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增强联社实力的战略措施
伍向煦
广东省二轻系统各级联社按照“兴办经济实体,增强经济实力,强化服务功能”的方针,在迈出改革新步伐的过程中,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来增强联社的实力。广东省二轻工业的总产值中五分之二是通过出口来实现价值的;固定资产建设资金有一半是通过利用外资解决的;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总值有一半左右是直接或间接进口的。今后,各级二轻联社向集团化、多元化、实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一般都要打开国内外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类资金,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这是因为:
一、世界市场迅速扩大。195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为607亿美元,1960年为1283亿美元,1970年为3153亿美元,1980年为2万亿美元,1994年为40600亿美元。1994年我省二轻系统外经总产值才182亿元,仅占世界出口额的万分之六。此外,1993年全世界国际服务贸易总额10300亿美元。
二、世界上可到别国赚取利润的游资已超过数万亿美元。据美国俄亥俄大学海外华人问题研究中心估计,海外华人散布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人数大约有5500多万人,而且大部分祖籍是广东人,拥有流动资产2万亿美元,生产总值最少有5千亿美元,华人资本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各国。技术力量则主要在北美洲。1994年《福布斯》在香港出版的中文版宣布港台以及东南亚华人富豪财产的排名榜:(1)香港的李嘉诚70亿美元;(2)郭炳湘兄弟65亿美元;(3)台湾省的蔡万霖63亿美元;(4)印尼的林绍良60亿美元;(5)马来西亚的郭鹤年60亿美元;(6)香港的李兆基59亿美元;(7)马来西亚的林梧桐50亿美元;(8)印尼黄奕聪49亿美元;(9)台湾省的吴东进兄弟48亿美元;(10)印尼的彭云鹏45亿美元。
中国大陆与港台澳不仅在经济上有互补性,而且在文化上也有共同的渊源,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散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大多数有一颗爱国心,关心祖国、关心家乡,想对祖国和家乡经济建设作出贡献.加之看好中国市场,乐于回国投资,回乡光宗耀祖;华人科学家、技术人员更乐意将其擅长的科学技术、一技之长向中国传播,而且越老越思乡,有较浓厚的亲情、乡情、友情。这些对华人经济的崛起、广东经济的起飞都会有积极的作用。
美国、韩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等等国家的厂商来广东开展合资经营等业务的为数也很多。
三、二轻开展外向型经济业务,有利于扩大产出,改进生产方法,提高技术水平,改变经济结构,引进先进的生产方法、管理办法、竞争意识,为国家创造外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在国内市场的信誉。
四、开展“三来一补”业务,有利于小穷亏企业克服生产发展的困境,为国家收入大量的外汇、工缴费,增加就业机会,大批职工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得到迅速提高,逐步了解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和有关信息,开拓多元化的出口市场。通过“三来一补”还可以解决更新设备、购买原材料的资金来源。“三来一补”业务促进广东二轻的出口总值从1986年起一举由全国第三位跃居第一位。
虽然,当前汇率、税率、利率的变化,不利于扩大出口;对外商投资的中小型项目优惠减少,增加了利用外资难度。但是,要看到目前二轻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售价,只相当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售价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五分之二的二轻企业已开展了出口产品、“三来一补”合资经营等业务,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可见,广东二轻发展外向型经济,壮大自己,总的前景是好的。
当前,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优先发展领域中,与二轻直接有关的是:鼓励举办能够引进先进技术,改善产品性能,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企业技术经济效益或者产品填补空白,并适应市场需求的项目;鼓励举办能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提高产品档次,扩大产品外销,增加出口创汇的项目;鼓励举办能够综合利用资源和再生资源的新技术、新设备项目;对于金融、商业、外贸、物资流通等服务贸易领域,有限度、有步骤地逐步对外扩大开放。
对于那些涉及国家安全、有损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污染环境的项目,则禁止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