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重视三个坚持促进二轻集体工业健康发展
发行时间:1995-10-20
网站编辑:季龙
来源:研究所

重视三个坚持促进二轻集体工业健康发展

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会长  季龙

我国经济改革的取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真正使企业充分具有内在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在集体工业企业的深化改革中,怎样建立与集体经济性质和特点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要认真深入研究。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把集体企业办成真正的群众性的集体经济组织

要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不能只讲“市场经济”而忽视“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这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都有很多论述,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他说:“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按照这个方向走,“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9、138页)。邓小平同志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共性与在中国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性的统一。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一直重视发展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公有制经济,他为当时在上海创办的《中国合作经济报》题词:“积极支持合作经济,引导群众共同致富。”到中央工作后很多讲话都要讲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我们应该广泛宣传邓小平、江泽民同志有关这方面的指导思想,促进集体工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集体资产神圣不可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民主管理,由它的全体劳动者选举和罢免管理人员,决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上述这些规定并未改变,但有些地方执行中不很严肃。我们要坚决维护宪法。

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是对宪法的进一步具体规定。它明确了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集体企业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组织,其主要特征是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实行共同劳动,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明确了集体企业应当遵循的原则是:自愿组合、自筹资金,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民主管理,集体积累、自主支配,按劳分配、入股分红。《条例》还强调了集体企业应当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走互助合作、共同富裕的道路……。

按集体经济性质和特点办企业,必须全面贯彻《宪法》、《条例》和现行的各项政策、法规,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近些年来,有些地方对这个问题有所忽视,有些地方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最近有些地方反映,某市决定将一个集体所有制企业并入国有企业,而这个集体企业的资产一部分是从集体联社借的。在会上市联社代表要求归还集体企业财产特别是联社借款,当时主持会议的领导发人深思的提问:你提出还款的根据是什么?答:根据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又问:《条例》是什么时候颁发的?答:1991年9月颁发,1992年1月1日实施的。这时主持会议的领导竟说:“那是南巡讲话前的文件,我们现在是按南巡讲话精神办事”。就这样拍板定案了,而应归还的集体资财却不了了之。有些地方比较注意学习文件,知道南巡谈话,根本未说这个问题。而且知道《条例》是宪法的具体规定.1993年修改宪法时对“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的规定并没有改变,因而依法据理力争,解决了问题。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条例》,理直气壮地维护集体经济的合法权益。

第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逐步理顺产权关系和规范现代企业制度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出原则要求。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和要求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句话。“对现有城镇集体企业”提出了“也要理顺产权关系,区别不同情况可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或合伙企业,有条件的也可以组建为有限责任公司。少数规模大、效益好的,也可以组建为股份有限公司或企业集团。”这就要求我们对现有集体企业,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排队,因厂制宜,采取不同形式.一厂一策,帮助企业寻求一条生存发展的路子。从各地的实践看,集体企业如何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可以照抄的模式。搞不好,还是“二国营”,或者与私营混同。怎么办?路要自己走出来,只能从实践中来。去年9月,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在兰州召开理论研讨会,集中研究了明晰产权和推行股份合作制的问题。要明晰产权、推行股份合作制的意见是一致的。但在存量资产要不要量化到人的问题上就不一致了。还有人主张淡化所有制,国有、集体、私有都混到一起,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就行,我感到有些鼓励私有化的味道。有人说,理论探讨会,不需要做结论,百家争鸣嘛!就是这个“百家争鸣”四个字把我提醒了。我觉得不需要做结论的意见是对的,但“百家争鸣”的原则是不能违反国家宪法和国家法律的。只要不违反,就是正常的,不但允许,而且鼓励。“淡化所有制”的提法,是同国家宪法、国家法律的要求相违背的。同年12月,中南地区在南宁召开轻工集体经济理论研讨会,也是讨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对推行股份合作制是肯定的,对存量资产量化到人的问题仍有争论,多数同志主张拿出一部分资产(不超过50%)量化,是虚化,只作为分红依据,不改变所有制;也有一些同志主张实化,把存量资产量化到人,归职工个人所有,做到真正的产权明确。这两种意见,现在还在争论。

