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发行时间:1996-08-20
网站编辑:李茂生
来源:研究所

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江西省轻工业厅联社  李茂生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时期。如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制定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城镇集体经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毫无疑问,党和政府总的来说是重视和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仅正其名、而且重其行,制定了一系列集体经济政策和法规。但是,由于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加之长期以来政策多变的惯性影响,我国集体经济在政策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不系统。由于集体经济的变化频繁,起落较大,造成政策不稳定,在困难时没有适应的政策。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中,除了遭受破坏和打击外,只有限制或改造的不利做法,对集体经济如何发展的政策,没有连续性和系统性,“文化大革命”中连机构都停止多年。集体经济的起落性,造成政策上的不系统性,只是在矛盾集中和突出时或是问题到了不得不解决时,才作一些临时性的政策和规定,以维持它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这些政策往往是不稳定的。

二是不完善。集体经济政策的不完善主要反映在执行过程中的时限性和随意性。有的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有相当长时期把集体经济看成是临时的、过渡性经济,因而没有单独的政策,大多数是参照国营企业,全民经济政策、办法执行。如国务院明文禁止不准随意平调集体企业资财,但执行起来仍然照平照调。长期以来集体企业的各项制度,大到投资决策,小到奖励、分配,都是比照国营企业规定的精神酌办。而执行起来伸缩性和随意性很大,结果往往是酌办变成可办可不办。

三是不够平等。主要是集体企业的政策与国营企业的政策不够平等。总认为集体企业比国营企业低一等,如征税标准国有企业33%,集体企业55%,贷款国有企业多数列为一二类,集体企业多数列为三四类,国有企业优先,集体企业靠后靠边。规定集体企业的干部不准进全民企业,不准转为国家干部,不能同国有企业一样评职称,一个时期还不准集体企业职工子女考大学。有许多地方的收费标准都比国营企业高,承认它是公有制,但并没有按公有制平等对待。

(二)当前集体经济亟待解决的若干政策

我国城镇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集体经济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导和支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步伐加快,集体经济的发展也向国家的宏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针对当前集体经济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集体经济的政策。

1.加快集体经济的立法

从法律上确定集体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过去我们讲要提高对集体经济的认识,明确它的地位和作用,但多表述在口头和一些文件中,法律性不强,而且是众说不一。有的只停留在理论认识上的探讨,法律上没有依据。到现在为止,国家还没有正式的“集体经济法”。1950年的“合作社法”虽然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时过境迁,现在情况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可能继续延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制定了一些政策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带有法律效力,但毕竟不是正式立法。而且该《条例》是在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之前制订的,有一定的时限性。如股份合作制的形式没有明确提出来,知识产权如何确定还有些不足。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要在原来的政策、规定、条例的基础上,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制订“集体(合作)经济法”,用法律形式规范集体(合作)经济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以及它的法律地位,发展的原则,让集体合作经济在法律和法规的规范、监督、保护下发展,克服离开法律规范指导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现象和超越法律干扰破坏集体经济发展的行为,使集体经济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法制原则下的公有制的基本形式。

2.建立集体资产管理机构

为了切实加强集体资产的保护,使集体资财不受损害,不仅从政策上,而且要从体制上制度上采取措施。现在国有资产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而集体资产没有监督、保护和资产管理机构。集体资产管理比较混乱,流失比较严重,出现了不少问题。为了更好的保护集体企业资产不受侵犯,不流失,必须成立或明确集体资产的专管部门,负责对集体资产的清理、界定、评估、审计、管理和经营,这个资产管理机构,对国家、对法律、对企业资产所有者负责。在某种意义上说,各级主管部门或各级集体经济的联合组织,实际上起着组织管理监督保护集体企业资产经营的作用,但它毕竟不是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从现实出发,以这些部门为基础组成专管机构并赋予它集体资产管理经营的权限是可行的。这样针对性强,管理得细,有利于减少层次,简化手续,同时使管理机构同企业靠得更近,顺理成章。

