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国际标准抓好质量管理
宝钢集团企业开发总公司 鲍昌
包装作为产品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市场信誉。宝钢工业公司包装分公司作为宝钢集团企业开发总公司内直接为主生产作业线配套服务的单位,在承担宝钢三大成品一一冷轧、热轧、钢管产品的包装及包装材料的制作任务中,始终十分重视包装质量,建立了专检为主,自检为辅,专检同自检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使宝钢产品包装质量稳步提高。尤其在宝钢开展贯彻ISO9000国际标准系列中(简称贯标工作),他们把贯标作为质量管理的中心工作,按照ISO9000标准系列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包装分公司的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使包装质量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通过了世界权威机构英国BSI公司的认证。
一、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做好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是质量管理的基础
开展贯标工作的实质是企业能建立一个完整的保证连续生产出合格产品的有效运行的质量保证体系,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深化。在影响产品质量的诸多因素中,人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包装分公司的人员,主要是征地工、家属工及少量的技校生和劳务工,整体文化素质较低,质量意识较为薄弱,并且许多新进职工对大生产的管理方式还不太适应,为此,他们把职工的质量教育培训作为工作的重点,每年都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加以实施。
一是抓技术骨干的培训。质量管理员承担着质量管理的基础职能,他们既是质量管理的组织实施者,又是推进监督者。这家公司舍得下本钱,采取外委培训的方法,让他们接受最新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拓思路和眼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如1994年10月他们得知北京将举办一个较高级的ISO9000标准学习班后,马上选派了两名骨干报名参加。当时正值钢管ISO9001初审,为了不影响工作,公司经理特批他们飞机来回。目前,公司质量控制部门的职能人员和主管质量的副经理都参加了质量监督管理岗位的培训,并取得了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证书;有12人18次参加了各种类型的贯标和内部审核员的培训。
二是抓作业长培训。作业长是宝钢的“小厂长”。作为作业同管理的结合者,是活跃在生产第一线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包装分公司在贯彻作业长制的同时,成立了作业长研修会,定期组织作业长研讨交流,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请优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举办各类讲座,组织作业长学习;把现职和后备作业长送到宝钢(集团)公司教委参加作业长资格培训。目前包装分公司已有15人取得了宝钢(集团)公司颁发的作业长资格证书,使他们成为基层质量管理的中坚。
三是抓全员的质量意识培训。他们利用各生产厂年修的机会,对全体员工进行ISO—9000标准的普及教育,使职工都了解贯标认证的意义,明确每个员工在贯标认证中应该如何去做;并进行程序文件、岗位规程、岗位职责、安全操作方法、作业要领、管理项目等的再培训;他们把贯标基本常识印成小册子,全体职工人手一册,要求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强化记忆,并且不定期地采取口答、笔试等形式,抽查职工的学习情况。通过这些手段,在全厂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无形中对全体职工都形成了压力,使他们自觉提高质量意识和岗位技能。
二、建立并完善质量体系文件是重要的质量保证手段
这家公司的领导深知,为了求得一种稳定的、持续的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必须变“人治”为“法治”,实现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事事有法可依、件件有章可循,避免因随心所欲造成质量失控,保持质量体系的稳定性。目前,包装分公司的文件和规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包装分公司程序文件,是规定包装分公司总体质量活动方法和要求的文件。即按照ISO9002的要求并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包括管理职责、文件和资料控制、过程控制、检验和试验、不合格晶的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培训、质量记录的控制等九个要素十二个文件。程序文件还明确了质量活动的组织分工、工作流程,应采用的文件、资源和控制方法等。
二是各包装站支撑性程序文件。即以包装分公司程序文件为依据,根据各包装站不同工艺要求所制订的程序文件,作为分公司程序的补充和细化,包括各站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前年,首批出口美国的油井管因丝口锈蚀等原因造成了用户退货,使宝钢的油井管面临被逐出国际一级晶市场之外的危险。承担着丝口保护任务的钢管站丁工段的职工通过开展自主管理活动,用压缩空气吹净的方法去除了乳化液。同时把油井管包装作为重点工序,采取连续监控等手段加强工序质量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经归纳总结,制定了《重点工序的质量控制规定》,纳入到钢管站支撑性文件中在全站加以推广,使油井管的包装质量稳步上升,去年1~8月,宝钢出口油井管22434吨,无一起质量异议发生。
三是技术规程。即根据《宝钢企业内部标准》,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满足技术条件的同时,对各包装站提出的具体操作要求及质量基准进行明确规定,它既是生产上的技术规定,又是质量检验的要求。
四是岗位规程。即为全面完成质量、效率、成本、安全等目标,包装分公司对所有岗位按操作项目和操作单元进行划分,从安全、操作要点、作业顺序、质量管理项目和管理水平、信息联系(包括原始记录、台帐等)、异常处理等五个方面作出详细而具体的技术规定,并作为职工上岗、转岗培训的基本教材。
三、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网络,明确质量责任制,是质量管理的关键
经过多年来不断地摸索,他们按贯标的要求已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包装分公司实际的质量管理模式。
公司经理作为整个质量管理的决策者和领导者,负责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以及保证分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落实。质控主管全权代表经理负责日常质量管理。站长和作业长是执行层。质控部门负责责任分解落实后的协调管理。所有这些部门的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和质量职能分配均在文件中加以明确,以避免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同时,生产一线对产品的包装质量负有直接责任,要求他们在生产线上进行自主检查并有效地加强质量基础工作,包括产品缺陷判断,在线返工,原始检查记录。质量控制部门定期对产品质量和各包装站的质量体系进行抽检和审查,除对查出的不合格晶及不符合项进行考核外,并责令受检部门制订和落实纠正措施,同时对多次出现的不符合项,在行政例会上讲评,给予曝光,决不护短。为了达到全面整改的效果,克服抽查的局限性,他们不仅把带有普遍性的不符合项报告至受审部门,而且印发到容易出现同类缺陷的其他部门,达到举一反三,全体重视,审出一条全面整改一遍的效果。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不仅仅是检查,更重要的是追踪和验证整改措施的落实效果,真正形成检验和审查的闭环管理。
推行贯标,带动企业的质量管理,贵在坚持,通过半年一次的内审和不定期的自查等手段不断地挖掘出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迫使质量体系在标准要求和文件规定的轨道上运行。从1993年起他们未中断一次月综合质量分析,各包装站也对本部门的质量情况作月质量分析,并定期由分公司主管经理召开质量例会,经常性地检查、协调,贯彻执行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0标准,常推常进,达到不断完善创新。
他们决心以产品包装实物质量达世界一流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包装分公司的质量体系,以自身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为宝钢创一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