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改革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上海产权市场
发行时间:1994-10-20
网站编辑:龚介民
来源:研究所

改革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上海产权市场

龚介民

    15年体制改革实践的浪潮,终于汇集成汹涌澎湃的高潮位的浪峰:产权市场。继上海

证券、金属、粮油、技术等十个交易市场之后,上海的产权市场的浪潮,已扑面涌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于1994年4月20日正式运作,首批上市

220家企业,进入了上海第一个产权市场,标志着上海产权市场掀起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

一个浪潮,卷起了上海产权交易的第一朵浪花。

    一、改革的伟大实践涌现出全新的产权市场。上海产权市场是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高层次的大市场。产权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从而形成产权市

场,期间经历了产权制度长达15年的变革历程,这一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八十年代的上海农村家庭联产承包成功的奥秘就在第一次进行了产权制

度变革,冲破了改革前产权的高度集权,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开来,建立了农村统分结

合的双层经营的体制。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成功的经验,先运用到乡镇企业,后移

植到国营企业,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和租赁制,给企业首次注入了活力。

    第二阶段,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上海农村试行股份合作制成功的奥秘,就在第

二次进行了产权制度变革。以资金资产为纽带的股份合作制,首先开始涉及所有制的本

身,冲破了改革前的所有者——产权主体的单一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

多种产权主体并存的新格局。上海农村八十年代初的工农联营企业(股份制雏形),九十

年代初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和上市股份公司,构筑了更具活力的新的企业组织。

    第三阶段,九十年代中期上海农村的乡镇企业产权上市,第三次进行了最深层的产

权制度变革,产权商品化,以实物形态、货币形态和证券形态进入产权市场。1994年4

月,上海的产权市场从上海农村的乡镇企业起步,这是上海建设和发展产权市场的先易

后难、典型突破的一个重要策略。这是因为乡镇企业的产权相对明晰,“谁投资开办,产权

归谁所有”,一目了然。而产权明晰正是产权交易的前提,这是一。其二,乡镇企业的资产

比较完整。土地、房产等要素相对完整,有利于产权的整体转移。其三,与产权交易相关的

一些问题也便于处理。如债权债务问题,劳动力安置问题,一般都可以先行“剥离”,让企业

千千净净地投入交易,有利于受让方接受。其四,乡镇企业被人称为“开、关厂”,它们受市

场经济的规律所支配,所以最能接受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改革举措。与此相比较,目前

国有企业在这些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难度,进入市场尚有一定的困难。

    上述产权制度改革的三个阶段,可以概括为“三化”,即与所有权分离的经营权多层

面的多样化、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和企业产权市场化。这也可以说是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

发展轨迹。

    二、企业产权通过产权市场转让,搞活企业存量资产,具有深层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第一,通过产权市场,配置、重组生产要素,调整企业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

构与企业组织形式结构,以价格规律、竞争规律、再生产规律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

稳定发展。

    第二、通过产权市场,促进明晰企业产权,明确权责,转换经营机制,实现产权法人

化、明晰化和流动化,就可使自主权真正到位,从而完成机制转化。

    第三,通过产权市场,可从根本上有效地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通货膨胀,从而

彻底改革我国长期以来宏观调控呈现的放+乱一管一死一放的骡子推磨原地兜圈子的格

局。通过产权转让方式盘活资产存量,可使资产和土地均得到最有效的合理的配置,发挥

最大效用。我们这么多年来并发有重视存量的组合和流动,而是一味地在追加新的投资。

结果,出现子各地各部门争项目、争投资、争铺摊子、争基建、争土地的混乱现象,争米争

去的结果是:基本建设战线越来越长,胡子工程一大堆,重点工程又保不了。固定资产投资

规模控不住,盲目铺摊子,直接造成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整个社会零售物价总水平的上

涨,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而通过产权转让盘活存量就可以节省大量不必要的重复投

资,重复占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资产的流动组合,完全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

应”,使成本大大地降低,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资金营运效益和资本积累。

    第四,通过产权市场,企业资产集中、公开、公正,规范的产权交易,可以最大程度地

克服“钱权交易”种种弊端,对企业的资产进行科学的评估,按“综合效益成交”的原则,可使企业产权流动完全变成一种市场行为,钱权交易也随之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第五,通过产权市场,产权转让可以真正地实现公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将实物资产

形态,变成货币资产形态、证券形态,将存量资产盘活起来,流入经济大动脉,创造出新的

更多的社会财富,这才是最佳的保值增值的途径。

    三、产权市场交易的实务.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严格遵照市政府“高起点、高水准、高

效率”规范化运作的要求,其实务要点是;

