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奋战三年 走出困境
发行时间:1995-02-20
网站编辑:上海艺术品雕刻厂
来源:研究所

奋战三年  走出困境

上海艺术品雕刻厂

这几年来,我们上海艺术品雕刻厂通过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机制,使企业逐步走出困境,企业亏损额由1991年的124万元,到1993年下降为51万元,1994年上半年经过全厂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实现了生产、销售的同步增长,达到了扭亏增盈的目标,摘掉了亏损企业的帽子,回顾这几年来,我们在扭亏增盈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工作:

一、统一思想,增强扭亏增盈的自信心

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开始由于我们领导班子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深刻的变化,一时不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还是习惯于按照传统的经营模式办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首先是全厂600多人的吃饭产品——首饰橱盒出口急剧下降,出口额由原来每月80万元降至40万元。接着原来一直处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红木小件、红木家具,受到合资、乡镇和个体私营企业的三面夹击,产品也不那么好销,生产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而企业的部分费用开支却不断增大,包袱越来越沉重,收支入不敷出,步步陷入亏损困境,以至厂内人心浮动,连职工的医疗费也难以支付。当时放在我们厂领导班子面前二条路:一条路把手中还仅有的一点资金作为支付职工医疗费用,以稳定职工情绪,而让企业任其继续亏损,听天由命;另一条路是动员干部和职工勒紧裤带、咬紧牙关,过几年苦日子,利用仅有的资金来发展生产,渡过难关,走扭亏增盈之路。在这关系到企业命运的关键时刻,我们选择了后者。针对企业的现状,我们从内部抓了三件事:

第一件,精简机构人员。我们按照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要求和岗位责任制,将原来行政14个科室,合并为财务、生产经营、劳动人事、综合四个办公室,人员由原来89人压缩为16人,过去一件事三个人做,现在一个人兼做二、三项工作,由于责任到人,各司其职,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二件,压缩费用开支。我们千方百计压缩费用开支,1991年企业管理费用为250万元,1992年降为113万元,1993年又降为99万元,93与91年相比企业管理费用下降了1.5倍。

第三件,深入生产实际,真抓实干。俗话说,要办好任何事,贵在实干。我们企业领导班子始终站在生产最前线,与全厂职工一起苦干、实干。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我们的厂长一心扑在工作上,他付出的劳动最多,可拿到的报酬最少。为了尽快改变企业亏损困境,他善于团结一班人共同奋战。在工作中,他严于律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受到了全厂员工的赞扬。由于企业领导班子思想认识统一,步调一致,使全厂干部职工增强了扭亏增盈的信心和决心。

二、转换机制,加大企业内部改革力度

在进行厂部精简机构的同时,我们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有步骤地开展了以产品为核算单位的企业内部改革。经过二年来实践,这一改革得到了不断完善,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目前,在我们厂已形成了首饰橱盒、红木家具、红木小件、佛龛加工、礼品和弯曲木制品六个经济核算单位,实行生产、销售一条龙承包,独立核算、分灶吃饭,他们既享受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分配权,又承担企业利润、税金和企业管理费用的义务。由于我们不断加大改革力度,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调整了企业内部结构,使企业向多种经营方向发展。由于我们在开展划小核算单位改革中,按企业每平方米生产场地计算其产出效益,这样避免每一核算单位盲目争场地的弊端,而是精打细算,充分用足实际生产场地,这样一来,一下子紧缩多余生产场地3200平方米。我们利用这块场地,与台商合资开办了佛龛加工场,以及礼品弯曲木制品经营部,不仅帮助企业内部吸收了60多名富余人员,而且又发展了企业多种经营。

2.打破了职工吃企业大锅饭,调动了职工积极性。由于各核算单位实行计件制,将工资、奖金、津贴捆在一起,按每个工人生产的质量、产量领取报酬,拉开了分配差距,真正实现了干好干坏不一样,这三年来,我们厂职工的平均收入有了显著提高。

