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知识经济四则
发行时间:1999-06-20
网站编辑:艾丰
来源:研究所

知  识  经  济

知识经济四则

艾  丰

    江泽民同志关于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谈话,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各界,特别是经济界、

学术界和领导层对这个问题的学习研究。围绕知识经济,需要搞清楚的主要有如下几个

问题:

    第一个问题:知识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要了解知识经济的含义,首先要抓住这个概念的内部矛盾的规定性。即主要是研究

知识和经济之间的关系。知识和经济可能有这样几层关系:

    第一层关系,把知识运用于经济。自从有了人类,人们就是不断把知识运用于经济

的。人们总是在不断认识自然的前提下不断征服自然和不断适应自然的。石器时代进入

到铁器时代,是人们炼铁知识进步运用于经济的产物。以后的各个时代都是如此。’因

此,只是在“把知识运用于经济”这层意思上,还不能说明知识经济。

    第二层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应该说近代

工业革命发生以后就是如此了。蒸汽机、内燃机、电机、反应堆的发明和使用,每次都把

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几百年的现实了。显然,用这层意思也不能把知

识经济廊清。

    那么,知识经济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知识经济”最早也有人称为“智力经济”或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知识成为资本,不仅成为一般的资本,而且成为主导的资本,在有些领域甚至成

为主体资本。知识始终是生产力要素之一。最初它融化在劳动力之中,为劳动者的素质

和技能。后来它脱颖而出,成为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生产力要素。

    当知识不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而且已经成为“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

即成为资本的时候,甚至成为主导资本,在有些情况下成为主体资本的时候,那才是知识

经济。知识成为资本,在工业经济时代的后期,已是如此;但知识成为主导资本,成为各

类资本中的支配资本,甚至在某些领域成为主体资本,则应该是知识经济的特征了。

    二、信息成为资源,不仅是辅助的资源,而且成为主导的资源,甚至在一定情况下成

为主体资源。在知识经济中,信息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资源,进行着独特的生产,形成了

独特的产业,信息业被称为“第四产业”。

    资源这个概念的内涵被大大地扩展了。原来它主要是指自然资源,现在它已经成为

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得以进行和开展的外在条件的总称了。资源可以分为信息资源与实

物资源两大类。经济活动是永远离不开实物资源的,但当信息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

主导了实物资源的利用时,那就是知识经济的特征了。

    三、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成为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核心。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

主导资源,经济扩张主要是占有土地。工业经济时代,资本特别是金融资本,居于核心地

位,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增值成为最重要的冲动。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成为主导资

本,信息成为主导资源,知识当然就居于整个经济活动的核心地位。因此,知识的生产和

再生产本身,就具有了空前重要的意义。

    四、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传输技术构成的信息网络,具有了空前的意义。知识在经

济中的重要作用,往往表现为信息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知识的创造、知识的储存、知识

的传播、知识的运用,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即等于信息的创造、信息的储存、信息的传播、信

息的运用。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人们找到了完成这些工作的最好的载体,那就是电子信息网络。正是由于有了电子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人们才开始思考知识经济问题。

    五、经济生活将出现若干新的现象和规律。知识经济与其他形态的经济相比,其生

产、交换、分配、消化都会有极大的变化,都会出现新的规律,在其经济运行和经济的反映

和运用方面,都将出现新的特征。例如,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会加快。如果说对实物经济实

行壁垒比较容易的话,对资本实行壁垒已经比较难了,对信息实行壁垒将是更加困难的

事情。例如,经济虚拟化的趋势将要加强。经济的运行将更多的是信息和符号的运行。

经济管理难度更大,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资源优势的概念将发生重大变化。信息

资源时使用和分配以及价值的规律与实物资源时不同。实物资源使用时具有排他性,使

用的人越多,资源相对数量越少;信息资源则是相反,一般说它的使用不具有排他性,使用

的人越多,其价值越高,其资源越丰富。实物资源在使用中消耗、减少,而信息资源在使用

中增加、增值。

    ·第二个问题:知识经济是一个新的世界时代

    知识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又是一个新的世界时代。

    一、当知识经济形态出现和发展的时候,它将会使整个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具有新的特