    1.产权交易所的职能:在国家和上海产业政策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上

海城乡集体企业及其他经济成份的企业产权整体或部分转让服务,以及经济、政策、法律、

企划咨询等其他配套服务。

    2.产权交易的原则:(1)集中统一、公开公正、规范有序的原则。产权交易,必须到上

海城乡产权交易所集中进行,实行公开竞价,统一结算,规范交割;(2)符合国家和上海产

业政策的原则。必须有利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调整;(3)规范化管

理的原则,实行统一、规范、便捷的交易规则,保护交易各方经济利益,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4)产权交易实行经纪会员委托代理的原则;(5)依法评估企业资产的原

则。评估价作为交易底价的参考价,严禁低价出售,低价折股。

    3.产权交易的范围:企业整体产权、部分产权,可以是厂房仓库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有形资产,也可以是工业技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

    4.产权交易的当事人:出让方与受让方。

    5.产权交易的经纪人:产权经纪会员、产权经纪公司。

    6.产权交易的方式:以竞价交易为主,也可以协议转让。

    7.产权交易的程序:

    (1)登记:出让方应先填写由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统一印制的《产权出让意向登记

表》,信息配对后,必须填写《企业产权上市申报书》,并提交有关的证件。受让方须如实填

写《产权收购意向登记表》,通过交易所批准的经纪会员或公司会员向交易所登记受理。

    (2)挂牌:《企业产权上市申报书》和《产权收购意向登记表》,经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

审核后,输入电脑信息系统,挂牌上市交易。

    (3)洽谈:出让方和受让方经交易所电脑信息配对后,由接受委托代理的中介机构会

同双方进行电脑查询和洽谈,然后进行实地考察。

    (4)交易:主要通过交易所电脑交易系统竞价交易,根据最佳的综合效益成交。

    (5)签约:经纪会员、公司会员在电脑交易系统成交后,组织出让方和受让方签署由

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统一印刷的产权转让合同文本。

    (6)交割:凭盖有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交易合同鉴证章的产权转让合同力、理财产清点

转移手续和结算手续。

    (7)变更:根据产权转让合同与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的“产权交易合同鉴证章”,由中

介机构会同出让方和受让方依法办理有关工商、税务、银行等相应的变更登记等手续。

    (8)调解和仲裁:转让双方经纪会员之间在产权交易中发生纠纷,应先由上海城乡产

权交易所法律部调解,若调解不成,可由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监事会裁决,若不服裁决,可

依法向法院起诉。

    (9)交易双方和产权经纪人员有义务保护出让方的合法权益,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

其商业秘密。产权转让合同必须由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加盖“产权交易合同鉴证章”方为

有效。

改革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上海产权市场
发行时间:1994-10-20
网站编辑:龚介民
  
来源:研究所

改革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上海产权市场

龚介民

    15年体制改革实践的浪潮,终于汇集成汹涌澎湃的高潮位的浪峰:产权市场。继上海

证券、金属、粮油、技术等十个交易市场之后,上海的产权市场的浪潮,已扑面涌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于1994年4月20日正式运作,首批上市

220家企业,进入了上海第一个产权市场,标志着上海产权市场掀起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

一个浪潮,卷起了上海产权交易的第一朵浪花。

    一、改革的伟大实践涌现出全新的产权市场。上海产权市场是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高层次的大市场。产权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从而形成产权市

场,期间经历了产权制度长达15年的变革历程,这一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八十年代的上海农村家庭联产承包成功的奥秘就在第一次进行了产权制

度变革,冲破了改革前产权的高度集权,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开来,建立了农村统分结

合的双层经营的体制。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成功的经验,先运用到乡镇企业,后移

植到国营企业,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和租赁制,给企业首次注入了活力。

    第二阶段,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上海农村试行股份合作制成功的奥秘,就在第

二次进行了产权制度变革。以资金资产为纽带的股份合作制,首先开始涉及所有制的本

身,冲破了改革前的所有者——产权主体的单一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

多种产权主体并存的新格局。上海农村八十年代初的工农联营企业(股份制雏形),九十

年代初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和上市股份公司,构筑了更具活力的新的企业组织。

    第三阶段,九十年代中期上海农村的乡镇企业产权上市,第三次进行了最深层的产

权制度变革,产权商品化,以实物形态、货币形态和证券形态进入产权市场。1994年4

月,上海的产权市场从上海农村的乡镇企业起步,这是上海建设和发展产权市场的先易

后难、典型突破的一个重要策略。这是因为乡镇企业的产权相对明晰,“谁投资开办,产权

归谁所有”,一目了然。而产权明晰正是产权交易的前提,这是一。其二,乡镇企业的资产

比较完整。土地、房产等要素相对完整,有利于产权的整体转移。其三,与产权交易相关的

一些问题也便于处理。如债权债务问题,劳动力安置问题,一般都可以先行“剥离”,让企业

千千净净地投入交易,有利于受让方接受。其四,乡镇企业被人称为“开、关厂”,它们受市

场经济的规律所支配,所以最能接受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改革举措。与此相比较,目前

