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集体企业承包审计的探讨
发行时间:1990-06-20
网站编辑:伐璞 赵泉
来源:研究所

经营承包

集体企业承包审计的探讨

       

    承包经营责任制审计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推行企业承包经营,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产生的。集体企业虽然与国营企业同属于公有制经济,同是主体地位,但是资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而且公有化程度也不相同,有的‘两权”可以分离,有的不一定分离.对此,集体企业要不要承包审计,怎样审计,值得研究探讨。我们认为,集体企业既然实行承包经营,也就有必要进行承包审计。通过审计手段,促进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不断完善。但是审计内容和范围要根据集体企业的承包形式进行.

    一、集体企业承包审计的必要性.

    在阐述承包审计必要性之前,先要明确谁是集体企业的发包方。现在上海郊县有的把政府机构——主管局作为集体企业内部承包的发包方,我们认为这是不适当的,应该是主管联社或者是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因为联社是所属成员单位的联合经济组织,有着经济职能和管理职能,可以代表所属集体企业的所有者,是承包企业的发包方。企业是承包方.明确承包双方的关系之后,再来看承包审计的必要性。

    ()从承包双方之间的利益矛盾看,有必要进行承包审计。一个企业实行承包经营,承包双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联社和企业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壮大集体经济。但是整体与局部,长远与短期利益之间会产生矛盾,联社代表所属成员单位的整体利益,发扬互助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但有些企业的承包者却为了片面追求任期目标,弄虚作假,短期行为,违法违纪经营,损害整体利益。去年祟明县联社有一个厂,为了压低利润少交税金,多计材料成本12万元,有一个厂为了虚报任期指标,增加个人所得,故意少提折旧基金5600多元,个人多得1500多元.在此情况下,联社代表所属成员单位的利益必然要对这些企业的经营者进行监督。监督手段之一就是承包审计.

    ()从几年来承包经营的实践和集体企业的管理现状看,有必要通过审计监督来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承包经营以后,企业在供产销,人财物等方面扩大了自主权,增加了活力.这对优化劳动组合,改进企业管理,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等都起了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讲,集体企业管理水平比较低,内控制度不够健全,有些企业无章可依和有章不依的现象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影响着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正常推行。松江县联社有一个厂的产成品仓库,既无专职又无兼职保管员,库存商品白条数抵库占帐面库存数的39%,帐实不符金额达78万多元,半成品仓库失实216万多元。祟明县联社去年对部分企业进行承包审计,发现有些企业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一是故意或无意的调节销售收入和生产成本,造成利润虚假,二是不按制度规定超提工资奖金,虚增成本,三是私设小金库,超发实物,奖金J四是违纪购置控购商品,五是资财管理不严,会计核算不实,帐面帐实不符。

    以上这些问题,无疑对承包指标的确定和考核都是不利的.通过承包审计,可以纠错防弊,抑制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消极现象,促使企业经济行为的合规合法性,可以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健全内控制度,维护集体资财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经济效益和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以承包审计是深化企业改革,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需要。

    ()从承包审计的职能和作用看,联社和有条件的企业有必要设立内审机构减专职人员,开展承包审计。这是田办国家审计机关层次比较高,重点是审计同圾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经济监督部门,集体企业的承包审计,一般都是由联社或企业组织内部审计。企业实行承包经营以后,承包者要管好企业搞活经营,必需要有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办法,这就要运用多种手段强化内部控制制度,严格企业管理。内审机构和专职人员不直接管理生产经营业务,地位比较超脱,他们直接在联社主任或企业负责人领导之下,担负着监督与服务双重职能,按照国家对集体经济的政策法规和承包合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承包企业进行综合性审计监督。通过审计监督可以发挥如下作用。

