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坚持企业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权
发行时间:1997-02-20
网站编辑:顾锦仁 周家翼
来源:研究所

坚持企业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权

上海嘉定工业总公司党委  顾锦仁  周家翼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这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下,历史赋予企业党组织必须牢牢坚持企业政治领导权的重任。重任在肩如何加以贯彻,我们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理直气壮抓党建,联系实际改进方法创造性地抓党建,把握企业的政治方向,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巩固了企业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权,促进了企业的经济发展。自1991年以来,嘉定工业总公司持续五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l%,利润年均增长46.26%。

    一、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不久,党中央再一次肯定了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和小平同志“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等论断的正确性,充分明确了党的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池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对企业政治上的颈导权始终是明确的,关键还在于行动上如何认真加以贯彻。

    企业是经济组织,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组织在企业中担负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挥着政治上的领导作用,已经十分明确。但尽管如此,还有些企业只讲经济、不讲政治,以政治工作无效益、视政治工作为“高调”和“空调”而加以排斥;个别企业经营者更为错误的认为企业党组织开展党的各项活动是干扰了经济工作这个中心,以党务干部不懂业务、不熟悉市场经济规律为由,不积极支持党务干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的把企业党组织主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联系生产经营开展工作视为“越位”、“争权”。另外,企业在深化改革、精简机构、减少人员时,政工部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总是首当其冲,被列入裁减之列;利益分配时又以经济效益划线,人为地降低待遇,导致政工队伍的不稳定和企业党组织只能开展一些纯党务工作,使党支部(总支)书记从属于企业经营者,看脸色行事,什么监督保证,什么重大问题的参与决策,只能图有虚名。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在加强声中日趋降低和削弱。

    总公司党委认真分析了上述现象的成因,认为主要还在于企业党政干部对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确认识。不认为企业党组织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对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正确贯彻执行的保证监督权,对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参与讨论权,对党群组织的领导权等是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企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保障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重大原则。为了加强执政党基层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政治核心作用,党委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采取三大决策,在认识上以思想教育领先,坚持讲政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在实践上建立制度、完善机制、规范好企业党的工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中树立企业党组织形象和威信。

    二、加强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

    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总的方针是明确的,关键在于如何具体贯彻,也并不要求千篇一律,但党对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决不能丧失。对于这一点,各级领导要思想上明确,行动上认真加以贯彻。”江总书记的讲话给予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党对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只能加强、决不能丧失,作为总方针已十分明确。要求我们联系实际去探索、去创新,去抓贯彻和落实。

    1.企业党组织要理直气壮地加强对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统一认识,弄清企业党组织政治领导权的内涵,以形成党组织加强政治领导权,行政、经济组织尊重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权,群团组织服从党组织政治领导权的气氛。    ,

    2.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企业党的工作一定要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和企业改革这个中心,探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坚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在当前必须要抓好“三落实”:一要把握企业改革方向,参与制订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方案和实施步骤;二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企业党组织决定、任免和管理企业领导人员;三要对企业的各项重大问题,切实负起保证监督的职责。

    3.稳定队伍、强化班子。加强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关键还在于有人去落实。(1)总公司党委早在1991年5月就制订了《关于政工干部守则、职责和配备要求(试行)》,根据中发[1989]7号文件提出“企业可按不超过职工总数百分之一的比例配备专职政工干部”的精神,结合企业实际,按照企业规模、对下属企业政工干部的配备提出了具体要求,几年来保持了政工队伍的相对稳定。(2)一度“党政一肩挑”风靡全国,我们没有盲目追随。实践证明,“党政一肩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党的工作,同时对企业重大问题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于是,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凡“党政一肩挑”的单位都配备了一名专职副书记负责企业党的工作。(3)为了使企业党组织有效地开展工作,我们坚持采用党政领导交叉兼职的做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党组织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活动,又有利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得以贯彻执行,还有利于在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上能参与讨论;(4)坚持做到政工干部与业务干部同工同酬。上述做法的施行,有效地稳定了政工队伍。

    4.建立制度、健全责任。加强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关键在于用制度加以规范和责任落实。为此,(1)坚持实施九项制度。如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党政联席会议,党组织主要领导参加行政办公会议,行政领导定期工作报告,党政干部轮训,领导干部考核,党建工作,党支部(总支)书记例会、党群工作例会等一系列制度,使企业党的工作纳入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2)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我们对八种类型的问题,制订了采取不同形式、开好党委会的八种方法。讨论决策既做到集思广益、人人参与,又在民主的基础上达到集中统一,规范了党内的政治生活。(3)十年来,坚持实行党支部(总支)书记任期目标责任制、党支部(总支)212作目标责任制,把加强企业政治领导权、以责任的形式规范为基本工作制度。1996年,我们又充实了督促企业行政领导贯彻执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落实企业行政领导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主要职责。(4)坚持检查考核制度。对企业党组织的检查考核,既要检查其党建工作实绩,也要考核其经济效益。所有这些责任制度,既规范了党建工作,又促进了企业经济工作的发展。

