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中小企业堪称经济支柱
在德国,所谓中型企业,是指职工人数不超过500人,年营业额不超过1亿马克的企
业;所谓小企业,是指职工不超过50人的企业,德国中小企业目前共有278万多家,占
全德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上交给国家的营业税占企业上交营业税的47%,在中小企业就业的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68%,它们提供的学徒位置占全国学徒位置的80%:
据最新统计,1996年中小企业创造的总产值占全国企业总产值的53%,占当年国内
生产总值的45%,其投资总额为全国当年投资总额的45%,在农林渔等国民经济部门,
根本就没有大型企业:由此不难看出,中小企业在德国堪称经济支柱。
中小企业在德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使德国从联邦到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都大力扶持
中小企业,尤其是各联邦州的经济部门及其所属机构,更是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本
部门工作的重点,联邦州都有自己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法,明文规定政策主管经济部门
首先帮助建立那些“有助于改善地区经济结构”的中小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开辟就业岗
位;培训徒工;帮助它们提供其产品的竞争能力;帮助它们进行技术革新,鼓励它们为改善
环境、平衡生态所作的努力;从政策上取消那些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规;
扶持新建企业
对于新建中小企业,要从一开始就积极扶持;帮助它们分析新建企业的必要性,企业
主是否有办企业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拥有资金情况以及产品是否有销路等。经分析认为
有必要建厂时,再对企业主提供有关的法律法规咨询,帮助到工商管理部门领取营业执
照,签署有关合同,落实合作伙伴,制定筹资与投资计划等,企业创建后,主管政府部门
还要帮助它们首先站住脚;帮助分析所面临的情况,所可能遇到或已经遇到的问题;产品
销路等方面的情况;帮助认真进行成本核算,寻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服务
的可能性,以及是否需要扩大市场等。
对于那些发展势头好的企业,政府部门还要帮助它们研究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如扩
大市场,对外出口,能否寻求国际合作伙伴建立合资企业等:对那些已经或将找到国际合
作伙伴的中小企业,还要帮助它们改变企业结构,进一步提高企业领导人和职工的素质,
以适应新的情况,政府部门尤其要帮助经营势头好的企业建立健全科研和技术革新机构
和机制;新产品研制成功后如何批量生产、销售,以及如何建立销售网络、分支机构和储运
网络等。至于投产和生产扩大所需要的资金,政府部门也要提供必要的帮助,比如促成
银行贷款,帮助争取政府、欧盟的财政支持,条件具备的企业帮助它们股票及时上市,还
可以介绍国际合作伙伴以吸引外资等。
一般说来,经过这些扎扎实实的步骤,一个中小企业会比较容易走上从建立到巩固到
发展的道路。德国东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建立发展过程可以说是很好的例子:德国统一后,
原国营大型联合企业解体,在政府的扶持下,目前有各类中小企业50多万家,提供了320
多万个就业岗位,在政府的扶持下,有的企业,如萨克森地区埃尔茨木器玩具厂,同美国
企业合资,产品已打人美国、荷兰、日本等国家玩具市场。不少中小企业股票已经上市。
提供技术支持
德国政府部门尤其支持帮助中小企业为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努力,各地都有政府部门
开办的为当地中小企业培训徒工、对中小企业职工进行知识更新或改行培训的职业教育
中心,经费由政府拨款,企业只为自己职工出部分培训费:政府也帮助一些中小企业到就
近有条件的大企业去培训自己的职工,必要时甚至提供资助:
政府部门还帮助中小企业进行科研和技术革新;联邦政府支持的德国工业研究机构
联合会,就是一个专门支持中小企业科研和技术革新的机构,它由包括5万多家中小企
业的108个科研机构组成。
联邦政府通过德国工业机构联合会,每年向中小企业提供5亿马克来支持它们的科
研和技术革新活动。柏林、勃兰登堡、萨克森一安哈尔特等地区还在政府的资助下成立了
科技辅导中心,帮助中小企业发展高科技,到目前为止已完成较重大的科研和技术革新项
目3785个,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自《参考消息》1999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