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工干部的价值取向
宝钢综合开发公司 陆克勤
现在我们面临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变革,由此带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价值观念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对政工干部价值观的影响必须正视。同时,政工干部如何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实现自身价值问题也摆在我们面前。下面就政工干部价值取向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对政工工作的几种偏见
偏见之一: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后,认为经济建设压倒一切,实行包和奖,不用抓思想。其表现,不敢大胆地做思想政治工作等。
偏见之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切要按经济规律办事,用经济手段管理就行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政工干部磨磨嘴皮,摇摇笔杆,没有多大作用。其表现,轻视政工干部,轻视思想政治工作。
偏见之三:以管理代教育,以奖惩代疏导。认为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行为科学轨道就行了。其表现,某些政工干部想改行,甚至认为晚改行不如早改行。
偏见之四:“认为马列主义解决不了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不能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情况。”持这种观点的人,动摇自己的信仰。其表现,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
偏见之五:“十年青工变高工,十年销售变富翁,十年当官一场梦,十年政工一场空。”这虽然是社会上的顺口溜.但对政工干部来说,容易产生压抑心理和失落感。其表现,有的政工人员认为前途未卜,干政工吃亏。
偏见之六:《条例》规定了企业内部机构可以自行设计后,某些企业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不根据实际需要,合并、精简,甚至取消政工部门。其表现,政工干部认为自己没有法定的位子。
二、产生偏见的原因
分析上述偏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是思想跟不上改革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认识滞后于改革开放形势,把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金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贬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看不到在指导经济活动时人的活跃因素,忽视了人仍然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主体的价值所在。这就必然产生轻视思想政治工作,轻视政工干部的现象。
二是在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的过程中,把政工工作摆在从属的地位,低估了政工干部工作的价值。思想政治工作有相对独立性,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不是一种立竿见影式的即时反映。
三是政工干部某些应该转移的权力被误解为权力缩小,对政治工作“左”的一些提法和错误认识,还没有全面正确地转变过来。
四是某些企业在操作上赶风头、撵浪头,对思想政治工作忽儿强调,忽儿放松,造成政工机构和人员一会儿精简,一会儿充实,一会儿撤销,一会儿合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工干部的工作和威信。
五是有些企业政工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在理论上含糊不清,在操作上敷衍应付,掌握不好方法和节奏,思想政治工作做得不深不细,效果不佳,影响了政工干部的威信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
三、坚持政工干部正确价值取向的对策
从上述偏见和原因的分析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握政工干部的价值取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工干部是共产主义事业的中坚分子,是党的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加强政工干部队伍思想建设,不仅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们认为,要坚持政工干部的价值取向:
一是要理顺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工干部不能以市场行为为唯一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是以经济利益为动力的,市场交换双方都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市场行为的这种利己性,不能作为政工干部的唯一价值取向。事实上,人总是在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的过程中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的,企业政工干部尤其是如此。作为一个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战士也不应该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只有从这个世界观的高度来定位政工干部的价值取向,才能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与个人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才能不为名、利、钱、权所困扰。如果仅以市场经济行为作为政工干部的唯一价值取向,囿于政工干部个人利益得失,就必然会导致政工干部的人格“商品化”。
二是要转变观念。企业政工干部既要坚持企业社会主义方向,又要服务现实。政工干部的工作不仅与职工有联系,而且与企业每项工作有联系。这种联系应该由原来的“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统帅地位,转到“服从”、“服务”的地位;应该由原来的独揽企业权力转变为“保证”、“监督”的职能。要实现这一观念的转变,必须明确过去的“突出政治”、“政治挂帅”等提法,是偏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左”的提法。因此,在新形势下,政工干部应该明确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是结合服务的关系,要牢牢树立政治工作服务经济工作的观念。而且,某些权力的转移和地位的变化,有利于政工干部更好地做好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确保经济工作顺利进行。政工干部应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使企业大船沿着正确方向快速前进。政工干部的价值,只有与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步才能得到实现。
三是要找准位置。我国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变过程中,企业股份合作制进一步推行,在股份合作制企业中,政工干部尤其要找准自己的位置。首先要认识股份合作制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轻视不得、动摇不得、放松不得的极端重要性。我们认为政工干部在企业中,不是要一个坐位,而是要找到与生产相结合的参与、渗透的位置,也就是工作要到位。要工作到位,必须思想上定好向,组织上定好位,制度上定好责。要从实际出发搞好政工机构和人员的设置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政工干部应该是领导者、组织者,并且树立好形象。在生产经营上,做到参与不干预,保证不包办,监督不对立。在经济活动中也必须能说上话、伸上手、使上劲。总之在实际工作中,要解放思想,放宽路子,深入生产实际,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众,以人为本,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探索在股份合作制企业中适应、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政工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说到底,政工、政工,要有真功。有了真功,位置易找、位置易到。因此,政治工作者要不断完善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一个称职的政工干部不仅要学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还应该懂得本企业的有关业务管理知识,应该成为复合型干部。同时又是热爱本职、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互助、开拓进取、智能双全,因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总之与事业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宽广胸怀又高风亮节的这样的一种风度,才是政工干部正确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