    1.维护集体资财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企业加强资财管理。确立承包经营责任的前提,必须清理企业的家底,分清债权债负的责任,经营者才有可能承包所有者的资财开展经营活动。集体企业经过清理资财划分归属,家底虽然比较清楚了,但是随着企业的经营活动,资财也会随之变化。去年南汇县联社对一个承包企业进行期初审计,在核实评估资财时发现计算产成品成本价高于销售价,漏列部分原材料,都如实地作了调控。在此基础上,承包双方签订了承包合同,确立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2.协调承包双方和企业、职工的四方利益,发挥承包合同的鉴证监督作用。承包经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测定承包基数。它涉及到发包者、承包者、企业、职工等四者之间分配关系,基数相对合理,分配得当,就可以调动承包者和职工的积极性,确保企业有后劲力量。反之,就会出现承包基数完不成或者大超特超,随之产生新的分配不公。

    由于承包双方所处地位不同,往往在承包基数上讨价还价,难以确定。联社的企业和内审人员就可以站在相对超脱独立的地位,参与承包企业资产评估,对承包合同内容是否完善,承包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相等,以及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等进行审计调查,从而促使承包基数尽量符合实际。改变承包双方讨价还价,鞭打快牛和领导拍板定基数等不合理做法。去年,南汇县五金灯具厂实行抵押承包时,由于基数定得较高,承包者不肯接受。后来经过内审人员调查,发现该厂由于原材料提价和有一批产品式样陈旧需削价处理,会影响企业效益。经过协调,调整了承包基数,使承包双方满意地签订了承包合同。

    承包合同确定了承包双方的经济责任之后,需要有一个部门鉴证和监督。这个鉴证和监督不同于公证和仲裁。公证和仲裁应由国家司法机关承办,集体企业承包合同的鉴证和监督,可以由自己的内审机构承办。鉴证承包企业资财和经济效益的准确性,经济活动的合规合法性,以及承包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合理性。监督承包双方严格执行承包合同。所以这是集体企业承包经营的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有效手段。

    二、怎样对集体企业进行承包审计。

    首先,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由于集体企业开展承包审计的时间还不长,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对审计工作不理解,缺乏审计观念。有的同志对承包合同列入“期初、期中,期满都要经过审计”这一条很反感,要求去掉。有的同志认为审计人员是专门来找差错查伺题的,故意阻绕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为此,要广泛宣传承包审计的目的意义,使人们认识到承包审计不仅是为了查错防弊,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承包双方钓利益,促使承包合同正常腥行。从而使承包审汁成为集体企业实行承包经营中一项必要和正常的工作。

    第二,要立足于服务。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是监督和服务,这两者是辩证的统一,没有监督,就不成具为审计,不讲服务,就得不到被审企业的欢迎和拥护。通过审计,发现企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这是审计监督的基本手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帮助企业化弊为利,优化管理,健康发展,这是服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尤其是集体企业的内审机构更要立足于服务,这样才能戊为承包企业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审计为我要审计。

    当前承包市计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是集体企业面广量多,而内审机构不健全,专职人员量少质低,与深化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要求不相适应。承包审计又不同于其他专项审计,承包合同的内容包括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它是各种审计方法的综合运用。这就要求内审人员政策水平高,业务知识面广,法制观念强,并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对照现状差距很大。从上海郊县城镇集体企业看,有的县联社为了更好发挥服务职能,一方面舍得化力量培训人才,提高内审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运用企业力量,组织审计调查,开展循环审计,交叉审计和联合审计。审计覆盖面就高,效果就好,承包双方和企业职工都很满意。反之,有的县联社审计覆盖面就低,收效差。

    第三,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承包经营责任制需要不断深化完善,那么承包审计就是促进深化完善的一项重要手段。集体企业内部承包经营一般是三个层次,一是企业向主管联社,二是车间或分厂向厂部或总厂的纵向承包,三是优势企业向劣势企业的横向承包。一旦承包责任确立后,承包双方就要严格执行承包合同,并且贯穿于整个承包期。但是执行的好坏,在当前情况下,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内部动力和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当前,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尚需不断健全,特别是外部环境变化较大,价格、财税、信贷等方面的改革尚不配套,国家对集体经济的政策不稳定,都影响承包合同的执行。这就要求内审部门经常对承包者进行客观公正地评审,评审其经营目标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及其主客观因素,考核各层次责任者的经济责任,及时揭露存在的问题,提醒承包者及早考虑对策。并且要把评审工作形成制度,贯穿在执行承包合同的全过程。