3.建立集体(合作)经济银行

加强集体企业之间的资金融通,充实集体企业的发展资金,把握合理的投入和产出关系是发展集体经济的根本问题。长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不足,投入产出比例失调,流动资金短缺是困扰和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正常的投资渠道,没有稳定的借贷环境。特别是取消互助合作基金以后,合作的环境,互助的条件更困难了,相当一部分集体资产沉淀在各个企业之中。而且一有情况就首先压缩或停止集体企业的资金来源,集体经济难以稳定发展。为了解决集体经济投入的相对可靠性和稳定性,除了依靠自身集体的力量、合作互助的力量来发展外,在全国范围建立以集体企业为基础,以集体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集体(合作)经济银行,有组织有目的的用合作互助的方式融通搞活资金市场是十分重要的。这既符合集体(合作)企业的现状和特点,也有利挖掘资金潜力,使集体企业有比较可靠的资金渠道。其实,集体经济余缺资金的范围和数额都是比较宽的,组织集体(合作)银行能较好地把各方面的资金吸收、组织、利用起来,能有效地把集体企业的互助合作传统同社会资金融通紧密结合起来,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比较可靠的实力保证。

4.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集体经济都有比较长的历史,加上企业办社会的情况一下子还无法改变,结果退休职工多,设备陈旧,厂房破烂,包袱沉重,成为集体企业普遍问题。为了扶持集体企业发展,需要在社会保障方面有特殊的政策。由于集体企业相当一些是小穷亏企业,社会保障的种类和收费标准应有所区别,有所优惠,特别是离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应该给予优待。现在相当一部分有历史贡献的老工人,曾经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但退休金却无着落,并且随着企业的盈亏浮动,实际上有降无升。企业好时他们还能得到基本的退休费;企业亏时他们跟着下浮,甚至没有,造成相当的社会压力和影响。解决的办法应该与原企业相对脱钩,通过社会保险或以系统或以地区实行社会养老保险。这样企业才有生机,才有翻身的可能;离退休职工的生活也才能比较稳定和有保障。现在集体企业职工养老最大的问题是受企业生产状况所左右,大体上有三种做法,一是社会保险。少数经济实力强的企业,直接投保,搞人身保险。二是实行社会统筹。在一定的范围里,按在职职工人数收取统筹金,支付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基本上是在职工人养活离退休职工,保持收支平衡,这种办法的主要问题是不稳定。三是系统内的统筹。由系统的主管部门和当地社保部门共同管理,统收统筹。基本的做法同社会统筹相同,只是在范围上更小,保障系数更小,基本上是靠互助互济的办法。当前社会保障问题对集体企业的制约和影响很大,作法也不统一,而且多数是以盈利为目的,给这项工作的正常化,社会化,制度化带来很多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应由国家按照合作经济的特点和现状统一制定政策和规定。

5.健全和加强集体经济的管理部门

现在集体经济的管理部门比较分散、薄弱,不统一,不健全。多数依附于各个国有工业管理部门。有的挂靠,有的是兼管.集体经济的主管渠道不很畅通。因此,政府要加强统一管理和领导,同时要自上而下建立有一定权威的管理机构,能直接参与政府议事;又能充分代表集体企业讲话,体察集体经济困难,反映其呼声。在国务院和各级政府要有一个部门或一个办事机构抓统筹规划,指导集体经济的发展,加强同政府的联系和沟通。同时根据集体经济发展行业多,产品多,部门多的特点,还要发挥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建立的、管理各地各行业的集体经济机构的积极作用,更加切实地协调和管理好各方面的集体经济。尤其是要发挥集体企业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联合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它们的指导和服务,发挥它们自治、自立、自强的群众性组织作用。这样既有全局性权威机构,又有各行业的专业性机构,同时还有群众自己组织起来的联合经济组织,配套性较强,把三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起来,就能有效地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更好地克服大家管,大家都不管,既要发展,又无统一的管理体制的现象。

