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在全国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发行时间:1998-08-20
网站编辑:吴邦国
来源:研究所

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

在全国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吴邦国

  一、城镇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江泽民

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致富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

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要支持、鼓励和帮助城乡多种形式集体

经济的发展。这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意义重大”。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江泽民

同志的重要指示,积极贯彻党的十五大关于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精神。大家知道,刚刚过

去的1997年,是我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我们顺利地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胜利

地召开了党的十五大。同时,经过几年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国民

经济运行已经由“高增长、高通胀”转入“高增长、低通胀”的轨道。1997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形势最好的年份之一。可以预料,1998年经济形势会比1997年更好。关于

1998年面临的经济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作了深入分析,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特别

是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中央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

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

度。为了实现这两大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的力度,继续

坚定不移地走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人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路子。在深

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关心、支持和帮助集体企业,加快城镇集体经

济的改革和发展,这些都将为今后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据统计,1996年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

业占28.8%,集体工业占40.4%,其它占30.8%。集体经济在不少地区已占“半壁江

山”,在部分地区巳居绝对优势。支持和鼓励集体经济发展,始终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经济

政策。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支持集体经济

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特别是竞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

线的指引下,我国的集体经济发展很快,在增加税收、出口创汇、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

等方面发挥着重姜作用;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很大贡献。集体经济在我

国城镇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据统计,1996年城镇集体工业产值和就业职工人数都约占全

部城镇工业总产值和职工总数的25%左右,是仅次于国有经济的第二大经济力量。单从

就业方面看,城镇集体经济吸纳劳动力就达3000多万人,大大缓解了我国城镇就业压

力。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加快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在当前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

有经济结构调整、减人增效工作力度的加大,城镇集体经济已经成为安排下岗人员的重要

渠道。如果没有集体经济的广泛发展,城镇就业压力会更大。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城镇集体

经济,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

开展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是进一步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这有助于集

体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有助于整个公有制经济的巩固与提高,将对我国经济生活产生积

极和长远的影响。

    二、清产核资是搞好城镇集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作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是整个清产核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城

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以及有计划地开展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工作,目的是解决

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理顺产权关系,加强资产和财务管理,推动集体经济实现两

个转变,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清产核资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首先,开展清产核资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决策。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非常重视清

产核资工作,曾做出一系列的重要决定和指示。国务院于1991年3月专门成立于“国务

院清产核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清产核资工作的开展。按照经国务院批准的全

国国有企业清产核资总体工作部署,从1992年起经过小范围试点、扩大试点和全面铺开,

到1995年底,全国上下经过四年的共同努力,30.5万户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已经圆

满完成,基本达到了预定的工作目标。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朱镕基同志多次听取全国

清产核资工作汇报,并明确提出清产核资工作目的是“摸清、解困、管好”,要求这项工作

“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根据国务院做出的“先试点,后铺开;先全民,后集体”的清产核资工作总体安排,国

务院决定从1996年起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在两年来的试点探索过程中,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上百万清产核资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小范围试点和扩大试点基本达到了预定的工作目标,取得了经验,摸清了问题,研究了政策,完善了方法,为1998年转入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奠定了基础。大家的工作成绩表明,我们花这么大的精力开展大规模的清产核资工作是值得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公有制经济中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决策是正确的。

    其次,开展清产核资是摸清企业“家底”的一项重要措施。从1996年起,我们组织的

全国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对于掌握集体企业资产存量、结构及效益方面的真实

状况,研究解决影响集体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科学地制定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

策,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各个行业通过清产核资工作,可以充分了

解和掌握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集体企业的真实情况和主要问题,科学地制定区域经济

发展规划和行业规划,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推动集体经济和整个公有制经济发展。

各个企业通过清产核资,有利于真实暴露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矛盾,便于企业有针对性地

加强基础管理工作,逐步解决资产状况不清、帐实不符、资产闲置浪费及被侵占流失等问

题,为建立规范的资产管理创造条件。    .

