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抓住机遇深化联社改革
发行时间:1995-06-20
网站编辑:唐兴基
来源:研究所

抓住机遇深化联社改革

唐兴基

目前,二轻集体联社正面临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深化联社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开创集体工业经济新局面,这是摆在各级联社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正确认识二轻行业现行管理体制的利弊

当前,二轻行业在全国多数地方,仍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统一领导”的管理机构和做法。我们广西二轻行业也是如此。二轻行业的这种管理机构和做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经济体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发展集体工业经济利弊兼有。

(一)政社合署形成的利弊

二轻行业实行政社合署的管理机构和做法,有利于政府对二轻集体经济进行直接的、统一的领导和宏观调控;有利于政府对集体工业企业进行政策、法规的指导和行业管理。对发展集体工业经济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看。这种政社合署的形式。容易造成政社不分,政社责能混淆。以政代社现象时有发生;联社不能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难以独立行使权利和开展社务工作。也没能较好地按集体工业经济的规律办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二轻行业政社合署形成的弊端日趋明显。

(二)二轻集体联社自身体制的利弊

联社是集体工业企业的联合经济组织。几十年来,联社的管理机构基本上还是维持着全国设总社,多数省、市、县设三级联社的格局和“二国营”的行政管理模式。在发展二轻集体工业经济过程中,各级联社以自己的资金为纽带,把众多的集体工业企业联合起来,并在政府、企业、市场之间“铺路架桥”,在协调关系。维护集体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工作,功不可没。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二轻集体联社自身的管理体制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加快发展集体工业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体制僵化。机制不灵。管理薄弱、混乱;二是各级联社及联社各成员企业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分散决策,分散经营。规模小,没有形成整体合力;三是产权模糊,边界不清。联社现行体制的这些弊端,不利于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

二、抓住机遇,深化联社改革,开创集体工业经济新局面

二轻行业及二轻集体联社现行的管理机构和做法,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利少弊多。要开创集体工业经济新局面。就必须坚持全国总社提出的以“兴办经济实体,增强经济实力,强化服务”为中心环节的改革方向,抓住机遇,深化改革。

(一)政社分开

改革二轻行业现行的政社合一体制,真正按照集体工业企业联合经济组织的原则和特点办好联社。这是开创二轻集体经济新局面,加快发展集体工业经济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二轻行业仍维持政社合一的体制,二轻集体联社就难以发挥职能作用。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政社合一的体制。既容易产生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和行业不正之风。又不能较好地按集体工业经济的规律、特点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原则来办事。不利于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

在各级政府进行机构改革的过程中。不管集体工业经济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否撤并,政社在机构和职能上必须分开。作为集体工业企业的联合经济组织,必须按照集体工业经济的规律和特点,独立开展社务工作和经济活动,把联社办成名副其实的集体经济组织,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联社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也是集体工业经济赖以发展的组织保证。

(二)调整机构,转变职能

1.调整机构

抓住机遇,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调整联社及集体工业经济的管理机构,这是开创集体工业经济新局面的组织保证。那么,联社的机构应怎样调整呢?就广西二轻行业的现状而言,省级联社(一级联社)在各地区设的办事处原则上撤销,省、市、县三级联社仍然保留。

联社要兴办经济实体,组建企业集团。兴办经济实体,主要是解决联社自身的生存发展问题。组建企业集团,这是弥补集体工业企业多数处于分散经营,规模小、资金少、竞争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等缺陷,形成合理、高效的规模经济的需要。

2.转变职能

联社职能的转变,从总体上来说,由原来的以行政管理、指导为主,向强化服务功能,加大服务力度方面转变。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发挥“指导、维护、协调、服务”作用,要着重以服务为中心,强化服务功能,改善服务手段,为企业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另一方面,要注重兴办经济实体、增强经济实力。

(三)产权制度改革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现有城镇集体企业,也要理顺产权关系,区别不同情况可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或合伙企业”,为城镇集体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城镇集体工业经济在产权制度上,主要还存在着产权模糊,产权边际不清的弊端,说是“集体所有,合作经营”,实际上是劳动者一无所有。这种状况与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是相悖的。因此,理顺产权关系,建立法人财产制度。就成为联社和集体工业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

联社和集体企业的产权构成大多属于多元化结构,比较复杂,既有联社投入的资产,也有企业集体积累资产和职工入股资产,有些企业还有国家投入的资产。针对此种状况,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做好理顺产权关系的工作。首先,必须继续抓紧做好对联社及集体企业的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合理划分归属,明晰产权,进行法律公证;其次,要建立股份合作制。也就是说,在产权上,必须确立留劳动者的个人所有权,即要把所有权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劳动者个人身上,同时,在共同的生产经营中,又保持一定的公共积累,形成个人所有与集体所有相结合的产权制度。这种产权制度,把个人和集体紧紧地捆在一起,有利于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抓住机遇深化联社改革
发行时间:1995-06-20
网站编辑:唐兴基
  