集体企业承包审计的探讨
发行时间:1990-06-20
网站编辑:伐璞 赵泉
  
来源:研究所

经营承包

集体企业承包审计的探讨

       

    承包经营责任制审计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推行企业承包经营,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产生的。集体企业虽然与国营企业同属于公有制经济,同是主体地位,但是资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而且公有化程度也不相同,有的‘两权”可以分离,有的不一定分离.对此,集体企业要不要承包审计,怎样审计,值得研究探讨。我们认为,集体企业既然实行承包经营,也就有必要进行承包审计。通过审计手段,促进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不断完善。但是审计内容和范围要根据集体企业的承包形式进行.

    一、集体企业承包审计的必要性.

    在阐述承包审计必要性之前,先要明确谁是集体企业的发包方。现在上海郊县有的把政府机构——主管局作为集体企业内部承包的发包方,我们认为这是不适当的,应该是主管联社或者是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因为联社是所属成员单位的联合经济组织,有着经济职能和管理职能,可以代表所属集体企业的所有者,是承包企业的发包方。企业是承包方.明确承包双方的关系之后,再来看承包审计的必要性。

    ()从承包双方之间的利益矛盾看,有必要进行承包审计。一个企业实行承包经营,承包双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联社和企业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壮大集体经济。但是整体与局部,长远与短期利益之间会产生矛盾,联社代表所属成员单位的整体利益,发扬互助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但有些企业的承包者却为了片面追求任期目标,弄虚作假,短期行为,违法违纪经营,损害整体利益。去年祟明县联社有一个厂,为了压低利润少交税金,多计材料成本12万元,有一个厂为了虚报任期指标,增加个人所得,故意少提折旧基金5600多元,个人多得1500多元.在此情况下,联社代表所属成员单位的利益必然要对这些企业的经营者进行监督。监督手段之一就是承包审计.

    ()从几年来承包经营的实践和集体企业的管理现状看,有必要通过审计监督来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承包经营以后,企业在供产销,人财物等方面扩大了自主权,增加了活力.这对优化劳动组合,改进企业管理,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等都起了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讲,集体企业管理水平比较低,内控制度不够健全,有些企业无章可依和有章不依的现象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影响着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正常推行。松江县联社有一个厂的产成品仓库,既无专职又无兼职保管员,库存商品白条数抵库占帐面库存数的39%,帐实不符金额达78万多元,半成品仓库失实216万多元。祟明县联社去年对部分企业进行承包审计,发现有些企业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一是故意或无意的调节销售收入和生产成本,造成利润虚假,二是不按制度规定超提工资奖金,虚增成本,三是私设小金库,超发实物,奖金J四是违纪购置控购商品,五是资财管理不严,会计核算不实,帐面帐实不符。

    以上这些问题,无疑对承包指标的确定和考核都是不利的.通过承包审计,可以纠错防弊,抑制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消极现象,促使企业经济行为的合规合法性,可以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健全内控制度,维护集体资财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经济效益和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以承包审计是深化企业改革,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需要。

    ()从承包审计的职能和作用看,联社和有条件的企业有必要设立内审机构减专职人员,开展承包审计。这是田办国家审计机关层次比较高,重点是审计同圾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经济监督部门,集体企业的承包审计,一般都是由联社或企业组织内部审计。企业实行承包经营以后,承包者要管好企业搞活经营,必需要有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办法,这就要运用多种手段强化内部控制制度,严格企业管理。内审机构和专职人员不直接管理生产经营业务,地位比较超脱,他们直接在联社主任或企业负责人领导之下,担负着监督与服务双重职能,按照国家对集体经济的政策法规和承包合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承包企业进行综合性审计监督。通过审计监督可以发挥如下作用。

