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股份制改革误区多
发行时间:1998-04-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股份制改革误区多

    有关人士指出,由于我国股份制改造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加之社会各方面配套改

革不到位,出现了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企业改制“一股就灵”。即存在一种把股份制“简单化”的思想,认为股份制

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误区之二:股份制“新鞋走老路”。往往只在“股”上做文章,没在“制”上下功夫,使股份制改造带有很大盲目性。

  误区区之三;股份制改造成了集资的手段。部分企业把股份制改造视为低成本筹资的途

径,而忽视和歪曲了“股改”的本意。

    误区之四:股份制改造成为一种政府行为,搞“拉郎配”。

    误区之五:一提股份制,马上就和私有化联系起来,从而“谈股色变”。

    误区之六:在利用股份制形式搞兼并、联合过程中,用行政手段去“堆”、去“拼”大企

业。

    误区之七;搞股份制是为了上市。

股份制改革误区多
发行时间:1998-04-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股份制改革误区多

    有关人士指出,由于我国股份制改造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加之社会各方面配套改

革不到位,出现了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企业改制“一股就灵”。即存在一种把股份制“简单化”的思想,认为股份制

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误区之二:股份制“新鞋走老路”。往往只在“股”上做文章,没在“制”上下功夫,使股份制改造带有很大盲目性。

  误区区之三;股份制改造成了集资的手段。部分企业把股份制改造视为低成本筹资的途

径,而忽视和歪曲了“股改”的本意。

    误区之四:股份制改造成为一种政府行为,搞“拉郎配”。

    误区之五:一提股份制,马上就和私有化联系起来,从而“谈股色变”。

    误区之六:在利用股份制形式搞兼并、联合过程中,用行政手段去“堆”、去“拼”大企

业。

    误区之七;搞股份制是为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