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关于城镇集体企业产权改革问题
发行时间:1994-06-20
网站编辑:徐承华 朱少春
来源:研究所

关于城镇集体企业产权改革问题

徐承华  朱少春

    一、理顺产权关系是深化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关键

    从总体上讲,现有的城镇集体所有制是一种双层集团公有制,(1)企业层次上的集团

占有,即企业财产由其内部职工作为一个整体集团占有。但由于集体财产不可分割,在城

镇集体企业形成了大家占有又谁都不占有的产权关系,不仅老集体企业如此,多数新办集

体企业也是这样。(2)部门(如二轻或联社),社区(如区街)层次上的集团占有。由于部

门或社区集中所属企业的上缴利润创办和改造了大量集体企业,因而城镇集体企业财产

中有相当数额属于部门或社区集团财产。这些集团财产同样不可分割,在部门或社区范

围内形成了更为模糊的产权关系。近年来出现的新办集体企业多数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这些企业尽管许多是个人领办的,但“铺底资金’多数来自挂靠单位,并依靠挂靠单位担保

获得了初始贷款,依靠优惠政策增加了利润和积累。因而这些企业与挂靠单位之间也存

在模糊的产权关系。在这种双层集团公有制中,一方面,职工对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企

业对部门或社区的财产所有权日益弱化,另一方面,政府机构从垄断部门或社区财产所

有权入手,逐步垄断了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可见,这种双层集团公有制是依附于政府机

构的产权组织形式。

    实践证明,这种双层集团公有制是城镇集体企业深化改革的主要障碍。第一,使企

业的经营受到行政控制。对企业财产所有权的垄断必然导致对企业经营控制权的垄断。

任免企业领导人、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是经营控制权的基本内容。现在多数城镇集体企

业,这两项经营控制权仍然掌握在政府机构手中。这样,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很难落实。

第二,导致企业之间的不平等竞争。一些老城镇集体企业曾经将自己大量的利润通过合

作事业基金等多种形式无偿转入其它企业,而自己未能及时得到发展,多数企业现在又

背着沉重的退休人员工资负担,困难越来越多。与此相反,一部分城镇集体企业却无偿

占有其它集体企业的转移积累。这两类企业之间的竞争显然是不平等的。第三,造成企

业的行为不合理。由于生产资料大家占有,又谁都不占有,职工的个人物质利益与企业

的财产损益没有直接联系,因而职工主要关心自己的工资,奖金,而很少关心企业的长

期发展。这样,企业内部缺少有效维护公有财产完整与增殖的力量,尤其是缺少自我约

束其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内在机制,其行为必然趋于短期化。第四,阻碍企业生产要

素的合理流动。由于企业产权的行政垄断,企业的资金以及劳动力的流动必然受行政隶

属关系的制约,多数企业的资金以及劳动力主要按照行政信号进行转移或重新组合。叵

时,由于职工的个人物质利益与企业的财产损益没有直接联系,多数企业缺乏追求资金

利润极大化的冲动,对资金按最佳方向流动也不甚关心。因此,市场信号对企业生产要

素配置的调节功能弱,不能充分利用竞争择优机制。

    由此可见,现行城镇集体所有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着尖锐而深刻的矛

盾。单纯简政放权,单纯改革经营方式,不可能使城镇集体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

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因此,应该及时将城镇企业改革的重点

转向理顺产权关系,逐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

度。

    二、资产股份制是城镇集体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

    近年来,在我国城镇集体企业中出现了多种形式资产股份制。这些不同类型的资产

股份制尽管还不完善,但已在现实经济中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

实行资产股份制,可能是城镇集体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从实践来看,资产股份制的主

要优点是,

    一,可以充分实现企业自主经营。在资产股份制企业中,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特

别是职工真正成为企业财产的主人。这样,一方面,可以削弱政府机构从外部控制企业

经营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内部抵制政府机构盲目干预的力量。这就为城镇集

体企业实现政企分开和充分实现自主经营创造了决定性的条件。

    二、可以充分实现企业自负盈亏。在资产:股份制企业中,企业利润按股分享,企业

亏损按股分担,职工个人与集体开始成为独立承担企业盈亏的主体。这当然有助于城镇

集体企业的自负盈亏。

    三,可以促进企业行为的合理化,在资产股份制企业中,单一的劳动分红转变为资

金分红并存。职工不仅可以根据自己劳动的贡献取得报酬,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贡

献取得红利,这样,企业利润中归职工个人占有的比例明显上升,企业利润的增减对职

工个人利益影响的强度大为增加。因此,生产者、经营者会更加努力地节约原材料,,能

源等,更加主动地减少流动资金占用,更加积极地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企业一旦发生