坚持企业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权
发行时间:1997-02-20
网站编辑:顾锦仁 周家翼
  
来源:研究所

坚持企业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权

上海嘉定工业总公司党委  顾锦仁  周家翼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这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下,历史赋予企业党组织必须牢牢坚持企业政治领导权的重任。重任在肩如何加以贯彻,我们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理直气壮抓党建,联系实际改进方法创造性地抓党建,把握企业的政治方向,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巩固了企业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权,促进了企业的经济发展。自1991年以来,嘉定工业总公司持续五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l%,利润年均增长46.26%。

    一、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不久,党中央再一次肯定了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和小平同志“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等论断的正确性,充分明确了党的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池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对企业政治上的颈导权始终是明确的,关键还在于行动上如何认真加以贯彻。

    企业是经济组织,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组织在企业中担负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挥着政治上的领导作用,已经十分明确。但尽管如此,还有些企业只讲经济、不讲政治,以政治工作无效益、视政治工作为“高调”和“空调”而加以排斥;个别企业经营者更为错误的认为企业党组织开展党的各项活动是干扰了经济工作这个中心,以党务干部不懂业务、不熟悉市场经济规律为由,不积极支持党务干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的把企业党组织主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联系生产经营开展工作视为“越位”、“争权”。另外,企业在深化改革、精简机构、减少人员时,政工部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总是首当其冲,被列入裁减之列;利益分配时又以经济效益划线,人为地降低待遇,导致政工队伍的不稳定和企业党组织只能开展一些纯党务工作,使党支部(总支)书记从属于企业经营者,看脸色行事,什么监督保证,什么重大问题的参与决策,只能图有虚名。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在加强声中日趋降低和削弱。

    总公司党委认真分析了上述现象的成因,认为主要还在于企业党政干部对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确认识。不认为企业党组织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对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正确贯彻执行的保证监督权,对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参与讨论权,对党群组织的领导权等是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企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保障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重大原则。为了加强执政党基层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政治核心作用,党委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采取三大决策,在认识上以思想教育领先,坚持讲政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在实践上建立制度、完善机制、规范好企业党的工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中树立企业党组织形象和威信。

    二、加强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

    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总的方针是明确的,关键在于如何具体贯彻,也并不要求千篇一律,但党对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决不能丧失。对于这一点,各级领导要思想上明确,行动上认真加以贯彻。”江总书记的讲话给予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党对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只能加强、决不能丧失,作为总方针已十分明确。要求我们联系实际去探索、去创新,去抓贯彻和落实。

    1.企业党组织要理直气壮地加强对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统一认识,弄清企业党组织政治领导权的内涵,以形成党组织加强政治领导权,行政、经济组织尊重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权,群团组织服从党组织政治领导权的气氛。    ,

    2.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企业党的工作一定要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和企业改革这个中心,探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坚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在当前必须要抓好“三落实”:一要把握企业改革方向,参与制订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方案和实施步骤;二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企业党组织决定、任免和管理企业领导人员;三要对企业的各项重大问题,切实负起保证监督的职责。

    3.稳定队伍、强化班子。加强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关键还在于有人去落实。(1)总公司党委早在1991年5月就制订了《关于政工干部守则、职责和配备要求(试行)》,根据中发[1989]7号文件提出“企业可按不超过职工总数百分之一的比例配备专职政工干部”的精神,结合企业实际,按照企业规模、对下属企业政工干部的配备提出了具体要求,几年来保持了政工队伍的相对稳定。(2)一度“党政一肩挑”风靡全国,我们没有盲目追随。实践证明,“党政一肩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党的工作,同时对企业重大问题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于是,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凡“党政一肩挑”的单位都配备了一名专职副书记负责企业党的工作。(3)为了使企业党组织有效地开展工作,我们坚持采用党政领导交叉兼职的做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党组织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活动,又有利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得以贯彻执行,还有利于在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上能参与讨论;(4)坚持做到政工干部与业务干部同工同酬。上述做法的施行,有效地稳定了政工队伍。

    4.建立制度、健全责任。加强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关键在于用制度加以规范和责任落实。为此,(1)坚持实施九项制度。如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党政联席会议,党组织主要领导参加行政办公会议,行政领导定期工作报告,党政干部轮训,领导干部考核,党建工作,党支部(总支)书记例会、党群工作例会等一系列制度,使企业党的工作纳入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2)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我们对八种类型的问题,制订了采取不同形式、开好党委会的八种方法。讨论决策既做到集思广益、人人参与,又在民主的基础上达到集中统一,规范了党内的政治生活。(3)十年来,坚持实行党支部(总支)书记任期目标责任制、党支部(总支)212作目标责任制,把加强企业政治领导权、以责任的形式规范为基本工作制度。1996年,我们又充实了督促企业行政领导贯彻执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落实企业行政领导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主要职责。(4)坚持检查考核制度。对企业党组织的检查考核,既要检查其党建工作实绩,也要考核其经济效益。所有这些责任制度,既规范了党建工作,又促进了企业经济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