    第三,开展清产核资是发挥集体经济优势的一项基础工作。我国城镇集体企业在开

办之初,多数都是从安排就业、拾遗补缺的角度创办的,不少企业规模小、档次低,产品、技术、工艺落后,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和竞争能力差,特别是相当一部分企业资产财务状况

混乱,基础管理薄弱。通过清产核资,我们可以系统、全面地掌握企业资产、负债、盈亏、管理等情况,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发现和总结一些集体企业机制灵活、迅速成长

壮大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推进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解决集体经济重复建设、资源分散、

效益低下、资产闲置等问题,形成集体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第四,开展清产核资是集体企业明晰产权和规范管理的必要环节。由于历史原因,特

别是管理体制的多次变化,不少集体企业的产权关系、财产来源和投资渠道比较复杂,企

业产权归属不明晰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集体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通过开展集体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在全面清查资产和清理债权债务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政策,对集体企

业产权进行界定,核实集体企业财产占有量,理顺产权归属关系,这是明晰集体企业产权

和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利于维护集体和国家利益,提高集体企业资产运营效益。

    三、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好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

    对于开展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大组织力度,精心安排和落实。在这

里,我提出几点具体要求:

    (一)各地区、各部门要把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当做一件重要工作来抓,列人议事日程。

建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还是第一次,企业中积累的问题比

较多,工作组织难度和政策落实难度都比较大。为此,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各地区人

民政府、中央各部门必须对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各级领导要亲自

负责,加强指导,认真部署,把本地区、本部门的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抓紧抓好,并在工

作经费、人员安排、物质条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各级财政(国资)、经贸、税务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城镇

集体企业的管理体制比较复杂,在政府的综合部门中,财政、经贸、税务等都承担着相应

的管理职责。从主管部门看,又有劳动、轻工、内贸、供销等各管一块。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单靠任何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承担。在今年的工作中,一方

面,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全局意识和为企业服务的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要求,形

成合力,“全国一盘棋”;另一方面,必须加强部门间的工作协调,发挥在前两年试点工作

中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增加沟通、共同作战的好作法,齐抓共管,搞好清产核资工作。

    (三)集体企业要以清产桉资工作为契机,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这次清产核资工

作,对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清产核资不仅是一个摸清“家

底”的过程,更是一个帮助企业解困和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过程。每一个企业都要认

真学习清产核资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规定,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要由“让我清”变为“我要清”。各类集体企业要按照清产核资机构的统一安排,制定周密工作计划,真抓实干。针对清理出的各种问题,对照政策规定,分级处理,并认真建章健

制,力争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提高。

    (四)加大清产核资政策落实力度,为企业改革与发展打好基础。在清产核资中,针对

企业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分类排队,适当处理,是这次城镇集体企业清

产核资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

国有资产管理局已共同制定了有关政策规定等配套文件。在工作中,各级政府要注意抓政

策落实力度,坚决按照规定,划清资产归属,对企业的资产损失、资金挂帐、资金盘盈等进

行妥善处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各种障碍,使城镇集

体企业的发展登上一个新台阶。

    (五)严肃清产核资工作纪律,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清产核资工作是一项政府行

为,必须严格工作纪律,加强检查督促。凡城镇集体企业未按规定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

任务的,在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劳服企业登记、福利企业登记等年检中从严或暂缓办理;

没有开展清产核资的,不得列入地区或部门的企业改制范围;在清产核资工作中走过场

的应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责令其推倒重来;对未将潜亏、暗亏等问题如实暴露、摆在明处

的,不得享受国家清产核资的有关优惠政策。

    (六)巩固清产核资工作成果,注意防止“前清后乱”。各级政府通过清产核资,一方

面,要将清产核资工作和企业改制有机结合起来,着手对集体企业的现有管理体制进行

完善,并使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另一方面,要搞好集体企业建章健制,堵塞各种漏洞,加强日常管理,做好年终财务决算、资产盘点等工作,