    1.维护集体资财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企业加强资财管理。确立承包经营责任的前提,必须清理企业的家底,分清债权债负的责任,经营者才有可能承包所有者的资财开展经营活动。集体企业经过清理资财划分归属,家底虽然比较清楚了,但是随着企业的经营活动,资财也会随之变化。去年南汇县联社对一个承包企业进行期初审计,在核实评估资财时发现计算产成品成本价高于销售价,漏列部分原材料,都如实地作了调控。在此基础上,承包双方签订了承包合同,确立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2.协调承包双方和企业、职工的四方利益,发挥承包合同的鉴证监督作用。承包经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测定承包基数。它涉及到发包者、承包者、企业、职工等四者之间分配关系,基数相对合理,分配得当,就可以调动承包者和职工的积极性,确保企业有后劲力量。反之,就会出现承包基数完不成或者大超特超,随之产生新的分配不公。

    由于承包双方所处地位不同,往往在承包基数上讨价还价,难以确定。联社的企业和内审人员就可以站在相对超脱独立的地位,参与承包企业资产评估,对承包合同内容是否完善,承包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相等,以及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等进行审计调查,从而促使承包基数尽量符合实际。改变承包双方讨价还价,鞭打快牛和领导拍板定基数等不合理做法。去年,南汇县五金灯具厂实行抵押承包时,由于基数定得较高,承包者不肯接受。后来经过内审人员调查,发现该厂由于原材料提价和有一批产品式样陈旧需削价处理,会影响企业效益。经过协调,调整了承包基数,使承包双方满意地签订了承包合同。

    承包合同确定了承包双方的经济责任之后,需要有一个部门鉴证和监督。这个鉴证和监督不同于公证和仲裁。公证和仲裁应由国家司法机关承办,集体企业承包合同的鉴证和监督,可以由自己的内审机构承办。鉴证承包企业资财和经济效益的准确性,经济活动的合规合法性,以及承包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合理性。监督承包双方严格执行承包合同。所以这是集体企业承包经营的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有效手段。

    二、怎样对集体企业进行承包审计。

    首先,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由于集体企业开展承包审计的时间还不长,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对审计工作不理解,缺乏审计观念。有的同志对承包合同列入“期初、期中,期满都要经过审计”这一条很反感,要求去掉。有的同志认为审计人员是专门来找差错查伺题的,故意阻绕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为此,要广泛宣传承包审计的目的意义,使人们认识到承包审计不仅是为了查错防弊,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承包双方钓利益,促使承包合同正常腥行。从而使承包审汁成为集体企业实行承包经营中一项必要和正常的工作。

    第二,要立足于服务。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是监督和服务,这两者是辩证的统一,没有监督,就不成具为审计,不讲服务,就得不到被审企业的欢迎和拥护。通过审计,发现企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这是审计监督的基本手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帮助企业化弊为利,优化管理,健康发展,这是服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尤其是集体企业的内审机构更要立足于服务,这样才能戊为承包企业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审计为我要审计。

    当前承包市计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是集体企业面广量多,而内审机构不健全,专职人员量少质低,与深化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要求不相适应。承包审计又不同于其他专项审计,承包合同的内容包括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它是各种审计方法的综合运用。这就要求内审人员政策水平高,业务知识面广,法制观念强,并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对照现状差距很大。从上海郊县城镇集体企业看,有的县联社为了更好发挥服务职能,一方面舍得化力量培训人才,提高内审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运用企业力量,组织审计调查,开展循环审计,交叉审计和联合审计。审计覆盖面就高,效果就好,承包双方和企业职工都很满意。反之,有的县联社审计覆盖面就低,收效差。

    第三,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承包经营责任制需要不断深化完善,那么承包审计就是促进深化完善的一项重要手段。集体企业内部承包经营一般是三个层次,一是企业向主管联社,二是车间或分厂向厂部或总厂的纵向承包,三是优势企业向劣势企业的横向承包。一旦承包责任确立后,承包双方就要严格执行承包合同,并且贯穿于整个承包期。但是执行的好坏,在当前情况下,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内部动力和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当前,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尚需不断健全,特别是外部环境变化较大,价格、财税、信贷等方面的改革尚不配套,国家对集体经济的政策不稳定,都影响承包合同的执行。这就要求内审部门经常对承包者进行客观公正地评审,评审其经营目标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及其主客观因素,考核各层次责任者的经济责任,及时揭露存在的问题,提醒承包者及早考虑对策。并且要把评审工作形成制度,贯穿在执行承包合同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