目前集体工业的形势,总的说是好的,生产和出口创汇的增长都很快,问题是利润下降,企业的亏损面大,停工、半停工、发不出工资的企业不少,影响到集体工业的巩固发展和社会安定。我们既要报喜.也要报忧,要多为基层企业排忧解难,为他们说话。我写了一篇《对轻工集体经济面临形势的思考》,已在《中国集体工业》杂志第3期上发表。这是当前工作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应当引起各级领导、实际工作者和理论界的严重注意。

当前,要十分重视企业管理。深化改革,改制、改组、改造是很重要的,但加强企业管理也不可忽视。这就是说,“三改一管”要一起抓起来。目前,轻工集体企业亏损面大的原因很多,管理混乱,制度松弛,浪费现象严重是一个重要方面。

改革是企业管理的动力,改革为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而企业管理的进步又促进了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要按照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去改进管理,管理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没有科学的、严格的企业管理和规范的规章制度,改革的成果是不能巩固的。许多集体企业在深化改革中的强化企业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青岛海尔集团就是一个实例。他们坚持走名牌效益型发展道路。这是一个集体所有制的企业集团。1991年提出向管理要高质量、高效益,创立和推行了科学管理。他们对每天、每人、每件事进行清理、控制,这一管理方法可概括为:“总帐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该厂管理十分严格,小到一扇玻璃窗,一台消防器材,厂区道路、花草、树木都有“负责人、检查人”的牌子,现场管理水平是相当高的。该厂由于在改革中强化管理工作,在没有新的投入的条件下,1992年、1993年的销售收入年增速度分别为44.8%和105%;利润的增幅则达到63 .1%和301%,两年时间翻两番。1994年销售收入和利润又比1993年增加了94 .8%和170%。在全国集体工业企业中还有许多好的、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要认真总结,大力宣传,结合各地企业的实际情况组织推广,这对扭转当前集体工业企业的亏损和困难是会取得实效的。

重视三个坚持促进二轻集体工业健康发展
发行时间:1995-10-20
网站编辑:季龙
  
来源:研究所

重视三个坚持促进二轻集体工业健康发展

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会长  季龙

我国经济改革的取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真正使企业充分具有内在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在集体工业企业的深化改革中,怎样建立与集体经济性质和特点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要认真深入研究。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把集体企业办成真正的群众性的集体经济组织

要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不能只讲“市场经济”而忽视“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这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都有很多论述,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他说:“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按照这个方向走,“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9、138页)。邓小平同志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共性与在中国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性的统一。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一直重视发展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公有制经济,他为当时在上海创办的《中国合作经济报》题词:“积极支持合作经济,引导群众共同致富。”到中央工作后很多讲话都要讲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我们应该广泛宣传邓小平、江泽民同志有关这方面的指导思想,促进集体工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集体资产神圣不可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民主管理,由它的全体劳动者选举和罢免管理人员,决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上述这些规定并未改变,但有些地方执行中不很严肃。我们要坚决维护宪法。

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是对宪法的进一步具体规定。它明确了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集体企业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组织,其主要特征是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实行共同劳动,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明确了集体企业应当遵循的原则是:自愿组合、自筹资金,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民主管理,集体积累、自主支配,按劳分配、入股分红。《条例》还强调了集体企业应当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走互助合作、共同富裕的道路……。

按集体经济性质和特点办企业,必须全面贯彻《宪法》、《条例》和现行的各项政策、法规,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近些年来,有些地方对这个问题有所忽视,有些地方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最近有些地方反映,某市决定将一个集体所有制企业并入国有企业,而这个集体企业的资产一部分是从集体联社借的。在会上市联社代表要求归还集体企业财产特别是联社借款,当时主持会议的领导发人深思的提问:你提出还款的根据是什么?答:根据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又问:《条例》是什么时候颁发的?答:1991年9月颁发,1992年1月1日实施的。这时主持会议的领导竟说:“那是南巡讲话前的文件,我们现在是按南巡讲话精神办事”。就这样拍板定案了,而应归还的集体资财却不了了之。有些地方比较注意学习文件,知道南巡谈话,根本未说这个问题。而且知道《条例》是宪法的具体规定.1993年修改宪法时对“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的规定并没有改变,因而依法据理力争,解决了问题。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条例》,理直气壮地维护集体经济的合法权益。

