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体经济论坛
当前集体经济的两大问题
高 峰
我国集体经济几十年的发展道路总的是向前的。其中有过光辉的年代,也有过坎坷
不平艰难曲折的时期。目前她又处在一个新的转换时代的困难时期。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实行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集体经济长期处在低级、过渡、从属、
补充的地位,不被人们所重视,认为是可有可无的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一大批长期
从事集体经济的领导和有识之士以及一些热爱集体经济的专家学者的振臂高呼,实践中
集体经济的重大作用发挥,更主要的是党和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才争取到主体地位。
随着改革的深入,所有制的结构调整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
经济体系,以及主观和客观原因,集体经济的重要作用和主体地位在认识上又出现了问
题,表现在:
一、报告中、文件上讲主体地位,政策上不讲主体地位
党和政府的报告、文件中都明确提出“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制度。”
但在政策上,特别是在改革政策上不能与国有经济一视同仁。只讲国有企业的改革政
策,不讲集体企业的政策,只讲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不讲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
过去中央文件还有一个参照执行的尾巴,现在这条尾巴取消了,至多是由省市自己确定。
比如国家用4年时间花8000亿来改革国有企业,而对集体企业只字未提,分文未给,国
有企业改革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集体企业一条不能享受,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上交同
样比例的社会保险金,国有企业职工享受金额高出集体企业职工100多元(武汉)。还有
信贷上也偏重于国有轻视集体。所有这些都是应该解决的。
二、讲性质讲比重时讲集体经济,讲政策时淡化所有制不讲集体经济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讲国民经济时,不能不讲各种经济成份的比重。公有制经济要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要比重,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巩固和加强,这是社会主
义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要巩固和加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又离不开集体经济。这
就需要统计数字来加以证实。每逢公布统计数字的时候,国家包括地方政府的统计数字
就会标出,国有的比重加上集体的比重,占了整个国民经济的70—80%,以此证明我国公
有制的主体地位没有削弱,如果不加上集体的比重,就很难说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中
的主体地位。但某些时候、某些场合的官方用语、新闻媒体用语都将集体经济列入非国
有的行列,把它与外资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划归为一类,把集体经济放在什么地位,
不言而喻。
讲比重,讲所有制,就要讲领导与政府。要针对所有制不同的特点加强对他们的领导,国有如此、集体如此、私营也如此,所有制不同,其所代表的利益方也不同,政策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针对不同性质的经济制定不同的政策。切不可用一种政策去管理多种不
同性质的经济,应该由管理部门去研究不同经济性质的问题,制定不同政策,关心支持其
发展。因为当前集体企业的改革与发展,2800万(去年是3500万)职工的生活问题,离
退休人员的养老伺题,以及他们的家属和后代以及社会安定问题,都是要根据集体经济
的性质和特点加以解决的。那种鼓吹淡化所有制的想法,以放弃管理,让其自由发展,自
生自灭的观点是不对的。特别在产权制度改革的今天,如果不明确产权的归属、产权的所
有者,一味强调淡化所有制,不仅不切实际,而且也是错误的。在发展上什么经济成份我
们都欢迎,但在管理上几种经济成份可不能没一个笼子、一个尺寸去管理,必须根据不同
经济成份的特点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