亏损,职工不仅领不了工资,红利,而a要以自己的股金来抵偿。职工从企业盈利对自

己的好处与亏损对自己的害处的比较中,会进一步焕发出增产节约的热情,更为重要的

是,在资产股份制企业中,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提高,企业资产的增殖,意味着职工个

人财产的增加,意味着职工个人未来收益的增加,反之,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下降,企

业财产的贬值,意味着职工个人财产的减少,意味着职工个人未来收益的减少。这样,职

工会更加关心企业内部的积累,更加注意向银行借贷的风险,更为积极地参与企业的技

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可见,城镇集体企业实行资产股份制,可以使职工的短期利益与

长期利益相互协调,使劳动利益与资金利益的矛盾得以消除。

    四,有助于优化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首先,股份集资可以使投资者的利益与市场

行情,企业盈亏紧密挂钩,从而使资金流向社会迫切需要的产品的生产上,并促进分散

资金的集中,提高投资的规模效益。其次,股份集资可以有效促进企业之间的联合,改

组与兼并,从而促进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发展,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以及产业结构,从而

形成具有较高效益的企业群体与企业集团,使城镇集体企业从目前的“小而全”状态转到

“小而专”,“小而精”状态,实现城镇集体企业优化组合。

    三、实行资产股份制要合理重组企业资产

    城镇集体企业实行资产股份制,首先要从实际出发选好资产股份制模式,资产股份

制有三种基本形态,即股份制(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和合伙

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城镇集体企业中规模较大或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应该实行股份

制,以促使其进一步上规模,上水平,较小的商业和服务业门点应该实行合伙制,以强

化责任,改善经营,多数企业则宜实行股份合作制.城镇集体企业之所以要采取以股份

合作制为主体的模式,主要根据有:(1)股份合作制能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能

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适合小型企业特点,(2)股份合作制便于集资,有利于企业发展,

(3)股份合作制易于改组为公司,便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关于城镇集体企业产权改革问题
发行时间:1994-06-20
网站编辑:徐承华 朱少春
  
来源:研究所

关于城镇集体企业产权改革问题

徐承华  朱少春

    一、理顺产权关系是深化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关键

    从总体上讲,现有的城镇集体所有制是一种双层集团公有制,(1)企业层次上的集团

占有,即企业财产由其内部职工作为一个整体集团占有。但由于集体财产不可分割,在城

镇集体企业形成了大家占有又谁都不占有的产权关系,不仅老集体企业如此,多数新办集

体企业也是这样。(2)部门(如二轻或联社),社区(如区街)层次上的集团占有。由于部

门或社区集中所属企业的上缴利润创办和改造了大量集体企业,因而城镇集体企业财产

中有相当数额属于部门或社区集团财产。这些集团财产同样不可分割,在部门或社区范

围内形成了更为模糊的产权关系。近年来出现的新办集体企业多数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这些企业尽管许多是个人领办的,但“铺底资金’多数来自挂靠单位,并依靠挂靠单位担保

获得了初始贷款,依靠优惠政策增加了利润和积累。因而这些企业与挂靠单位之间也存

在模糊的产权关系。在这种双层集团公有制中,一方面,职工对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企

业对部门或社区的财产所有权日益弱化,另一方面,政府机构从垄断部门或社区财产所

有权入手,逐步垄断了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可见,这种双层集团公有制是依附于政府机

构的产权组织形式。

    实践证明,这种双层集团公有制是城镇集体企业深化改革的主要障碍。第一,使企

业的经营受到行政控制。对企业财产所有权的垄断必然导致对企业经营控制权的垄断。

任免企业领导人、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是经营控制权的基本内容。现在多数城镇集体企

业,这两项经营控制权仍然掌握在政府机构手中。这样,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很难落实。

