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
发行时间:1995-10-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

最近,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问题作了重要讲话,内容如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毕竟是前所未有的事业。因此,要保证改革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在更深刻的层次上把握新体制的框架和特征。

第一,关于所有制结构问题。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是我国所有制关系的基本格局,也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内容。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在质和量两方面的规定;非国有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如何才能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下的多种实现形式如何发展?这些重大问题,都需要有预见并提出正确的政策措施。

第二,关于企业制度问题。现代企业制度要做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在需要认真研究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操作性意见。比如,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何解决,企业领导集团如何产生,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及活动方式,以及企业内部的财会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分配制度、保障制度的具体改革办法等等,也都需要深入地进行研究。

第三,关于市场体系建设问题。如何进一步加速市场体系建设和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连锁经营,实现零售商业的第二次革命;大力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和法律制度、整顿流通秩序;发展资本、劳动力、土地、科技、信息等要素市场,规划好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发展集团化,国际化,内外贸结合,一、二、三产业结合的综合商社等等,都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

第四,关于宏观管理体制的问题。如何把宏观调控权集中到中央的同时,有效发挥地方的经济调节作用,把地方经济搞得更好;如何建立财政、金融等主要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动作关系?如何实施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专业银行如何过渡到商业银行?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宏观间接调控体系就建立不起来。

第五,关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当前最大的难点是社会保障长期没有积累或积累很少,国家财力有限,我们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比较长期的过渡的办法,比如,如何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社会统筹和个人缴费如何结合,收缴比例多少合适,保险基金的计发和保值增值等等,都需要深入研究。

第六,关于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问题。据统计,全国农业劳动人口4.5亿人,其中转移到乡镇企业1.2亿人,其余3.4亿人中,还有一亿多人是剩余劳动力。据公安部门统计,已进入城市务工、经商和提供劳务的农村人口就有3975万人,如加上没有申报临时户口的,城市流动人口有7000多万人。怎样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又不损害或尽可能少地影响农业的发展。减少耕地滥占滥用,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解决的课题。加快小城镇建设,可能是一个好的路子。各地可以研究,是农业人口大量迁徙、外出打工好,还是吸收大城市的一些产业转移到本地区,结合小城镇建设,就地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好。

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
发行时间:1995-10-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

最近,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问题作了重要讲话,内容如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毕竟是前所未有的事业。因此,要保证改革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在更深刻的层次上把握新体制的框架和特征。

第一,关于所有制结构问题。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是我国所有制关系的基本格局,也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内容。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在质和量两方面的规定;非国有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如何才能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下的多种实现形式如何发展?这些重大问题,都需要有预见并提出正确的政策措施。

第二,关于企业制度问题。现代企业制度要做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在需要认真研究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操作性意见。比如,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何解决,企业领导集团如何产生,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及活动方式,以及企业内部的财会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分配制度、保障制度的具体改革办法等等,也都需要深入地进行研究。

第三,关于市场体系建设问题。如何进一步加速市场体系建设和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连锁经营,实现零售商业的第二次革命;大力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和法律制度、整顿流通秩序;发展资本、劳动力、土地、科技、信息等要素市场,规划好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发展集团化,国际化,内外贸结合,一、二、三产业结合的综合商社等等,都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

第四,关于宏观管理体制的问题。如何把宏观调控权集中到中央的同时,有效发挥地方的经济调节作用,把地方经济搞得更好;如何建立财政、金融等主要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动作关系?如何实施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专业银行如何过渡到商业银行?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宏观间接调控体系就建立不起来。

第五,关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当前最大的难点是社会保障长期没有积累或积累很少,国家财力有限,我们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比较长期的过渡的办法,比如,如何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社会统筹和个人缴费如何结合,收缴比例多少合适,保险基金的计发和保值增值等等,都需要深入研究。

第六,关于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问题。据统计,全国农业劳动人口4.5亿人,其中转移到乡镇企业1.2亿人,其余3.4亿人中,还有一亿多人是剩余劳动力。据公安部门统计,已进入城市务工、经商和提供劳务的农村人口就有3975万人,如加上没有申报临时户口的,城市流动人口有7000多万人。怎样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又不损害或尽可能少地影响农业的发展。减少耕地滥占滥用,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解决的课题。加快小城镇建设,可能是一个好的路子。各地可以研究,是农业人口大量迁徙、外出打工好,还是吸收大城市的一些产业转移到本地区,结合小城镇建设,就地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