第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逐步理顺产权关系和规范现代企业制度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出原则要求。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和要求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句话。“对现有城镇集体企业”提出了“也要理顺产权关系,区别不同情况可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或合伙企业,有条件的也可以组建为有限责任公司。少数规模大、效益好的,也可以组建为股份有限公司或企业集团。”这就要求我们对现有集体企业,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排队,因厂制宜,采取不同形式.一厂一策,帮助企业寻求一条生存发展的路子。从各地的实践看,集体企业如何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可以照抄的模式。搞不好,还是“二国营”,或者与私营混同。怎么办?路要自己走出来,只能从实践中来。去年9月,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在兰州召开理论研讨会,集中研究了明晰产权和推行股份合作制的问题。要明晰产权、推行股份合作制的意见是一致的。但在存量资产要不要量化到人的问题上就不一致了。还有人主张淡化所有制,国有、集体、私有都混到一起,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就行,我感到有些鼓励私有化的味道。有人说,理论探讨会,不需要做结论,百家争鸣嘛!就是这个“百家争鸣”四个字把我提醒了。我觉得不需要做结论的意见是对的,但“百家争鸣”的原则是不能违反国家宪法和国家法律的。只要不违反,就是正常的,不但允许,而且鼓励。“淡化所有制”的提法,是同国家宪法、国家法律的要求相违背的。同年12月,中南地区在南宁召开轻工集体经济理论研讨会,也是讨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对推行股份合作制是肯定的,对存量资产量化到人的问题仍有争论,多数同志主张拿出一部分资产(不超过50%)量化,是虚化,只作为分红依据,不改变所有制;也有一些同志主张实化,把存量资产量化到人,归职工个人所有,做到真正的产权明确。这两种意见,现在还在争论。

目前集体工业的形势,总的说是好的,生产和出口创汇的增长都很快,问题是利润下降,企业的亏损面大,停工、半停工、发不出工资的企业不少,影响到集体工业的巩固发展和社会安定。我们既要报喜.也要报忧,要多为基层企业排忧解难,为他们说话。我写了一篇《对轻工集体经济面临形势的思考》,已在《中国集体工业》杂志第3期上发表。这是当前工作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应当引起各级领导、实际工作者和理论界的严重注意。

当前,要十分重视企业管理。深化改革,改制、改组、改造是很重要的,但加强企业管理也不可忽视。这就是说,“三改一管”要一起抓起来。目前,轻工集体企业亏损面大的原因很多,管理混乱,制度松弛,浪费现象严重是一个重要方面。

改革是企业管理的动力,改革为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而企业管理的进步又促进了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要按照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去改进管理,管理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没有科学的、严格的企业管理和规范的规章制度,改革的成果是不能巩固的。许多集体企业在深化改革中的强化企业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青岛海尔集团就是一个实例。他们坚持走名牌效益型发展道路。这是一个集体所有制的企业集团。1991年提出向管理要高质量、高效益,创立和推行了科学管理。他们对每天、每人、每件事进行清理、控制,这一管理方法可概括为:“总帐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该厂管理十分严格,小到一扇玻璃窗,一台消防器材,厂区道路、花草、树木都有“负责人、检查人”的牌子,现场管理水平是相当高的。该厂由于在改革中强化管理工作,在没有新的投入的条件下,1992年、1993年的销售收入年增速度分别为44.8%和105%;利润的增幅则达到63 .1%和301%,两年时间翻两番。1994年销售收入和利润又比1993年增加了94 .8%和170%。在全国集体工业企业中还有许多好的、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要认真总结,大力宣传,结合各地企业的实际情况组织推广,这对扭转当前集体工业企业的亏损和困难是会取得实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