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研究
加强管理 渡过难关
孙晓培 罗 晨
上海轻工局系统现有集体所有制企业65家,职工1.6万人。这些企业中除少数是在手工业合作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老集体外,大多数是在1979年为安置回沪知青和应届毕业、待业青年而创办的新集体。另有71家合作社,200多家‘三产’,职工人数也有1.1万多人。10年来,上海轻工集体经济已经初具规模。1989年底,65家集体厂固定资产原值8,366万元,净值5490万元,为1979年时固定资产原值474.7万元的17.6倍;完成工业总产值21,461.9万元比1988年增长4.56%,为1979年的677%,利润2,535.4万元,比1988年降低14.16%,为1979年的300%,出口值717万元,比1988年增长58.6%。
上海轻工集体经济之所以能在短短的10年里得以发展,很大一个原因是有粮于全民企业的扶持。而这种扶持也带来丁两个问题:第一,给各个行业,扶办厂带来了很大难度,尤其是在当前全民企业自身也困难重重的形势下,这个问题更显得突出。第二,集体企业先天不足,形成对全民扶办厂的依附,由此而处于被动状态。大部分企业处于“吃不饱、饿不死”的状况,缺乏发展后劲。同时还存在着27%的“三无企业”(即无厂房,无资金、无产品和技术,完全靠劳务输出)也无法解决。目前轻工集体企业亏损户增多,亏损额增大,待业工人数增加,一些企业正处于严重困境中.
上海轻工集体企业面临的严重问题,既有历史遗留下来的,也有前进中的困难。要解决这些困难,扭转严峻形势,必须在治理整顿中加强管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一,重视集管中心功能,理顺管理体制。
十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上海轻工集体经济的灵活性、多样性,适应性等优点都有所显示。原以局的几个处室“带一带’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集体经济日益发展的要求。集管中心成立后,便立足于资财、政策这两大管理职能范围,发挥组织管理作用,在贤财方面是局系统集体企业的代表,维护集体企业的合法权益,在政策方面又是轻工集体经济具体政策的制定机构。为丁发挥集管中心管理职能,要大力加强同各行业之间的协调,了解上下左右各个方面的情况,真正站在全局的高度,帮助局制定出集体经济长、中、短发展规划和各项政策。
二,发挥行业作用,调整企业和产品结构
上海轻工集体经济有三个特点:行业性强,依附性大,发展不平衡。其中行业性强是最主要的,所以必须注意发挥行业作用。
局应由集管中心牵头,聚集各行业管理集体的力量,定期分析和研究集体经济的情况,逐步形成双向反馈网络,这既有利于集管中心向局反馈信息的综合性,整体性,有效性,又有利于拟定发展规划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时性。
集管中心加强管理的一个根本着眼点,要帮助各行业对集体经济合理调整企业结构、产品结构。上海制笔零件八厂近两年来,即是在外部环境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产品销售率与经济效益同步上升的势头,除了该厂自身的优势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行业酌重视和支持。制笔公司为帮助该厂老产品保持创优,新产品不断创新,公司发挥行业力量,业内协调,衔接奸零件配套,保证原材料供应和新产品的销售渠道,并在技术上派员指导,优先提供花式品种。这就使制笔零们:八厂及时走出了市场疲软的困境。1989年,该厂工业产值为632.6万元,比1988年增长30%,利润为114.7万元,比1988年增长3.5%,出口值增长90%。
上海轻工局通过集管中心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拟出分类治理目标,充分依靠行业力量
“扶一批,稳一批、并一批”,帮助集体企业共渡难关。
三,集中有限力量,分类治理集体企业
以上海轻工业局集体企业目前结构分析,大致上形成三个三分之一的格局,即独立产品经营为主的企业,为全民扶办厂配套生产为主的企业,完全依附于全民扶办厂,在全民企业混岗生产的企业。这三种类型的企业特点不同,当前面临的困难不同,各自发展的前途不同,我们在组织管理中也有所不同。根据上海市轻工业局‘八五’计划提出的‘优化结构’这一要求,1990年的集体经济管理应该以“优化结构’为着眼点,以“消灭亏损”为近期目标,集中有限力量,分类治理企业。
首先,对有开发新产品和出口创汇能力和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要尽力扶持,帮助它们艄决临时性困难。以达到扶持一点,促动一批之效。
其次,对生产不景气,发展前途渺茫的亏损企业,对劳动力“全部混岗”,管理体制已台并,生产上由全民扶办厂统一安排,经济上由全民扶办厂‘统包’的微利亏损企业’,则由厉扶办厂兼并,制止其继续亏下去,给予新的生路。今年年初我们已经作了这方面的试点工作,效果还是好的。
第三,对一部分以加工配套生产为主,近些年来经济效益还是比较稳定的企业,仍维摘其正常局面。对那共管理体制比较健全,生产相对集中,经济上独立核算的半混岗,混岗企业,则力求提高其为全民企业协作配套的能力。对这类企业可以设想搞“一厂两制”,把它们划归为全民厂的一个车间,产权不变,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这既可以保证短期目标实现,稳住当前轻工集体经济,又有利于中长期目标实施,保证整个轻工集体经济发展后劲,有和于在“优化结构’中形成上海轻工集体经济的新格局。
四、人才培训是轻工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战略任务
从长远着想,当前局可由集管中心牵头在培训集体企业干部(主要是管理人员)方面化大力气。第一,时机已经成熟。经过治理整顿,市场渐趋平稳,轻工生产过热增长的势头也辟了下来。这就为企业的人才培训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时机。第二,集体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管理队伍。轻工系统的集体企业在多年生产经营实践中虽然涌现出了一批有能力有才干的干都入选,但同上海轻工集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仍有很大距离,同今后“轻工业局要迈较大步子’这一要求很不适应。第三,培养集体企业干部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但从轻工局目前实际分析,各行业还顾不上实施这项计划。所以,由集管中心出面,加强这项工作, 既解‘近渴’,又为集体经济的长期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