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艰苦创业开拓前进
发行时间:1999-02-20
网站编辑:李隆铭
来源:研究所

艰苦创业开拓前进

李隆铭

    我们厂是1982年为安置上海化轻公司职工待业子女而开办起来的。当时“上山下

乡”回沪知青很多,产生了大批的社会待业青年。因此,上海市政府发了一个42号文件,号

召这批待业知青家长所在的大单位,都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的问题。42号文规定,安排

知青就业,要办合作社,不准再办“大集体”。但化轻公司有关部门却不愿办合作社,因为

办合作社要自筹资金、自负盈亏难办。化轻公司当时职工待业子女有160名左右,要找出

路。怎么解决160个职工知青子女就业问题,这个任务交给了我。我按照合作经济的原则

将知青组织起来,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道路。华生厂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我也蛮担心,160个人全涌进来怎么办?他们是要吃饭的。因此,华生就先招了9个

人。9个人进厂也不清楚怎么搞,我说,你们进了化轻公司大门,但不是进化轻公司,而是

办合作社,你们要自筹资金,每个人要拿出200元作为开办费。他们不理解,也没有钱拿

出来。2000元开办费是我垫出来的。华生厂是9个人,3口缸,6根棒,2000元起家的。我

要解决160个人,9个人搞得好,160个人都解决。有粥吃了要吃饭,有饭吃了最好住洋

房。我们华生厂经过艰苦创业,逐步逐步适应市场经济,从1982年开始,到1997年,连续

高速度、高效益发展。发展最快时,年产量增长超过90%,年效益提高90%。许多单位到

我们这里来,看看现在华生,说2000元起家,都不相信。外国人也不相信,看了我们发展的

录像以后,大家感动了,佩服了。从3口缸变成1只反应炉,从上海制药二厂花1500买

来。现在我们弄个反应炉至少十几万,但当时每分钱都要考虑。经过15年的发展,1997年

我们完成15亿7千万销售额,我们不讲产值,卖掉多少算多少,卖不掉,不生产。这也是

我们的特点,不象国营企业,搞得很大,卖不卖得掉是另外的事情。1997年我们完成利税

5亿3千万,其中我们自己留下的利润3亿8千万,国家税收1亿5千万。我们已连续5年

是黄浦区最大的利税大户。15年一共交黄浦区13亿,自己留下来16亿多资产。我们华生

从开办以来,从来没有向银行贷过款,也没有国有投入。两年前,上海市集界办成立,把我

们华生厂作为第一号,清产核资,界定资产。过去人家问,华生发展到这么大,究竟国有资

产有没有?上海市集界办根据华生的会计凭证,查证:第一,华生的原始投入没有一分国

有资产;第二,华生历年的积累没有一分国有资产。我们的资产界定非常清楚。市集界办

认定,华生的所有者权益归华生公司劳动群众所有。资产界定后的三年,是华生更大发展

的三年。职工对产权问题的顾虑没有了,怎么不拼命干呢?!所以这三年我们每年的利税都

在4~5亿,每年留下3~4亿。我们还是抓住一个主业,就是搞油漆涂料。外国人要同我们

合资,我未答应。华生中国第一家,从树脂到油漆,我都生产。这是独特的。现在我们生产

几十种树脂,设备不比外国人差。造漆的三套机器我都有。外国人都奇怪,华生怎么又是树

脂又造漆?现在有人说,你企业大了,是不是搞点其它东西?我说要抓主业。中国涂料市

场大了,如果华生这样的单位不好好搞,让外国人进来,会全部给它吃掉。到现在,我们一

步一步发展,我从原来中国最小的涂料厂,第一年产值只有50多万,一年胜过一年,我把

中国110多户同类企业比下去。我们到前5年,已是中国最大的造漆涂料厂。我们已连续

5年最大。我们发展比较快。我们此地是总厂,在浦东张江我们又搞了一个厂。外滩是公

司,全国销售,还造了古象大楼。我们现在是华生化工有限公司。一个公司两个厂,是我们

的主力。华生资本的积累,应该说,完全靠我们合作社的机制。没有合作社机制,就没有今

天的华生。我们银行有lo亿存款,外面找来10多个项目,请专家论证,我没搞。如果是国

营企业,只要领导讲好的,就会搞。我们华生是合作社企业,我们自己的钱,我们论证下来

不能搞就不搞。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存银行。这也有好处,我是长期存款,银行利息降低我