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发行时间:1996-08-20
网站编辑:李茂生
  
来源:研究所

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江西省轻工业厅联社  李茂生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时期。如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制定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城镇集体经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毫无疑问,党和政府总的来说是重视和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仅正其名、而且重其行,制定了一系列集体经济政策和法规。但是,由于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加之长期以来政策多变的惯性影响,我国集体经济在政策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不系统。由于集体经济的变化频繁,起落较大,造成政策不稳定,在困难时没有适应的政策。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中,除了遭受破坏和打击外,只有限制或改造的不利做法,对集体经济如何发展的政策,没有连续性和系统性,“文化大革命”中连机构都停止多年。集体经济的起落性,造成政策上的不系统性,只是在矛盾集中和突出时或是问题到了不得不解决时,才作一些临时性的政策和规定,以维持它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这些政策往往是不稳定的。

二是不完善。集体经济政策的不完善主要反映在执行过程中的时限性和随意性。有的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有相当长时期把集体经济看成是临时的、过渡性经济,因而没有单独的政策,大多数是参照国营企业,全民经济政策、办法执行。如国务院明文禁止不准随意平调集体企业资财,但执行起来仍然照平照调。长期以来集体企业的各项制度,大到投资决策,小到奖励、分配,都是比照国营企业规定的精神酌办。而执行起来伸缩性和随意性很大,结果往往是酌办变成可办可不办。

三是不够平等。主要是集体企业的政策与国营企业的政策不够平等。总认为集体企业比国营企业低一等,如征税标准国有企业33%,集体企业55%,贷款国有企业多数列为一二类,集体企业多数列为三四类,国有企业优先,集体企业靠后靠边。规定集体企业的干部不准进全民企业,不准转为国家干部,不能同国有企业一样评职称,一个时期还不准集体企业职工子女考大学。有许多地方的收费标准都比国营企业高,承认它是公有制,但并没有按公有制平等对待。

(二)当前集体经济亟待解决的若干政策

我国城镇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集体经济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导和支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步伐加快,集体经济的发展也向国家的宏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针对当前集体经济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集体经济的政策。

1.加快集体经济的立法

从法律上确定集体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过去我们讲要提高对集体经济的认识,明确它的地位和作用,但多表述在口头和一些文件中,法律性不强,而且是众说不一。有的只停留在理论认识上的探讨,法律上没有依据。到现在为止,国家还没有正式的“集体经济法”。1950年的“合作社法”虽然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时过境迁,现在情况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可能继续延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制定了一些政策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带有法律效力,但毕竟不是正式立法。而且该《条例》是在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之前制订的,有一定的时限性。如股份合作制的形式没有明确提出来,知识产权如何确定还有些不足。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要在原来的政策、规定、条例的基础上,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制订“集体(合作)经济法”,用法律形式规范集体(合作)经济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以及它的法律地位,发展的原则,让集体合作经济在法律和法规的规范、监督、保护下发展,克服离开法律规范指导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现象和超越法律干扰破坏集体经济发展的行为,使集体经济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法制原则下的公有制的基本形式。

2.建立集体资产管理机构

为了切实加强集体资产的保护,使集体资财不受损害,不仅从政策上,而且要从体制上制度上采取措施。现在国有资产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而集体资产没有监督、保护和资产管理机构。集体资产管理比较混乱,流失比较严重,出现了不少问题。为了更好的保护集体企业资产不受侵犯,不流失,必须成立或明确集体资产的专管部门,负责对集体资产的清理、界定、评估、审计、管理和经营,这个资产管理机构,对国家、对法律、对企业资产所有者负责。在某种意义上说,各级主管部门或各级集体经济的联合组织,实际上起着组织管理监督保护集体企业资产经营的作用,但它毕竟不是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从现实出发,以这些部门为基础组成专管机构并赋予它集体资产管理经营的权限是可行的。这样针对性强,管理得细,有利于减少层次,简化手续,同时使管理机构同企业靠得更近,顺理成章。