征,把世界带人一新的时代。迄今为止,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阶段已经有了三个角度的划

分:主要按照所有制的发展变化,形成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

会主义社会的划分;主要按照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形成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

济的划分;现在我们又可以按照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形成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

阶段的划分。这是三种不同的科学抽象,虽然有着内在的联系,但不可互相替代。

    二、说知识经济是一个时代,是就全球讲的,世界范围讲的。当16世纪英国等少数欧

洲国家开始产业革命的时候,世界其他地方还停留在封建的农业经济时代,但这些国家

工业革命的成功,就标志着世界进入工业经济时代。今天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恐怕也

将是这样的一个局面,即少数先进国家的知识经济形态率先成为其经济主导,而世界上

还有许多国家仍停留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的水平上。对发达国家来说,现在面临

的是进入知识经济形态的问题,对发展中国家说,目前面临的则是如何迎接世界进入知

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挑战问题。

    三、知识经济对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是一种否定,又是一种提升。否定什么?否定

它们的主导地位和时代特征地位。提升什么?提升它们的内在素质和水平,农业经济

和工业经济靠知识经济增添了新的腾飞的翅膀。正像工业经济出现之后,农业经济增添

了翅膀一样。

    由此,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找到中国的新时代到来时的历史定位。中国目前面临的

主要课题,还不是自己国家怎样进入知识经济形态,而是如何迎接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

代的挑战。

    第三个问题:知识经济出现的历史条件

    知识经济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这些条件主要有:

    第一、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物质生产的高度发展,一方面造就了知识经济赖以运行

的物质的技术的基础,一方面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提出了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一个是

可能,一个是需要,两者相加,知识经济就应运而生了。

    第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今天的科学技术已经进入了这样的阶段,它不仅解决了

人类四肢的延伸问题,而且解决了和解决着人类头脑的延伸问题。电脑和信息网络使人

的智力能够在纵横两个方面迅速延伸,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才有了可能。

    第三、人的素质提高,特别是尖端人才的造就。

    第四、以维护知识产权为核心内容的法制环境的形成。法律主要是在三个方面提供

保障:“承认知识之为资本”,“保护知识之为资本”,“发展知识之为资本”。

    第五、经济货币化和虚拟化的高度发展同时出现了适应知识经济运作的新型企业。

即在市场运作和市场主体两方面同时具备了条件。

    对我们这样的国家,研究这些条件,十分重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将来进入知

识经济形态,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造就这些条件,舍此别无他途。

    第四个问题:面对时代挑战,采取恰当政策

    与世界进入工业经济时代相比,今天中国的社会制度、中国的领导、中国的群众、中

国的经济等等条件,都有极大的不同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

方针政策、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取得的成就,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的正确领导,经受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锻炼的干部和群众,是我们迎接这一挑战的一

系列的有利的条件。但正确的对策,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我们采取的对策思路应该是面向世界,立足中国,统筹考

虑,选择突破。总的说来,我认为,中国应该采取的是“龙形经济战略”。

    中国经济现状就很像一条“龙”,一条正在从海底腾空而起的龙。龙头高昂人云,龙

身跃出海面,而龙尾还留在海中。我国在导弹、卫星、原子弹等尖端技术方面已具世界先

进水平,我国的工业经济已具很强实力,但仍然有几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所谓“龙形经济”,就是要科学地使我国经济像龙那样运行或飞行。我们必须在不同

的层次上同时操作,龙头、龙身、龙尾全面统筹,既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又推动工业经济发

展,还要为进入知识经济创造条件。

    “龙形经济”的关键是龙头。龙无头不飞。重视尖端领域、尖端技术、尖端人才,发

挥龙头城市、龙头产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只有龙头高昂,才能带动龙身和龙尾。大小龙

头的高昂,才是群龙飞舞的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近些年在地区之间经济差距拉大的同时,不同地区产业趋同的现象

却在发展,产业水平的差距却是缩小。一些号称“龙头”的地方并没有高昂起来,与他人

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可替代性。这就加剧了国内的竞争,减少了各地的互补性。这是很

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龙头”问题应该作为一个关键问题,来加以认真地研究,考虑到迎

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更是如此。

    (摘自《经济日报》1998年11月16日)

