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极综合治理企业生产性待工问题
蒋先龙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治理整顿过程中,由于市场、资金、原材料,能源等因素,使我们二轻系统部分企业出现生产性待工情况,一部分职工工资打折扣暂时回家待工,这不仅对企业生产发展和职工生活带来困难,而且,对社会也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上海市二轻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企业生产性待工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帮助企业摆脱困难,取得较好的效果。待工企业和待工人数分别比前阶段下降71%和?4%.三分之二以上待工职工回到了生产岗位.
上海市二轻企业现有工业企业517户,职工近22万人,1989年下半年起,生产性待工人数逐月增多,到12月初生产性待工企业高达145户,占全局工业企业数28%,待工职工10751人,占全局职工总数4.5%。其中集体企业分别各占三分之二。
面对二轻企业严峻的经济形势,上海市二轻局党政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企业发生停工待工情况是治理整顿,压缩社会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矛盾,既要看到出现这种情况的必然性,又要看到这是一件关系到社会安定和二轻职工切身的大事,不仅思想上高度重视,而且行动上采取有力的措施,局党政领导与公司领导纷纷下停工待工企业现场办公,认真地进行综合治理,指导帮助企业摆脱困境,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建立局生产性待工协调小组。局长为组长,劳动工资处长,局工会主任为付组长,计划处、财务处、供销处、合作指导处、干部处、组织处长为组员.下设局协调小组办公室,日常办公机构设在局劳动工资处。各公司也相应建立公司生产性待工协调小组。
二、对停工,待工企业进行全面调查,局印制《企业生产性待工情况调查炭,,由企业详细填写,公司领导提出意见报局。然后逐户进行分析,找出停工待工企业主要“症结”,由局协调小组会同公司一起帮助解决。
三,为恢复停工待工企业正常生产,局决定收回外发加工产值1亿元,已将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公司。
四、为解决待工企业生产任务问题,局规划行业内配套1亿元。同时规定停止审批对外
联营项目,今后二轻产品配套首先在系统内进行。
五、采取大企业帮小企业、富企业帮穷企业,强企业帮弱企业办法.如从承包到另部件加工、劳动力安排等等。
六,为开发新产品,局从国外引进733种进口样品,用开招标会形式,供各企业(包括侍工企业)选用。
七,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企业、做好企业兼并工作,在1989年兼并10户企业基础上,今年规划兼并企业20广。并着手组建一批企业集团,将待工企业带起来.
八、局机关抽调40名处科级干部带职下企业锻练,去生产性待工困难企业帮助工作,公司抽调干部组成工作组去停工待工企业帮助排忧解难。
九、对停工待工特困企业给予困难补助。最近,市联社、专业联社拿出68.8万元给23产特困集体企业发工资,医药费等之用,局工会拿出十万元补助特困职工。
十、为了加强对生产性待工企业的管理,局发了《关于加强企业生产性待工管理的通知,,提出八点意见,要求各公司、企业贯彻执行。
采取上述措施以后,尚有一部分企业(主要是集体特困企业)难以摆脱困境,需要我们上下左右共同来加以关心。
总之,饼决当前生产性待工问题,国家应给企业创造宽松和谐的外部生产条件,如对待工企业(尤其是轻工集体企业)给予资金优惠,商业部门帮助待工企业开通销售摹道.压缩库存、处理积压商品等。对企业来说,企业领导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谓韵他们的积极性;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多出口,多创汇,狠抓产品质量,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活力,一切要着眼于提高经济效益,企业领导干部要与职工群众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等等。可以相信,只要我们振奋精神,上下齐心协力,一定能克服暂时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