来源:研究所

抓住机遇深化联社改革

唐兴基

目前,二轻集体联社正面临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深化联社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开创集体工业经济新局面,这是摆在各级联社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正确认识二轻行业现行管理体制的利弊

当前,二轻行业在全国多数地方,仍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统一领导”的管理机构和做法。我们广西二轻行业也是如此。二轻行业的这种管理机构和做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经济体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发展集体工业经济利弊兼有。

(一)政社合署形成的利弊

二轻行业实行政社合署的管理机构和做法,有利于政府对二轻集体经济进行直接的、统一的领导和宏观调控;有利于政府对集体工业企业进行政策、法规的指导和行业管理。对发展集体工业经济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看。这种政社合署的形式。容易造成政社不分,政社责能混淆。以政代社现象时有发生;联社不能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难以独立行使权利和开展社务工作。也没能较好地按集体工业经济的规律办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二轻行业政社合署形成的弊端日趋明显。

(二)二轻集体联社自身体制的利弊

联社是集体工业企业的联合经济组织。几十年来,联社的管理机构基本上还是维持着全国设总社,多数省、市、县设三级联社的格局和“二国营”的行政管理模式。在发展二轻集体工业经济过程中,各级联社以自己的资金为纽带,把众多的集体工业企业联合起来,并在政府、企业、市场之间“铺路架桥”,在协调关系。维护集体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工作,功不可没。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二轻集体联社自身的管理体制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加快发展集体工业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体制僵化。机制不灵。管理薄弱、混乱;二是各级联社及联社各成员企业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分散决策,分散经营。规模小,没有形成整体合力;三是产权模糊,边界不清。联社现行体制的这些弊端,不利于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

二、抓住机遇,深化联社改革,开创集体工业经济新局面

二轻行业及二轻集体联社现行的管理机构和做法,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利少弊多。要开创集体工业经济新局面。就必须坚持全国总社提出的以“兴办经济实体,增强经济实力,强化服务”为中心环节的改革方向,抓住机遇,深化改革。

(一)政社分开

改革二轻行业现行的政社合一体制,真正按照集体工业企业联合经济组织的原则和特点办好联社。这是开创二轻集体经济新局面,加快发展集体工业经济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二轻行业仍维持政社合一的体制,二轻集体联社就难以发挥职能作用。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政社合一的体制。既容易产生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和行业不正之风。又不能较好地按集体工业经济的规律、特点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原则来办事。不利于集体工业经济的发展。

在各级政府进行机构改革的过程中。不管集体工业经济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否撤并,政社在机构和职能上必须分开。作为集体工业企业的联合经济组织,必须按照集体工业经济的规律和特点,独立开展社务工作和经济活动,把联社办成名副其实的集体经济组织,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联社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也是集体工业经济赖以发展的组织保证。

(二)调整机构,转变职能

1.调整机构

抓住机遇,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调整联社及集体工业经济的管理机构,这是开创集体工业经济新局面的组织保证。那么,联社的机构应怎样调整呢?就广西二轻行业的现状而言,省级联社(一级联社)在各地区设的办事处原则上撤销,省、市、县三级联社仍然保留。

联社要兴办经济实体,组建企业集团。兴办经济实体,主要是解决联社自身的生存发展问题。组建企业集团,这是弥补集体工业企业多数处于分散经营,规模小、资金少、竞争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等缺陷,形成合理、高效的规模经济的需要。

2.转变职能

联社职能的转变,从总体上来说,由原来的以行政管理、指导为主,向强化服务功能,加大服务力度方面转变。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发挥“指导、维护、协调、服务”作用,要着重以服务为中心,强化服务功能,改善服务手段,为企业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另一方面,要注重兴办经济实体、增强经济实力。

(三)产权制度改革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现有城镇集体企业,也要理顺产权关系,区别不同情况可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或合伙企业”,为城镇集体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城镇集体工业经济在产权制度上,主要还存在着产权模糊,产权边际不清的弊端,说是“集体所有,合作经营”,实际上是劳动者一无所有。这种状况与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是相悖的。因此,理顺产权关系,建立法人财产制度。就成为联社和集体工业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

联社和集体企业的产权构成大多属于多元化结构,比较复杂,既有联社投入的资产,也有企业集体积累资产和职工入股资产,有些企业还有国家投入的资产。针对此种状况,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做好理顺产权关系的工作。首先,必须继续抓紧做好对联社及集体企业的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合理划分归属,明晰产权,进行法律公证;其次,要建立股份合作制。也就是说,在产权上,必须确立留劳动者的个人所有权,即要把所有权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劳动者个人身上,同时,在共同的生产经营中,又保持一定的公共积累,形成个人所有与集体所有相结合的产权制度。这种产权制度,把个人和集体紧紧地捆在一起,有利于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