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实行城镇集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五个关系
葛林华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现“九五”规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其中之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不仅确立了我国跨世纪经济发展的方针和重点,而且对城镇集体经济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指明了方向。要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一方面要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政企分开,形成有利于“根本性转变”的机制;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根据城镇集体经济的性质和特点,抓住主要环节,切实把握在实行这一“根本性转变”过程中的五个关系。
一、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结合实际,不失时机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实行城镇集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出路。因为推进城镇集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把企业塑造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科学管理,使企业成为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促进城镇集体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为了更好地把握实行城镇集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在目前实际情况下,拟采取“三少一多”的改革思路。
“三少”是,少数规模大、效益好的优势企业,要积极组建企业集团或进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改造;少数规模小、效益差的企业,要实行公有民营、租赁经营、联合经营、承包经营、引资嫁接、委托经营;少数扭亏无望的企业,要实行作价参股、易嫁优势企业、行业转移、解体重组或者拍卖、兼并甚至破产。“一多”是:多数一般规模的企业,要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同时城镇集体工业企业还要防止和克服“以改代管、以改代转”的倾向,把改制、改组、改造与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转机制、建制度、练内功、增效益,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城镇集体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真正落到实处。
二、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优化结构关系
一个优化的产品结构、行业结构、投资结构和一个富有活力的企业结构,是实行城镇集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物质载体和前提条件。我们在进行各种形式的优化结构改革中,要抓住主要环节,切实推进结构优化,从而全面带动城镇集体工业企业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了更好地把握实行城镇集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优化结构的关系,我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优化产品结构。根据当前产品结构的现状,优化产品结构的重点:一是改造传统行业,扩大名优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的生产规模,形成龙头;二是实施名牌战略,多创国内国际名牌;三是发展一批高创汇、高附加值的产品。
其次,优化行业结构。城镇集体工业必须继续发展轻工、电工、皮塑,家电、五金等主导行业;培育新兴轻纺(无纺布)等优势行业;改造机械等传统行业,使一批市场发展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发展后劲大的优势行业尽快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
第三、优化企业结构。整个城镇集体企业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选择有实力、有后劲的企业,集中一定力量,发挥互助合作精神,走联合之路;下决心改制、改组、改造一批“小、穷、亏”企业,使之逐步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在确保手工业联社(以下简称联社)和集体工业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探索经济成分多元化之路,
第四、优化投资结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机制的转换,联社要实现政社职能分开,切实转变职能,积极发挥联社的“经济性”、“服务性”的作用,恢复联社本身固有的功能。在资产界定的基础上,将集中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有利于城镇集体工业发展的行业、产品中去,投入到有利于激活存量资产的行业中去。同时,要打破传统观念,适度吸收外部投资。
三、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快科技进步,重视科技兴厂,是实行城镇集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措施和关键性环节。企业是科技进步的主体,城镇集体企业要继续保持发展的态势,更要加快科技进步。为了更好地把握实行城镇集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科技进步的关系,本人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其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一是科技投入、技术改造必须向优势行业、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倾斜,与优化行业结构、产品结构结合起来,与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投入少、产出多、质量高、效益好”的目标。二是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尽可能地采用高新技术,注重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晶,实现生产技术跳跃式提高。三是要注重对引进、嫁接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改进工艺流程,鼓励职工开展技术革新等活动,以不断提高城镇集体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四是在科技投入方面,应专设科技投入基金,拓宽科技资金渠道,确保科技资金的来源,
其二,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名牌产品。我们务必要围绕抢占市场制高点这个目标,强化创新意识,在不断完善提高现有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和健全企业技术开发职能部门的建设,并要创造条件建立企业科研机构或者与社会上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挂钩,从组织上保证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要应用最新科技成果,建立科技信息网络,注意科技成果的专利保护等,以此大力发展一批经济带动大、支撑作用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好的拳头产品。
其三,大力培养科技人才,促进企业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城镇集体工业企业要采取多种措施,开辟多种途径培养和选拔人才,注重对各类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知识更新,建立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激励机制,创造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内部环境,促进企业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加强企业管理的关系
逐步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科学的企业管理体系,是实行城镇集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条件和必要基础。因此,我们应当把抓企业管理当作一项既是长期艰苦的任务,又必须有近期明确的方针和相应措施的工作。根据企业管理内容广泛的情况和实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要求,当前企业管理的方针应是:“市场导向,管改结合,以人为本,集约增效”。为了更好地把握实行城镇集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加强企业科学管理的关系,其举措,我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
1.逐步建立起适合实情的现代企业领导体制。在转换经营机制中仍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解放思想,大胆借鉴国内外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管理的好经验,结合具体情况建立起与此相适应的企业领导体制,把集体决策和个人负责结合起来,从而逐步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以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并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经营的有效性。
2.抓住主要环节,推进企业内部管理。我们必须增强管理意识,大力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向科学管理要质量、要效益。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树立大管理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成本管理为纲,眼睛向内,加强基础管理,注重科学管理或现代化管理,有的放矢地抓住营销、质量、成本、资金、劳动等主要环节的管理,并延用和完善企业管理长期积累下来的有效做法,从而推进企业内部的系统管理。
3.重视集体资产(资本)的经营管理。联社要十分重视集体资产(资本)的经营管理,发挥其“指导、维护、监督、协调、服务”的作用。在理顺产权关系的基础上,我们要建立企业法人产权制度,将资产(资本)经营管理纳入整个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来抓,不仅耍把现有资产(资本)管好、用活,而且要盘活存量资产,使其保值增值。
4.切实强化企业的民主管理。我们要及时建立和健全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或股东(代表)大会制度,同时还应建立对企业厂长(经理)定期实行民主考评制度,真正做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理财”,从面,既体现职工代表(股东)的意志和利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做到有利于企业的灵活经营,以切实保障职工(股东)的合法权益和保证监督企业生产经营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正确性。
五、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加蛋厂长(经理)队伍建设的关系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造就一支适应新时期需要的企业厂长(经理)队伍,是实行城镇集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和组织保证。通过多种途径大力造就一大批素质优良、经营有方、管理精通的企业厂长(经理)队伍,才能更有效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首先,要着力提高企业厂长(经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企业厂长(经理)作为企业的排头兵,微观经济活动的决策者,需要有超常精神、素质和能力。为此,必须着力提高企业厂长(经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提高企业厂长(经理)的政治素质;二是提高企业厂长(经理)的文化和业务素质;三是提高企业厂长(经理)的“公心”素质;四是提高企业厂长(经理)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综合能力。总之,企业厂长(经理)要有哲学家的思维、经济学家的头脑、政治家的眼光、军事家的胆略。
其次,要着力培植、营造有利于企业厂长(经理)成长和工作的环境。第一,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培植机制;第二,要建立健全民主选举厂长(经理)的机制;第三,要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第四,要建立健全民主监督的约束机制。与此同时,要加强对企业厂长(经理)的舆论导向,造成一个尊重企业家、争当企业家、学习企业家的良好风尚,为他们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
综上所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城镇集体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它既需要我们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积极推进;又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正确地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狠抓落实。唯其如此,实行城镇集体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