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机构改革中拓展联社的运行空间
武汉市工业合作联社主任 詹才云
1997年武汉市对市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将各工业管理局进行改组,重新
组建成三大国有控股(集团)公司,负责全市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将市工业合作联社定
位为事业单位,负责对轻工集体企业的管理和资产经营。1998年是武汉市工业合作联
社在新的工业管理格局中独立运行的第一年,一年来,武汉市工业合作联社从理顺关
系,合理定位人手,对拓展联社的运行空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理顺联社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拓展联社运行空间的重要前提
武汉市工业管理格局发生变化后,原二轻系统的小企业划到了区街,中型以上企业
由联社管理,联社从原来二轻局的附属机构恢复为独立运行的联合经济组织。这样,理
顺联社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成为拓展联社运行空间的重要前提。为此,在市委、市政府领
导同志的支持下,联社从两个方面明确了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1.联社是政府联系轻工集体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联社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一方面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贯彻到轻工集体企业中
去;另一方面如实向政府反映轻工集体企业的情况,为政府制定有关鼓励发展轻工集体
经济的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成为政府联系轻工集体企业的桥梁和纽带i机梅改革后,
政府对轻工集体企业的直接行政管理弱化了,联社的这种桥梁和纽带作用更显得重要。
一是因为在机构改革、企业划转的过程中,出现了集体资产平调甚至流失的现象,因而政
府管理企业的行政机构撤销后,为了贯彻国家发展集体经济的政策,保障集体企业的合
法权益,客观上需要二个能沟通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的行业组织。二是因为联社是按轻
工集体企业属性联合起来的组织,联社与轻工集体企业有着特殊的渊源。两者关系融
洽,容易沟通。三是因为联社民主管理的机制,能够集合轻工集体企业的意志,具有很强
的凝聚力。一年来,我们充分利用联社的这些优势,在扶贫解困、养老保险和稳定工作等
方面,为企业积极争取政策,认真落实政策,协调好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妥善解
决了企业自身难办和办不了的事,使联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得以发挥,。
2.联社是政府的目标责任单位
武汉市三大国有控股(集团)公司负责全市的国有资产经营,是市政府的目标责任单
位,市联社是轻工集体企业的联合组织,负责管理轻工集体企业,也是市政府的目标责任
单位:1998年,市政府分别与包括联社在内的几户责任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这样.
机构改革后,武汉市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工业管理格局,即以产权为连接纽带的管理体制
市联社与成员企业是以集体资产为连接纽带的联合体,承担着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市属工业局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规定,三个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和市
联社都归口市经委管理,这样就明确了联社在全市工业管理格局中的地位,明确了联社
与三大国有控股公司的并列关系。在新的工业管理格局中,联社作为市政府的目标责任
单位分别承担了市政府下达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再就业工程等项目标任务,联社在
工作运行中实施和完成这些目标责任制,明确了各企业的具体任务;二是围绕保目标、保
稳定,联社狠抓了重点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确保了支撑大户的稳定与发展;三是积极为亏
困企业寻找出路,帮助它们通过重组、联合等方式求生存、求发展。这样,就使联社在实施
政府目标任务的过程中拓展了运行空间:
二、理顺联社与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拓展联社运行空间的内在要求 ,
武汉市在对工业局体制进行改革后,有67户企业和单位留在了联社。由于联社不
是行政机构,因此联社的运行不能单纯采取工业局的行政管理方式;同时联社又不同于
一般的企业法人和社团组织,联社与成员单位之间除了资产的连接外,还有行业属性的
归集,因此联社与成员单位之间既有经济利益关系,又有行业管理关系。联社要有效地
运行,必须按照机构改革的要求理顺这些关幕。对此,武汉市工业合作联社把握了四个
字‘这就是“领导”和“服务”。
1;联社是成员单位的领导机构
联社与成员单位在组织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联社工作运行的重要内容就是要
领导成员单位深化改革;发展经济。过去,联社对成员单位的领导是与二轻局的行政管理
融合在一起的,机构改革后,联社对成员单位的领导应当通过日常工作和社务活动来实
现。武汉市工业合作联社在日常工作方面,一是加强对企业单位领导班子的监督和管
理,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按照配强班子的要求,进行了充实和调整,并严肃查处了违纪案