不受影响。我们在十几个银行存10亿,要用钱我向银行借,我有10亿存款担保,还的贷

款利息与我长期存款利息当中还有差额。我们对人民币贬值有些担心的,前一时期是睡

不着的。我们国家领导反复强调,人民币不贬值。现在总算心定,人民币信誉越来越好,很

可能变世界第三大货币。老实说,我们每年有3~4亿利润,还不算利息了。

    我们的发展有两点蛮突出,一是白手起家。我们生产从缸到买人家的反应炉,小青年

每天拉劳动车送货去,一直保持了5年,到1987年才买了大卡车,艰苦创业。到1988

年,我们的厂部还是一个小阁楼,我们厂长办公室就设在阁楼里。我们造30平方米会议

室,是阁楼上搭上去的,象碉堡。人家看了要吓的。所以艰苦创业,白手起家我们是突出的

特点。第二是高速度、高效益,好象汽乍始终在高速公路上开。我们的发展是持续的,稳定

的。人确实是辛苦的。到现在,我们厂部厂长星期天没有的。我们礼拜天不休息,不加班不

行。外地的客户车子停满了,甚至停到车间门口。我们的产品生产出来还没冷,就让别人拉

走了。当然,去年开始情况有些变。中国人就是一哄而起。广东一下子开了500多家厂,而

多是生产华生的产品。他们做短期可以,做长期肯定不行。现在外国货也进来,我们还要扩

大生产。涂料市场一场激战。我们已连续6年是名牌。全国涂料商店没古象,它店要开不起

来,大家要古象,但杂牌很多。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尽管1998年1~11月我们完成

13亿销售收入,利税4亿5,生产还可以保持去年高水平。全国涂料协会一年到华生来几

次,还表扬我,说华生今年还是全国第一。我们认为,涂料业在中国发展潜力很大,老百姓

吃、穿、用都解决了,现在突出的就是住的问题了。只要住宅发展,12亿人口住宅改善,涂

料市场就很大。现在全国一年只不过150亿各种涂料,包括工业涂料。如果老百姓富起

来,每年有10%改善住房,这个需要量是不得了。现在我们举着民族涂料工业的旗帜,一

是对付外国人。立邦漆一年的/“告费要4000~5000万,它的广告,连小朋友都晓得,别人到华生厂来买立邦漆,好象立邦就是漆的代名词。从报纸上看到,它一年的销售额是3

亿,而我是15亿多,销售额我们比它大得多,但广告我们是落后了。立邦到中国来,有一个

战略,5年不赚钞票,赚到钞票全部做广告费。我也有打算了,今年华生广告费也花了

2500万了,因为华生广告是全国做的,不象立邦在上海做的。从明年开始,我们的广告费

要翻一番,达到5000万,上海电视台每人至少要在新闻里面有一场。我华生在上海电台已连续4年做广告,四句话:“住房要漂亮,涂料买古象,古象是名牌,上海华生化工厂”。广