第二,导致企业之间的不平等竞争。一些老城镇集体企业曾经将自己大量的利润通过合

作事业基金等多种形式无偿转入其它企业,而自己未能及时得到发展,多数企业现在又

背着沉重的退休人员工资负担,困难越来越多。与此相反,一部分城镇集体企业却无偿

占有其它集体企业的转移积累。这两类企业之间的竞争显然是不平等的。第三,造成企

业的行为不合理。由于生产资料大家占有,又谁都不占有,职工的个人物质利益与企业

的财产损益没有直接联系,因而职工主要关心自己的工资,奖金,而很少关心企业的长

期发展。这样,企业内部缺少有效维护公有财产完整与增殖的力量,尤其是缺少自我约

束其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内在机制,其行为必然趋于短期化。第四,阻碍企业生产要

素的合理流动。由于企业产权的行政垄断,企业的资金以及劳动力的流动必然受行政隶

属关系的制约,多数企业的资金以及劳动力主要按照行政信号进行转移或重新组合。叵

时,由于职工的个人物质利益与企业的财产损益没有直接联系,多数企业缺乏追求资金

利润极大化的冲动,对资金按最佳方向流动也不甚关心。因此,市场信号对企业生产要

素配置的调节功能弱,不能充分利用竞争择优机制。

    由此可见,现行城镇集体所有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着尖锐而深刻的矛

盾。单纯简政放权,单纯改革经营方式,不可能使城镇集体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

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因此,应该及时将城镇企业改革的重点

转向理顺产权关系,逐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

度。

    二、资产股份制是城镇集体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

    近年来,在我国城镇集体企业中出现了多种形式资产股份制。这些不同类型的资产

股份制尽管还不完善,但已在现实经济中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

实行资产股份制,可能是城镇集体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从实践来看,资产股份制的主

要优点是,

    一,可以充分实现企业自主经营。在资产股份制企业中,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特

别是职工真正成为企业财产的主人。这样,一方面,可以削弱政府机构从外部控制企业

经营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内部抵制政府机构盲目干预的力量。这就为城镇集

体企业实现政企分开和充分实现自主经营创造了决定性的条件。

    二、可以充分实现企业自负盈亏。在资产:股份制企业中,企业利润按股分享,企业

亏损按股分担,职工个人与集体开始成为独立承担企业盈亏的主体。这当然有助于城镇

集体企业的自负盈亏。

    三,可以促进企业行为的合理化,在资产股份制企业中,单一的劳动分红转变为资

金分红并存。职工不仅可以根据自己劳动的贡献取得报酬,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贡

献取得红利,这样,企业利润中归职工个人占有的比例明显上升,企业利润的增减对职

工个人利益影响的强度大为增加。因此,生产者、经营者会更加努力地节约原材料,,能

源等,更加主动地减少流动资金占用,更加积极地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企业一旦发生

亏损,职工不仅领不了工资,红利,而a要以自己的股金来抵偿。职工从企业盈利对自

己的好处与亏损对自己的害处的比较中,会进一步焕发出增产节约的热情,更为重要的

是,在资产股份制企业中,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提高,企业资产的增殖,意味着职工个

人财产的增加,意味着职工个人未来收益的增加,反之,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下降,企

业财产的贬值,意味着职工个人财产的减少,意味着职工个人未来收益的减少。这样,职

工会更加关心企业内部的积累,更加注意向银行借贷的风险,更为积极地参与企业的技

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可见,城镇集体企业实行资产股份制,可以使职工的短期利益与

长期利益相互协调,使劳动利益与资金利益的矛盾得以消除。

    四,有助于优化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首先,股份集资可以使投资者的利益与市场

行情,企业盈亏紧密挂钩,从而使资金流向社会迫切需要的产品的生产上,并促进分散

资金的集中,提高投资的规模效益。其次,股份集资可以有效促进企业之间的联合,改

组与兼并,从而促进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发展,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以及产业结构,从而

形成具有较高效益的企业群体与企业集团,使城镇集体企业从目前的“小而全”状态转到

“小而专”,“小而精”状态,实现城镇集体企业优化组合。

    三、实行资产股份制要合理重组企业资产

    城镇集体企业实行资产股份制,首先要从实际出发选好资产股份制模式,资产股份

制有三种基本形态,即股份制(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和合伙

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城镇集体企业中规模较大或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应该实行股份

制,以促使其进一步上规模,上水平,较小的商业和服务业门点应该实行合伙制,以强

化责任,改善经营,多数企业则宜实行股份合作制.城镇集体企业之所以要采取以股份

合作制为主体的模式,主要根据有:(1)股份合作制能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能

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适合小型企业特点,(2)股份合作制便于集资,有利于企业发展,

(3)股份合作制易于改组为公司,便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