3.建立集体(合作)经济银行

加强集体企业之间的资金融通,充实集体企业的发展资金,把握合理的投入和产出关系是发展集体经济的根本问题。长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不足,投入产出比例失调,流动资金短缺是困扰和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正常的投资渠道,没有稳定的借贷环境。特别是取消互助合作基金以后,合作的环境,互助的条件更困难了,相当一部分集体资产沉淀在各个企业之中。而且一有情况就首先压缩或停止集体企业的资金来源,集体经济难以稳定发展。为了解决集体经济投入的相对可靠性和稳定性,除了依靠自身集体的力量、合作互助的力量来发展外,在全国范围建立以集体企业为基础,以集体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集体(合作)经济银行,有组织有目的的用合作互助的方式融通搞活资金市场是十分重要的。这既符合集体(合作)企业的现状和特点,也有利挖掘资金潜力,使集体企业有比较可靠的资金渠道。其实,集体经济余缺资金的范围和数额都是比较宽的,组织集体(合作)银行能较好地把各方面的资金吸收、组织、利用起来,能有效地把集体企业的互助合作传统同社会资金融通紧密结合起来,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比较可靠的实力保证。

4.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集体经济都有比较长的历史,加上企业办社会的情况一下子还无法改变,结果退休职工多,设备陈旧,厂房破烂,包袱沉重,成为集体企业普遍问题。为了扶持集体企业发展,需要在社会保障方面有特殊的政策。由于集体企业相当一些是小穷亏企业,社会保障的种类和收费标准应有所区别,有所优惠,特别是离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应该给予优待。现在相当一部分有历史贡献的老工人,曾经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但退休金却无着落,并且随着企业的盈亏浮动,实际上有降无升。企业好时他们还能得到基本的退休费;企业亏时他们跟着下浮,甚至没有,造成相当的社会压力和影响。解决的办法应该与原企业相对脱钩,通过社会保险或以系统或以地区实行社会养老保险。这样企业才有生机,才有翻身的可能;离退休职工的生活也才能比较稳定和有保障。现在集体企业职工养老最大的问题是受企业生产状况所左右,大体上有三种做法,一是社会保险。少数经济实力强的企业,直接投保,搞人身保险。二是实行社会统筹。在一定的范围里,按在职职工人数收取统筹金,支付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基本上是在职工人养活离退休职工,保持收支平衡,这种办法的主要问题是不稳定。三是系统内的统筹。由系统的主管部门和当地社保部门共同管理,统收统筹。基本的做法同社会统筹相同,只是在范围上更小,保障系数更小,基本上是靠互助互济的办法。当前社会保障问题对集体企业的制约和影响很大,作法也不统一,而且多数是以盈利为目的,给这项工作的正常化,社会化,制度化带来很多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应由国家按照合作经济的特点和现状统一制定政策和规定。

5.健全和加强集体经济的管理部门

现在集体经济的管理部门比较分散、薄弱,不统一,不健全。多数依附于各个国有工业管理部门。有的挂靠,有的是兼管.集体经济的主管渠道不很畅通。因此,政府要加强统一管理和领导,同时要自上而下建立有一定权威的管理机构,能直接参与政府议事;又能充分代表集体企业讲话,体察集体经济困难,反映其呼声。在国务院和各级政府要有一个部门或一个办事机构抓统筹规划,指导集体经济的发展,加强同政府的联系和沟通。同时根据集体经济发展行业多,产品多,部门多的特点,还要发挥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建立的、管理各地各行业的集体经济机构的积极作用,更加切实地协调和管理好各方面的集体经济。尤其是要发挥集体企业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联合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它们的指导和服务,发挥它们自治、自立、自强的群众性组织作用。这样既有全局性权威机构,又有各行业的专业性机构,同时还有群众自己组织起来的联合经济组织,配套性较强,把三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起来,就能有效地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更好地克服大家管,大家都不管,既要发展,又无统一的管理体制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