知识经济四则
发行时间:1999-06-20
网站编辑:艾丰
  
来源:研究所

知  识  经  济

知识经济四则

艾  丰

    江泽民同志关于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谈话,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各界,特别是经济界、

学术界和领导层对这个问题的学习研究。围绕知识经济,需要搞清楚的主要有如下几个

问题:

    第一个问题:知识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要了解知识经济的含义,首先要抓住这个概念的内部矛盾的规定性。即主要是研究

知识和经济之间的关系。知识和经济可能有这样几层关系:

    第一层关系,把知识运用于经济。自从有了人类,人们就是不断把知识运用于经济

的。人们总是在不断认识自然的前提下不断征服自然和不断适应自然的。石器时代进入

到铁器时代,是人们炼铁知识进步运用于经济的产物。以后的各个时代都是如此。’因

此,只是在“把知识运用于经济”这层意思上,还不能说明知识经济。

    第二层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应该说近代

工业革命发生以后就是如此了。蒸汽机、内燃机、电机、反应堆的发明和使用,每次都把

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几百年的现实了。显然,用这层意思也不能把知

识经济廊清。

    那么,知识经济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知识经济”最早也有人称为“智力经济”或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知识成为资本,不仅成为一般的资本,而且成为主导的资本,在有些领域甚至成

为主体资本。知识始终是生产力要素之一。最初它融化在劳动力之中,为劳动者的素质

和技能。后来它脱颖而出,成为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生产力要素。

    当知识不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而且已经成为“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

即成为资本的时候,甚至成为主导资本,在有些情况下成为主体资本的时候,那才是知识

经济。知识成为资本,在工业经济时代的后期,已是如此;但知识成为主导资本,成为各

类资本中的支配资本,甚至在某些领域成为主体资本,则应该是知识经济的特征了。

    二、信息成为资源,不仅是辅助的资源,而且成为主导的资源,甚至在一定情况下成

为主体资源。在知识经济中,信息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资源,进行着独特的生产,形成了

独特的产业,信息业被称为“第四产业”。

    资源这个概念的内涵被大大地扩展了。原来它主要是指自然资源,现在它已经成为

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得以进行和开展的外在条件的总称了。资源可以分为信息资源与实

物资源两大类。经济活动是永远离不开实物资源的,但当信息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

主导了实物资源的利用时,那就是知识经济的特征了。

    三、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成为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核心。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

主导资源,经济扩张主要是占有土地。工业经济时代,资本特别是金融资本,居于核心地

位,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增值成为最重要的冲动。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成为主导资

本,信息成为主导资源,知识当然就居于整个经济活动的核心地位。因此,知识的生产和

再生产本身,就具有了空前重要的意义。

    四、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传输技术构成的信息网络,具有了空前的意义。知识在经

济中的重要作用,往往表现为信息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知识的创造、知识的储存、知识

的传播、知识的运用,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即等于信息的创造、信息的储存、信息的传播、信

息的运用。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人们找到了完成这些工作的最好的载体,那就是电子信息网络。正是由于有了电子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人们才开始思考知识经济问题。

    五、经济生活将出现若干新的现象和规律。知识经济与其他形态的经济相比,其生

产、交换、分配、消化都会有极大的变化,都会出现新的规律,在其经济运行和经济的反映

和运用方面,都将出现新的特征。例如,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会加快。如果说对实物经济实

行壁垒比较容易的话,对资本实行壁垒已经比较难了,对信息实行壁垒将是更加困难的

事情。例如,经济虚拟化的趋势将要加强。经济的运行将更多的是信息和符号的运行。

经济管理难度更大,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资源优势的概念将发生重大变化。信息

资源时使用和分配以及价值的规律与实物资源时不同。实物资源使用时具有排他性,使

用的人越多,资源相对数量越少;信息资源则是相反,一般说它的使用不具有排他性,使用

的人越多,其价值越高,其资源越丰富。实物资源在使用中消耗、减少,而信息资源在使用

中增加、增值。

    ·第二个问题:知识经济是一个新的世界时代

    知识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又是一个新的世界时代。

    一、当知识经济形态出现和发展的时候,它将会使整个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具有新的特