告费每年要120万。电台听的人到底少,电视台说侬出1000万,我帮侬弄去。我说1000万

就1000万,只要是黄金时间拿出来,让上海老百姓都知道。所以,对外国人我是铆牢不

放,外国人对我意见也相当大,涂料行业就是一个立邦漆没来过华生厂。现在不光立邦了,

世界上最大的阿克速等都来了。我更要对付这么一批人子。二是对付广东人,他们那里几

百家人家的伪劣产品。你们去用,一用以后,西洋镜就会拆穿的。我不怕的。

    实际上,我们1998年能维持1997年的水平,相当不容易。我们一看到今年形势不

好,马上减人,不象全民,要等国家讲可以下岗了再行动。我们有危机感,1998年减了150

个人。我们今年省了1000万元。

    我可能比一般的企业悲观一点,东南亚经济危机,国外经济危机,中国象我们这样的

企业1999年能不能保持1998年的水平?第一看市场,老百姓有没有钞票。现在商店没几

家人家装修了,没有钞票不装修了。所以我对1999年整个市场不大乐观。但是国家在不断

投入,国家想把房地产搞起来,特别是个人银行货款。上海每天250套房子投入,使华生这

段时间比较好。我们每天不到400万,销售的同志面孔难看了,到了400万,我们华生的日

子好过了。因为销售400万,我们每天可以赚100多万了。对这几年的情况,我们也有充分

思想准备,我们能够保持到这样一个水平,在此基础上再发展。

    现在华生改制也改好了。我们在资产界定清楚的基础上,按《公司法》,拿出5%,成

立持股会,量化后,作为对华生的投入。我们企业的结构变了,我们原来是合作社,一大

了,这个合作社的机制也要变。我们成立有限公司,11个董事,我做董事长。我们职代会仍

旧存在,还有持股会,发挥各方面的职能、作用。企业大了,我们现在下面小企业也蛮多,

在市政府的关心下,我们马上要开工建设一个层次蛮高的古象大酒楼,投资5个亿,两年

后可以开张。我的看法,中国经济两年后总可以好了。国家一上去,我华生也上去了。我对

黄浦区的感情比较深,华生厂在黄浦区保驾护航下,才发展。物资集团对我们比较宽松,

我们是物资集团的直属企业,物资集团领导确实很支持。我们有比较宽松的政策,华生厂

这四五年确实发得比较快。我们计划到2000年销售额由16亿变20亿,现在看,还能超

过。我们原来的合作社机制好,我是大喊特喊。现在尽管我们变成有限责任公司,从法规

上,我们按有限责任公司操作,但我们还是要保留合作社机制的优越性。我深刻体会,如果

我们是国营,肯定有人管头管脚,会被管死。我们华生的发展,就是由于合作社机制好。

艰苦创业开拓前进
发行时间:1999-02-20
网站编辑:李隆铭
  
来源:研究所

艰苦创业开拓前进

李隆铭

    我们厂是1982年为安置上海化轻公司职工待业子女而开办起来的。当时“上山下

乡”回沪知青很多,产生了大批的社会待业青年。因此,上海市政府发了一个42号文件,号

召这批待业知青家长所在的大单位,都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的问题。42号文规定,安排

知青就业,要办合作社,不准再办“大集体”。但化轻公司有关部门却不愿办合作社,因为

办合作社要自筹资金、自负盈亏难办。化轻公司当时职工待业子女有160名左右,要找出

路。怎么解决160个职工知青子女就业问题,这个任务交给了我。我按照合作经济的原则

将知青组织起来,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道路。华生厂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我也蛮担心,160个人全涌进来怎么办?他们是要吃饭的。因此,华生就先招了9个