做到“家底”清楚,产权清晰,避免“前清后乱”。

在全国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发行时间:1998-08-20
网站编辑:吴邦国
  
来源:研究所

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

在全国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吴邦国

  一、城镇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江泽民

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致富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

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要支持、鼓励和帮助城乡多种形式集体

经济的发展。这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意义重大”。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江泽民

同志的重要指示,积极贯彻党的十五大关于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精神。大家知道,刚刚过

去的1997年,是我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我们顺利地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胜利

地召开了党的十五大。同时,经过几年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国民

经济运行已经由“高增长、高通胀”转入“高增长、低通胀”的轨道。1997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形势最好的年份之一。可以预料,1998年经济形势会比1997年更好。关于

1998年面临的经济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作了深入分析,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特别

是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中央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

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

度。为了实现这两大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的力度,继续

坚定不移地走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人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路子。在深

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关心、支持和帮助集体企业,加快城镇集体经

济的改革和发展,这些都将为今后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据统计,1996年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

业占28.8%,集体工业占40.4%,其它占30.8%。集体经济在不少地区已占“半壁江

山”,在部分地区巳居绝对优势。支持和鼓励集体经济发展,始终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经济

政策。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支持集体经济

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特别是竞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

线的指引下,我国的集体经济发展很快,在增加税收、出口创汇、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

等方面发挥着重姜作用;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很大贡献。集体经济在我

国城镇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据统计,1996年城镇集体工业产值和就业职工人数都约占全

部城镇工业总产值和职工总数的25%左右,是仅次于国有经济的第二大经济力量。单从

就业方面看,城镇集体经济吸纳劳动力就达3000多万人,大大缓解了我国城镇就业压

力。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加快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在当前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

有经济结构调整、减人增效工作力度的加大,城镇集体经济已经成为安排下岗人员的重要

渠道。如果没有集体经济的广泛发展,城镇就业压力会更大。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城镇集体

经济,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

开展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是进一步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这有助于集

体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有助于整个公有制经济的巩固与提高,将对我国经济生活产生积

极和长远的影响。

    二、清产核资是搞好城镇集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作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是整个清产核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城

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以及有计划地开展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工作,目的是解决

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理顺产权关系,加强资产和财务管理,推动集体经济实现两

个转变,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清产核资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首先,开展清产核资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决策。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非常重视清

产核资工作,曾做出一系列的重要决定和指示。国务院于1991年3月专门成立于“国务

院清产核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清产核资工作的开展。按照经国务院批准的全

国国有企业清产核资总体工作部署,从1992年起经过小范围试点、扩大试点和全面铺开,

到1995年底,全国上下经过四年的共同努力,30.5万户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已经圆

满完成,基本达到了预定的工作目标。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朱镕基同志多次听取全国

清产核资工作汇报,并明确提出清产核资工作目的是“摸清、解困、管好”,要求这项工作

“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根据国务院做出的“先试点,后铺开;先全民,后集体”的清产核资工作总体安排,国

务院决定从1996年起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在两年来的试点探索过程中,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上百万清产核资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小范围试点和扩大试点基本达到了预定的工作目标,取得了经验,摸清了问题,研究了政策,完善了方法,为1998年转入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奠定了基础。大家的工作成绩表明,我们花这么大的精力开展大规模的清产核资工作是值得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公有制经济中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决策是正确的。

    其次,开展清产核资是摸清企业“家底”的一项重要措施。从1996年起,我们组织的

全国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对于掌握集体企业资产存量、结构及效益方面的真实

状况,研究解决影响集体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科学地制定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

策,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各个行业通过清产核资工作,可以充分了

解和掌握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集体企业的真实情况和主要问题,科学地制定区域经济

发展规划和行业规划,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推动集体经济和整个公有制经济发展。

各个企业通过清产核资,有利于真实暴露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矛盾,便于企业有针对性地

加强基础管理工作,逐步解决资产状况不清、帐实不符、资产闲置浪费及被侵占流失等问

题,为建立规范的资产管理创造条件。    .