征,把世界带人一新的时代。迄今为止,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阶段已经有了三个角度的划

分:主要按照所有制的发展变化,形成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

会主义社会的划分;主要按照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形成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

济的划分;现在我们又可以按照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形成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

阶段的划分。这是三种不同的科学抽象,虽然有着内在的联系,但不可互相替代。

    二、说知识经济是一个时代,是就全球讲的,世界范围讲的。当16世纪英国等少数欧

洲国家开始产业革命的时候,世界其他地方还停留在封建的农业经济时代,但这些国家

工业革命的成功,就标志着世界进入工业经济时代。今天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恐怕也

将是这样的一个局面,即少数先进国家的知识经济形态率先成为其经济主导,而世界上

还有许多国家仍停留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的水平上。对发达国家来说,现在面临

的是进入知识经济形态的问题,对发展中国家说,目前面临的则是如何迎接世界进入知

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挑战问题。

    三、知识经济对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是一种否定,又是一种提升。否定什么?否定

它们的主导地位和时代特征地位。提升什么?提升它们的内在素质和水平,农业经济

和工业经济靠知识经济增添了新的腾飞的翅膀。正像工业经济出现之后,农业经济增添

了翅膀一样。

    由此,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找到中国的新时代到来时的历史定位。中国目前面临的

主要课题,还不是自己国家怎样进入知识经济形态,而是如何迎接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

代的挑战。

    第三个问题:知识经济出现的历史条件

    知识经济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这些条件主要有:

    第一、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物质生产的高度发展,一方面造就了知识经济赖以运行

的物质的技术的基础,一方面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提出了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一个是

可能,一个是需要,两者相加,知识经济就应运而生了。

    第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今天的科学技术已经进入了这样的阶段,它不仅解决了

人类四肢的延伸问题,而且解决了和解决着人类头脑的延伸问题。电脑和信息网络使人

的智力能够在纵横两个方面迅速延伸,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才有了可能。

    第三、人的素质提高,特别是尖端人才的造就。

    第四、以维护知识产权为核心内容的法制环境的形成。法律主要是在三个方面提供

保障:“承认知识之为资本”,“保护知识之为资本”,“发展知识之为资本”。

    第五、经济货币化和虚拟化的高度发展同时出现了适应知识经济运作的新型企业。

即在市场运作和市场主体两方面同时具备了条件。

    对我们这样的国家,研究这些条件,十分重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将来进入知

识经济形态,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造就这些条件,舍此别无他途。

    第四个问题:面对时代挑战,采取恰当政策

    与世界进入工业经济时代相比,今天中国的社会制度、中国的领导、中国的群众、中

国的经济等等条件,都有极大的不同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

方针政策、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取得的成就,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的正确领导,经受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锻炼的干部和群众,是我们迎接这一挑战的一

系列的有利的条件。但正确的对策,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我们采取的对策思路应该是面向世界,立足中国,统筹考

虑,选择突破。总的说来,我认为,中国应该采取的是“龙形经济战略”。

    中国经济现状就很像一条“龙”,一条正在从海底腾空而起的龙。龙头高昂人云,龙

身跃出海面,而龙尾还留在海中。我国在导弹、卫星、原子弹等尖端技术方面已具世界先

进水平,我国的工业经济已具很强实力,但仍然有几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所谓“龙形经济”,就是要科学地使我国经济像龙那样运行或飞行。我们必须在不同

的层次上同时操作,龙头、龙身、龙尾全面统筹,既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又推动工业经济发

展,还要为进入知识经济创造条件。

    “龙形经济”的关键是龙头。龙无头不飞。重视尖端领域、尖端技术、尖端人才,发

挥龙头城市、龙头产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只有龙头高昂,才能带动龙身和龙尾。大小龙

头的高昂,才是群龙飞舞的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近些年在地区之间经济差距拉大的同时,不同地区产业趋同的现象

却在发展,产业水平的差距却是缩小。一些号称“龙头”的地方并没有高昂起来,与他人

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可替代性。这就加剧了国内的竞争,减少了各地的互补性。这是很

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龙头”问题应该作为一个关键问题,来加以认真地研究,考虑到迎

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更是如此。

    (摘自《经济日报》1998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