3.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企业走上了良性循环。由于我们依据各自产品特点,分别制定了各项经济考核指标,尤其将资金利用作为考核重要内容之一,这样避免了资金拖欠和坏帐,同时缓解了企业资金紧缺的矛盾,加强了资金管理。两年来,我们在发展生产同时,不仅没有增加银行贷款,而且还偿还了一部分过去的贷款,1993年与1992年相比资金利用率提高61.75%。

三、瞄准市场,开发新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市场的激烈竞争直接表现在产品竞争,企业只有瞄准市场,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才能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在扭亏增盈工作中,尽管我们企业很困难,但我们还是不惜从资金、人力、物力上保证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推陈出新,给传统产品以新生。首饰橱盒是我们的传统出口产品,过去由于片面理解保持传统,产品几十年一贯制,逐年老化,尤其近几年来,传统的嵌玉片铜包角首饰橱盒销售市场越来越萎缩。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我们一方面组织专业设计人员加强市场调研,收集信息;另一方面对传统的首饰橱盒推陈出新,设计制作了一批适应现代潮流的中西式首饰橱盒,受到了外商的欢迎。1994年上半年首饰橱盒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4%,制止了近年来首饰橱盒出口下降的局面。

二是快速多变,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几年红木家具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我们以快速多变的战略,采取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方针,发展红木家具生产,以保持红木家具适销势头。我们根据市场的需求,从生产单件红木床、红木椅转向卧室、书房、客厅成套红木家具系列化方向发展,同时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生产市场上稀有的高档紫檀木、鸡翅木家具,并加强现场管理,提高产品内在质量,使我们厂生产的红木家具在上海市场上独树一帜。1993红木家具销售达到了650万元,比1992年增长了30%。

三是利用边角余料,发展新功能、新用途的产品。随着生产的发展,每天都有成堆边角木料多余,如何化废为宝,这不仅可以做到物尽其用,为国家节约宝贵木材资源,而且也是企业增产增收、扭亏增盈的有效途径。我们根据木材特性,如紫檀木对人体活血的功能,檀香木对人体有提神、消肿的功能,利用边角木料,设计研制的紫檀木酒杯和鸡翅木、檀香木对笔,由于这些新功能、新用途的产品,适应了当今消费市场的变化,产品一上市就供不应求。

四、培育人才,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在企业扭亏增盈工作中,我们注意挑选企业中优秀人才,让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经受磨练,增长才干。在六个经济核算单位中,已初步形成了中青年为骨干的经营班子,他们熟悉生产、懂技术、会管理,共同为企业扭亏增盈挑起了大梁。红木家具的时富民原是厂里一名技术干部,他到家具研究班深造回厂后,利用学到知识全身投入车间经营活动中去,他设计的红木老板台,款式新、气派大,七只老板台刚投产,已有六只被定走了。最近他还为新加坡客户设计紫檀木书房家具,价值18万元,客户看了十分满意。为提高红木产品的竞争力,他和车间职工一起加强对红木原材料管理,改进划线工艺,使原来每套红木卧室家具用料1.8立方米,降到1.5立方米,全年可节约25万元。

去年下半年成立的礼品经营部,是由厂里20多名富余人员组成的。该部承包人沈高原是厂里的一名设计员,过去遇到产品设计找厂长要任务,如今当了经营部承包人,不找厂长找市场。一年来,他通过市场调研,收集信息,和经营部同志一起先后开发了金币音乐盒,餐巾盒、沥粉壁饰、漆盘小挂件等礼品和弯曲木日用木制品,这个经营部没有用厂里一分资金,靠自己努力,实现了自给自足,并略有结余,为经营部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首饰橱盒一直是亏损大户,自划小经济核算单位后,担任该车间承包的高伟明是个精明的当家人,他们以技术进步为手段,提高产品档次,减少亏损。为使西式橱盒新产品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投入市场,针对产品光洁度差,和工人一起想办法,在厂部支持配合下,自己动手只化了4万元就完成了喷淋涂漆新工艺的技术改造任务,其质量功效都达到了日本同类设备的水平。采用了该新工艺后,产品光洁度显著提高,产品很快打开了日本、欧洲市场。

