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朱镕基副总理谈企业改革与管理
发行时间:1995-08-20
网站编辑:朱镕基
来源:研究所

加强企业管理

朱镕基副总理谈企业改革与管理

前不久,朱镕基副总理与出席全国企业管理工作会议部分代表进行了座谈,听取了部分企业代表的汇报发言并讲了话。

朱镕基副总理在谈到经济形势和任务时指出,去年改革和经济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经济形势总的是好的,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通货膨胀比较严重。因此,抑制通货膨胀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的企业管理、企业改革工作必须明确抑制通货膨胀是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他指出,企业的负责同志,不仅要懂微观的企业管理,而且都应该懂一点宏观,否则你就不是好厂长。

朱镕基副总理在谈到企业改革时指出,今年企业改革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取得实效。去年把宏观改革作为重点,今年还要继续进行一系列的宏观改革,但是我们要把重点逐步转移到企业改革上来。

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企业改革的《决定》,全面阐述了现在和将来企业改革正确的思路、正确的指导思想。必须全面、正确、准确地理解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具体体现在十六个字上,叫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它是全面的,因此我们执行也应该是全面地正确地去贯彻执行。由于理解得不全面,因此在贯彻执行中有的地方和企业把过多精力和注意力放到搞股份制、搞产权关系方面,不是不要明晰产权,也不是不要搞股份制、公司化,但这些根据《决定》精神,是要进行“有益的探索”,要进行试点,不能刮风。当前我们要坚持几十年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经验,不能把它丢掉。

关于当前的企业改革、企业管理,党中央领导同志都有明确指示。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四中全会上指出,搞好国有企业,“关键是政企分开,搞好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江泽民同志到天津视察,对搞好国有企业又讲了五条:第一条,必须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第二条,要抓技术改造。第三条,必须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第四条,政府为企业排忧解难。第五条,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李鹏同志讲,搞好企业的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个好的产品,一个好的机制”。这些都是非常正确的,针对性很强的企业改革指导方针,按照这些去做,就会做出实效。

在搞好企业转机改制过程中,减人增效和兼并破产这两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保持公有制为前提条件下,通过社会保险,建立起企业裁人机制、破产机制,这样,国有企业就有了动力。只要把职工安置好,就大胆地破。但也不能乱破,要经过有关部门和主管银行批准,不能赖债。破产以后的职工妥善安置,也只能发基本生活费,这个工作比较难做,但如果不形成这个机制,国有企业都吃大锅饭,是绝对办不好的。兼并企业,要把这个企业的债务认下来,但可以分几年偿还,在偿还期间也可以区别具体情况减息、停息,人民银行正在制订具体细则。

中央和国务院明确企业改革由经贸委牵头,要把改组、改制、改造结合在一起,狠抓机制转变,狠抓技术改造,狠抓质量,狠抓企业内部管理。当务之急,是抓机制转换。国务院花很大力量制订了《转机条例》和《监管条例》,但是落实不好,政企分开的问题没有解决,企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没有落实,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没有人管怎么行?首先要落实政企分开、企业转换机制14条,国有大企业的监管制度要逐步地建立起来。严格地实行企业的自负盈亏,让厂长把责任担负起来,给他以充分的自主权,叫他眼睛向内,严格内部管理,很好地研究市场,企业效益就会上去。

朱镕基副总理谈企业改革与管理
发行时间:1995-08-20
网站编辑:朱镕基
  
来源:研究所

加强企业管理

朱镕基副总理谈企业改革与管理

前不久,朱镕基副总理与出席全国企业管理工作会议部分代表进行了座谈,听取了部分企业代表的汇报发言并讲了话。

朱镕基副总理在谈到经济形势和任务时指出,去年改革和经济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经济形势总的是好的,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通货膨胀比较严重。因此,抑制通货膨胀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的企业管理、企业改革工作必须明确抑制通货膨胀是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他指出,企业的负责同志,不仅要懂微观的企业管理,而且都应该懂一点宏观,否则你就不是好厂长。

朱镕基副总理在谈到企业改革时指出,今年企业改革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取得实效。去年把宏观改革作为重点,今年还要继续进行一系列的宏观改革,但是我们要把重点逐步转移到企业改革上来。

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企业改革的《决定》,全面阐述了现在和将来企业改革正确的思路、正确的指导思想。必须全面、正确、准确地理解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具体体现在十六个字上,叫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它是全面的,因此我们执行也应该是全面地正确地去贯彻执行。由于理解得不全面,因此在贯彻执行中有的地方和企业把过多精力和注意力放到搞股份制、搞产权关系方面,不是不要明晰产权,也不是不要搞股份制、公司化,但这些根据《决定》精神,是要进行“有益的探索”,要进行试点,不能刮风。当前我们要坚持几十年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经验,不能把它丢掉。

关于当前的企业改革、企业管理,党中央领导同志都有明确指示。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四中全会上指出,搞好国有企业,“关键是政企分开,搞好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江泽民同志到天津视察,对搞好国有企业又讲了五条:第一条,必须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第二条,要抓技术改造。第三条,必须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第四条,政府为企业排忧解难。第五条,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李鹏同志讲,搞好企业的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个好的产品,一个好的机制”。这些都是非常正确的,针对性很强的企业改革指导方针,按照这些去做,就会做出实效。

在搞好企业转机改制过程中,减人增效和兼并破产这两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保持公有制为前提条件下,通过社会保险,建立起企业裁人机制、破产机制,这样,国有企业就有了动力。只要把职工安置好,就大胆地破。但也不能乱破,要经过有关部门和主管银行批准,不能赖债。破产以后的职工妥善安置,也只能发基本生活费,这个工作比较难做,但如果不形成这个机制,国有企业都吃大锅饭,是绝对办不好的。兼并企业,要把这个企业的债务认下来,但可以分几年偿还,在偿还期间也可以区别具体情况减息、停息,人民银行正在制订具体细则。

中央和国务院明确企业改革由经贸委牵头,要把改组、改制、改造结合在一起,狠抓机制转变,狠抓技术改造,狠抓质量,狠抓企业内部管理。当务之急,是抓机制转换。国务院花很大力量制订了《转机条例》和《监管条例》,但是落实不好,政企分开的问题没有解决,企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没有落实,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没有人管怎么行?首先要落实政企分开、企业转换机制14条,国有大企业的监管制度要逐步地建立起来。严格地实行企业的自负盈亏,让厂长把责任担负起来,给他以充分的自主权,叫他眼睛向内,严格内部管理,很好地研究市场,企业效益就会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