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中型国企三年脱困的标志
国有大中型企业怎样才算基本走出困境?国家统计局最近提出以下三个效益标
志:
1.亏损企业所占的比重降到20%以下。要求所有国有大中型企业都摆脱亏损是不现
实的,如何确定“合理的亏损面”?有两个参照:一是1996年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中,
亏损面为8.8%;二是1997年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亏损面为23.6%,同期集体经济
和私营经济的亏损面分别是18.9%和13.3%。因此,要求技术力量占优势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面降到20%不算太过份。但是考虑到1997年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面为40.5%,即3000余家企业扭亏才能使亏损达到20%,在几年内达到这一标准仍有相当难度。
2.资本产出率提高到70%以上。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摆脱困难,其资本使用效率
至少应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1997年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总资产产出率‘(按现价
总产值计算)为66.1%,为此把摆脱困境的总资产产出率标志设定为70%以上。与集
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总资产产出率119.4%和145.5%相比,这一标准还是非常低的。
3.净资产效益提高到5%左右。1997年,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
为4.7%,为此把净资产收益率达到5%左右作为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摆脱困境的效益标
志。由于通货膨胀水平对净资产收益率影响很大,因此该标准应根据通货膨胀水平的变
化作适当的调整。
另外,近期内,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要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减轻企业负担、加大
企业破产力度和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等方面多管齐下;从长远看,建立国有资产出
资人制度,实现政企分开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而设立国有资产经营
管理委员会,专门经管国有企业产权是解决国有企业终极所有权和建立国有企业具体出
资人制度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