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优化产品结构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关键
发行时间:1998-08-20
网站编辑:闵长富
来源:研究所

优化产品结构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关键

闵长富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竞争的主体就是产品,实践证明,一个产品能救活一个厂、

振兴一方经济。因此,产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提高企业竞争实力,优化产品结构

是关键。

    一、提高调整产品结构的认识

    1.提高竞争实力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而竞争又是

人才、技术、产品、设备等实力的较量,较量的落脚点,又在产品上,搞产品结构调整,就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2.转变增长方式的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

一个重要手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内容,就是集约经营,也就是从内涵上扩大生

产。调整产品结构,就是这个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新的产品结构,为企业注入活力,提

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

    3.培育新增长点的需要。企业发展每年除自然增长外,还要有新的增长点,这个增长

点就要通过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达到总量的扩张、附

价值提高,获得新的增长点。

    4.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企业既要立足国内市场求生存,又要开拓国际市场求发展,

要使企业的产品打进国际市场,使自身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击败竞争对手,就应该采用

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5.培植企业后劲的需要。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对企业今天负责,还要对企

业的明天负责,不能短期行为竭泽而渔。要为企业的明天着想,培植发展后劲,调整产品结

构就是培植企业后劲的必要途径。

    6.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别是亏损企业扭亏增盈,根本措施

要在产品上做文章,所以调整产品结构,是企业拓展市场,赢得客户,提高经济效益,消灭

亏损关键性的措施。

    7.增加职工收入的需要。带领职工奔小康,是企业经营者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要

使职工收入年年增加,就要产品常调常新,只有产品结构优化了,企业效益提高了,大河有

水小河流,锅里有了,碗里才能有。

    二、产品结构调整的误区

    调整产品结构的重要性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但有的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上步入误

区:一是奉命型,企业对产品结构调整没有内在要求,奉命而调,上面推一下动一下,不推

就不动;二是守旧型,即使调也是思想不解放,象小脚女人走路,步子迈不大,改良型的

调整;三是短期型,为忙吃饭而调,而不是为发展而调;四是碰撞型,调整没计划、没目标、

没措施,碰到什么调什么,撞到什么搞什么;五是盲目型,搞调整,不调查,不论证,没有科学根据,拍脑袋,J心血来潮搞调整。

    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1.信息不灵,投向不明。由于信息不灵,情报滞后,因此在产品结构调整上,“调”向不明,产品结构怎么调整,没有方向牵引。  。

    2.资金不足,技术缺乏无实力。有的企业是想调的,但是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有技

术,要设备没设备,谈到产品结构调整感到腰杆不硬,望调兴叹,没有实力调。

    3.。政策不活,激励不够无动力。在技改、产品络构调整上,激励性不强,对资产增值、

上项目、调整产品结构没有明确的奖励政策,产品结构调整与利益调整不成正比,调与不

调、技改投入与不投反正一样。   

    4.检查不力,督促手软无推力。调整产品结构,停在会上,喊在嘴上,只是一喊了事,

不检查,不督促,更不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不力。

    5.指标模糊,刚性不强无压力。对技改、调整没有硬性指标、任务要求,特别是对该淘

汰的产品没有强行措施,往往是普遍号召,没有经济责任,所以刚性不强,对产品结构调整

没有压力。

    6.各执己见,上下不一无合力。产品结构调整缺乏上下沟通,往往上不清下情,下不

解上意,因而在调整产品结构上,上下意见不合,上面要上的项目,下面不愿上,下面以企

业行为“抗着”;下面要调整的产品,上面不合意,上面以宏观管理“控着”,上下不一,产品结构调整步伐难加快。

    三、把握机遇科学调整

    产品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当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经营不善、甚至企业经营亏损

的重要原因,从中也可以看出竞争的份量,市场的力度,应该引起警醒,只有调整才能生

存,只有调整才有出路,只有调整才能发展。所以,对产品结构调整,要舍得投入时间,投

入精力,投入资金,投入力量。产品结构调整立足现有的基础,明确自己的优势,在扬长基

础上着手调整。

    1.以市场需求为轴心,适应性调整。

    首先对企业现有产品进行排队、分类,根据市场的需求,围绕市场作适应性调整,也就

是围绕市场转,在产品价格、质量、性能、功能、服务等方面都应适应市场需求。在调整的

策略上还要善于避旺、补淡、拾缺、抓空档。

    2.以优胜劣汰为准则,强制性调整,

    对于10多年一贯制的老产品、老面孔、市场滞销的、无竞争能力的、环保限制、行业

导向限制的产品等,以及在区域有市场,而放在全国大市场属无前途的产品,都要横下一

条心,坚决淘汰,进行强制性调整,坚决一刀砍掉。

    3.以现有产品为基础,改进性调整。

    产品虽老一点,或市场平销,但还有需求,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由半产品

向成品转移,由单性功能向多项功能转移,由低附价值向高附价值转移,由适用型向适用

工艺型转移。通过改进,使老产品焕发青春。

    4.以潜在发展为导向,开发性调整。

    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企业现有基础,积极开发新产品,替代老产品,也可以围绕老产品

搞配套产品,同时大胆地以潜在市场为目标,开发新领域新产品,

    5.以高新科技为依托,超前性调整。

    高新科技不仅是企业新的增长点,也是企业的未来,面对技术革命的巨大挑战。要以

国际、国内市场高新技术为依托,加强信息搜集、筛选与整理,瞄准未来的市场,进行超前

开发,并树立主宰市场的勇气,拿出具有一定生命力并能领市场潮流的产品,去占领市场

制高点。

    6.以外向开拓为契机,跳跃性调整。

    面对企业实力不足的实际情况,加大引资力度,借助国外的资金、技术、产品,把握机

遇,大跨度调整,跳跃发展。

优化产品结构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关键
发行时间:1998-08-20
网站编辑:闵长富
  