人。9个人进厂也不清楚怎么搞,我说,你们进了化轻公司大门,但不是进化轻公司,而是

办合作社,你们要自筹资金,每个人要拿出200元作为开办费。他们不理解,也没有钱拿

出来。2000元开办费是我垫出来的。华生厂是9个人,3口缸,6根棒,2000元起家的。我

要解决160个人,9个人搞得好,160个人都解决。有粥吃了要吃饭,有饭吃了最好住洋

房。我们华生厂经过艰苦创业,逐步逐步适应市场经济,从1982年开始,到1997年,连续

高速度、高效益发展。发展最快时,年产量增长超过90%,年效益提高90%。许多单位到

我们这里来,看看现在华生,说2000元起家,都不相信。外国人也不相信,看了我们发展的

录像以后,大家感动了,佩服了。从3口缸变成1只反应炉,从上海制药二厂花1500买

来。现在我们弄个反应炉至少十几万,但当时每分钱都要考虑。经过15年的发展,1997年

我们完成15亿7千万销售额,我们不讲产值,卖掉多少算多少,卖不掉,不生产。这也是

我们的特点,不象国营企业,搞得很大,卖不卖得掉是另外的事情。1997年我们完成利税

5亿3千万,其中我们自己留下的利润3亿8千万,国家税收1亿5千万。我们已连续5年

是黄浦区最大的利税大户。15年一共交黄浦区13亿,自己留下来16亿多资产。我们华生

从开办以来,从来没有向银行贷过款,也没有国有投入。两年前,上海市集界办成立,把我

们华生厂作为第一号,清产核资,界定资产。过去人家问,华生发展到这么大,究竟国有资

产有没有?上海市集界办根据华生的会计凭证,查证:第一,华生的原始投入没有一分国

有资产;第二,华生历年的积累没有一分国有资产。我们的资产界定非常清楚。市集界办

认定,华生的所有者权益归华生公司劳动群众所有。资产界定后的三年,是华生更大发展

的三年。职工对产权问题的顾虑没有了,怎么不拼命干呢?!所以这三年我们每年的利税都

在4~5亿,每年留下3~4亿。我们还是抓住一个主业,就是搞油漆涂料。外国人要同我们

合资,我未答应。华生中国第一家,从树脂到油漆,我都生产。这是独特的。现在我们生产

几十种树脂,设备不比外国人差。造漆的三套机器我都有。外国人都奇怪,华生怎么又是树

脂又造漆?现在有人说,你企业大了,是不是搞点其它东西?我说要抓主业。中国涂料市

场大了,如果华生这样的单位不好好搞,让外国人进来,会全部给它吃掉。到现在,我们一

步一步发展,我从原来中国最小的涂料厂,第一年产值只有50多万,一年胜过一年,我把

中国110多户同类企业比下去。我们到前5年,已是中国最大的造漆涂料厂。我们已连续

5年最大。我们发展比较快。我们此地是总厂,在浦东张江我们又搞了一个厂。外滩是公

司,全国销售,还造了古象大楼。我们现在是华生化工有限公司。一个公司两个厂,是我们

的主力。华生资本的积累,应该说,完全靠我们合作社的机制。没有合作社机制,就没有今

天的华生。我们银行有lo亿存款,外面找来10多个项目,请专家论证,我没搞。如果是国

营企业,只要领导讲好的,就会搞。我们华生是合作社企业,我们自己的钱,我们论证下来

不能搞就不搞。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存银行。这也有好处,我是长期存款,银行利息降低我

不受影响。我们在十几个银行存10亿,要用钱我向银行借,我有10亿存款担保,还的贷

款利息与我长期存款利息当中还有差额。我们对人民币贬值有些担心的,前一时期是睡

不着的。我们国家领导反复强调,人民币不贬值。现在总算心定,人民币信誉越来越好,很

可能变世界第三大货币。老实说,我们每年有3~4亿利润,还不算利息了。

    我们的发展有两点蛮突出,一是白手起家。我们生产从缸到买人家的反应炉,小青年

每天拉劳动车送货去,一直保持了5年,到1987年才买了大卡车,艰苦创业。到1988

年,我们的厂部还是一个小阁楼,我们厂长办公室就设在阁楼里。我们造30平方米会议

室,是阁楼上搭上去的,象碉堡。人家看了要吓的。所以艰苦创业,白手起家我们是突出的

特点。第二是高速度、高效益,好象汽乍始终在高速公路上开。我们的发展是持续的,稳定

的。人确实是辛苦的。到现在,我们厂部厂长星期天没有的。我们礼拜天不休息,不加班不

行。外地的客户车子停满了,甚至停到车间门口。我们的产品生产出来还没冷,就让别人拉

走了。当然,去年开始情况有些变。中国人就是一哄而起。广东一下子开了500多家厂,而

多是生产华生的产品。他们做短期可以,做长期肯定不行。现在外国货也进来,我们还要扩

大生产。涂料市场一场激战。我们已连续6年是名牌。全国涂料商店没古象,它店要开不起

来,大家要古象,但杂牌很多。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尽管1998年1~11月我们完成

