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化产品结构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关键
闵长富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竞争的主体就是产品,实践证明,一个产品能救活一个厂、
振兴一方经济。因此,产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提高企业竞争实力,优化产品结构
是关键。
一、提高调整产品结构的认识
1.提高竞争实力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而竞争又是
人才、技术、产品、设备等实力的较量,较量的落脚点,又在产品上,搞产品结构调整,就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2.转变增长方式的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
一个重要手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内容,就是集约经营,也就是从内涵上扩大生
产。调整产品结构,就是这个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新的产品结构,为企业注入活力,提
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
3.培育新增长点的需要。企业发展每年除自然增长外,还要有新的增长点,这个增长
点就要通过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达到总量的扩张、附
价值提高,获得新的增长点。
4.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企业既要立足国内市场求生存,又要开拓国际市场求发展,
要使企业的产品打进国际市场,使自身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击败竞争对手,就应该采用
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5.培植企业后劲的需要。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对企业今天负责,还要对企
业的明天负责,不能短期行为竭泽而渔。要为企业的明天着想,培植发展后劲,调整产品结
构就是培植企业后劲的必要途径。
6.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别是亏损企业扭亏增盈,根本措施
要在产品上做文章,所以调整产品结构,是企业拓展市场,赢得客户,提高经济效益,消灭
亏损关键性的措施。
7.增加职工收入的需要。带领职工奔小康,是企业经营者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要
使职工收入年年增加,就要产品常调常新,只有产品结构优化了,企业效益提高了,大河有
水小河流,锅里有了,碗里才能有。
二、产品结构调整的误区
调整产品结构的重要性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但有的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上步入误
区:一是奉命型,企业对产品结构调整没有内在要求,奉命而调,上面推一下动一下,不推
就不动;二是守旧型,即使调也是思想不解放,象小脚女人走路,步子迈不大,改良型的
调整;三是短期型,为忙吃饭而调,而不是为发展而调;四是碰撞型,调整没计划、没目标、
没措施,碰到什么调什么,撞到什么搞什么;五是盲目型,搞调整,不调查,不论证,没有科学根据,拍脑袋,J心血来潮搞调整。
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1.信息不灵,投向不明。由于信息不灵,情报滞后,因此在产品结构调整上,“调”向不明,产品结构怎么调整,没有方向牵引。 。
2.资金不足,技术缺乏无实力。有的企业是想调的,但是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有技
术,要设备没设备,谈到产品结构调整感到腰杆不硬,望调兴叹,没有实力调。
3.。政策不活,激励不够无动力。在技改、产品络构调整上,激励性不强,对资产增值、
上项目、调整产品结构没有明确的奖励政策,产品结构调整与利益调整不成正比,调与不
调、技改投入与不投反正一样。
4.检查不力,督促手软无推力。调整产品结构,停在会上,喊在嘴上,只是一喊了事,
不检查,不督促,更不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不力。
5.指标模糊,刚性不强无压力。对技改、调整没有硬性指标、任务要求,特别是对该淘
汰的产品没有强行措施,往往是普遍号召,没有经济责任,所以刚性不强,对产品结构调整
没有压力。
6.各执己见,上下不一无合力。产品结构调整缺乏上下沟通,往往上不清下情,下不
解上意,因而在调整产品结构上,上下意见不合,上面要上的项目,下面不愿上,下面以企
业行为“抗着”;下面要调整的产品,上面不合意,上面以宏观管理“控着”,上下不一,产品结构调整步伐难加快。
三、把握机遇科学调整
产品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当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经营不善、甚至企业经营亏损
的重要原因,从中也可以看出竞争的份量,市场的力度,应该引起警醒,只有调整才能生
存,只有调整才有出路,只有调整才能发展。所以,对产品结构调整,要舍得投入时间,投
入精力,投入资金,投入力量。产品结构调整立足现有的基础,明确自己的优势,在扬长基
础上着手调整。
1.以市场需求为轴心,适应性调整。
首先对企业现有产品进行排队、分类,根据市场的需求,围绕市场作适应性调整,也就
是围绕市场转,在产品价格、质量、性能、功能、服务等方面都应适应市场需求。在调整的
策略上还要善于避旺、补淡、拾缺、抓空档。
2.以优胜劣汰为准则,强制性调整,
对于10多年一贯制的老产品、老面孔、市场滞销的、无竞争能力的、环保限制、行业
导向限制的产品等,以及在区域有市场,而放在全国大市场属无前途的产品,都要横下一
条心,坚决淘汰,进行强制性调整,坚决一刀砍掉。
3.以现有产品为基础,改进性调整。
产品虽老一点,或市场平销,但还有需求,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由半产品
向成品转移,由单性功能向多项功能转移,由低附价值向高附价值转移,由适用型向适用
工艺型转移。通过改进,使老产品焕发青春。
4.以潜在发展为导向,开发性调整。
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企业现有基础,积极开发新产品,替代老产品,也可以围绕老产品
搞配套产品,同时大胆地以潜在市场为目标,开发新领域新产品,
5.以高新科技为依托,超前性调整。
高新科技不仅是企业新的增长点,也是企业的未来,面对技术革命的巨大挑战。要以
国际、国内市场高新技术为依托,加强信息搜集、筛选与整理,瞄准未来的市场,进行超前
开发,并树立主宰市场的勇气,拿出具有一定生命力并能领市场潮流的产品,去占领市场
制高点。
6.以外向开拓为契机,跳跃性调整。
面对企业实力不足的实际情况,加大引资力度,借助国外的资金、技术、产品,把握机
遇,大跨度调整,跳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