来源:研究所

优化产品结构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关键

闵长富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竞争的主体就是产品,实践证明,一个产品能救活一个厂、

振兴一方经济。因此,产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提高企业竞争实力,优化产品结构

是关键。

    一、提高调整产品结构的认识

    1.提高竞争实力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而竞争又是

人才、技术、产品、设备等实力的较量,较量的落脚点,又在产品上,搞产品结构调整,就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2.转变增长方式的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

一个重要手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内容,就是集约经营,也就是从内涵上扩大生

产。调整产品结构,就是这个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新的产品结构,为企业注入活力,提

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

    3.培育新增长点的需要。企业发展每年除自然增长外,还要有新的增长点,这个增长

点就要通过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达到总量的扩张、附

价值提高,获得新的增长点。

    4.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企业既要立足国内市场求生存,又要开拓国际市场求发展,

要使企业的产品打进国际市场,使自身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击败竞争对手,就应该采用

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5.培植企业后劲的需要。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对企业今天负责,还要对企

业的明天负责,不能短期行为竭泽而渔。要为企业的明天着想,培植发展后劲,调整产品结

构就是培植企业后劲的必要途径。

    6.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别是亏损企业扭亏增盈,根本措施

要在产品上做文章,所以调整产品结构,是企业拓展市场,赢得客户,提高经济效益,消灭

亏损关键性的措施。

    7.增加职工收入的需要。带领职工奔小康,是企业经营者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要

使职工收入年年增加,就要产品常调常新,只有产品结构优化了,企业效益提高了,大河有

水小河流,锅里有了,碗里才能有。

    二、产品结构调整的误区

    调整产品结构的重要性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但有的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上步入误

区:一是奉命型,企业对产品结构调整没有内在要求,奉命而调,上面推一下动一下,不推

就不动;二是守旧型,即使调也是思想不解放,象小脚女人走路,步子迈不大,改良型的

调整;三是短期型,为忙吃饭而调,而不是为发展而调;四是碰撞型,调整没计划、没目标、

没措施,碰到什么调什么,撞到什么搞什么;五是盲目型,搞调整,不调查,不论证,没有科学根据,拍脑袋,J心血来潮搞调整。

    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1.信息不灵,投向不明。由于信息不灵,情报滞后,因此在产品结构调整上,“调”向不明,产品结构怎么调整,没有方向牵引。  。

    2.资金不足,技术缺乏无实力。有的企业是想调的,但是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有技

术,要设备没设备,谈到产品结构调整感到腰杆不硬,望调兴叹,没有实力调。

    3.。政策不活,激励不够无动力。在技改、产品络构调整上,激励性不强,对资产增值、

上项目、调整产品结构没有明确的奖励政策,产品结构调整与利益调整不成正比,调与不

调、技改投入与不投反正一样。   

    4.检查不力,督促手软无推力。调整产品结构,停在会上,喊在嘴上,只是一喊了事,

不检查,不督促,更不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不力。

    5.指标模糊,刚性不强无压力。对技改、调整没有硬性指标、任务要求,特别是对该淘

汰的产品没有强行措施,往往是普遍号召,没有经济责任,所以刚性不强,对产品结构调整

没有压力。

    6.各执己见,上下不一无合力。产品结构调整缺乏上下沟通,往往上不清下情,下不

解上意,因而在调整产品结构上,上下意见不合,上面要上的项目,下面不愿上,下面以企

业行为“抗着”;下面要调整的产品,上面不合意,上面以宏观管理“控着”,上下不一,产品结构调整步伐难加快。

    三、把握机遇科学调整

    产品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当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经营不善、甚至企业经营亏损

的重要原因,从中也可以看出竞争的份量,市场的力度,应该引起警醒,只有调整才能生

存,只有调整才有出路,只有调整才能发展。所以,对产品结构调整,要舍得投入时间,投

入精力,投入资金,投入力量。产品结构调整立足现有的基础,明确自己的优势,在扬长基

础上着手调整。

    1.以市场需求为轴心,适应性调整。

    首先对企业现有产品进行排队、分类,根据市场的需求,围绕市场作适应性调整,也就

是围绕市场转,在产品价格、质量、性能、功能、服务等方面都应适应市场需求。在调整的

策略上还要善于避旺、补淡、拾缺、抓空档。

    2.以优胜劣汰为准则,强制性调整,

    对于10多年一贯制的老产品、老面孔、市场滞销的、无竞争能力的、环保限制、行业

导向限制的产品等,以及在区域有市场,而放在全国大市场属无前途的产品,都要横下一

条心,坚决淘汰,进行强制性调整,坚决一刀砍掉。

    3.以现有产品为基础,改进性调整。

    产品虽老一点,或市场平销,但还有需求,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由半产品

向成品转移,由单性功能向多项功能转移,由低附价值向高附价值转移,由适用型向适用

工艺型转移。通过改进,使老产品焕发青春。

    4.以潜在发展为导向,开发性调整。

    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企业现有基础,积极开发新产品,替代老产品,也可以围绕老产品

搞配套产品,同时大胆地以潜在市场为目标,开发新领域新产品,

    5.以高新科技为依托,超前性调整。

    高新科技不仅是企业新的增长点,也是企业的未来,面对技术革命的巨大挑战。要以

国际、国内市场高新技术为依托,加强信息搜集、筛选与整理,瞄准未来的市场,进行超前

开发,并树立主宰市场的勇气,拿出具有一定生命力并能领市场潮流的产品,去占领市场

制高点。

    6.以外向开拓为契机,跳跃性调整。

    面对企业实力不足的实际情况,加大引资力度,借助国外的资金、技术、产品,把握机

遇,大跨度调整,跳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