奋战三年 走出困境
发行时间:1995-02-20
网站编辑:上海艺术品雕刻厂
  
来源:研究所

奋战三年  走出困境

上海艺术品雕刻厂

这几年来,我们上海艺术品雕刻厂通过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机制,使企业逐步走出困境,企业亏损额由1991年的124万元,到1993年下降为51万元,1994年上半年经过全厂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实现了生产、销售的同步增长,达到了扭亏增盈的目标,摘掉了亏损企业的帽子,回顾这几年来,我们在扭亏增盈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工作:

一、统一思想,增强扭亏增盈的自信心

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开始由于我们领导班子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深刻的变化,一时不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还是习惯于按照传统的经营模式办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首先是全厂600多人的吃饭产品——首饰橱盒出口急剧下降,出口额由原来每月80万元降至40万元。接着原来一直处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红木小件、红木家具,受到合资、乡镇和个体私营企业的三面夹击,产品也不那么好销,生产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而企业的部分费用开支却不断增大,包袱越来越沉重,收支入不敷出,步步陷入亏损困境,以至厂内人心浮动,连职工的医疗费也难以支付。当时放在我们厂领导班子面前二条路:一条路把手中还仅有的一点资金作为支付职工医疗费用,以稳定职工情绪,而让企业任其继续亏损,听天由命;另一条路是动员干部和职工勒紧裤带、咬紧牙关,过几年苦日子,利用仅有的资金来发展生产,渡过难关,走扭亏增盈之路。在这关系到企业命运的关键时刻,我们选择了后者。针对企业的现状,我们从内部抓了三件事:

第一件,精简机构人员。我们按照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要求和岗位责任制,将原来行政14个科室,合并为财务、生产经营、劳动人事、综合四个办公室,人员由原来89人压缩为16人,过去一件事三个人做,现在一个人兼做二、三项工作,由于责任到人,各司其职,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二件,压缩费用开支。我们千方百计压缩费用开支,1991年企业管理费用为250万元,1992年降为113万元,1993年又降为99万元,93与91年相比企业管理费用下降了1.5倍。

第三件,深入生产实际,真抓实干。俗话说,要办好任何事,贵在实干。我们企业领导班子始终站在生产最前线,与全厂职工一起苦干、实干。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我们的厂长一心扑在工作上,他付出的劳动最多,可拿到的报酬最少。为了尽快改变企业亏损困境,他善于团结一班人共同奋战。在工作中,他严于律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受到了全厂员工的赞扬。由于企业领导班子思想认识统一,步调一致,使全厂干部职工增强了扭亏增盈的信心和决心。

二、转换机制,加大企业内部改革力度

在进行厂部精简机构的同时,我们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有步骤地开展了以产品为核算单位的企业内部改革。经过二年来实践,这一改革得到了不断完善,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目前,在我们厂已形成了首饰橱盒、红木家具、红木小件、佛龛加工、礼品和弯曲木制品六个经济核算单位,实行生产、销售一条龙承包,独立核算、分灶吃饭,他们既享受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分配权,又承担企业利润、税金和企业管理费用的义务。由于我们不断加大改革力度,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调整了企业内部结构,使企业向多种经营方向发展。由于我们在开展划小核算单位改革中,按企业每平方米生产场地计算其产出效益,这样避免每一核算单位盲目争场地的弊端,而是精打细算,充分用足实际生产场地,这样一来,一下子紧缩多余生产场地3200平方米。我们利用这块场地,与台商合资开办了佛龛加工场,以及礼品弯曲木制品经营部,不仅帮助企业内部吸收了60多名富余人员,而且又发展了企业多种经营。

2.打破了职工吃企业大锅饭,调动了职工积极性。由于各核算单位实行计件制,将工资、奖金、津贴捆在一起,按每个工人生产的质量、产量领取报酬,拉开了分配差距,真正实现了干好干坏不一样,这三年来,我们厂职工的平均收入有了显著提高。