    第三,开展清产核资是发挥集体经济优势的一项基础工作。我国城镇集体企业在开

办之初,多数都是从安排就业、拾遗补缺的角度创办的,不少企业规模小、档次低,产品、技术、工艺落后,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和竞争能力差,特别是相当一部分企业资产财务状况

混乱,基础管理薄弱。通过清产核资,我们可以系统、全面地掌握企业资产、负债、盈亏、管理等情况,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发现和总结一些集体企业机制灵活、迅速成长

壮大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推进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解决集体经济重复建设、资源分散、

效益低下、资产闲置等问题,形成集体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第四,开展清产核资是集体企业明晰产权和规范管理的必要环节。由于历史原因,特

别是管理体制的多次变化,不少集体企业的产权关系、财产来源和投资渠道比较复杂,企

业产权归属不明晰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集体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通过开展集体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在全面清查资产和清理债权债务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政策,对集体企

业产权进行界定,核实集体企业财产占有量,理顺产权归属关系,这是明晰集体企业产权

和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利于维护集体和国家利益,提高集体企业资产运营效益。

    三、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好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

    对于开展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大组织力度,精心安排和落实。在这

里,我提出几点具体要求:

    (一)各地区、各部门要把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当做一件重要工作来抓,列人议事日程。

建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还是第一次,企业中积累的问题比

较多,工作组织难度和政策落实难度都比较大。为此,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各地区人

民政府、中央各部门必须对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各级领导要亲自

负责,加强指导,认真部署,把本地区、本部门的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抓紧抓好,并在工

作经费、人员安排、物质条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各级财政(国资)、经贸、税务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城镇

集体企业的管理体制比较复杂,在政府的综合部门中,财政、经贸、税务等都承担着相应

的管理职责。从主管部门看,又有劳动、轻工、内贸、供销等各管一块。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单靠任何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承担。在今年的工作中,一方

面,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全局意识和为企业服务的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要求,形

成合力,“全国一盘棋”;另一方面,必须加强部门间的工作协调,发挥在前两年试点工作

中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增加沟通、共同作战的好作法,齐抓共管,搞好清产核资工作。

    (三)集体企业要以清产桉资工作为契机,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这次清产核资工

作,对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清产核资不仅是一个摸清“家

底”的过程,更是一个帮助企业解困和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过程。每一个企业都要认

真学习清产核资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规定,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要由“让我清”变为“我要清”。各类集体企业要按照清产核资机构的统一安排,制定周密工作计划,真抓实干。针对清理出的各种问题,对照政策规定,分级处理,并认真建章健

制,力争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提高。

    (四)加大清产核资政策落实力度,为企业改革与发展打好基础。在清产核资中,针对

企业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分类排队,适当处理,是这次城镇集体企业清

产核资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

国有资产管理局已共同制定了有关政策规定等配套文件。在工作中,各级政府要注意抓政

策落实力度,坚决按照规定,划清资产归属,对企业的资产损失、资金挂帐、资金盘盈等进

行妥善处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各种障碍,使城镇集

体企业的发展登上一个新台阶。

    (五)严肃清产核资工作纪律,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清产核资工作是一项政府行

为,必须严格工作纪律,加强检查督促。凡城镇集体企业未按规定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

任务的,在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劳服企业登记、福利企业登记等年检中从严或暂缓办理;

没有开展清产核资的,不得列入地区或部门的企业改制范围;在清产核资工作中走过场

的应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责令其推倒重来;对未将潜亏、暗亏等问题如实暴露、摆在明处

的,不得享受国家清产核资的有关优惠政策。

    (六)巩固清产核资工作成果,注意防止“前清后乱”。各级政府通过清产核资,一方

面,要将清产核资工作和企业改制有机结合起来,着手对集体企业的现有管理体制进行

完善,并使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另一方面,要搞好集体企业建章健制,堵塞各种漏洞,加强日常管理,做好年终财务决算、资产盘点等工作,

做到“家底”清楚,产权清晰,避免“前清后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