13亿销售收入,利税4亿5,生产还可以保持去年高水平。全国涂料协会一年到华生来几

次,还表扬我,说华生今年还是全国第一。我们认为,涂料业在中国发展潜力很大,老百姓

吃、穿、用都解决了,现在突出的就是住的问题了。只要住宅发展,12亿人口住宅改善,涂

料市场就很大。现在全国一年只不过150亿各种涂料,包括工业涂料。如果老百姓富起

来,每年有10%改善住房,这个需要量是不得了。现在我们举着民族涂料工业的旗帜,一

是对付外国人。立邦漆一年的/“告费要4000~5000万,它的广告,连小朋友都晓得,别人到华生厂来买立邦漆,好象立邦就是漆的代名词。从报纸上看到,它一年的销售额是3

亿,而我是15亿多,销售额我们比它大得多,但广告我们是落后了。立邦到中国来,有一个

战略,5年不赚钞票,赚到钞票全部做广告费。我也有打算了,今年华生广告费也花了

2500万了,因为华生广告是全国做的,不象立邦在上海做的。从明年开始,我们的广告费

要翻一番,达到5000万,上海电视台每人至少要在新闻里面有一场。我华生在上海电台已连续4年做广告,四句话:“住房要漂亮,涂料买古象,古象是名牌,上海华生化工厂”。广

告费每年要120万。电台听的人到底少,电视台说侬出1000万,我帮侬弄去。我说1000万

就1000万,只要是黄金时间拿出来,让上海老百姓都知道。所以,对外国人我是铆牢不

放,外国人对我意见也相当大,涂料行业就是一个立邦漆没来过华生厂。现在不光立邦了,

世界上最大的阿克速等都来了。我更要对付这么一批人子。二是对付广东人,他们那里几

百家人家的伪劣产品。你们去用,一用以后,西洋镜就会拆穿的。我不怕的。

    实际上,我们1998年能维持1997年的水平,相当不容易。我们一看到今年形势不

好,马上减人,不象全民,要等国家讲可以下岗了再行动。我们有危机感,1998年减了150

个人。我们今年省了1000万元。

    我可能比一般的企业悲观一点,东南亚经济危机,国外经济危机,中国象我们这样的

企业1999年能不能保持1998年的水平?第一看市场,老百姓有没有钞票。现在商店没几

家人家装修了,没有钞票不装修了。所以我对1999年整个市场不大乐观。但是国家在不断

投入,国家想把房地产搞起来,特别是个人银行货款。上海每天250套房子投入,使华生这

段时间比较好。我们每天不到400万,销售的同志面孔难看了,到了400万,我们华生的日

子好过了。因为销售400万,我们每天可以赚100多万了。对这几年的情况,我们也有充分

思想准备,我们能够保持到这样一个水平,在此基础上再发展。

    现在华生改制也改好了。我们在资产界定清楚的基础上,按《公司法》,拿出5%,成

立持股会,量化后,作为对华生的投入。我们企业的结构变了,我们原来是合作社,一大

了,这个合作社的机制也要变。我们成立有限公司,11个董事,我做董事长。我们职代会仍

旧存在,还有持股会,发挥各方面的职能、作用。企业大了,我们现在下面小企业也蛮多,

在市政府的关心下,我们马上要开工建设一个层次蛮高的古象大酒楼,投资5个亿,两年

后可以开张。我的看法,中国经济两年后总可以好了。国家一上去,我华生也上去了。我对

黄浦区的感情比较深,华生厂在黄浦区保驾护航下,才发展。物资集团对我们比较宽松,

我们是物资集团的直属企业,物资集团领导确实很支持。我们有比较宽松的政策,华生厂

这四五年确实发得比较快。我们计划到2000年销售额由16亿变20亿,现在看,还能超

过。我们原来的合作社机制好,我是大喊特喊。现在尽管我们变成有限责任公司,从法规

上,我们按有限责任公司操作,但我们还是要保留合作社机制的优越性。我深刻体会,如果

我们是国营,肯定有人管头管脚,会被管死。我们华生的发展,就是由于合作社机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