国有企业在这些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难度,进入市场尚有一定的困难。

    上述产权制度改革的三个阶段,可以概括为“三化”,即与所有权分离的经营权多层

面的多样化、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和企业产权市场化。这也可以说是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

发展轨迹。

    二、企业产权通过产权市场转让,搞活企业存量资产,具有深层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第一,通过产权市场,配置、重组生产要素,调整企业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

构与企业组织形式结构,以价格规律、竞争规律、再生产规律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

稳定发展。

    第二、通过产权市场,促进明晰企业产权,明确权责,转换经营机制,实现产权法人

化、明晰化和流动化,就可使自主权真正到位,从而完成机制转化。

    第三,通过产权市场,可从根本上有效地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通货膨胀,从而

彻底改革我国长期以来宏观调控呈现的放+乱一管一死一放的骡子推磨原地兜圈子的格

局。通过产权转让方式盘活资产存量,可使资产和土地均得到最有效的合理的配置,发挥

最大效用。我们这么多年来并发有重视存量的组合和流动,而是一味地在追加新的投资。

结果,出现子各地各部门争项目、争投资、争铺摊子、争基建、争土地的混乱现象,争米争

去的结果是:基本建设战线越来越长,胡子工程一大堆,重点工程又保不了。固定资产投资

规模控不住,盲目铺摊子,直接造成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整个社会零售物价总水平的上

涨,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而通过产权转让盘活存量就可以节省大量不必要的重复投

资,重复占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资产的流动组合,完全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

应”,使成本大大地降低,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资金营运效益和资本积累。

    第四,通过产权市场,企业资产集中、公开、公正,规范的产权交易,可以最大程度地

克服“钱权交易”种种弊端,对企业的资产进行科学的评估,按“综合效益成交”的原则,可使企业产权流动完全变成一种市场行为,钱权交易也随之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第五,通过产权市场,产权转让可以真正地实现公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将实物资产

形态,变成货币资产形态、证券形态,将存量资产盘活起来,流入经济大动脉,创造出新的

更多的社会财富,这才是最佳的保值增值的途径。

    三、产权市场交易的实务.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严格遵照市政府“高起点、高水准、高

效率”规范化运作的要求,其实务要点是;

    1.产权交易所的职能:在国家和上海产业政策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上

海城乡集体企业及其他经济成份的企业产权整体或部分转让服务,以及经济、政策、法律、

企划咨询等其他配套服务。

    2.产权交易的原则:(1)集中统一、公开公正、规范有序的原则。产权交易,必须到上

海城乡产权交易所集中进行,实行公开竞价,统一结算,规范交割;(2)符合国家和上海产

业政策的原则。必须有利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调整;(3)规范化管

理的原则,实行统一、规范、便捷的交易规则,保护交易各方经济利益,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4)产权交易实行经纪会员委托代理的原则;(5)依法评估企业资产的原

则。评估价作为交易底价的参考价,严禁低价出售,低价折股。

    3.产权交易的范围:企业整体产权、部分产权,可以是厂房仓库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有形资产,也可以是工业技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

    4.产权交易的当事人:出让方与受让方。

    5.产权交易的经纪人:产权经纪会员、产权经纪公司。

    6.产权交易的方式:以竞价交易为主,也可以协议转让。

    7.产权交易的程序:

    (1)登记:出让方应先填写由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统一印制的《产权出让意向登记

表》,信息配对后,必须填写《企业产权上市申报书》,并提交有关的证件。受让方须如实填

写《产权收购意向登记表》,通过交易所批准的经纪会员或公司会员向交易所登记受理。

    (2)挂牌:《企业产权上市申报书》和《产权收购意向登记表》,经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

审核后,输入电脑信息系统,挂牌上市交易。

    (3)洽谈:出让方和受让方经交易所电脑信息配对后,由接受委托代理的中介机构会

同双方进行电脑查询和洽谈,然后进行实地考察。

    (4)交易:主要通过交易所电脑交易系统竞价交易,根据最佳的综合效益成交。

    (5)签约:经纪会员、公司会员在电脑交易系统成交后,组织出让方和受让方签署由

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统一印刷的产权转让合同文本。

    (6)交割:凭盖有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交易合同鉴证章的产权转让合同力、理财产清点

转移手续和结算手续。

    (7)变更:根据产权转让合同与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的“产权交易合同鉴证章”,由中

介机构会同出让方和受让方依法办理有关工商、税务、银行等相应的变更登记等手续。

    (8)调解和仲裁:转让双方经纪会员之间在产权交易中发生纠纷,应先由上海城乡产

权交易所法律部调解,若调解不成,可由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监事会裁决,若不服裁决,可

依法向法院起诉。

    (9)交易双方和产权经纪人员有义务保护出让方的合法权益,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

其商业秘密。产权转让合同必须由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加盖“产权交易合同鉴证章”方为

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