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保证。
7.促进企业组成企业集团、公司形式的联合体。任何一个适应市场的产品及其生产,都是多种技术的集合应用。联合起来组成联合体,力量大,能把分散资金、人才、技术等集中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技术、装备和资金的作用。
8.一业多主,多种经营;一厂多制,分块治理。只要是有利可图,就灵活多样分块经营治理。化整为零,各尽所长。有闲置厂房或设备,有人租赁,要抓住时机,整体或部分租赁出去。处于有利的繁华地段,可以搞第三产业,发挥“地利”作用。某一车间或一个班组,职工要联合承包,就签约承包,发挥“人和”作用。总之灵活多样,分而治之。
9.积极推行企业兼并。可以跨地区跨行业进行兼并。穷亏小厂要利用本身一些有利条件,主动寻找大企业来兼并自己,以求出路,为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发挥作用。
10.租赁承包。可以整体租赁承包,也可以部分租赁承包;可以由单位来租赁承包,也可以由个人租赁承包,实行公有私营,使企业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