件。1998年,联社调整充实企业领导班子30个,其中县级班子12个;调整充实企业领导
干部55人,其中县级领导干部24人。同时查处党纪政纪案件6起,对有关违纪人员分
别给予撤职、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处分,促进了企业领导班子素质的提高。二是检查企业
的经济工作,督促企业落实完成经济目标的措施,帮助企业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企业的稳
定与发展。在社务活动方面,武汉市工业合作联社根据机构改革后联社组织结构和人员
变动的实际,召开了理事和监事会议,调整了联社的领导机构,并按《联社的议事规则》开
展工作,使联社对成员单位的领导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
2.联社是成员单位的服务机构
为成员单位服务是联社工作运行的显著特点,也是联社具有凝聚力的所在。武汉市
机构改革后,一些轻工集体企业自愿留在联社,自愿接受联社的领导,一个重要的方面就
是因为企业需要联社的良好服务。
武汉市工业合作联社注重通过为成员企业服务,来拓展运行空间。近一年来,市联社
着重抓了三个方面服务工作:一是为企业稳定工作服务。面对成员单位经济困难的局
面,市联社一方面主动取得市政府的支持,把困难大的企业列为市政府的重点解困对象,
取得政策扶持;另一方面积极筹措扶贫资金,为企业的稳定解决实际困难。1998年,联社
在市财政、市经委的支持下,为企业解决了140万元的扶贫资金,并通过财政贷款,为10
户亏困企业解决了165万元的养老金贷款,为做好企业稳定工作提供物质条件。二是为
企业改革服务。在企业改革过程中,市联社派专人进行指导,并设立专门机构与企业共
同研究改制方案,及时做好上下协调和方案报批等项工作。三是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
市联社采取一厂一策、因厂制宜的方法,帮助企业发展经济,在集中财力发展重点产品,退
出厂房办市场、为名牌产品配套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年来,联社帮助3户企业开办
了水产品市场、装饰材料市场和家电摩托车市场,帮助2户企业为省内外大型企业集团
生产配套产品,盘活了存量资产。同时,联社还充分利用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帮助成员企业获得了150万元的封闭贷款,使部分企业开始走出困境。
三、理顺行业管理与联社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拓展联运行空间的重要内容
武汉市在机构改革中把联社定位于事业单位,赋予联社行业管理职能。同时又规定
联社“自收自支”。这样一来,联社不仅要做好行业管理工作,而且还要自求生存、自谋发
展。武汉市工业合作联社是怎样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1.行业管理是联社的基本运行空间
联社是由轻工集体企业联合组成的经济组织。按照轻工集体经济的特点,谋求成员
单位的共同发展,是联社立足的宗旨,如果放弃行业管理,联社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
此,抓好行业管理,是联社运行的基本要求。
武汉市工业合作联社在新的工业管理格局中,旗帜鲜明地用联社这块牌子抓行业管
理,1998年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在联社系统全面实施经济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重点
企业的拉动作用,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其中工业总产值比上年递增
15%,工业增加值递增10%,利润递增10%。二是积极推进企业改革,把全面部署与个别
指导结合起来,促进了企业的改组和改制。三是制定了联社系统三年调整规划,引导企
业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其中有的企业利用地理优势办了市场,有的企业走上了为
名牌产品配套的路子,有的企业实现了产品升级换代,一些企业成了联社经济的支撑点
和增长点。目前,联社系统已经形成了洗衣机、绣花机、微型电机为支撑产品,以开发航
空驱鸟设备、与火车提速配套的工程塑料等产品为增长点,以开办各类市场为产业开发
途径的经济格局。
2.自身发展是联社运行的重要基础
联社实行“自收自支”后,收入从何而来?过去有企业交纳的管理费和资金占有费等项
收入,现在成员单位都面临经济困境,原来的收入渠道事实上没有了。因此,联社必须注
重自身发展。一是充分利用联社的物业资源,开展物业租赁,加强物业管理,确保了一
部分收入来源。二是充分利用联社现有的财力资源,谨慎投资,在坚持安全牲、流动性和
效益性的原则下,联社采取参股经营、国债投资等方式,尽量回避风险,做到投资回收可
靠,变现时间短,收益稳定,实现了15%的年投资回报率。三是充分利用联社的存量资
产,努力办好联社的全资企业。1998年,市联社一方面对过去由于盲目“下海”开办的效
益差、管理乱的小公司进行了清理整顿;另一方面将部分资产重新组合,集中给联社的全
资公司托管经营,逐步启动了联社自身的经济发展。
3.资产增值是联社运行的主要目标
联社有80%的资产投放在成员单位,资产成了连接联社与成员单位的纽带。因此,
行业管理和联社的自身建设,都应当以资产增值为目标。只有实现资产增值的目标,联
社才能在行业管理和自身建设的工作运行中游刃有余,联社与成员单位才能共同发展。
围绕资产增值,武汉市工业合作联社一方面强化对集体资产的监管机制,做到有专门机
构、专职人员管理联社集体资产;有专项制度规范企业集体资产和联社集体资产的流动,
保障了集体资产在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不流失,不减值。另一方面进行了资产股权化
的初步尝试。市联社结合企业改制,把联社投入企业的资产折换成股权,并派人参与企
业董事会,直接参加对集体资产的营运和监管工作,保证了资产的增值。目前,联社对企
业投资的总额中,已有30%资产转换股权,累计增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