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好企业升级工作 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张德荪
(一)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全国加强企业管理领导小组、国家经委《关于企业升级若干问题的说明,精神,上海郊县工业企业于1986年上半年企业全面整顿基本结束之后,马不停蹄地转入企业升级工作。经过86年的全面思想发动,87年的试点工作之后,于88年全面展开。到8月底止,先后有南翔灯炮厂,上海气门厂两个集体企业评为1986年度的上海市市级先进企业,上海市温度仪表厂、浦南工具厂,光明灯头厂、宝山液压工具厂,罗店螺帽厂、金汇针织服装厂六个集体企业通过了1987年度的国家二级企业考评,分别报机械电子工业部,轻工业部、农业部审批和全国加强企业管理领导小组命名。目前,1987年度市级先进企业的考评正在全面展开,已有北蔡绣花厂等35个企业通过了考评,在第四季度由市加强企业管理领导小组审批、命名。
(二)
从上述六个已通过考评、报部审批的国家二级企业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产品质量、物质消耗、经济效益三大指标全面达到国家二级企业标准,成为全国同行业中优质低耗、高效的先进典型。如光明灯头厂自1981年以来,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切实加强质量保证体系,生产的B22D/25x26、E27/27两种灯头,质量名列前茅,在全国同行业质量测试评比中荣获“八连冠”的光荣称号,评为轻工业部和上海市的优质产品。浦南工具厂以二降(单耗、成本),两增(产值,利润)、一加速(资金周转)为目标,积极推行全面经济核算,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87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3.51万元,资金利税率为107.55%,人均创利税9994.05元,资金周转为24.46天,都超过了全国工具行业国家二级企业的指标。
二、企业管理工作符合全国行业主管部门拟订的基本要求,企业素质有了全面提高。如宝山液压工具厂把深化企业改革与加强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在实行厂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的同时,完善质量责任制和两级经济核算制,因而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所产YQl2.5吨液压千斤顶评为机械工业部和农业部的优质产品,工时、物耗下降,单台工时由462.8S小时下降到267.42小时,单台钢材消耗由11.65公斤下降到11.11公斤。
三,企业由外延扩大生产转为内涵扩大再生产,注重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为企业增添了后劲。如上海市温度仪表厂在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的帮助下,添置,设计了一套检测热电阻、热电隅产品质量的专用微机装置,使温度仪表产品质量测试手段在全国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同时,积极开展新产品,先后有TEDD电子调节器,ZK一03可控硅电压调整器。XFDZ电运指示仪,XFDT位式调节仪通过了评审、鉴定。最近,又根据宝山钢铁总厂的要求,试制成隔爆热电隅和隔爆热电阻两种新产品。这样,不仅提高了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水平,而且还可替代进口,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
四,企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移,重信誉,守合同,多刨汇,为实现上海经济发展战略作出了贡献。如金汇针织服装厂坚持“款色上领先,质量上保证,交货上及时,服务上周到”的方针,多出口,多创汇, 1987年创汇592万元,获美商远东有限公司增送的“贵广产品质量笃信可嘉”的特制钢牌一枚,还荣获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飞龙奖”。
五,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在推进技术进步、管理进步的同时,狠抓职工思想教育,搞好环境绿化,整治厂容厂貌,成为县以上的先进企业。其中光明灯头厂、金汇针织服装厂、宝山液压工具厂分别评为“建设精神文明模范”、“社会主义建设模范集体”和“文明单位”,上海市温度仪表厂被誉为“花园工厂”.
(三)
回顾这六个企业的升级过程,其主要经验是
一,充分思想发动,变“要我升级”为“我要升级”。企业整顿与企业升级相比,基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用行政方法,自上而下地进行部署,要企业“奉命整顿’)后者用思想、经济相结合的方法,启发诱导,改策鼓励,由企业“自我升级”。开始,这些厂对此认识不足,一度产生三等(等上级部署,等升级标准、等政策优惠),三不(目标不明确、经济不实惠,态度不积极)的消极观望现象。对此,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组织干部学习《决定,,统一思想认识,搞好试点,用典型开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请先行单位现身说法,运用“三对比”(与升级目标,国内同行水平、国际先进水平的比较)方’法,增强紧迫感,以业余学校、黑板报、,厂报、广播、画廊等为阵地,厂·泛开展宣传教育等等,终于把大家的思想充分发动起来,使升级工作成为这些企业和全厂干部、职工自觉的要求.
二,订好升级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升级工作。企业升级,是“七五”期间企业管理的中心工作,涉及到三大考核指标(质量、物耗、效益),四大保证体系(质量,物耗,效益、安全)五大内部改革(领导体制、经营体制、劳动制度,分配制度、机构设置),六项管理基础工作(标准化、定额、计量、信息、制度、教育)以及班组建设,文明生产等各方面的综合性工作,需要统筹规划,协调配合才能抓好。金汇针织服装厂在制订、实施升级规划中,抓住“三个一”(一个根本一一强化企业管理,一个目的——提高企业素质,一个重点——提高经济效益),做好“四结合”<与承包经营、双增双节、商检二证验收、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把厂内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升级工作脚踏实地,并有条不紊地抓上去,
三、端正指导思想,狼抓治;仁达标。《决定,指出,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可见,抓管理是突破口,上等级是手段,全面提高企业素质才是根本的目的。在升级过程中,一些企业对此认识不足,一度出现过上等级、抓管理,算指标、套等级,压任务、“要我上”等倾向。对此,引导干部反复学习《决定,,把大家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决定精神上来,同时,联系思想、工作实际,进行分析对照,把大家的工作热情引导到扎扎实实抓好各项企业管理工作上来。宝山液压工具厂,罗店螺帽厂等企业干部,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管理意识,既注重质量、物耗,效益、安全等专业管理,又重视厂容厂貌、文明生产、环境绿化等现场管理,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
四、抓咨询,促管理,推进企业升级工作。在升级过程中,一些企业通过市、县企业管理协会,邀请有关专业人员,开展企业升级咨询。通过咨询,对照各项升级指标,核实计算依据、口径,方法、公式,.按照企业管理基本要求,找出差距、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方案,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这样做,不仅为企业升级打下了扎实的管理基础,而且为考核、评审做好了前期准备。实践证明,咨询不咨询,效果大不一样。光明灯头厂通过企业升级咨询,先后找出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四十多条,涉及物耗、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经逐条分析研究,提出对策措施,并层层分解落实,限期实施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顺利地通过国家二级企业考评。
五、加强全面领导,搞好协调配合,企业升级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从拟订规划到订标、评审,都要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支持、配合。为此,市局,县局分别成立加强企业管理领导小组,刘·升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统筹、协调,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下设办公室,处理日常工作,并组织各方力量,完成领导小组决定的各项任务。在考评时,既以主管局为主,组建考评领导小组,又吸收县府企管办和县局的有关同志参加考评工作,以充分发挥条块结合的作用。
1987年,上海郊县工业虽然已有六个集体企业通过了国家二级企业考评,但在企业管理工作方面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尚待研究、改进,提高。为此,’这些企业一方面根据考评中提出的意见、建设,逐条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措施,以巩固、发展企业升级的成果,另一方面,以国家一级企业为目标,制订新的升级规划,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层层分解落实,力争在“七五“期间,使企业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