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弱化
宝钢集团企业开发总公司党委副书记 韩克勤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这两个根本转变,是我国现价段的深刻变革。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和历史进程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处于各种矛盾的交汇点,因而迫切需要大力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认真学习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回顾总公司十年来走过的路,特别是总结总公司十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发展之需。
一、企业愈发展,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是以各种不同生产(施工)、经营(服务)规模构成的群体组织,构成企业生产力最活跃的要素就是企业的员工。任何企业的存在不仅是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目的,而且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因此,一个企业要谋求发展,无论在逆境和顺境的情况下,都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处于困苦逆境中的企业,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员工主人翁精神尽可能地调动起来,把员工的精神振奋起来,把员工的干劲激发起来,把员工的心凝聚起来。进而,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机遇,化困难为光明。而处于顺境中的企业,在企业愈发展的情况下,也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让广大员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自觉珍惜企业来之不易的兴旺,进而使企业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回顾企业开发总公司十年的创业发展史,对此,我们感受颇深。
总公司1986年9月诞生至今的十年时间里,经历了主辅分开、承包和主辅分离三个阶段。主辅分开是在原宝钢总务处、生活处和附属企业公司等的基础上,组建企业开发总公司,人们称之为宝钢当时的总后勤部,并根据向宝钢(集团)公司提供生产服务和生活后勤服务的需要,相继成立了5个服务性和4个经营性分公司。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把后勤工作从生产主体中分离出来,实现宝钢后勤工作集中管理下的专业化,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宝钢的生产效率,而且有利于宝钢的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在起步的头三年,虽然宝钢(集团)公司给予极大的扶植,但由于一切需要从零开始,再加上人们的思想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可谓困难重重。然而,我们硬是走出了这一低谷。从1988年开始至92年,为承包阶段,就是服务性公司主要为主体服务,经营性公司自己养活自己,形成了企业开发总公司的逐渐独立。当时,总公司上下忧心仲忡,尤其是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广大员工朝不保夕感愈加强烈。但是,我们也闯出来了。紧接着,就是主辅脱钩,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关系,总公司的14000余名员工人心不安,危机四伏。但是,我们硬是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捋顺了民心,稳定了情绪,使队伍保持了高度稳定。回顾总公司成立十年,广大员工不仅经受了这三大考验,而且总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拥有百余个孙子公司,创出了一条现代化钢铁企业后勤工作的内协管理模式和企业后勤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身发展的新路子,备受国内的关注,靠的是什么?我们说,那就是靠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总公司党委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把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根本方针落到实处,各二级党委贯彻执行总公司党委提出的“服务、鼓劲、育人、解难、创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针,坚持“辣乎乎加热乎乎等于乐乎乎”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进而,使广大员工知情、明理,顾全大局,服从全局,振奋精神,为宝钢的发展,甘当配角、甘当绿叶;为总公司自身的发展爱岗敬业。
二、市场愈活跃,越要加蛋思想政治工作
市场的活跃,必然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经济,在主观和客观上都需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激励职工振奋精神、团结拚搏、艰苦创业、锐意进取,这就涉及到如何更好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但需要广大员工,特别是管理者既要懂经济,懂业务,懂管理,而且要讲政治、懂思想政治工作。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但是必须亨政治保证,不讲政治、不讲政治纪律是不行的。”第三,市场经济有负面效应,会沉碴泛起。中央多次强调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二把手,务必牢固树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因此,我们说,市场经济愈活跃,越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解决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决不能“钱袋鼓了,脑袋空了”,“利润多了,方向偏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总公司所属各公司为求生存,求发展,认真贯彻总公司党委提出的“服务第一,开发为了更好地服务”的宗旨,大胆地进入市场,经营开发。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不坚持经常性的、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抓好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抓好以财务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抓好关键部门和敏感岗位的制度管理,就必然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为此,十年来,总公司党委围绕新形势下,如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引导职工向前看而不要向钱看,在思想教育的方法、内容、制度及一系列举措上,一年比一年有广度,一年比一年有深度,一年比一年有新意,使总公司思想政治工作既有时代内容、时代特色,又有新的效果。正因为如此,总公司良好的小气候得以不断形成、发展,职工的精神风貌不断发生变化,一个人人讲贡献、讲正气、讲道德、讲公德、讲美德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蔚然成风。总公司成立十年来,除了在物质文明建设各个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外,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先后有8位同志被评为市(包括冶金部)劳模,有10余人被评为全国单项先进,有20余人次被评为市和冶金部单项先进,有9个班组被命名为市红旗班组、有2个公司被命名为市文明单位。