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为大工业配套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上海黄浦汽车配件厂
上海黄浦汽车配件厂是一家有六百余名职工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厂房建筑面积10918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412万元,主要设备160余台。生产的产品是为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工程机械等发动机配套的“琥珀’机油、燃油和空气滤清器。近几年来,我厂的干部职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扬长避短,坚持为大工业配套的生产发展方向,制定了依托大集团,发展中间产品的战略,使企业走上了持续稳定发展的道路。尽管近几年来出现原材料,能源大幅度上涨、企业费用支出增加等不利因素,但我厂生产仍然步步上升,效益年年增加。1989年产值达到1151.8万元,比88年增长30.8%,利润达到168.3万元,比88年增长21.6%,销售收入达到1647.9万元,比88年增长52.6%。我厂的人均利税率,劳动生产率,资金利税率等经济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国家一级企业标准,在全国滤清器行业名列前茅。
现在有一种现象,有的企业不愿搞为他人配套的中间产品,认为中间产品没有发展前途。然而,我厂近几年的迅速发展,靠的不是发展高、精,尖的大产品,也不是发展市场上出现的这个‘热’那个‘热’的时髦产品,恰恰靠的是长期生产为别人配套的中阔产晶。
那么,我厂为什么要把发展中间产品作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呢?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思想认识上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曾有一段时期,一些原来搞配套产品的企业纷纷转向搞终端产品。这时,有人也曾劝我们厂搞发动机、摘总成。而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后,认为汽车行业搞终端产品要有一定经济实力和企业规模,我厂是一个集体所有制的小厂,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厂房、设智也差,这些都无法与汽车行业的国营大厂进行竞争。因此,我们必须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量力而行。我厂的滤清器已生产多年,在市场上有一定名望,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该产品在做大、做全、做好方面大有潜力,不会没有前途。如果我们发挥自己的优势,集中精力在滤情器上化功夫,也能搞出名堂来。另外,从国外的汽车行业来看,专业化分工很细,整机厂的零部件都是由许许多多的配套厂来提供。实行专业化分工,这是现代化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厂就确定了背靠企业集团,调整企业配套产品结构,为大工业协作配套的生产发展方向。在最近六年中,汽配行业出现了二次较大的波动,而我们厂产量始终上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使我们体会到集体企业发展中间产品也是大有可为的。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我们的体会是:
一、依托企业集团,调整企业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产品的能级,紧跟汽车工业的新潮流。在八十年代,国际汽车市场对整机整车的要求正朝马力大、耗油少,重量轻、速度快、外型新的方向发展,国内众多的整机整车厂为了跟上国际市场新潮流,纷纷引进新车(机)型新技术、新装配,这对各配套厂提出了同步发展的要求。另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汽车行业形成了许多大型企业集团。面对这一形势,我们深深感到了企业面临的危机。于是,我们果断决策,想法跻身于企业集团,依托企业集团的优势来加快企业产品结构调整,适应汽车工业的新潮流。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先后加入了全国十一家汽拖集团,借大集团信息灵、产品发展快的优势,促进企业加快配套产品滤清器的升级换代。1985年,我们与上海柴油机厂联合设计研制成功具有八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K2640X一1型空气滤清器,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销量也从100只发展到目前10000只。接着,我们得知上海市领导重视大众桑塔纳轿车国产化配套而专门成立协调办公室后,主动前去请战,要求为大众桑塔纳轿车进行国产化配套。为了争取配套成功,我厂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发扬集体企业蚂蚁啃骨头的优良传统,终于开发成功旋装式滤清器,这种产品比过去我厂的传统拆装式具有结构紧凑、装拆方便、性能好,技术能级高的优点,使产品得到了升级换代。目前,我厂已大批量生产新产品,为上海大众桑塔纳进行配套。
由于同大众桑塔纳配套,得到了上级有关方面的支持,我厂以税前还贷的优惠待遇获得307万资淦对企业进行局部改造,从意大利引进了生产专用设备,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
过去,我厂的滤清器主要是为农机配套,配套范围较窄,近几年来,我厂依托企业集团柬扩大产品配套门类。1986年,我们听说上海易初摩托车幸福集团引进生产“幸福”126型摩托车时,就积极试制为摩托车配套的滤清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终于获得成功,争取到了为‘幸福’摩托车配套的业务,开拓了企业产品配套新门类。现在摩托车滤清器的产量已占企业全部产品产量的16%。
二,千方百计满足用户需要,树立企业的声誉。我厂在面临国内汽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采取了优质、低价、热情。周到服务的经营策略,从而赢得了众多制造厂家的信较,配套产品畅销不衰。首先,我们对用户订货不管多少,都是热情接待,尽可能满足用户的需要,那怕只要一只也想法为其生产。对用户的特殊规格要求也尽量给予解决,使用户们感到,要滤清器就到黄浦厂去。第二,为用户试制配套新产品,敢于冒风险。有时,我们为主机厂试制新的配套产品,花了不少代价。然而当我厂试制成功的产品要正式批量生产时,却因主机厂的主机没有试制成功或者其他原因而没有订货。在这种情况下,我厂没有什么怨言,仍与这些用户保持较好的关系,使这些用户很受感动。虽然我厂是吃一些眼前亏,但是,企业声誉大大提高,这些用户今后只要需要滤清器,首先考虑到我厂来订货。第三,经常走访用户,听取意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这已形成制度。第四,以低价优质争取更多的配套任务。1986年我厂为上海易初幸福集团试制摩托车配套的滤清器,以不收试制费、产品价格低和试制速度快的优势中标成功。产品经日本专家认可,确定为“B”级产品,产品贷订量从200只上升到20000只。由于我们厂以优质、低价、热情,周到的服务,使许多主机厂纷纷前柒要求配套,产品销售量在全国滤清器行业占首位。
三、努力扩大配套产品门类,为全社会协作配套。有些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由于供应范围太窄,往往出现‘吃不饱饿不死”的状况。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厂采取的方法,就是努力扩大产品的门类。比如我们采取只要有汽拖集团就想法去参加的策略,不断扩大配套对象和配套门类,目前我厂为全国20多个省、市40多个企业配套,从过去主要为农机配套扩大到汽车,摩托车和工程机械4大门类237个品种。这样可以保证企业生产稳定。“东方不亮西方亮’。去年,汽车,摩托车配套产品订货较多,而今年由于国家重点发展农业和基础工业,汽车,摩托车配套量减少,而农机,工程机械配套量增加很大。由于我厂配套门类多,生产始终能正常进行。由此可见,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切忌不要把供应对象局限一个企业,一个系统范围内,必须要实行全社会的协作配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去年,二轻系统许多集体企业出现产品销售疲软,经济效益滑坡的严峻形势,而我厂仍获得稳定发展。但我们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我厂在五年前提出了企业发展目标的三步设想.第一步背靠企业集团,促进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第二步,搞小联合,以滤清器产品为龙头,形成“琥珀”集团,第三步,争取搞真正的外向型企业。现在,第一步的设想已基本形成,我们已经开始遣第二步,以业外20家小厂组成喷漆、镀锌、冲压件、橡塑件,机械加工,包装等五个加工中心,将自身力量重点放在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上,以增强竞争能力,为下一步发展外向型企业打下基础。我们厂的干部职工有信心按照自己的宏伟规划,脚踏实地努力去奋战。可以预见,我厂将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林松华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