3.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企业走上了良性循环。由于我们依据各自产品特点,分别制定了各项经济考核指标,尤其将资金利用作为考核重要内容之一,这样避免了资金拖欠和坏帐,同时缓解了企业资金紧缺的矛盾,加强了资金管理。两年来,我们在发展生产同时,不仅没有增加银行贷款,而且还偿还了一部分过去的贷款,1993年与1992年相比资金利用率提高61.75%。

三、瞄准市场,开发新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市场的激烈竞争直接表现在产品竞争,企业只有瞄准市场,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才能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在扭亏增盈工作中,尽管我们企业很困难,但我们还是不惜从资金、人力、物力上保证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推陈出新,给传统产品以新生。首饰橱盒是我们的传统出口产品,过去由于片面理解保持传统,产品几十年一贯制,逐年老化,尤其近几年来,传统的嵌玉片铜包角首饰橱盒销售市场越来越萎缩。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我们一方面组织专业设计人员加强市场调研,收集信息;另一方面对传统的首饰橱盒推陈出新,设计制作了一批适应现代潮流的中西式首饰橱盒,受到了外商的欢迎。1994年上半年首饰橱盒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4%,制止了近年来首饰橱盒出口下降的局面。

二是快速多变,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几年红木家具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我们以快速多变的战略,采取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方针,发展红木家具生产,以保持红木家具适销势头。我们根据市场的需求,从生产单件红木床、红木椅转向卧室、书房、客厅成套红木家具系列化方向发展,同时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生产市场上稀有的高档紫檀木、鸡翅木家具,并加强现场管理,提高产品内在质量,使我们厂生产的红木家具在上海市场上独树一帜。1993红木家具销售达到了650万元,比1992年增长了30%。

三是利用边角余料,发展新功能、新用途的产品。随着生产的发展,每天都有成堆边角木料多余,如何化废为宝,这不仅可以做到物尽其用,为国家节约宝贵木材资源,而且也是企业增产增收、扭亏增盈的有效途径。我们根据木材特性,如紫檀木对人体活血的功能,檀香木对人体有提神、消肿的功能,利用边角木料,设计研制的紫檀木酒杯和鸡翅木、檀香木对笔,由于这些新功能、新用途的产品,适应了当今消费市场的变化,产品一上市就供不应求。

四、培育人才,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在企业扭亏增盈工作中,我们注意挑选企业中优秀人才,让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经受磨练,增长才干。在六个经济核算单位中,已初步形成了中青年为骨干的经营班子,他们熟悉生产、懂技术、会管理,共同为企业扭亏增盈挑起了大梁。红木家具的时富民原是厂里一名技术干部,他到家具研究班深造回厂后,利用学到知识全身投入车间经营活动中去,他设计的红木老板台,款式新、气派大,七只老板台刚投产,已有六只被定走了。最近他还为新加坡客户设计紫檀木书房家具,价值18万元,客户看了十分满意。为提高红木产品的竞争力,他和车间职工一起加强对红木原材料管理,改进划线工艺,使原来每套红木卧室家具用料1.8立方米,降到1.5立方米,全年可节约25万元。

去年下半年成立的礼品经营部,是由厂里20多名富余人员组成的。该部承包人沈高原是厂里的一名设计员,过去遇到产品设计找厂长要任务,如今当了经营部承包人,不找厂长找市场。一年来,他通过市场调研,收集信息,和经营部同志一起先后开发了金币音乐盒,餐巾盒、沥粉壁饰、漆盘小挂件等礼品和弯曲木日用木制品,这个经营部没有用厂里一分资金,靠自己努力,实现了自给自足,并略有结余,为经营部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首饰橱盒一直是亏损大户,自划小经济核算单位后,担任该车间承包的高伟明是个精明的当家人,他们以技术进步为手段,提高产品档次,减少亏损。为使西式橱盒新产品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投入市场,针对产品光洁度差,和工人一起想办法,在厂部支持配合下,自己动手只化了4万元就完成了喷淋涂漆新工艺的技术改造任务,其质量功效都达到了日本同类设备的水平。采用了该新工艺后,产品光洁度显著提高,产品很快打开了日本、欧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