拾金不昧,救死扶伤,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展示了总公司员工的良好形象和宝钢人的风采,为总公司增添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三、改革愈深人,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从大的方面讲,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是经济体制和经济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抓好改革,企业就无活力。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产生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企业深化改革一方面进一步调动了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个人的行为逾越市场经济某些规范;二是企业深化改革改变了员工的经济利益关系,收入分配打破了原来的格局,有的收入高了,有的收入低了,导致了员工心态不平衡;三是企业深化改革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某些人的价值观、功利观,使某些人失去了原来的思想约束,从而造成不利于稳定的思想因素。因此,企业越是改革,越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通过循循诱导和思想政治工作,来消除不利因素,使广大员工积极投身于企业内部的改革,使改革朝着健康的方向稳步发展,进而推动和促进企业生产飞速发展。
十年来,为了加速总公司发展,我们先后在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劳动优化组合、职工生活劳保福利、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服务)责任承包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均涉及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但是,我们每次改革都成功了。对某些改革,员工开始不理解,不认同,甚至思想抵触,但最终都坚决拥护,积极支持并自觉参与。其原因就是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因为在对某一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改革之前,各级党组织总是按照总公司党委的布置,反复宣传改革的目的意义,反复说明改革的内容、规定,反复讲清改革的政策措施,而且力求贴近员工脉博、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大局,使员工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领会每项改革举措出台的意图、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化被动为主动,使职工成为深化企业改革的主人。
四、情况愈复杂,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由于客观环境、条件等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必然导致在主观上的情绪波动多样性和思想上起伏性,在遇到错综复杂的情况时更是如此。只有坚持不懈地把思想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使广大员工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处置能力,企业也才能平稳健康地发展。企业开发总公司成立十年来所经历的几次大的事件,就是充分的例证。
总公司成立十年来,仅宝钢(集团)公司所属的生产厂共进行了140多次的定修、年修和一些大的检修,在这么多次定修、年修和大修工作中,我们的后勤服务保驾工作可以说达到了一流服务水平。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的队伍经受住了六次大的考验。一是1988年的甲肝,我们的医务人员无私的发扬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整天守护在众多的甲肝病员身边,使近二千名甲肝患者及时康复,而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孩子或爱人病了也顾不上。二是1989年的“6.4”风波,尽管社会上谣言四起,浊浪排空,但是总公司的万余名职工不听邪、不信邪,始终坚持在生产第一线。三是87年“8.13”宝钢原料码头断桥事故,总公司广大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竭尽全力做好生产和抢修中的后勤服务工作。四是1990和1995两年持续高温,整个宝钢绿化眼看将受到毁灭性的重创,但是广大绿化工硬是以顽强的斗志,连续六个月的日夜抗旱,进而赢得了厂区片片绿荫。五是宝钢一、二期工程投产和3号高炉点火,总公司广大职工把全部热情倾注在保驾工作上,相继确保三座高炉点火投产一次成功。六是1995年的“4.21”高炉鼓风机事故,总公司的广大员工高质量、高要求、高效率的投入到抢修服务工作中,从而把损失减小到最小程度。所有这些,靠的是什么?一句话,靠的是思想教育。试想,没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保证,我们的队伍在这些关键时间能够拉得出打得响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的感受是除了经常性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外,越是在重大事件面前,越是在关键时期,越要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思想教育,引导职工切实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做到奋发向上,争作贡献。
五、愈强调稳定,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这里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就不可能有安定团结的局面;没有安定团结的局面,就不可能抓好改革;也就谈不上发展。而社会的稳定,对企业来说是队伍的稳定。这说明需要企业坚持不懈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坚定信念,理顺情绪,抵制消极因素的影响,以造就良好的内部环境,只有通过持久不懈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证社会、企业实现的稳定及长治久安。
从我们总公司来说,一是征地农民工多,文化水平低的职工多和女职工多,正是这“三多”,使一般由年轻力壮的男职工从事的工作,只能由年大体弱的老同志和女同志来干,而且一干就是五年、十年,二是占总公司三分.之一的员工,常年露天作业,且以手工操作为主,劳动强度较大。“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夏天顶烈日,冬天披寒风”,而且一千也是十个春秋;三是从总公司员工的工资收入来说,与主体相比是比较低的,但是十年来,总公司职工队伍始终十分稳定,士气一直比较高昂,企业的凝聚力也逐年不断增强,所有这些靠的是什么?我们说,靠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十年来,尽管总公司和各二级公司党委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始终坚持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优良传统,将她作为总公司发展和总公司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紧抓不放,一抓到底。各级党组织以教育鼓励人、以榜样引导人;各级干部以身作则,做到“三严,三深,四突出”,即对上严格执行、对下严格管理、对己严格苛求;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知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广大党员身在职工中间鼓劲,近在职工身边服务。广大职工自尊、自强,勤业、敬业、乐业,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实践证明,任何时候,思想政治工作跟不上或不到位,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坚持常讲常新,做到职工有思想波动时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职工无心理矛盾时,更要注重陶冶职工的思想情操,从而,使职工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不要认为没有出现大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松一松,那终将导致极大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