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以任市长谈实施名牌战略
上海市副市长蒋以任最近在“面向21世纪上海名牌战略高层论坛”会上指出,上海名牌战略的讨论,具有战略性、高起点、新定位。所谓战略性,就是与上海经济战略密切结合;高起点,就是工业的发展应该是高水平、高技术的;新定位,就是要求每个企业通过这次讨论,要觉悟到在“九五”期间乃至21世纪的发展中,自己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有一个定位。
第一、要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已成为当前上海企业拓展市场和提高效益的一个非常重要途径,也是建立上海城市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开发浦东、振兴上海、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要求,是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求,也是振兴民族工业、适应不断扩大的世界贸易和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
名牌产品不仅是先进技术、科学管理和现代营销策略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工业的精华所在和民族素质提高的反映。企业要有高度的市场意识和质量意识;进一步做到两个明确:一是明确一定要按照市场的要求提高产品质量;二是明确提高质量的目标是达到国际先进产品的水平。上海只有把发展名牌产品的质量标准定位在国际先进产品的水平上,才能为拓展国内外市场打好基础。
第二、要有一批精良的产品。就是要有创新意识,不断开发,也就是要有一批高科技、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产品,以保持名牌产品长盛不衰。近年来,上海工业系统加快了新品开发,使本来拥有的名牌更受消费者欢迎。此外,随着汽车、电子通信设备、电站设备、钢铁、石油化工、家用电器等6大支柱产业的崛起,也涌现出一批新的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在大力发展支柱产业的同时,还要抓好重点行业以及拳头产品、重点产品的发展,使上海工业不断拥有新的生长点,在发展中保持名牌的声誉和产生一批新的名牌。
第三、要有一个健全的机制。就是要求与当前企业改革相结合,建立一个快速反应机制和灵活、畅通和完善的营销机制,这样才能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使消费者通过使用,进一步了解、喜爱品牌。要成立市场部,同时,要十分重视广告的作用,对自己的品牌进行实事求是和生动的宣传,引起消费者关注。要把周到的服务作为企业在市场上的“第二次竞争”,在解除消费者后顾之忧中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第四,要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就是要鼓励优势企业实行扩张,做大“蛋糕”,增强实力,使生产名牌的企业形成规模经济,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要。供不应求是上海各牌产品的共同特点。在市场经济中,如果迟迟不改变名牌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这部分市场就会被其他品牌所占领,将使生产名牌产品的企业丢失部分市场,因而对名牌产生负效应。因此,应当鼓励扶植生产名牌产品的企业实行优势扩张,要提倡“筑巢引鸟”的办法,到外地搞销售机构或建大楼、百货商场,工商结合,另一方面“借鸡生蛋”,通过优势扩张,扩大名牌效应,扩大名牌辐射面。
第五、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就是要求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通过推荐上海名牌产品,通过工商贸结合,共同开拓市场。同时深入开展打假治劣活动等,保护、鼓励、培育名牌产品的发展,为名牌的长盛不衰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护名牌产品声誉不受损害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一方面企业本身要倍加爱护,不能因忽视质量等自毁声誉;另一方面政府也要严加保护,以鼓励名牌的发展。
第六、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要有奋力拼搏、艰苦奋斗、开创新局面的精神,要有创业精神、改革精神和“扩张”精神,促使名牌扩张,企业扩张,把企业搞大,把名牌搞成“中国第一,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